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高三作文匯編四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作文 篇1
始終忘不了,曾經(jīng)在《瘋狂素材》上看到的一張圖片:白色的雪地背景下,一只海豚與一個人。然而,那個人的手里卻拿著棒子一樣的東西。那只海豚哀求般的沖著那個人叫,然而那個人卻早已失去了人性——將手中的棒子揮向海豚的頭部。海豚用盡最后的力氣,叫出了最最凄厲的一聲。
那是一張異常撼動人心的照片,那是一張人性喪失狀態(tài)下的照片,那是一張鞭撻人性丑陋的照片,那是一張令每一個看到照片的人,都會為之心生無限傷痛的照片。
近日,看了《海豚灣》,才意識到,那張圖片只是一張至淺顯的,表面的圖片,背后還有更多的不為人知的、更為悲慘的鏡頭,真相。
《海豚灣》,多么美麗動人的三個字,給人一種如此輕柔舒適之感。然而,卻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三個字之后,又隱藏著多少令人心痛至極、悲痛欲絕的殘忍與人性的被逼丑陋···
曾經(jīng)有人說過,“《海豚灣》,是一部讓人看一次哭一次的影片”,我不信?僧斘艺娴目戳恕逗k酁场罚因嚾,無語——人性卻原來可以如此的卑鄙丑陋?!那句話不夠,應(yīng)該是“《海豚灣》是一部讓人看一次哭一次,看一次內(nèi)心抽搐一次,看一次良心反省一次的,揪人心弦的影片。”一個人,看著《海豚灣》,我痛快的哭了出來,為海豚命運的悲慘,卻更為人性的卑鄙丑陋……
紀錄片中,太地的負責人(可能是),卻還厚顏無恥的說道:“我們的方法已改進了很多,獵殺海豚的方式在時間上也縮短了很多!保ú徊幻靼,海豚,一種多么可愛的生物,為何卻要獵殺它們。!“獵殺”這個字眼給我一種莫大的反感。)可當調(diào)查人員拿出剛拍下的視頻錄像放在他的眼前時,該負責人無話可說。
我更震撼的是,一位教授竟然在胸前掛起一臺電腦,電腦里放的是那些殘忍的殺戮海豚的畫面。就在那位日本籍的官員說完“我們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獵殺海豚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為此,我們感到非常的驕傲。(個人補充一句,真不知道,“驕傲”這個詞是怎么從他的嘴里發(fā)出來的!。。本驮谶@時,這位教授進入了會場。他穿行在每一排座位之間,只為讓每一個位與會人員看清那殘忍的殺戮畫面。
教授說,他親眼看見一只海豚在他的懷里“自盡”——那只海豚游到他的懷里,看了他一眼,然后深吸一口氣,沒有在呼吸第二次,便徑直掉入了水里。原來,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下意識的呼吸,它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呼吸。當它們感覺這個世界已不再適合它們生存時,它們要做的很簡單,只是屏住下一次呼吸,僅此而已,只需片刻的時間。
太地海豚館里,那些殘忍的工作人員手里拿著矛一樣的東西(容我稱之為“鐵矛”吧),在船上向水里看著。之后便是迅速而敏捷的“刺殺”,(那一個畫面讓我想到了當年抗日戰(zhàn)爭,日本的士兵將刺刀插向國人的類似畫面。不禁心里涌起一個問題:為何,日本人如此喜歡“刺殺”。!日本民族如此嗜好殺戮。。。┊旇F矛收回來的時候,水里泛起一絲血紅……這時候水里的畫面是:起初,一群小魚在成群的游著,忽然,那群魚兒迅速游走。之后,便是水的顏色暗了下來,當你正好奇這是怎么回事的時候,海水變成了徹底的紅色,鮮紅色,血紅色,那是一種令人感到悚然的紅色。然后,不用旁白,也不用多余的加注,“此處無聲勝有聲“。
一場殺戮過后,那一片本來平靜的水域,已不再是水,而早已成了“水的血溶液“。而工作人員呢?它們還在穿梭著檢查是否有“漏矛之豚”。有一只在努力掙扎著的海豚,努力拍打著自己的尾鰭,卻終逃不過工作人員的那一支長矛——再次拍打了它一生地最后幾下,然后默默的,默默的翻過了身子。
