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考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高考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高考作文 篇1
自1979年以來的20年間,高考作文體裁用得最多的是議論文,長達13年,高考作文大家談。也許是議論文對學生的要求比之其它文體更高一些,也許是作為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并無多少議論可發(fā),莘莘學子們在高中三年的訓練之下,論點、論據、論證一路寫下來,文章寫作的感覺反而麻木了,枯竭了。隨著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的呼聲漸高,1998年開始,高考作文有了新的方向——淡化文體。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材則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體裁除詩歌外一律不限,可以大膽想象。此題一見“天日”,就引來各路評論,褒貶不一,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于這樣的題材,作家們會怎么看、怎么寫呢?
阿來是《科幻世界》的主編,在高考之前,正好寫了一篇與作文題相關的文章。他說:“寫這篇文章,不是特別為了高考,F在媒體正做世紀末的談點,寫科普性的文章,用科幻的視角看20世紀科技的突破。而我則做了一個‘世紀回眸’,反映科幻與科學的互動關系。一年12期12個選題。7月份寫的是第7個選題,選到記憶移植這一塊。其實,科幻中記憶移植是一大題材。有人說這次高考作文轉向可能太猛了些。中國很多人比較習慣循序漸進,慢慢來。這次猛一些,我覺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沖擊大一些。這次那些平時按照老師一步一趨,完全不關注當今科技發(fā)展的學生,面對這題,可能無從下手。
當然,也不是說,這題非得寫成科幻的。我那篇文章也不是科幻的。也有人提出,語文是人文,而這題更體現科學的東西,出這樣的題是否合適。其實,科學也會沖擊道德、倫理,產生新的文化、人類,都有可能,也產生人文。這兩者是統(tǒng)一的。
提出這種觀點是對人文認識不完善的表現。如果我來寫這篇文章,我會寫一個小小說,更注重關注一些倫理、道德問題,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馮驥才一聽記者的采訪內容,馬上快言快語地作了回答,聲音洪亮。他說:“我認為這個題目無共向性,是一個個人認為題目,很糟糕,不高明。它不啟發(fā)想象,可能會啟發(fā)一些人的胡思亂想。它只能擠壓、逼迫人的想象,而不是幻發(fā)。寫這種題,就是受罪、煎熬。我不相信有多好的文章出現。這個題給作家,也出不了一篇好文章。反正我不寫命題文章!
馮驥才還給記者打了一個比方:“就好像看電影,以前站著看,現在有座了只能說坐著比站著舒服,但不能說坐著就一定太好了!
李潔非告訴記者他沒關注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他說:“從題目本身來說,任何題目既好寫也不好寫,關鍵在于寫作者本身。當然,也得看出題者的意圖。如果我寫,會寫荒誕一點的小說,實寫不好,主題跟人性有關。不過出題者認為作家寫得亂七八糟也是有可能的!
劉恒說:“這個題目寫出文章差異大,不像別的題最后落實到某物、某人、某內容上。我不知道評分標準是什么,可能評分有困難。僅就題目而言,也可寫成偽論文,就是可裝成論文,但沒有論據。自由度大,閱卷難度也大。兩個小時里接受一個突如其來的題目,夠嗆,不一定有話說,說的時候也可能瞻前顧后!
徐坤笑言:“面對這題我的第一感覺是寫科幻文章。把前輩好的東西移植過來,像電腦軟盤里存的東西,用時一點點提出來,這樣就可以偷懶了。”
李鳴生則會寫這樣一個故事:我最好的朋友——一個跳芭蕾舞的漂亮女孩突遇車禍失去記憶。每次去探望,面對我時,她如同面對木頭。我們之間深深的友誼、可以銘記在心里的一些事情都讓她無動于衷,沒有反應。于是我幻想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體現出一種美好愿望,再推廣到社會上的一些美好愿望。用一種殘酷的與最美好的形成鮮明對比,來體現主題。
那么,考生們是如何來作這篇作文的呢?閱卷結束之際,記者采訪了幾位閱卷老師,高中優(yōu)秀作文《高考作文大家談》。
北大附中張文敏老師多次參與作文閱卷,對多年來的高考作文有較深的體會。她給記者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很欣賞這題:考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鼓動學生大膽想象,編述故事,發(fā)表見解,展望前景。體裁上也沒有限制,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度,很開放,有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特點。這是對中學語文教學模式的一次沖擊。作文重點考察的是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這題能體現這一點,也能體現高考選拔學生高素質潛力的功能。這個考題所有考生會有話說,有內容寫,能發(fā)揮想象,體現才能、才華!
