歷年高考滿分作文(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年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
北宋仁宗時期,西夏軍隊經常來騷擾邊城延安。有一年,他們的數萬大軍將延安城圍困了七天七夜,期間,有好幾次差一點就攻破了城池。眼看城內糧草漸少,城外又不見救兵,不僅士兵百姓人心惶惶,就連地方長官范雍也是束手無策。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低級軍官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對范雍說:“我就是在這兒長大的,已經經歷過好幾次這樣的圍困了。有一次,情形應該比現在還要危急,但西夏人并不擅長攻城,最終也沒能把城池攻破。我看這次也一定攻不下來,沒有什么好擔心的。我愿意拿自己的人頭擔保——如果敵軍能攻進城里,大人砍我的腦袋好了!”聽到這話,范雍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隨之,他便召集全城軍民,讓這位老軍官現身說法,終于使人心穩定了下來。由于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西夏軍隊自然是屢攻屢返。待援兵趕到、圍困解除之后,范雍便火速上報朝廷,請求獎賞和提拔這位拔得頭功的老軍官。
自此而后,這位老軍官便成了膜拜的對象,只要人們談起誰懂軍事,第一個提到的肯定是他。一天,昔日的戰友又在談論“延安保衛戰”時,恰好趕上老軍官巡視至此;于是,便有人好奇地問他:“你真見過比那次還危險的圍城么?”“圍城確實見過,但都沒有上次危險。”老軍官笑道。“那——你豈不是在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萬一城池真的被敵兵攻破,你就不怕軍法從事?”另一位戰友替他擔心道。“這個問題,我在跟范長官說那些之前就考慮過了。你們想啊,如果城池真的被敵兵攻破,大家肯定都會忙著逃命,誰還有工夫來砍我的腦袋呢?我這樣說,只是為了安定人心罷了!”聽他這么說,人們更是嘆服不已。
為安定人心,老軍官便夸大其詞;這雖有自欺欺人之嫌疑,但對人顯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然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在為全城軍民“冒險前行”之時,卻已是為自己想好了“退路”;如此這般,自可進退自如,即便不能利人,亦不至于損己。而這,無疑是一種極為高妙的大智慧,似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2
請原諒,北京的老規矩咱不知道,咱只得拿河南的老規矩說事情,咱河南,老規矩也多了去。這老規矩,究竟有多少?恐怕老學究們也弄不清楚。這些事情,都是些陳谷子爛芝麻,有些甚至已經變成了糞土,實在沒有多少價值。即使有些規矩人們還在沿襲,那也是形式罷了。
然而,偏偏有人重視這老規矩,似乎離了老規矩就辦不了事兒,就無法生存。南陽有規矩:大年初二外甥要給舅舅拜年。有一家人,弟兄幾個每年正月初二無論刮風下雪,都要老老實實去給舅舅拜年。這一年,偏偏初二這天有了要緊事情,弟兄們商量著初三再去舅舅家。誰知道初三一大早,弟兄們還沒有起床,舅舅就帶著禮物來了,說要給外甥們拜年。弟兄幾個好不尷尬,給舅舅好說歹說,磕頭求饒,賠禮道歉,才算完事。當然,舅舅的數落絕對少不了。
當然,老規矩也有專門找麻煩的時候。有人家請客,老舅爺嫌座位不如意,有失身份,吃喝到了二八板上,那人一下子掀翻酒席,大罵一陣子,揚長而去。這還不夠滑稽?這也叫規矩?難道沒有這樣的規矩就不成方圓,天就要塌,地就要陷?
