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中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期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語文期中作文1
九月丹桂飄香,深吸一口,滿滿的都是桂花香甜的味道。桂花清香襲人,但聞多了,便覺得有些膩人。這不禁令我回憶起幼時的盛夏,那從青石巷里傳來的陣陣涼風,帶著泥土和青草淡淡的味道,令人通體舒暢。此時此刻,我似乎聽見了風的聲音,她像一位溫柔的長者,輕聲訴說著往事。那些回憶溫柔繾綣得像是首動聽的歌兒。
我又回到了小巷,似乎小巷是江南水鄉一種獨特的符號。她是沉默的,但在我心中,小巷有一種難言的美。小巷身子纖長,她像一條條靈活的舞女的水袖,頗有九曲十八彎風格,連接起了一戶戶的人家。她又像是一位嫻靜知禮的大家閨秀,從遠處款款走來,拂動的衣裙似是挽起的花兒那般美麗,婀娜多姿……
小時候,我和奶奶常在盛夏的上午搬個小椅子坐在巷子里,享受從深巷傳來的悠悠涼風。那風綿軟清雅,像是奶奶的手拂過我的臉龐,很是愜意!在那些日子里,沒有吵嚷喧鬧,也沒有那么多的電子產品“爭奇斗艷”,有的只是溫柔與閑適。
上午的巷子永遠都是熱鬧的,不少老爺爺老奶奶把這里當做了納涼之所。幾個老奶奶們,手里總是攥著一把還未打理完的蔬菜,拉扯著家長里短。我最喜歡的還是她們回憶當年的英雄往事,她們的眼里泛著光亮,下巴微揚,神色激動,臉上的褶子像是開了花。記得有一次,奶奶和我講了她小時候讀書的故事。每天都還是烏漆麻黑的時候,她們就得要起床離家了,裹著寒氣,帶上做好的午飯一頭扎進無邊的黑暗里……因為奶奶家里條件不好,無法支付起她的學費,奶奶只能中途輟學,這后來成為奶奶一生的遺憾。如今也只能嘆一句“造化弄人啊……”所以奶奶總說,要珍惜讀書的機會,將來才能不后悔。奶奶的叮囑,在小巷里經久不散。
是否還記得小巷的盡頭也有一棵桂花樹,不知是誰種下的,但應該有些年月了,樹干有些猙獰,樹皮深黑。但它卻有著一種非凡的生命力,一到花期,連樹冠也是沉甸甸的。它似乎努力證明著自己“老當益壯”。的確,它帶給我們幾個孩子的是天大的誘惑。時節一到,洗盡花瓣,蒸上面團……再等上那么一會兒,桂花糕就出爐了。捧著熱乎乎的桂花糕,坐在小巷里,一邊聞著淡淡的花香,一邊品嘗著甜甜的花糕。再沒有什么能比這更讓我滿足的事了!