一場對于那毫無人性的工作人員以及太地的每個人來說,一番“簡單”的“處理”之后,剛才還優(yōu)哉游哉的海豚此刻卻都已翻起了白肚皮,剛才還充滿著海豚的水域此刻卻成了海豚的墓地,剛才還充滿著海豚歡快的叫聲的峽谷此刻卻成了令人悲痛欲絕的地獄!。
日本,大和民族,卻為何容不下弱小的海豚呢?大和,“和”在哪里!。∥铱床怀瞿呐率前朦c的“和”,卻還叫“大和”。!大和民族是一個嗜好殺戮的民族!。
影片的最后,那位教授說道,我希望能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停止對海豚的殺戮。
我也希望,人類能盡在停止對海豚的殺戮。然而,這需要社會每一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誠然,一個人的影響力畢竟有限,他所能影響的也只是他的世界,不世界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某一個行為而去改變什么。然而,我又想到,其實,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擴大因子。我們不能去奢求僅憑某一個人的力量就讓社會去改變什么,那是癡人說夢。但是,誰都不能否認,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一個人做某一件事,不求所有的人都去做,只要少部分傳播下去,哪怕是只有一個人好不好,那也足夠,而這個人又可以繼續(xù)傳播開來,所以最終結(jié)果將是不可預(yù)估的。這便是“蝴蝶效應(yīng)”。
所以,不要說僅憑一己之力做不了什么,要知道“在南卡州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會在北卡引起一場旋風”,一己之力聚起來將不再是一己之力!所以,請每一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份微薄之力!。
高三作文 篇2
我的家坐落在美麗的梁溪河畔,背靠雋秀又不失壯麗的二茅峰。兒時,當河水還很清澈的時候,我喜歡每天早上起來,在路上隨意撿起一根長長的竹棍,跟著媽媽去爬山。在熹微晨光的照耀下二茅峰總是閃爍著紅白的光,山頂就好像初升的太陽,陽光就是她美麗的衣裳。在小學的6年里,除了雨天和雪天,我從沒有停止過攀登這座秀麗的山峰。即使有時候滑了一跤,在塵土滾滾的地上滾上兩圈,我也從來沒有放棄向山頂進發(fā)。當然,在爬山這艱苦的過程中,我也沒少了用“娛樂”來犒勞自己,一邊攀爬著,一邊唱著山歌。炎炎烈日的夏天,在大汗淋漓從山腳下沖下來后,我喜歡穿著件小背心拿著個盆跑到河邊,與早已泡在水下的小朋友打水仗。沒有書本,沒有作業(yè)的負擔,青山綠水間傳來孩子們的歡聲和笑語。
在成長的日子里,父母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的媽媽是一位睿智的法官,她教會了我如何閱讀各類書籍,盡管那些書厚且枯燥,都要定下心來將書讀透。以前,我常常看見媽媽,放棄了看電視劇的時間,在本就不大的書桌上看著幾乎占盡了桌子一半的法律書籍。她很少從書房中走出來,而且一看起書來就要到深夜;蛟S是受到了媽媽的熏陶,從那時起,書房內(nèi)又多了一張小桌子,每天甚至每個周末,一有空我就坐在媽媽的旁邊看書。神奇的是,我竟然抵擋住了當時風靡全國的“哪吒傳奇”動畫片和“大話西游”游戲,一心一意地跟著媽媽一起看書。當然,媽媽對于讀書不僅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教導我,還時常對我進行指導!安粍庸P墨不讀書”便是媽媽經(jīng)常對我說的箴言。記得,我那時候正在讀《紅樓夢》,因為《紅樓夢》有120回,每回都有上千個字,而且還有很多生僻的古漢語,所以我時?吹囊活^霧水,看了上面忘了下面。媽媽便開始教我如何進行排序和摘抄。她讓我將每一回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并且標注好時間記在我的小本子上,這樣再看下一回的時候認真復習前面的知識,便能做到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就在媽媽的悉心教導下,等到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我已經(jīng)熟讀過了“四大名著”。當我去我的初中母校(無錫最好的學校之一)面試的時候,老師一聽到我能熟練地闡述四大名著的主旨和內(nèi)涵,并流利地背誦林黛玉《葬花詞》,就立即錄取了我,還夸獎我讀書很多很細致。