張老師說:“從考試結果來看,閱卷老師認為好作文少,特壞的也不多,平庸之作居多。那些思維活躍,科普文章讀得較多的學生寫得好。他們的想象力強,選材豐富多彩:有幫助失憶者恢復記憶的,有關注歷史、人生的。有些學生缺乏想象,寫得出軌。表現為:立意不高,暴露出一些不健康的情緒,例如希望移植別人的記憶,從此脫離苦海不用學習了;主題不集中,例如談到移植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爸爸的記憶后,就變成這些人物的人物描寫了,走題了。有的散文寫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就會人才濟濟、荒山變良田、國富民強。其實記憶移植跟這種結果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有的想象不合理、不合情。
例如我和豬的記憶移植后,豬就背書包去上學了,去買東西。
在寫法上,有散文化的,有編述故事的,有發(fā)表見解作理性思考的。我們覺得散文化的文章易暴露一些立意的弱點。編述故事的則不易合情合理,例如寫小嬰兒移植蕭邦的記憶,那么他的第一聲啼哭就是樂曲。有一篇題為《記憶商店》的文章倒是編得合情合理。發(fā)表見解的文章好的不多,但發(fā)現了幾篇,這是更高的層次,需要的能力更強!
北京實驗中學的孫靜老師說:“這題散文化寫起來容易一些,用一些排比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成……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成……將古今中外名人的記憶移植過來,再加上文筆流暢,就可以算一篇好文章了。對于編故事的文章來說,如果構思新穎,情節(jié)也合理,也能算好文章。還有議論為主的,文章效果普遍不是特別好。有一種觀點反對移植記憶,認為人生是一種過程,要有體會,要有自己的真實人生,這種觀點是比較好的。
有的雖然也辯證地看這個問題,提出有好處,有壞處,但還是顯得比較平庸。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些文章是寫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比如移植抗洪救災中英雄人物的記憶,從而體現出對社會和人生的豐富感受!
孫老師認為,這次高考作文“雖然題目新了,但內容特別新鮮的不多,大多四平八穩(wěn)。偶有大膽的,卻把握不好。其實,隨便出一個題,都是學生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的反映。作文題不是文章寫得好的唯一前提,真正有思維能力的同學,無論什么樣的題目都會處理得很好!
從張文敏老師處,記者選錄了兩篇好文章的片斷。一考生以熾熱的情感、嚴謹的結構、嫻熟的語言征服了閱卷老師,得了滿分。她這樣寫道: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那也終究是別人的記憶,映射了別人的奮斗足跡和感情軌跡。一個人不能只活在記憶中,更不應該生活在他人的記憶中。一個人應該有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應該向生活付出每一滴汗、每一滴血、每一份熱情,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堅韌和毅力,點燃生命的奇跡,豐富自己的記憶,也使自己的記憶豐富整個世界的記憶。
另一篇題為《記憶商店》的文章結尾頗有畫龍點睛的氣魄:看來,偉人雖然偉大,但畢竟少而又少。如果人人都是偉人,又有什么意思呢?我們的社會更多的是一些平平凡凡的人。
其實平凡更是一種偉大,真正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不是極少數的偉人,而是廣大的人民,廣大平凡的人。我想科學技術也許真發(fā)展到可以移植記憶的那一天,到那時,我們該去做一個復制的偉人,還是平平凡凡的人呢?我想我會選擇做一個真正的自我,無論他是多么的平凡,我相信自己的記憶才是最好的記憶。
教育體制的不完善,總令一年一度的高考硝煙四起。作文在這其中只是一個部分,從它的發(fā)展趨勢,我們是否可以對高考的整個形勢窺斑見豹呢?這不應該僅僅是高三畢業(yè)生的期待吧?