這就是老規矩。這樣的老規矩有多少?外甥跟舅舅,事情難辦;當新女婿去岳父家,更難。當然,那些事情,能把人整治得欲哭無淚,還得裝笑。這些事兒,說實在,就兩條理由:爭競面子,爭競錢。無論那一條理由,擺到桌面上,都經不起推敲。初二跟初三,就是一天的時間,有那么重要?新女婿,那是貴客,能是取笑欺辱的對象?這些事情,跟實實在在地處家常過日子,跟樸樸實實的親情,跟正正經經的人情世故格格不入,實在是借著強勢欺負人罷了。
敬畏老規矩,把那些東西翻出來,那些人不是精神病就是圣人蛋,再不就有自己心里的小算盤。大千世界,少了老規矩,人還是人,天還是天,該吃還吃飯,該喝還喝酒。相反,人們更自由,更自然,更如意。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3
地震后的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
地魔發淫威,天府成地獄。家園被毀,鋼筋水泥吞噬了無數同胞的生命。看電視報道,看報紙雜志,黑色的沉重壓得人難于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視著汶川,千萬雙手伸向汶川。聲聲汽笛報道著生者對逝者的哀思。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憫人、扶危濟難,是善良的人們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個姑娘被被困在廢墟下,她沒有沮喪,沒有一絲一毫的絕望。她積蓄足夠的力量,不斷敲打生命的大門。她說她相信人們一定會來救她的,她的燦爛的笑容和爽朗的笑聲告訴每一個人:面對無法預知的災難,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對,笑對人生”,樂觀、堅強,是熱愛生命的人們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軍官把失去親人的痛苦,化作與死神賽跑搶救幸存者的動力;泥濘的山路上,他背著白發蒼蒼的老人,向安全的港灣停靠。年輕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給在家人,在瓦礫中抱起戰勝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綻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麗的警察”,這是人們給她的最好的評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閃爍著絢麗的光,人性的光芒昭示著最偉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歲,在被士兵們高高舉起成為又一個奇跡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傷,但他沒有哭,而是一臉鄭重地舉起還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場所有的人行了一個不太標準卻很嚴肅的隊禮。“敬禮娃娃”以他弱小的身體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們辛苦了!”“謝謝全國人們的支持!”是震區鮮紅的亮色。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懷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報社會,是演繹了幾千年的“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總理眼角布滿血絲,嘶啞的聲音傳遞著關愛、傳遞著堅強、傳遞著國家的信念。手,傷了,“先給重傷員包扎”;頭,添了根根白發;徹夜不眠,籌劃的是救災的最佳之法。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心憂天下,恪盡職守,總理用自己的言行為天下的為官者詮釋著“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
我深深地感動著。感動之余,我多次問自己,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該用怎樣的筆墨去書寫“人之常情”這沉甸甸的四個字呢?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4
咱住在小區里,窗戶外面能看見對面的樓房,當然沒有詩意,更說不上風景。咱看風景,當然需要出門。
這透過窗戶看風景,要看到真正的風景,需要地方,譬如在山頂,在河邊。有時候,陽臺上種幾盆花兒,掛著幾個鳥籠,也可以,只是咱懶散慣了,也不習慣那小盆景,不愛欣賞被囚禁在籠子里的金絲雀。咱就喜歡大自然,喜歡山清水秀,喜歡走出去,喜歡大山大河。至于窗口里的感受,不管是喜是悲,是快樂還是憂傷,那并不重要,甚至沒有意義,因為那窗口本來就沒有足夠的開放,沒有足夠的大!
從窗戶里面,看得最遠的可能就屬杜少陵的“窗含西嶺千秋雪”,然而,那“西嶺千秋雪”,窗口所窺僅得其局部,根本看不到全局,看不到那巍巍雪山連綿千里,感受不了那天高氣清,那博大,那壯觀。究其原因,當然是受了窗口的限制。然而,就是這受限制的景色,還給窗口展示了一片壯麗,那走出門外的景色,當然更壯麗,更讓人震撼!