我的父親表面上看過去很和謁,平時和我有說有笑,如好朋友一樣不分你我、大小,對我充滿希望和期待,卻對我實施了最嚴厲的“看管”,尤其是在他認為我犯了原則性的錯誤以后,總是讓我坐在他的對面,從小處入手,從大處著眼,一談就是二、三個小時,直到我認識錯誤為止。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因為調(diào)皮又喜歡惡作劇,會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責難,我的父母也因此隔三差五被老師叫到學校訓斥,即使被班主任認為是最差的孩子,父親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始終堅信我會出類拔萃。鼓勵我、幫我確立追求目標,要有不懈的努力和恒心;學會堅強,要遇到任何挫折和打擊決不放棄;學會分析,要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像自己所喜愛的籃球明星喬丹那樣,有遠大的目標、充足的信心和為實現(xiàn)夢想而付諸努力。同時要強健體魄,我的體育愛好就是他培養(yǎng)的。讀小學時小區(qū)里沒有操場,他就帶我到隔壁的中學里跑步。一遍遍訓練我的起跑和抬腿。他對我的姿勢的'要求近乎完美,每當起跑前我的跪姿角度小于135度時,他總是會立即喝止我,不厭其煩地讓我重新準備,直到我的姿勢跟教科書上一模一樣,他才滿意。
在父親的培育下,運動不僅給我?guī)砹藰O大的快樂,還給我?guī)砹艘粋很強壯的身體。就算有時候得12點才睡,可第二天我還是能7點起來,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
這就是我成長的家,,青山綠水讓我領(lǐng)略了山川的秀麗,激勵著我探索著更加神奇美好的未知領(lǐng)域;媽媽讓我愛上了閱讀,不論書多厚,內(nèi)容多枯燥,我都能靜下心來進行梳理;爸爸讓我學會了堅毅,迷上了體育鍛煉,練就一個好身體,滿載著活力與熱情邁向未來的世界,攀登知識的高峰。
今天,當我拿到美國高校第一份錄取通知書時,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會暫時離開心愛的祖國,離開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離開溫暖的家,為了心中的夢想——當一名天體物理學家去打拼。
我愛我家,我愛我成長的地方。
高三作文 篇3
歲月總是在人們的咀嚼中更富意味,在遺忘中愈顯寡淡。它仿佛一把無形的刀,不斷地以它自己的方式雕塑出不同時代的特質(zhì)。盡管物質(zhì)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會使人忘乎所以,或多或少淡薄了他所生活過的時代中的某些體驗,但他所具備的那個時代的特質(zhì)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消亡的,因而回首往事,總能夠找回一點自我一點本色。
雖說物質(zhì)的困乏能使人很無奈的斷了好吃、貪吃的欲念,但是,一旦有那么一點點觸動的因子,便會使瀕于消亡的欲望萌生。小時候?qū)τ谮s集(俗稱趕鬧子)總有一種心馳神往的渴求,盡管身無分文,就算是徒步行走十幾里甚至數(shù)十里的路程去趕集(那時很少有車坐),也絕然感覺不到辛苦和勞累,哪怕趕到集市什么也沒買,什么也沒錢買,空在市場里轉(zhuǎn)悠數(shù)十個來回,似乎也是心滿意足的。