談高考作文 篇2
一提起高考作文,無論是高三的老師,還是高三的學生。頭腦里立馬浮現出的,大多是如何使審題更加準確無誤,如何使立意更加積極正確,如何使結構更加合理完整,如何使引用的材料符合論點的需要,等等。這些東西,當然是重要的,是高考作文必須直面的。但是整個高三,這些問題周周講,月月講,已經到了讓師生雙方都心生厭煩的地步。清醒的老師或學生也許會發(fā)問:是不是具備了以上這幾條,就是一篇優(yōu)秀的高考作文了呢?如果讓我來回答,我將堅決地說:不!因為,成全一篇優(yōu)秀高考作文,除了上述幾個條件外,還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還須有一個好的語言表達。其實,文章之道雖然千頭萬緒,但關鍵就是兩條:一,有一個好的內容;二,有一個好的表達。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審題不出差錯的前提下,有了一個好的題材或觀點,再加上一個好的表達,一篇比較像樣的文章就出來了。
思想內容問題,限于篇幅,此文不贅述,下面專門來探討一下語言表達問題。
對語言表達,可作兩個層面的探究。第一個層面是表達得“對不對”,第二個層面是表達得“好不好”。所謂表達得“對不對”,就是指你想說的意思說明白了沒有,語言是否簡潔,有沒有語病。所謂表達得“好不好”,就是你的語言有沒有文采,有沒有感染力。
讓我們來看下面這三句意思相同而表達有異的話:
。ㄒ唬┭芯繗v史無疑對于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無論從古代歷史到現代歷史,都應該研究。
。ǘ┭芯繗v史很重要,從古代史到現代史,我們都應該研究。
。ㄈ┭芯繗v史很重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該研究。
第一句話,語言拖沓、噦嗦,且有語病。第二句話,應該說表達得已經正確和簡潔,但談不上有文采。而第三句話,則表達得生動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這三句話,已經清楚地顯示了表達的兩個不同層面的要求。如果我們進一步探究,會發(fā)現:“對不對”的層面,涉及的主要是語法問題;“好不好”的層面,涉及的主要是修辭問題。高考考生情況各異,語言表達能力也參差不齊。每一個考生首先要對自己作一個清醒準確的判斷。如果原來就表達比較差,那么首先要設法解決“對不對”的.問題;如果原來語言基礎就比較好,那么就應該在“好不好”的層面作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下面,我們就分兩個不同的表達層面,或者說,從兩類語言能力有別的學生出發(fā),來探討一下如何在高考前這段有限的時間里,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
對于語言表達較差的那部分同學來說,總的原則是要樹立“想好再說,謹慎落筆”的意識。除此之外,以下幾條具體的建議,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多用短句
病句常常出現在長句中。因為句子長,所以前不搭后,顧此失彼。多用短句,不僅可以避免語病,而且可以使語言顯得干練、利索。
去掉可有可無的虛詞綴語
這一條的作用,還是使語言簡潔,并減少語病。虛詞贅語多了,疊床架屋,不但無助于表意,反而容易造成病句。比如,說“他是很聰明的”,不如說“他很聰明”。再比如,“對于青少年來說,應該自覺遵守‘七不’規(guī)范!边@是病句,去掉“對于……來說”,句子就通順簡潔了。
實話實說,不要繞彎子講話
有的同學為了追求表達效果,有意拐彎抹角,故弄玄虛,結果反而弄巧成拙。要記住,一切精彩的表達都是以準確簡潔為前提的。表達能力本來就不是很好的同學,首要的還是“返其本”,先做到準確、通順。
換一種說法
學生作文中的不少病句,其實作者在落筆時就感到別扭,而想要修改又覺得比較困難。
這時候不如棄之重來,換一句話來說,反而能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
下面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如何使自己表達得“好”。
什么樣的表達算是“好”?其標準也許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難一刀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一這個標準不在作者那里,而在讀者那里同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哪一種表達讓讀者印象深刻,過O難忘,就是好的表達。(當然,實用文體例外。)而要讓讀者印象深刻,你的語言就必須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富有感染力。
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寫作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呢。這里面除了一個人天長日久積淀下來的語言素養(yǎng)外,有沒有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要訣呢?