只是多年以后,我再沒有享受過那樣的滿足。商場里包裝精美的桂花糕有很多,味道自然也是上乘,但我卻怎么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我想,也許是缺了那風,那巷……
現如今,小巷已消失在了我的生活中,替代它的是一摞摞的教科書和一支又一支的筆芯。但我將小巷藏在了我內心深處,那最柔軟的地方。它可以慰藉我的焦慮和痛苦,依舊為我帶來幸福和溫暖。
逝去的歲月也許找不回,可小巷里風的聲音,卻在回憶里散不開。
高一語文期中作文2
周末,我一個人去月河古鎮玩。古鎮很大,漫無目的地逛了半天,已然是黃昏時刻了。小巷的`游人漸少,我倚著石欄,看夕陽正好,看廊橋古亭映在流水中央;花瓣一瓣一瓣滑落,落入水中打破倒影泛起淡淡漣漪;又聞古琴,僅幾聲不成調的音符,就讓人心弦微動。我不禁安靜傾聽……
黑瓦白墻下,纖長的手指緩緩地撥弄琴弦,琴聲纏繞著思緒,交織在耳邊,一聲聲敲擊著苦悶與心煩。縹緲的琴聲聲聲入耳,像是在訴說古鎮的過往,那百年前的繁華早已被人遺忘。
古琴,是老者的象征。其深沉的音色,和緩的曲調,就像是位經歷歲月風霜的老者在緩緩訴說那逝去的時光。古琴自古被賦予修身悟道的神圣格調,古代的人們對于古琴的推崇甚至到了難以想象的高位。之前,我一直認為這不過是古代帝王文人的吹捧,到今日才些許明白這古琴的奧義。琴聲本身醇厚深沉,旋律優美,可以拉回被世俗紛擾的心,讓人安靜品析山水,親近自然,所以文人雅士大多都借古琴,逃脫人世間的紛擾,凈化內心,來找回本心,重歸自然。琴聲悠揚,內涵寬廣,正因為這樣,古琴才會有這么高的評價,所以,自古以來,手指彈撥的并不是琴弦而是心弦,古琴的彈奏從不是表演,而是心與心的交談。琴音悠悠,是歷史的余音,也是心靈的傾訴。
在古代,世家公子們在彈奏古琴時,格外地神圣——齋戒,沐浴,焚香,凈手——保持身心潔凈才有資格彈琴。西漢時期文人們便認為“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這是古人給琴尊貴的地位。而至現代,這門古老的藝術像古鎮的繁華過往,一般被人們淡忘,人們聽的多得大多是古箏,古箏古琴一字之差,天差地別。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古箏聲聲醉我心,古琴悠悠定我意。若把古箏比作花旦,那古琴便是青衣。聽古琴與聽古箏不同,聽古箏,則是聽其音,而聽古琴則是聽其情,曲調不是不動情,只是沒有到動情之處。玉指之下,絲絲琴弦,撩撥了誰的心弦,訴說的又是誰的流年……
修長的手指勾過琴弦,聲聲琴音穿過古巷。淅淅瀝瀝的雨絲落下,劃過屋檐,伴著花瓣悠悠落在琴弦,琴音雨珠,一股憂愁緩緩蔓延,雨珠順著琴身,滑落一地傷痕,斂音停弦,有余音繞梁,思緒飄遠,淡淡憂傷!
撐把油紙傘,走在青石板小巷,淅瀝的雨水打濕花窗,那聲聲琴音依舊在腦中回蕩,連接著歷史悠悠的過去,承載著百年斑駁的歲月。
高一語文期中作文3
世界上總有一處風景讓你刻骨銘心,總有一種聲音讓你牽腸掛肚。
好不容易放假回家,可以好好休息了,我還沒高興多久。媽媽的各種的嘮叨聲開始在耳邊響起“被子要疊好”“衣服甩甩干”“頭發快去吹一吹”“快點吃飯”。一時間我心煩意亂,心里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為什么媽媽總要把我當小孩子。
“等會下飛機后再——”媽媽又開始嗒叨了,唉,習以為常了。“我知道了”,看著手機我心不在焉地回答。馬上要開始一個人的旅行了,想想就刺激。
在飛機上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心中暗喜:老當我是小孩子,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在飛機上沒有媽媽的嘮叨,感覺世界都清靜了。沒有嘮叨可真好啊!不再有人管我了,至少現在不會。望望窗外的藍天白云,心情極其舒暢。