總覺得當時買點吃的或玩的都好難抉擇,因為要了吃的就沒了玩的,要了玩的就沒了吃的。那時期做孩子難而做父母的更難,盡管省吃儉用,可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個零碎子。孩子多的家庭往往入不敷出,能有口飯吃亦是不易,哪還拿得出錢來像現(xiàn)在的孩子們這樣大手大腳的要這要那呢!因而趕集的權(quán)力在悄然中被勞苦又無奈的父母剝奪了。因為他們不忍心見到自己的孩子來到市場,面對那些稀缺又誘人的商品垂涎三尺而賴著不肯走的情行。認為帶孩子趕集,簡直就是在用刀剜心,所以趕集對那時的孩子來說就只能是一種奢望。
父母趕集也并非如現(xiàn)在的人,是因呆在家里心煩或無聊了要出去瞧瞧熱鬧散散心。他們卻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去用自家生產(chǎn)或豢養(yǎng)出來的蔬果或禽畜這些從自己口里省下來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換取一家子老小賴以生存的糧食和日用品。當然,運氣好買賣順,他們也不忘多帶些紙包糖(那時稱衛(wèi)生糖)或“小人書”什么的給孩子們“接包”。至于他們自己,只要是能省的還得狠心的省,所以每到趕集那天挨餓或吃上一個他們頭天晚上就準備好的紅薯算是中餐,那是經(jīng)常的事。對這些,我們做孩子的自然還不甚理解,最重要的是,知道父母要趕鬧子了,或許運氣好,就能有糖吃了。因而,趕集的頭天晚上整宿也睡不安穩(wěn),老睜著兩只眼睛,興奮地盼天快亮。第二天一大早,也隨著父母早早起床,陪著他們做完趕集的準備事項。然后,草草吃了那頓不太像樣的早餐,便目送著父母走出村口,接下來的時光就是等待。那種等待,現(xiàn)在想來簡直就是折磨,既焦慮又滿懷期盼,在村口一直很有耐心地等待父母的歸來。一旦等久了等急了,每遇其他趕集回來的人,總會不失時機探問一番父母的情況。如果問到父母的買賣比較順時,心中自是高興不已,起碼這長久的等待終算有了一個甜美的結(jié)果;如果問到的情況不太妙時,心中除了懊喪便是失望,當然還心存幻想,也因此還要等下去,直等到看見父母遠遠歸來的身影。無論怎樣,照樣是歡呼雀躍地迎上去。而父母無論買賣順或是不順,總會從手中的竹籃或跨包里拿出些許糖果什么的,心中有數(shù)地分配給孩子們。那年月盡管窮,可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他們不想把生活中太多的失望留給孩子,要苦就苦自己。而孩子們自然還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拿著自己那份子,歡天喜地地奔回家,若路遇別家的孩子,也不忘在他們的面前顯擺顯擺,說:“我有糖吃喲,我爹媽給我買的!”那份滿足又得意的勁,現(xiàn)在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
物質(zhì)的匱乏,生活的艱難,叫人不堪回首,然而,那時的人極容易獲得滿足。吃肉很是不易,一月中能有一頓肉吃,就已是很不錯了,而且還得憑國家按計劃發(fā)放下來且少得可憐的肉票。所以一年中最開心最熱鬧的一天便是年終生產(chǎn)隊殺豬,按工分分肉的那一天。這天,全村男女老少喜氣洋洋聚集在村中的大堂屋,熱望著幾十面大案桌上分擺好的百十份豬肉,等待隊長點名捻鬮取肉。那年月的人,根本不管自己分來的那份肉質(zhì)的好壞,只要份量足就行。孩子們穿梭十數(shù)面大案桌間,企望能從案桌下?lián)斓近c大人們不慎剁掉在地的肉丁和骨渣。運氣好又靈活的孩子總能撿上二、三兩,然后得意又興奮地跑回家,用冷水稍稍沖洗一下,連肉帶骨剁成末,和著數(shù)十倍的水,再搭上一大捆蔬菜煮熟,便又是一家人難得的一頓。席間父母除了說一大堆褒揚的話外,還特意給這個孩子多盛點肉末以示獎勵。如此這般,其他孩子也絕沒有一絲不公的感覺,因為這一頓畢竟是他的功勞呀,不然哪能打上這么好的牙祭呢?