讓我們來看下面兩段文字:
。ㄒ唬
中年是一個繁雜豐富的人生階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我現在是身兼多職,既要照顧年邁的老人,又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學校里的事要忙,家務事也不能不管,自己還得進修 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有樂地進行著一有時候頗為感慨:生命就這么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ǘ
中年是一塊色彩斑駁的畫布,亮麗的色調和平庸的線條在這里交織中年的行囊裝著一生最多的面具:我現在既要扮演孝順兒子,又要扮演慈祥父親;既要爭當模范丈夫,又要爭當優(yōu)秀教師。中年的目光不能遺漏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我既要關心妻子的血壓是高還是低,兒子的考分是兩位數還是三位數,又要關心文壇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來有什么新花樣。生活就是這樣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jié)的賀卡和廚房間的抹布之間,雜然展開。有時候難免感慨:生命就這樣,在一根根多起來的白發(fā)和一張張少下去的日歷中,悄然流逝了。
兩段話意思基本相同,表達效果卻大相徑庭。第二段話顯然更有文采,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意蘊豐富。其實,如果我們細致地揣摩第二段話,會發(fā)現它并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美輪美奐的詞語。以“生活就是這樣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jié)的賀卡和廚房間的抹布之間,雜然展開”這句話為例,人民幣、粉筆灰、賀卡、抹布,這是十來歲的孩子嘴里都有的詞語,為什么放在一起就能顯出文采呢?
這里,我就交給你使語言表達變“好”的第一把鑰匙——形象思維出文采。
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語言表達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qū),以為自己作文語言平淡是因為缺乏優(yōu)美新奇的詞匯。其實,表達的背后是思維,兩者是表與里的關系。表達得好不好,本質上取決于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思維方式一變,語言面貌全變,表達效果也大不一樣。所謂形象思維,就是盡可能運用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來組織思維。
深奧的定義要轉化為可操作的程序。
上面曾說過:表達好不好,涉及的主要是修辭問題。第二段話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比喻。比如其中第一句話里的“畫布”和“線條”。比喻是修辭的核心。比喻要靠聯想和想象,這就是形象思維。形容詞用得多,不一定能使表達生動形象,反容易落個堆砌辭藻的惡名;而一個精彩的比喻抵得上一打形容詞!斑@人長著一個難看的大鼻子”,這是最一般的表達; “這人的鼻子,體積龐大,線條模糊,表面粗糙”,這是較好的表達; “這人的鼻子,就像一團被雕塑家剛剛按上去還沒來得及雕刻的泥巴”,這才是最形象、最容易被讀者記住的表達。所以,我給出的第一個建議是:
用比喻、比擬、夸張等手法來替代形容詞。
我給出的第二個建議是:
用借代的手法,使籠統(tǒng)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可感。
再看“雜然展開”一句。這句話的文采完全來自于修辭中的借代。人民幣、粉筆灰、賀卡、抹布,都是借代。它用一個中年教師生活中接觸最多、也最典型的具體事物,簡潔而又生動地描述了其瑣碎、現實、既有辛勞又有樂趣、既有壓力又有意義的生活況味。
借代是最典型的形象思維,無論是局部代整體,個體代群體,還是特征代本體,具體代抽象,都能起到使表達生動可感的作用。比如,當你想表達“我最討厭文言文,與其讀文言文還不如學英語”這個意思時,你可以想一想,換成形象思維的表達,應該怎樣說?我想你不難悟出,應該是“我最討厭文言文,與其瀆之乎者也,還不如瀆ABCD呢”:這一個小小的轉換,就讓這句話平添了一分文采,是不是?