飛機順利到達目的地,我下了飛機后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看這里,陽光燦爛,鳥語花香,風和日麗。哦,不!我的行李呢?一個猛地回神:我的行李去哪拿?由于行李是托運的,以前這種事情都是爸媽做的,我根本就不如道去哪拿。我的心像炒著糖、醋、辣、鹽的大鍋,五味雜陳。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本以為美好的旅行怎么會變成這樣?一面自責一面著急。一把抓起手機就撥通媽媽的電話,可能因為太著急了,說話像連珠炮:“媽,我剛下飛機……行李不知道去哪拿?”媽媽似乎早知道會這樣,用往常一樣的語氣:“沒事沒事,你別著急,你先心平氣和講清楚,不要著急。看吧,沒我不行了吧,還說別人嘮叨,下次可得長點心。你去那個……”如夢初醒的我哪顧得上聽老媽嘮叨“嗯嗯”胡亂地答應幾聲,掛斷電話就沖去拿行李的地方。在一陣擁擠之后,我可算是成功地“接”到行李,真是不容易。
坐下來休息會兒,扭開水瓶,我猛的喝了一口。漸漸緩和回來,我開始琢磨媽媽剛才說的話。我老覺得自己已羽翼豐滿,可以獨自展翅高飛,卻不知父母的關心與擔心。他們不是愛嘮叨,而是善意的提醒,讓我少走彎路,培養好習慣。離開他們沒多久,我就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無助;而就是那一刻,正是他們的聲音安撫著我。
經歷過才知道即使是再有名的樂曲,再溫情的話語,都及不上家人關心時說出的再平淡不過的家常話。這種聲音是我平常聽的最多的聲音,是平常最容易被我忽視的聲音。可不經歷過困難我永遠不會明白,正是這個聲音,它讓我在無助時有了安慰,在有風雨時給了我遮蔽。
記得朗讀者里的一句話“家是每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最終的歸宿”,來自家的聲音或許平凡但卻足夠牽動我的心弦。
高一語文期中作文4
對面街道的商店玻璃上掛著一幅海報,一輛吉普車停靠在懸崖邊,懸崖下是滔滔的江水,洶涌中帶著殺氣,似乎隨時都跳躍起來把一切襲卷了的姿態。每當看到它時,我總會記起我生命中最令我震憾,也許終生也不會忘記的那次旅行。
“晃當晃當---”一塊形似泥土的大石頭侵入我們的汽車底盤,毫不客氣地撕咬著。也許是沒注意,也許是來不及躲避,爸爸早已顧不上那么多,他的雙手緊緊握著方向盤,心里也許默念著腳踩剎車的力度,眉頭微微皺著。又是一個大陡坡。
這樣充滿泥濘,像是垂老人的皮膚一起起伏的千溝萬壑,對于一路走來的我們,早已見怪不怪了。這是由川藏線進入***的必經之路,又因為其地形險惡,路況危急而被人稱為“通麥天險”。
這條匍伏在山旁的狹窄小路,僅由一車通過,又因為汽車數量之多使前后車距不及半米,是的,毫不夸張,不及半米。這個大陡坡似乎很危險,我們的車底盤又低,那起伏百態的泥土受陽光朗照已經發硬。“往右打一點兒,慢慢的,掛二檔”。媽媽在副駕駛上神色緊張地指揮著爸爸。我也是第一次見媽媽能心平氣和地同爸爸講話,并且兩人如此默契。
有時路況實在太險惡,我與媽媽只好下車步行,似乎昨天才下了雨,道路有積水,走幾步就容易陷進去。步行的時候,河水就在我耳邊咆哮。因為路實在太窄,車子都寧愿緊貼山被刮擦也不愿陷入河底粉身碎骨。那時我才曉得什么叫萬丈深淵----右腳邊是路,左腳邊是天空,如果你只會走直線的話,經過三秒你便會聽見自己與巖石或江水融合的聲音,并且從此浪跡天涯,消失不見。
我不知道自己與爸媽是如何走出那僅十四公里的鬼地方的,我只知道我們與那隨時都會塌陷的山體,那咆哮的江水,那危險的泥濘路,確是遠去了。
后來我們到達夢之城***后歸家的第四天,在新聞上看到我們幾天前才剛走過的“通麥大橋”坍倒了。
有人很佩服我們一家三口自駕去***的旅行。其實我想說,這不僅是現實意義的旅行,更是一段生命的旅程。在狹窄的小路上,我們彼此信任對方,與對方默契配合,共渡難關,是對我們親情的考驗,亦是對生命價值的提升。
我敢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旅程比我所經歷的這個更棒,這個旅程讓我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與愛站在一起,與信任站在一起,一起獲得重生。
【高一語文期中作文】相關文章:
1.高一期中語文作文
3.期中語文考試
4.高一語文作文
5.高一語文敘事作文
6.高一語文寫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