如今的孩子連雞腿都不愿吃了,吃膩了,吃怕了?赡菚r除了過年或是什么重大節(jié)日能夠吃上雞肉外,其它時日里只能是跟著雞的屁股后面跑——看一眼。有時殺了雞,盡管雞只有兩條腿,但是慈愛的父母總會像變戲法似的把雞砍出四只腿肉來。而孩子們卻另有一番安排,最初是舍不得吃,總想留著后一天或是更后一天才吃。因為一下吃完了,心里就沒有念頭了。所以那時的孩子吃雞腿不僅僅是為了飽口福,很多時候更是一種精神寄托和滿足,至于口味如何絕不是要考慮的問題。雖說物質(zhì)生活影響和制約著人的精神狀態(tài),然而,在當時,物質(zhì)的極度匱乏似乎對人的精神沒有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只要能吃飽,一頓紅薯跟一頓米飯的效力是沒有多少區(qū)別的。吃飽了,臉上洋溢著的同樣是滿足,干起事來照樣勁頭十足,可以說,那時的人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求一個“飽”字。
現(xiàn)代社會里,我們向來把溫飽放在一起相提并論,然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掛在人們嘴上的唯有一個“飽”字,“溫”字似乎被忽略了,只要不使身軀大面積裸露,稍能抵御嚴寒或遮遮羞就行。什么款式,什么品牌,在人的頭腦里根本就沒有一點意識,在穿著打扮上是土得不能再土了。人們穿著最具時代特色的幾乎都是用純“四色”即黃色、藍色、黑色和紅色布料做成的仿軍裝或仿中山裝,誰要是有所標新立異,不是招致艷羨并是引來非議。發(fā)型也很單一,男的短平頭,女的扎辮子或是劉海或是齊耳根的“妹妹頭”。尤其不能打扮得稍有花俏,否則便無處藏身。還記得那時有一個很時興的詞叫“水老官”,就是針對那些裝扮比較花俏的男人(當然怎么花俏都不及現(xiàn)代人的百分之一)而言的,而女人們卻在“不愛紅妝愛武裝”的感召下,儼然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男人婆”。在那樣的年代,大多數(shù)人是一兩套單衣物加一雙千層底布鞋慣度日月。夏天不論男女,襯衣的款式、布料花色大抵相同,冬天一條單薄的褲子被呼嘯的北風吹得吧嗒吧嗒作響,能否御寒可想而知了。家庭條件稍好的,還有可能有那么一兩件用藍色或黑色咔嘰布夾著自家產(chǎn)的棉花縫制的棉衣。而且大部分家庭往往是把千方百計縫制好的衣物相襲傳遞:先是老大穿,老大穿不了了就老二穿,以此相傳直至誰都穿不了或是不能穿了,方才把它大卸八塊留作它用,或做帽或作肚兜或作鞋襪,到頭來一點也不浪費。因為穿慣了破舊打滿補丁的衣物,所以一旦誰穿了一件新縫制的衣物,那是很引人矚目頗費他人口舌的。如此這般反被弄得渾身不自在,仿佛是偷來似的,小偷一般逃回家換上那些補丁衣物方才輕松起來。當然,出現(xiàn)這樣的情行還另有一個原因,當初整個社會很注重出身成分,誰要是被界定為地主富農(nóng)什么的,那是吃不了兜著走的。因而,人人都不想沾上這些成分,都以做貧農(nóng)或貧下中農(nóng)為榮,而成分的界定依據(jù)就是看家庭條件的優(yōu)劣。如果吃得的穿的比大多數(shù)家的好,注定不能做貧農(nóng)了,做不了貧農(nóng)就會受人蔑視,別人就對其近而遠之。如此這般還有誰愿意冒這個風險?也因此鬧出不少把新制的衣物用剪刀弄破后才穿的笑話,那是不足為怪的。
歲月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驅(qū)動下,緩緩前行,善良的人們似乎包容了當時的一切,盡管飽受饑餓與寒冷的嚙噬,但卻永遠保持著一種積極奮進的精神,懷揣著一顆閃亮的感恩之心頑強地生活著。是非公私異常分明,人人都本分做人,沒有現(xiàn)代人這無限度的私欲貪心。那時的人對知識對文化的渴求無論大人小孩都到了癡念的地步。子女多的家庭對此很是難以作出決定,讓誰放棄讀書都不忍心,可又不能全數(shù)送到學堂,無奈之下只能痛苦地進行篩選,誰平時表現(xiàn)最出色就送誰讀書。有時被選送的是哥哥或姐姐,為了分擔家庭負擔照顧弟妹,只好忍痛割愛讓給弟妹。當然未被選送的,似乎也沒有多少怨言,因為他們都懂得在那樣的生活條件下做父母的苦心和艱難。既然肩負了讀書的使命,那就是一家人的希望,于是在心里暗下決心,讀書就讀出個樣來,決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給家人掙個面子。也因此,誰家考了個高中,誰家上了個大學,在全公社是會引起關(guān)注和轟動的。有時為了激勵本村的孩子更多的考上大學,不少村隊想盡法子從公家的收入或出產(chǎn)中拿出一定的糧物贈送給有孩子考上大學的家庭,并想方設(shè)法籌資請一年中都難見一面的電影放映隊來到村上,在孩子上大學離村的頭一天晚上熱熱鬧鬧放映一整宿電影以表歡送。如今想來,那確實是一種無上光榮的事,這個家庭也從此備受敬重,遠近有名。