修辭手法五花八門,但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內容的,如上面所說;一類是針對形式的,主要是句式。下面,我就要交給你使語言表達變“好”的第二把鑰匙——變換句式出文采。
一篇作文,如果從頭到尾都是陳述句,或者都是散句,讀起來肯定單調乏味。因此,變換句式的作用不可小看,它可以使作文語言活潑多變,錯落有致。
具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多用整句,比如排比、對偶等等
再回看關于中年生活的第二段話,就大量運用了整句。它們和散句一起,構成一種參差相間、錯落有致的語言美。如果你在你的高考作文中,尤其在關鍵處,比如開頭、結尾、中心論點句,組織一些工整而精彩的話,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多用問句
問句可以分為i種: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疑問句司以引起讀者思考,設問句可以引起讀者興趣,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增加表達的力度。多用問句,就能打破全文單一乏味的語言面貌;有時候,還能使文章具有親切感和回味的余地。
三、適當地運用特殊語序句
比如: “她輕輕地走過來了!边@是一般語序;“她走過來了,輕輕地,”或“輕輕地,她走過來了。”這是特殊語序。三句話意思和用字完全一樣,但后兩句由于把狀語移到了特殊的位置上,強調和突出了人物的情態(tài),讀起來就別有意味。
距離高考已經時日不多,但臨陣磨槍依然是有必要、有價值的。所以最后,我再給你兩個如何去練習和實踐的建議。一,當然是在今后寫作文時,有意識地去運用上述的種種方法。盡量全面地用,反復地用,并漸漸養(yǎng)成習慣。二、把過去寫的作文找出來,用上述方法將它改寫一遍。相信只要有了得當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付諸實踐,你一定會嘗到甜頭。
談高考作文 篇3
隨著我國城市的新街道和新興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卡地亞”、“塞納維”這樣的洋地名也如雷貫耳,漸漸的也就習以為常了。但“洋名稱”的大量出現,卻使我國許多古老傳統(tǒng)地名的消亡和具有名族特色地名的弱化。由此引發(fā)了許多問題,我覺得應理性思考一下地名洋化。
地名洋化確實沖擊了民族文化傳統(tǒng),隔絕人們歷史記憶,導致文化的斷層化。
有人說:“老地名承載著古老文化,記載著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民族的根,絕不能被洋化!彪S著時移世易,歷史留下的痕跡也在逐漸消逝。隱入草叢的青石板、瓦片上隱約的紋路、小巷中吟唱的歌謠,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在這里,小巷有了新的洋名字,青石板被水泥替換,瓦片被現代機械無情碾壓化作塵土。街道、小巷披上了新裝,但這光鮮的背后總讓人感到空虛,仿佛頂著明媚的陽光,卻丟棄了古老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喪失了魂魄。
地名洋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應拿來為我所用,但不能唯洋是崇。
現今,我國打開國門,與其他國家的交流非常頻繁,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各地都形成了許多外國人的聚居地。像在北京的望京,許多韓國人都居住在那里,為了使他們能夠生活得更方便些,那里的街道、店鋪都取的是韓國“洋名”。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中外相融,豐富中華文化。相對于這些無關緊要的地名洋化,但涉及到歷史文化重要的地名是不能洋化!比如不能把“望京”改為“首爾”;再如新興建筑取洋名,為的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又或是滿足人們心理上的“洋名新奇觀”。但故宮門前的天安門廣場是永遠不能改名的!因為它承載著歷史的痕跡,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征。
對“地名洋化”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批判性的吸收,切不可迷失了自己。
人們偏愛“洋名”的現象泛濫值得人們深思,央視《焦點訪談》、《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給予了批評。洋化地名可以,但我們一定要提防文化侵略。簡而言之,我們可以住在叫“羅托魯拉小鎮(zhèn)”或“亞特蘭蒂斯”這樣的小區(qū),但我們依舊是中國人,我們的心中時刻銘記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若是過度制造出地名洋化的風潮,將會混淆中外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扭曲人們的價值取向,造成民族傳統(tǒng)文化被侵略、被弱化局面。與世界接軌,與時俱進,可以開闊視野,但不能迷失了本性。