至于那從窗口里看到的不同風景,那是個人的感情使然。一個小小窗口,視力受限,若是心情不好,當然會感到壓抑,更無法有高興喜悅可言。若是好心情,那也受限制,無法達到興高采烈的高潮,很難盡興,很難痛快淋漓。這個小窗口,無論如何不能跟走出大門相媲美,無論如何也沒有最博大的風景,沒有“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感受。
一旦走出去,那天高了,地寬了,人當然也精神了!那時候的風景,才是大自然;那時候的眼睛,才能游目世界,極視聽之娛;那時候的心情,才有心滿意足。無論喜馬拉雅山,還是長江黃河,還是大野蒼茫,還是山青水綠,那都能收入眼底,都能享受!走出去,不再從小小窗口里看世界,不再搞盲人摸象,那就有看不完的風景,有享受不盡的快樂,那才叫眼界開闊,才叫心曠神怡!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5
絲瓜藤蔓與肉豆莖須長在了一起,小孩執意要將它們分開,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為說菜是為了吃的。對于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的小孩來說分辨絲瓜與肉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想還事情一個真相。而對于只重結果的大人來說,能吃到瓜與豆才是最重要的。此處并非是想要討論大人與小孩的問題,只是想借而表達大人與小孩思維的差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若視前者為形式而后者則可以視作是內涵。反復思索這個關于形式與內涵的問題之后,又回到“分辨”與“吃”的問題上來。若將這個問題放到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來說,我們便會由此想到其實形式并不重要,內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上世紀20年代,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陪同,當時的報紙報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爾仙風道骨,長袍長須,加上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瘦竹春梅三友圖,成絕世佳品。但是,細細品味之后,會發現,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缺少這種“三友”。
“三友”是什么?“三友”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信義;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超凡脫俗;是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的儒雅修養。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風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為俗人,因為這是流于形式的矯揉造作。
現今社會中,美人層出不窮,而樣貌卻越來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嬌百媚;影視作品泛濫成災,而主題卻越來越趨向亞文化,回憶青春,未曾滌蕩人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時代》,泛濫的青春文藝片充斥我們的熒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夢想。這種文藝片給青少年帶去了什么?無非是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及躁動不安。
我們總是在反思這個社會究竟失去了什么,為什么青春總是缺乏奮斗色彩?其實,正是人缺少了滌蕩與砥礪心靈的精神食糧,一味地追尋形式與數量,造成了社會諸多方面的同一化,亞文化泛濫。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6
讀書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我就非常喜歡讀書。
記得在以前,我是不喜歡讀書的。起初在父母和老師的“強迫”下,我開始了讀書之旅。慢慢地,我愛上了讀書。看到書,我會情不自禁地躍入書海盡情遨游,有時,我會化作一只雄鷹,感受藍天容納萬物的氣量;有時,我會變成一條游魚,感受海洋寬廣的胸懷;有時,我會化作一株小草,感受大地的廣袤和豐饒……
在浩瀚的書海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名著,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而我最喜歡看的卻是一本有點名不經傳的《地下121天》。那天,我去書店買書,無意間看到了《地下121天》這本書。這個奇特的書名立刻引發了我的好奇心:為什么是在地下呢?在地下哪呢?為什么在地下呆了121天呢?……我急忙把這本書買回家,想盡快知道答案。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史雷克,是一個十分可憐的小男孩,他只有13歲,他的父母全都死了。他的眼睛高度近視,5米開外的東西就看不清了。他經常被其他同學欺負,一遇見要被人欺負,他就躲進地鐵中,為此,他的口袋中常常裝著幾張地鐵票。他住在地鐵軌道墻壁上的一個洞里。每天早晨起來他都是坐地鐵去收集別人扔掉的報紙,然后展平拿到地鐵站里去賣。后來,他找了一個給人家小餐廳掃地的活來維持生計。因為他打掃十分認真,所以第一天就領到了工錢,店長對他贊賞有加。后來,他終因勞累病倒在地鐵軌道上,開地鐵的人看見了他,好心把他送到了醫院救治。再后來,他終于有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決心和夢想,便向地面走去。這一次,他在地鐵中生活時間長達121天。
讀了這本書,我感嘆于主人公的頑強和堅持,讓我學到了一種精神,就是遇到挫折不要一味逃避,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對它,只有勇于面對,才有戰勝困難的可能。同時,人活著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史雷克經歷了苦難,但是他收獲了堅強和夢想,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和意義。
書讓我學到了很多,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今我越來越愛讀書了。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詩意很好理解,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發芽,遠遠望去一片綠色;可當人們走近時,卻發現綠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從文學的角度評價,韓愈的詩句是美的;但我覺得,退之先生的這兩句詩用來概括生活中的某現象也是再恰當不過的。
人們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時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現在遙遠的地方。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跡廣為流傳。在呼嘯的汽車沖向學生的一剎那,她用纖弱卻有力的身軀搭起一個安全的崗亭;“最美司機”吳斌的事跡感動千家萬戶,在鐵片擊中血肉之軀后的76秒,他以美到極致的動作完成了由兇險到平安的`擺渡。人們仰望張麗莉,因為在這個“個人至上”的年代,她的奮臂揮手形象地詮釋了師德的最高境界;人們欽敬吳斌,因為在這個道德與責任日漸稀薄的年代,他忍痛減速泊車的鏡頭是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最好說明。“最美”二字,是對他們的最高獎賞,更是對無疆大愛徹底回歸的呼喚。
有時人們也會生發這樣的慨嘆,為什么英雄只在遠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現?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不能說沒有偏差。很多人認為,只有作出做出驚天動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的人才是英雄。用狹隘與拔高的標準衡量,真正稱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數。實際上,“最美女教師”、“最美司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設問一下,如果張麗莉沒有遭遇車禍,如果吳斌沒有遭遇奪命的鐵片,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稱為“英雄”?很難回答。我們的社會還沒有進步到,可以把一個不在“編制”內的教師,把一個平凡的司機和英雄聯系在一起,哪怕你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是一個行車十年無事故的優秀員工。
羅曼·羅蘭說:“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借用來評價張麗莉、吳斌很貼切。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張麗莉和吳斌,只是因為他們離我們太近,就如初春雨中的小草,被方方面面忽視了。英雄就在身邊,可我們卻一直在呼喚英雄,尋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論!