今天目睹見識那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上學,害怕讀書,放棄學業(yè),沉迷網(wǎng)吧,空虛無聊,乖戾自私,沖動無知,心中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真不知是不是富足的生活、寬松的環(huán)境把他們本應(yīng)有的良好品質(zhì)掏空洗盡了。所以在生活條件如此優(yōu)越的今天,我們再回過頭去想想以前走過的那段艱難的歲月,對今天的孩子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育,同時對我們自己也不失一種自我調(diào)適。如果一味忘記過去,遺忘苦難,人終究會失掉自我,到頭來我們除了錢以外,將什么都沒有了,這跟行尸走肉能有多大區(qū)別,人活著那還有什么意思呢?
高三作文 篇4
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當前高中作文教學卻一直處于無序狀態(tài),愈來愈多的學生感覺到學了三年的作文反而更加不會寫作了——平淡無奇(居多),偏離題(一定比例)。究其原因,平淡無奇者往往是懈怠于寫作,平時不懂得積累素材,下筆又不知往深遠處多思考,久而久之,用盡老本后便使不出新招了;而偏離題者,其實大部分其出發(fā)點是積極的,想在考場作文中以“標新立異”勝出,卻不懂得“新異”的前提是遵守作文規(guī)則,以致偏離。鑒于以上情況,高三作文教學一定要改革,以達到切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標。為此,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提出二點淺見供大家批評指正。
一、素材積累要講方向
大詩人陸游曾這樣教育孩子:“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作文何嘗不是這樣,要寫好作文,就一定要在文外下工夫,也就是要先積累好素材。高三的語文老師們深諳此道, “累并快樂著”地不斷給學生印發(fā)素材?墒聦嵶C明大多“素材”學生沒時間看或不知怎么用。所以關(guān)鍵問題不在于素材的多少,而在于學生需要怎樣積累,積累什么樣的素材?傆[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大致可概括出兩大特點:一是立意明確的,多為學生熟悉的話題;二是立意粗略的,留給學生獨創(chuàng)的空間大。其實,無論是論述具體的話題還是進行獨立思維寫作都是高中生應(yīng)該擁有的作文能力,高三階段的作文教學更應(yīng)以此為方向,首先在素材積累方面對學生有切實的指導:
1、指導學生從書籍中分類汲取素材,作文時便能信手拈來。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chǔ),學生涉足于古今中外文學藝術(shù)殿堂,能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正如美國約翰盧?苏f:“書籍所賦予我們的思想比現(xiàn)實生活所賦予我們的更加生動活潑,正如倒影里面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實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樣!(《讀書的樂趣》)所以從書籍中汲取寫作素材是一條捷徑。我們應(yīng)充分利用好課內(nèi),外素材。目前較適合高中生閱讀的有:《讀者》,《青年文摘》,《海外文摘》,《書屋》,《美文少年版》,《散文》,《雜文選刊》,余秋雨和周國平的部分作品等等。同樣的道理,一定要在廣泛涉獵的基礎(chǔ)上巧取。指導學生對這些素材分類收集,并在平時作文的特定情境里有意識地去運用,最后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大有好處的。