地名洋化,就像是在我們民族文化大樹上掛起一盞盞華麗的彩燈,可以進一步增加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但我們一定要扎牢傳統(tǒng)文化堅固的根基,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談高考作文 篇4
早在“五四”時期,先驅們就喊出了“提倡科學,反對愚昧”的宣言。從現實來看,經濟的繁榮不能自動防止愚昧的泛濫和迷信的猖獗,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愚昧無知作斗爭,仍然任重而道遠。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形成“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良好風尚,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比如,科學工作者要堅持科學精神,遵守科學道德,維護科學的嚴肅性、嚴密性和規(guī)范性。對尚未被科學證實的假說,采取認真研究、科學求證的態(tài)度;對違背基本科學事實和規(guī)律、弄虛作假、借“科學”之名招搖過市的行為必須堅決反對。作為領導干部和管理工作者,要旗幟鮮明地堅持科學真理,支持科學實驗和科學問題的自由討論,支持反對迷信愚昧和偽科學活動的斗爭。作為新聞出版和大眾傳媒工作者,要引導群眾選擇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不給愚昧無知的傳播提供載體等等。
據去年中科院等機構專家完成的《中國科普現狀調查報告》,目前我國2人中有1人迷信求簽;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夢。20xx年,中國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在個人素養(yǎng)中的比重僅為1。98%,50個中國人中只有一個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比發(fā)達國家落后約二三十年。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茖W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巨大源泉,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世界經濟中心的五次轉移,無一例外地都是由科學技術中心的轉移所帶動的。一個崇尚科學的民族,必然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我國越是向前發(fā)展,越要高度重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協(xié)調發(fā)展,高度重視在全社會廣為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風尚。
談高考作文 篇5
初夏已至,梔子花的芳香悄然在枝丫間飄散,馥郁了整座城市。
天清日朗,艾草的清香從各家各戶的油煙管道里彌散出來,在濃烈的油煙中顯出一份平淡自如、現世安穩(wěn)的滋味。我們全家出游的計劃終于在這個端午小長假得以實施——爸、媽、哥、嫂、小侄兒、我,一起去森林公園踏夏、采青。
森林公園離家頗遠,在城市的邊緣。但是開車也只要十五分鐘——再遠的距離在現代速度面前也不值一提。不料媽這次卻不愿意坐那舒舒服服的私家車,非要騎自行車去不可:“本來就是出去踏青鍛煉身體的,這一路騎過去不是正好嗎?何必做那買櫝還珠的事?”小侄兒這段時間正在學騎自行車,一聽這話眼睛都亮了,高呼著:“我也要騎車去!爸爸你要教我騎車!”大家被他激動的心情感染,也對這次久違的騎車之旅充滿了期待。
家中只有一輛自行車,便由大哥載著侄兒騎這輛。我與其他人都是在小區(qū)里開了共享單車,非常方便。
媽率先騎了出去,爸也不甘示弱,腳一蹬便與媽并駕齊驅了。微風徐來,吹起媽的風衣,吹動她的長發(fā)。時間好似回溯——多年前我坐在媽媽的后車座上上下學,摟著媽媽的腰,在晨光中打個盹兒,在夕陽中嘰嘰喳喳地分享學校的趣事。接送的自行車壞了便換成了電瓶車,電瓶車換了一輛又一輛,媽的背也慢慢變彎,不變的是車的后座永遠柔軟、永遠厚實。爸媽在前面不知說了什么,爸爽朗的笑聲傳過來,風采不輸當年。兩人已經在比賽了,媽腰一伏,腳上使力,竟超過了一輛正龜速前進的小汽車。爸也發(fā)了力,著力追趕。共享單車明亮的顏色襯托著爸媽無盡的活力,在平坦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哥和小侄兒騎著家用自行車慢慢前行,小侄兒從后座上站起來跟我們打招呼:“媽媽,姑姑,你們等我們一會兒!庇謸е职值牟弊蛹拥卮蠛埃骸鞍职职职,你騎快一點兒!”哥一邊讓他摟緊注意安全,一邊笑罵:“臭小子!”不一會兒,小東西又不甘寂寞,吵鬧著讓他爸爸教他騎車。哥無奈,只能扶著自行車,讓他的小身子在自行車上蹬蹬腳踏。他小小的身子起起伏伏,小臉通紅,引得無數路人偷偷發(fā)笑。
