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看高考為題的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我看高考為題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以我看高考為題的作文1
1977年,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重新恢復了。而我因為1976年年末的一個決定錯過了這場高考,這一錯過就是整整三年。
1976年,作為知識青年下鄉的我從成都來到金堂縣的一個小山村已經快三年了,回到城市的心情越來越急迫。那時重返城市只有三個途徑:一是招工進廠回到成都;二是被推薦上大學;三是因為傷病而返回成都。在當時能否上大學全靠大隊、公社、縣里三級推薦,一個公社不過一兩個名額罷了,而推薦的首要條件是認真改造,每年出工天數不能少于三百天。于是對于每一個知識青年來講,認真表現力爭得到推薦便成為我們的奮斗目標。
1973年高中畢業的我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即便是下鄉來到生產隊我也不忘帶上我的高中課本,每到晚上收工以后,我會點著煤油燈看書,做幾道練習題。有一日,一位即將招工回到成都的老知青來道別,他看著我的數學練習本說:這樣不行的,要是被發現了影響不好。他隨手拿起桌上的《毛選》放在我的數學書上說:這樣就好了,把《毛選》放在上面,干部們來看到就會很高興,會給你以后招工或是推薦大學加分的。
1976年12月,我得到公社通知有一個招工回城的.機會。那時這應該算是天大的喜訊,當被告知招工條件以后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招工條件明文規定:一旦被錄取進廠以后學徒兩年期間不得被推薦上大學;一旦獲得推薦招工機會又放棄者很難再獲得首推上大學的機會。
那幾個夜晚是痛苦的,回到城市的急迫還是戰勝了對上大學的渴望。我在1976年的最后一天回到了成都,在1977年的第一縷陽光下踏進了工廠,開始了裝配工的學徒工作。也就在那一年,全國高考恢復了!和我下鄉的小伙伴們一個個參加高考回到了校園,而我卻因兩年學徒期間不能參加高考,而被攔在了高考考場外。直到1979年學徒期滿了以后,才如愿走進了大學校園。
四十年過去了,高考改變了無數學子們的命運軌跡,這些學子們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變革,讓社會得到進步,科技得到發展。而我卻因一次不能說是“錯誤”的選擇中,和1977年的高考擦肩而過。人生的錯軌不再回來,所幸天道酬勤,時代總不會辜負一個勤勞的人。
以我看高考為題的作文2
高考,這個詞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在中國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明白高考的重要性,高考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人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平民想要逆襲只有通過高考這一條路,但究竟什么是高考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評價高考呢?
首先高考是一場考試,一場很普通的考試,答題交卷和我們經歷過的任何一場考試都一樣,但它也是很重要的一場考試,因為高考還有一個屬性,它是一把鑰匙,一把打開高考大門的鑰匙。高考之所以那么重要就是因為這個屬性。
在四十年之前,我們的教育水平時分落后,教育資源短缺,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大學生的標簽代表了高知識高素質,而我們的父輩們大多都是工農階級,這個時候的高考是一條通往理想的星光大道,所以那時的人們拼命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真的可以由來形容當時的場面,在當時只要當了大學生,工作家庭都有了保障。可以說那時的高考真的是人生的轉折點。
但事情過去了四十年,高考還是像原來那樣嗎?好像不是,人們對高考的熱情也變了,變的偏執了;高考的作用好像也變了,高考不再那么值錢了。
現在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在為高考最準備了,在那個本應該充滿歡笑,最無憂無慮的金色時段,孩子們好像笑不出來了,我看見過他們稚嫩的臉上那戴著眼鏡充滿憂慮的神情,他們會帶著這份憂慮在放學后去到補習班。每天在他們耳邊的不再是一聲聲清脆的鳥鳴,而是一句句僵硬的英語錄音。他們會這樣只因一句“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高考要贏在起跑線上。”
到了初中那壓力已經不小于高中了,高中為高考靠進好大學,初中為中考考進好高中,所有的人在學校里面就只是為學習而學習,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此學習的真正目的,但我可以看到在所有人包括老師的臉上每天都充滿著一種無奈,我見過有的學校讓老師24小時在校為了學生的學習,老師家庭中的一切事務學校負責。我不能否認這是為了學習,但試問一下,這人道嗎?對于老師的家庭來說這公平嗎?對于學生來說,這樣做他們真的承受得住這么大的壓力嗎?
在高考之后呢,孩子們從小被教育要高考,而真的上了大學他們真的又繼續走下去的目標嗎?而看看當前社會大學生失業率一年比一年高。這樣真的值嗎?
每年的高考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成就了一些人,也害了一些人。但是如果高考后我們的收入與之前的付出不成比例的話,那高考真的值嗎?我認為不值啊,我認為現在的高考真的不值啊。
【以我看高考為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1.我看高考作文
2.我看高考作文8篇
3.我看高考作文5篇
4.我看高考作文6篇
6.我看高考作文4篇
7.我看高考作文3篇
8.我看高考作文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