2、豐富自己的生活,情感素材,擁有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第二個命題趨勢的特點,就是給予學生獨創(chuàng)的空間大,但空間越大就越需要學生有自身的認知視野和情感體驗,才能“與眾不同”。著名作家劉紹棠先生在談創(chuàng)作體會時,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在熟悉的土壤上種自己的莊稼。所以,教師就要在這方面給學生以畫龍點睛的點撥,讓學生領(lǐng)會到要寫好作文,在擁有來自書籍的間接經(jīng)驗素材的同時,更要積累直接獨特的心靈體驗素材。這種素材來自于學生對周圍世界主動的思考和關(guān)注。缺乏這種素材的學生提出了“生活貧乏說”,其實每個人都生活在兩種世界里:客觀物質(zhì)的和主觀精神的。學生并不是生活貧乏,而是感情精神的貧乏,只要打開心靈之窗,讓心零距離貼近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處處是感動,處處有素材。社會動態(tài),家庭生活,鄰里親情,校園喜怒,花鳥蟲魚皆可成為肥沃的心靈土壤,培育出可人的果實。只有讓學生有意識,有方向地不斷擴充各種寫作素材,培養(yǎng)一定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眼光,才能在作文的天地里自如翱翔。
二、課堂指導要有側(cè)重
高中語文新課標為中學作文教學確立了新的作文價值取向:一是寫作的外在價值,即滿足表達和交流需要;二是寫作的內(nèi)在價值,即滿足自我認識的需要。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過: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的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寫作的最高價值就是用語言來表達思想,認識自我。但這幾年,堆砌華麗的辭藻,堆積古人的事例,甚至成了高考作文的一大弊病。作文一旦成了搭建文字的游戲,沒有了自己獨特的思想,也就失去了價值。
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僅是文章學教學,還應(yīng)是寫作學教學。文章學教學只著眼于教學生掌握文章本身的構(gòu)成要素——主題,結(jié)構(gòu),語言;而寫作學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過程中的思想能力和整理思想的能力。相比之下,前者是機械性的,而后者是個人終身需要的能力。我們的教育應(yīng)滿足長遠性的需求,高三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關(guān)于語言,結(jié)構(gòu)的知識,故此時的作文教學一定要側(cè)重于指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深度挖掘,培養(yǎng)其思想的能力。
寫作素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學生所感覺到的事相,主要指與其心靈發(fā)生了價值聯(lián)系,激發(fā)其思緒的那部分生活,正如孫紹振先生所說的”是被你的心靈同化了的,成為自己心靈的一部分,與最精彩的體驗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西”。只有找到寫作主體與客觀生活的思想契合點,才能賦予作文鮮活的生命和鮮明的個性。
【有關(guān)高三作文匯編四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