“水到底是什么東西?”小魚的發問是天真的,所以不可笑;“英雄在哪里”,成人的發問是愚蠢的,當然就是可笑的,而且可笑之極。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8
劇作家和表演藝術家二人因為能不能修改臺詞一事,各執己見。這讓我不由地想到屈原《離騷》中的一句話:“何方圓之能周兮?”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是守方還是似圓?
“方”,彰顯的是一個人分明的棱角,是一個人內心秉性的追求,反映了一個人的修身原則。“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使照塵寰。”身陷囹圄的司馬遷,堅持自己“方”的秉性,拒絕美言取悅漢武帝,雖然身陷囹圄,他仍能夠堅守“方”的信念,堅持太史令的職責如實記載漢代的史書,捍衛了史家的名譽。這“方”自是值得萬世銘記。
“圓”,彰顯的是一個人的處世智慧,是一個人外在的謀略,反映了一個人的處理復雜事物的水平。曹操及藺相如恐怕都算得上是將“圓”運用到了極致的高手,因為曹操心中能夠容得下許攸,所以才能在官渡之戰中獲得的出人意料的勝利;因為藺相如能夠用包容對待廉頗的無禮,所以才能留下“將相和”的佳話。這“圓”同樣值得彪炳史冊。
“方圓齊用,功效俱呈”豈不更好?“有人如是說。是的,方圓相融,自是人生的大智慧。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常是”方“有余而”圓“不足,往往喜歡意氣用事,面對社會的種種弊端、他人的不足,常常難以容忍,憤世嫉俗。歷盡滄桑的中老年人則又”圓“有余而”方“不足,常常是老于世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此兩者,均屬于沒有把握好”方圓“之術。
梁思成在談建筑時曾說:”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約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極大的變通的靈活性。“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應該明白:”方“,可以作為準條、原則來約束自己;”圓“,應當作為處世方法,學會隨環境要求改變自己。我們都熟知這樣的古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大海恐怕就是諳知”圓“的妙處的智者吧?
藝術家與編劇之間的爭辯,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坐下來,好好交流,從藝術的角度去審視改與不改的差別。生活中的分歧,也應靠交流去溝通。老子以為”上善若水“,我們也應當如水一般,任方隨圓,這樣才能彰顯年輕人的智慧。方,便立世;圓,便處世。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9
仰望星空,無邊的夜幕引發無限遐想,夢想在自由馳騁;腳踏實地,未知的路途等待著開拓者,實干是前行的動力。
溫總理說:“年輕人,既要敢于仰望星空,也要學會腳踏實地。”這既是總理對年輕人的殷切期盼,更是個人甚至國家得以發展和強盛的重要前提。
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我是一名復讀生。去年的高考結果讓我明白:一個只會仰望星空的人注定只能收獲失敗。在那些逝去的高三日子里,我曾是那樣沉溺于和同學暢談理想而將書本丟棄一旁;我曾是那樣只顧設想美好假期而將復習拋之腦后;我曾是那樣一直告訴自己要勞逸結合而總是不能堅持到最后……那樣多的“我曾是”,讓我嘗到了只會仰望星空的苦果。在“高四”的復讀生活中,我下定決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著夢想、向著我心中美麗的目標努力!于是,在一道道題、一個個知識點的累積中,我收獲了一次次讓我驚喜的模擬成績。我知道了,當我學會腳踏實地時,我離夢想,近了。
當我們自豪于無垠的星際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時,請不要忘記,這全是因為一種叫“航天精神”的付出與腳踏實地。嫦娥奔月終于不再是我們仰望星空時的美麗遐想,出艙行走也不再是我們望他國而興嘆的遺憾。昔日的夢想今成真,而夢想成真絕不只是有夢想就可以的。這里,凝結了無數航天人的心血;這里,匯聚了無數航天人的奉獻。這是無數航天人腳踏實地付出的結晶!我知道了,當一個國家在腳踏實地認真做事時,這個國家離繁榮昌盛,近了。
仰望星空是美好的。繁星閃爍下,無數遐想應景而生,美麗悠遠。但要記得,絕不能迷失于眼前的美景,而忘了只有腳踏實地才可能讓夢想成真。腳踏實地是真實的。前路漫漫,挑戰與未知可能隨時接踵而至。但要記得,絕不能止步于暫時的坎坷,而忘了苦難是為了磨煉意志,最終才可能體會仰望星空的美好。
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所以總想告訴那些“未來人”不要“前仆后繼”,不要沉浸于仰望星空的滿足;因為自己曾經見證過,所以總希望我們這些“繼承者”身體力行,能夠像航天人那樣真正腳踏實地!