我和嫂嫂則得以安穩(wěn),優(yōu)哉游哉地騎著車,分享生活中的煩惱與趣事。經過一段農村道路時,一戶人家庭院中栽的梔子花探出了墻頭,在一片濃綠中羞羞怯怯地吐露著芬芳。嫂嫂停下車,走到墻下,踮起腳尖摘了兩朵淡白的花兒。她回過頭,沖我眨眨眼睛,我會意一笑。她把兩朵花別在了共享單車的車簍上,芳香伴我們一路。
愿這輛車被分享,分享方便,也分享我家滿載的幸福。
談高考作文 篇6
語文高考試卷的作文題,歷來備受關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個熱點話題,人們對高考作文的關注已遠遠超過它作為一道題目應承載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為每一年度的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文化觀等等的折射或引領。今年盡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題,但高考作文命題有其穩(wěn)定性的特點,這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就呈現出新的趨勢。
首先,選材逐年限制。今年的高考作文將會繼續(xù)堅持以“三自”(立意自定、文體自癬題目自擬)為特點的開放式話題作文,但從我們閱卷情況來看,有些考生對話題作文的“三自”特點理解很片面,以為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忽視了話題范圍和話題材料的限制,忽視了寫作內容與話題的契合。
其次,立意逐年放開。高考作文命題限制立意的價值取向,已逐漸被證明是一種較大的缺憾,如“誠信”、“心靈的選擇”等話題,只能從正面立意,很難立足其他角度,這種所謂正統(tǒng)的立意取向,框定了寫作的主題,也束縛了考生的手腳。去年的話題,沒有預約的主題,考生不必為迎合某種主題而忍痛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同層次的考生能夠根據他們對話題的把握,可以正寫,可以反寫,也可以辨證地寫,寫出反映自己水平的文章,表現自己的認知判斷與價值判斷。
再次,更加注重思辨。去年的話題牽涉到“情與理”、“知與行”、“判斷和處理”的關系,對哲理性和思辨性的要求無疑更進了一步,需要考生扣裝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樣一個辨證、動態(tài)、相互轉化的過程,客觀地公正地對待事物、認知事物?梢哉f,去年的高考作文題對我們的作文教學也是一個
提示:作文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還要引導學生用辨證眼光去判斷、分析和思考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
應該注意六大點
因此,對今年考生而言,有幾點是應該注意的:
思考社會生活
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要進行認真地獨立地思考,不要滿足于現成的答案。拿到一個話題,要把問題再推進一步思考,然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判斷,作出自己的回答,就容易在作文構思時獲得立意的深度和內容的廣度,也就容易出彩。還須強調的一點是,關注社會問題并不等于追逐社會熱點,那種牽強附會地找高考試題與社會熱點之間直接聯系的做法,無疑是幼稚的。
加強審題訓練
對作文題目的含義和要求給以仔細的審辨,這是寫好每一篇考場作文的第一要著。幾年來的話題作文降低了審題的難度,使不少人產生了話題作文審題不必費多大勁的錯覺。例如,去年有一篇題目為“在汽車上”的考生作文,是一篇寫一個瘋女人在公交車上一段遭遇的微型小說,文筆流暢,形象豐滿,推理想象也有獨到之處,但我們的閱卷老師怎么也無法把這篇小說的立意與高考作文話題聯系起來,這就純屬拋開題目、另起爐灶之作!
汲取作文養(yǎng)料
在關注現實材料的同時,考生可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視線投向文學與歷史作品,大大添加羞澀的材料庫,并擴展自己的寫作思路。擁有相當文史知識又能有意識地將其運用到寫作中去的學生,絕不會再有心枯筆澀的感傷。近年來,一些考生從四大名著等作品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或反彈琵琶,或舊說新解,像去年全國卷作文中出現的《寶釵鳴冤》、《孫臏訪談手記》等,都吸引了閱卷老師的眼光。
注重個性閱讀
考場作文,倘能讓你個性化閱讀的內容為文章的主旨服務,你的文章就會別具一格,高人一等。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在于作者巧妙地向閱卷者展示了她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閱讀個性,據說她平時酷愛《三國演義》,很多章節(jié)能熟讀成誦。還有一位考生對音樂頗有研究,在考場上就借音樂表達獨特的人生感悟。很多同學的興趣可能在其他方面,如果作文時,能根據文章內容或主旨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融入你的個性化閱讀,展示你獨特的人生感悟,那你的作文該會具有怎樣的魅力!