個人的發展,國家的強盛,需要我們仰望星空,更需要我們學會腳踏實地!或許,這也正是溫總理想告訴所有中國人的。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0
閱讀是一位音樂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用輕快的旋律奏響一支春雨潤物曲;閱讀是一位畫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她用神來之筆勾勒出一幅荷塘月色圖;閱讀是一位詩人。“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她用四射的才情呤誦著秋的壯闊;閱讀是一位攝影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她用奇妙的思想攝下冬的潔白與美麗。
從小,我就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每天晚上媽媽都給我講一個小故事。我曾為賣小柴的小女孩不幸的人生而哭泣;我曾為丑小鴨變成白天鵝永久的期盼而快樂;我曾為小紅帽和她的奶奶一波三折而松口氣……到了一二年級,《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成了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三四年級,我慢慢開始學會“斷奶”,《老人與海》、《夏洛的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走進了我的生活。到了高年級,《堂吉訶德》、《簡·愛》、《傲慢與偏見》等中外名著戰據了我的心。當然還有《林肯傳》、《居里夫人傳》等名人傳記。這些書令我受益匪淺,收獲不小。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書中,我知道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各民族傳說的美好;了解了現代軍事武器的發展;認識了許多中外名人:林肯的曲折人生、居里夫人一生的坎坷辛苦,都令我驚嘆不己。我還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夏洛的無私奉獻令我贊嘆;魯濱遜樂觀豁達的精神令我驚訝;海倫的不辛卻堅強地面對令我屈服……
中國的歷史文化就像銀河一樣浩瀚無邊,這其中,那最燦爛、最耀眼的就是詩詞。在詩中,我體會了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情高放;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學深思;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我們要讓詩詞永不枯萎、永不干涸、永不熄滅,讓它經歷豐富,源遠流長。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愛閱讀,并將一直愛下去,一直讀下去,一直學下去!我會永遠快樂地翱游在書的海洋中!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1
劇作家堅持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臺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意愿。表演藝術家主張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臺詞。一種是固于執守,一成不變的思想;一種是敢于假想,推翻常理的創新思維。在現代社會中,毋庸置疑,后者與時代同步。
日心說的提出是敢于創新,人類登月想法的提出是敢于創新,載人潛水想法是敢于創新。無論那些想法在當時看來是否能實現,是否合乎常理,那最起碼是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是人類思想前進的一小步,況且如今的日心說已是公理,神舟登月,載人潛水已不在話下。若無那些大膽假想,何來今日的社會蓬勃發展?若無那些創新思維,何來今日矚目的科學成就?因此人們要敢于假想,跳出思維的囚籠,大膽創新,才能引領世界潮流,走向發展。
科學領域如此,文學領域同樣如此。總是照搬常理、無新意、無獨特之處、千篇一律的文學作品只不過是堆丟棄的廢紙而已。而莫言的文學作品就非如此了,一種打破固有思維的不迂腐不固守的創新文學,神奇般地將生活與魔幻色彩結合在一起,打破了那種固有的文學界限。莫言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偉大的獎項,無疑是肯定了莫言的創新文學,肯定了敢于創新的思維。