展示自己亮點
閱卷老師找尋的是考生作文中難能可貴的“亮點”。亮點很多,意境深遠,構思精湛等等。在高三作文復習中,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思維活躍的,使之工于構思;語言豐富的,使之精于表達;思想深刻的,使之開掘內涵……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最適于發(fā)展的“亮點”是語言,高考作文閱卷,就十分重視考察語言功力。有的考生善用生動的詞語和靈活的句式,使人讀來眼睛一亮,這就是亮點,亮點多了,就容易獲得加分。
不過分追求形式
在近年來的高考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有些考生認為,在一個小時內寫800字左右的考場作文中,最能引起閱卷老師注意而又比較容易體現創(chuàng)新的就是在行文體式上做文章。所以,近年來考場刮起一股以文章樣式取勝之風,書信、日記、消息、通知、報告,乃至病歷、案卷等應用文體和童話、寓言、故事新編、科幻故事,乃至小品、相聲等樣式競相登常少數真寫得好的自然不會被埋沒,不少考生誤以為這樣可以換取高分數,他們并不具備真正的寫作能力,一味在形式上追新獵奇,寫出來的東西很可能是非驢非馬、不倫不類,這正是語文學習中浮躁之風泛濫的一種表現。
談高考作文 篇7
雖說鄙人煞費苦心跳槽已是饑渴已久之事,然未見初曉。如此下去,亦難逃書寫高考作文之命運。便智鳥先飛了一段。
涉獵高考作文,鄙人內心洶涌。原來高考作文很簡單。你無需思考此話真假如同你可以無需思考高考作文怎么寫。高考作文,無需發(fā)動你不靈光的腦袋創(chuàng)造俏麗駢文、唯妙比喻、波濤排比、真假擬人之類佳句。你亦無需擁有海量想象、前衛(wèi)認識、另類觀點。高考作文,可以無需你寫,學會用就OK了!
關于抒情。抒喜情用“漫卷詩書喜欲狂”、“采菊東籬下”……抒悲情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抒報國用“會挽碉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信念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惚ж撚谩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關于描寫。寫景用“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寫人用“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花,目若秋波”……
……
關于議論。正如我要證明“高考作文,可以無需你寫,學會用就OK了!”這一觀點而把歷史的結晶拿出來作論據一樣。你也可以用“用”來議論!到這里,足以證明“用”的可能性。
上面的結晶大都產于教材。由此可證明“用”的可操作性。
《也無風雨也無情》,xx年山東高考作文,頗具“用”之模樣!短淄粐,xx安徽高考作文,頗具“用”之肌膚。此兩篇產于《最新高考模版示范作文》!《猶記書香》,xx高考滿分作文,全國卷,遺址“用”之血肉!妒菈艟撑c我為鄰》,xx高考滿分作文,廣東卷,深入“用”之骨髓。由此可證用之實用性。
上述事實證明,你確可以不“寫”高考作文,學會“用”就OK了。
如果你想增強實用性,在作文中脫穎而出,就用外國結晶。例如用拿破侖“‘不可能’這三個字在我的字典里是沒有的”談自信;用諾桑。麥克伊斯文“我們賺錢只為了討生活,我們施舍是為了過生活”談美德;用加謬“文學不能使我們活得更好,但能使我們活的”談文學……當然,對于整天啃教科書都難啃動的我們而言,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學會“用”,高考作文可信手拈來。但有一大禁區(qū)萬不可涉足。像我這篇文章,要是出現在高考場上,絕對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我倒不認為是競爭之火將之化為灰燼……
談高考作文 篇8
“與你為鄰”這個題目看著比較虛,但給考生留下的想象空間很大。
它這里實際上講到的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人在社會中他不是一個孤立的人,他處在人群中,他處在社會里。任何一個人,必然是和他人或事會發(fā)生聯系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學會“與人為鄰”,換句話說就是要學會“與你為鄰”。這里的“你”,它可能是一個具像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也可能就是一個想法、一個理想。我是和理想為鄰的,我是和正義為鄰的,我是和尊重為鄰的,我也可能是和張三、李四這樣具體的人為鄰的。甚至可以說我是和全球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國家為鄰的等等。因為這個“鄰”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它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單位、一個個人。這是實的。虛的,比如說是一種主義、一種信仰、一種理想、一種信念、一種關系、一種意識等等。
所以,我才說這個題目看起來出的很虛,但是可以討論的空間是比較大。它實際上是在考察你的想象力。你在和不同的“鄰”相處的時候,你要把握什么樣的原則。想象的空間很大。比如一生中,以正義為鄰,以勇敢為鄰,以真誠為鄰,走完自己的人生。你和正義為鄰,你也是一個正義的人;你和真誠為鄰,你就是一個真誠的人。
【談高考作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3.談
4.談
5.高考作文期待
6.高考作文話題
7.高考作文期待
8.談壓力,,
9.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