科學領域如此,文學領域如此,教育領域自然也如此。教師自身要敢于打破固有的迂腐的教學模式,使語言生動起來,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真正實現”教“與”學“的有機融合。學生在學習知識、解答問題時也要敢于假想,跳出原有的定勢思維,使自己的潛質得以激發,真正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其實,無論是科學、文學、教育領域,還是其他所有領域,人們都應該提出假想,敢于創新,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只有這樣,人類才能不斷實現超越。
創新,是裊裊的微風,喚醒人們的心靈;創新,是含苞的花朵,拂來沁人的芳香;創新,是皚皚的白雪,帶來豐收的喜訊。
社會在發展,在進步,劇本臺詞何嘗就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在尊重作者創作意愿的同時,演員完全有理由根據表演的需要去對臺詞做必要的合理的改動,當然,這首先要求演員本身要有再創作的意識和能力。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2
夜仍未深,書還未合。印刷體在暖色調的燈光下似乎被融化了,心兒似乎也被融化了,與字的界限漸漸模糊,匯成了一個整體,模糊了天地,模糊了古今,模糊了傷懷與快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來愁明日愁。”是快樂嗎?也許是吧,那種灑脫,那種豪放,管它什么國愁家愁情愁,都無法入心,那必然是一大樂趣。可是,酒杯終是要空的,當那用以解憂的杜康滴盡最后一滴時,你還能繼續快樂嗎?這種豪放,這種快樂,顯現的正是最大的拘禁。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快樂嗎?也許是吧,那種平和,那種寧靜,似乎是這亂世中的一方凈土,在“茅檐底下”,不必再為國事操勞,為戰事而神傷,你沸騰的鮮血久違的回歸平靜,那必然是一種快樂,可為什么還要寫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平和與安詳,真的是一生征戰的你所需要的快樂嗎?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快樂嗎?也許是吧,你似乎是放開了,坦然了,也祝愿了,這似乎正是一種解脫。但何人何時曾真正解脫過,就算有“閑人”的情趣,不也有“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的壯志難酬,有“小軒窗,正梳妝”的相思斷腸,有“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凄苦悲涼。原來,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快樂,所謂快樂,只是在生活的厄難中的收獲的一點安慰罷了。
可這生活安慰,不正是一直以來尋找的快樂嗎?“人比黃花瘦”的苦痛,是因為曾經那“卻把青梅嗅”的極度甜蜜。苦痛,不正是不是一種對曾經甜蜜的回憶;而一江春水般的憂愁,也正是因為曾經的大唐盛世與現在的落差,憂愁,便成了一種愛國情懷;就算身居陋室,受人迫害,但正是這樣壓出了他的憤慨,壓出了千古流傳的《陋室銘》;就算被貶他鄉,政治受困,仍然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就算……這些,是傷懷,還是快樂呢?
傷懷與快樂,真的只是一對反義詞嗎?并不會,因為人的情感從未這般單一過。因快樂而傷懷,因傷懷快樂,這是我從書中讀到的,因為生活是活的,是多變的。既然沒有絕對快樂的結果,那么品味書本中的風風雨雨,喜怒哀懼的過程,便可以是我的快樂,閱讀,讓我懂得了我想要的快樂。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3
在幼兒時期,我就對書充滿了好奇,覺得大人們看的這個東西是不是非常有趣啊?要不然怎么會有吃飯時忘記吃飯,睡覺時忘記睡覺,通宵達旦就為看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
后來我上學了,漸漸地喜歡上了看書,媽媽就給我買了各種雜志,從幽默與笑話(兒童版),科學畫報等等,到后來的注音版的各種故事書,如名人故事,十萬個為什么……漸漸家里的書越來越不能滿足我了。
到了有一天,媽媽笑著拉著我的手,帶我到少兒圖書館辦了一張屬于自己圖書證,上面貼著我的照片,寫著我的名字,我終于有了第一張屬于自己的借書證啦!
來到了少兒圖書館,當時的我就立即被震撼住了,那么多品種的書,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按類別排列在那里,里面看書的小朋友都拿著自己喜歡的書安靜的坐在那里看書。
看到他們時而安靜的思考,時而不由地偷偷地看著書笑,他們一定是被里面的故事情節所打動了吧?我不由的被這種氛圍所感染,拿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找了個空位就坐了下來,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
以后只要是周末有空閑時間我就會到圖書館看書,到走的時候再借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帶回去好好“品味”。
在我看書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次,自然是五年級的那一次:當時學校的跳蚤書場正熱鬧非凡。于是我用我原來的舊書換來了一本我做夢都想看的書——《哈利·波特》。
我一直聽說這本書很火,唉,可惜五年級了,空閑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看書買書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換來了這本書后,我心想:可惜啊可惜,這本好書恐怕只能留到暑假里看了,可是我轉念一想:時間是擠出來的,我為何不抽空看呢?于是,這本書就成了我的睡前讀物,一個星期不到就讀完了。
后來我讓媽媽幫我又買了剩余的六本,只要哪天不看書,渾身就沒有哪塊地方是舒服的。終于在二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全部看完了這部巨著。
當然,這樣的讀書的例子數不勝數,我也就不詳細說明了,但是我要告訴同學們,讀書并不是一件苦差事!難道不是嗎?
讀書的感覺真好!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4
《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我小時候總聽大人們說孫悟空等人如何神通廣大,電視上也見識了他們的無邊法力,因此也非常迫切地想一睹原著《西游記》的風采。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得到了我夢寐以求的《西游記》!剛拿到快遞,我就迫不及待地拆開。結果翻開一看:居然全是文言文!我忽然覺得仿佛有一座大山矗立在我面前,心想:我可沒愚公那樣的毅力,還不如看電視呢!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和尚、機智靈活的孫悟空和眉清目秀的唐三藏在電視劇中是活靈活現。山林里的風響蟲鳴、妖怪洞里的燈火通明、靈霄殿上的莊嚴肅靜......電視上要啥有啥。而原著呢,除了一堆文言,連張插圖都沒有,實在是提不起半點興趣。這么想著,我毫不猶豫地將剛剛被我寵幸幾秒的《西游記》打入了“冷宮”。
就這樣,那《西游記》在我書架的角落里晾了很久都無人問津,我也漸漸忘了它的存在,直到學校要求閱讀我才翻出了滿身是灰塵的它,我無奈地翻開第一頁“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不知不覺,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漸漸沉浸其中,連爸媽叫我吃飯都沒聽見。
在書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電視上所難以表達的內容,在電視上我只看得見人物的長相,卻讀不出人物的性格;只聽得到里面的聲音,卻活躍不了我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在這細細品味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一個細節。在這五花八門的劫難中,我們不難發現,每當降服一個妖怪后,總有一個環節——妖怪現原形。在這些動物中,牛、象、鷹......似乎所有動物都出場了,但仔細查看,你會發現,這么多動物中唯獨少了我們現在極喜愛的——貓!
這難道是我們敬愛的吳承恩老先生忘了?于是我去查找了大量的資料,了解作者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原來吳承恩老先生生活在明朝,當朝皇帝嘉靖十分愛貓,若是寫了貓妖,豈不是犯了欺君大罪?任何一個時代的作者都不能脫離那個時代的烙印,吳承恩也不能例外。當我把我的發現告訴老師,并得到老師的肯定時,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書中的知識還真不少,我要繼續挖掘,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收獲快樂!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15
人心有堅硬之處,成就性格的剛毅冷峻,人心亦有溫柔之美,彌合兇悍鋒芒。剛柔并濟,是百煉鋼與繞指柔的完美銜接,是人格的雙重升華,是造就和諧自我的應有之義。
正如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在詩中寫道:“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我想,無論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時候迎難而上,還是在薔薇盛開的時候迷醉芬芳,都是我們造就和諧自我所需要的兩種品質。于是,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們以堅硬之處示人,奮不顧身地逐鹿無邊沙場,但也要為和諧的人生,釋放出溫暖與柔情,找到亦剛亦柔的最佳平衡點。
人心之堅硬,可以是對底線的堅守,對正義的執念,是外力無法摧折的剛勁。是李白揮毫寫下“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鐵血燕然,落筆成篇;是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錚錚誓言,回蕩天際。那份骨子里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為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堅硬并不意味著刻薄冷硬,并不意味著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栗世界的暖意。我們不愿再看到****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棱角,溫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兇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回歸。
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愿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余,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兇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并濟,兩番精彩!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精選15篇)】相關文章:
1.歷年高考滿分作文
2.高考歷年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