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考語文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語文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小女孩趴在窗臺上,正淚流滿面地看窗外的人埋葬她心愛的小狗。爺爺見狀,連忙拉她到另一個窗前,打開它,讓小女孩欣賞他的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在滿目的鮮花中輕松起來。老人拍拍小女孩的頭說:“孩子,你開錯了窗。”
7)一行人在沙漠中考察,迷失了方向,被撂在無邊無際的大沙漠之中。干糧沒有了,水也沒有了。一個老隊員臨死時把剩下的人召到一起,留給他們一個滿滿的水壺,晃一晃都沒有聲音,對他們說,我是不行了,這壺水你們帶著,記住,不找到新水源,這壺水千萬別打開。剩下的隊員背著壺去找水,終于堅持到了那個時刻,他們打開一直帶在身邊曾給他們無限希望的水壺,結果,倒出來的都是沙子。
靠著渺茫的希望,他們走出了沙漠。(希望)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大多數同學都在乎作文的辭藻是否華麗,卻很少有同學舍得在結構上下工夫,下面總結了高中生的高考作文結構最容易翻船的三大圣地,快來看看你的小船翻了沒有吧!
結構太長,層次不分
如“酷”文章必有“亮”形態。高考作文最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就是結構與語言。“結構”是“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據材料主題需要,安排恰當結構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結構使文章思路外現,主題通過結構來加以凸現。
結構單一,八股化單一化
文章呈現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腫虛胖,內容空洞;或段落顛倒,語序不當;或句意跳躍,突兀逼仄;或重復啰嗦,含義不明。
縱橫無序,雜亂無章
文章結構應如《左傳·昭公四年》所說:要“四季分明,互為承接”,即要“有機相連、邏輯推進”。而考生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布局意識,沒有“段與句”意識;就如同一個人一樣,應骨骼健全,勻稱有序。
高考作文段層安排,應力求達到“進遞有序、精致關聯”環環相扣準則。沒有布局觀是無法展示思維邏輯層次的,無法展現文章的美感,往下看:
構筑“龍骨”,展現思想
鑄造考場作文“龍骨”是指著眼于作文內部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組合。即如何在考場上營造一種緊扣題意,類似“龍脈”結構方法;如何針對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現實,強化對具體事例的解讀和運用;如何使文章從個人和自我的層面上上升為國家和民族的層次,使文章有一種大氣和精神底蘊;如何打磨一種前后呼應、銜接自然、過渡通暢、文脈通達的內在脈絡。
優化內容,明晰結構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面歸納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舉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見”“從中可以看出”“不難發現”等詞語擺明自己的觀點,亮出自己的思想,對文章所列舉事例進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敘有析,有梯度,有層次。
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這樣”“假如不……”等形式,對所列舉事例作簡要分析,這種分析是以邏輯上的“假設”和語法上的“讓步從句”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因而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聳容動情。
梳理文脈理清層次
“文脈”就是指文章行文時候的思路脈絡,文脈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現在文章的思維標志即文章的“過渡”和“銜接”句以及“過渡語段”上。
這種“標志”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縱向思路的過渡與整合。語言標志是“不僅過去……,現在也是如此”;“誠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么……”;“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二是橫向思路的銜接與整合。其語言標志有:“其實,不僅……,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僅是……,更是……”。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深山里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險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夠搏一搏,不枉來此世一遭。”“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么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后者,再說那路途的艱險磨難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塊石頭隨山溪滾涌而下,歷經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義無反顧執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舒懷,享受著盤古開天辟地時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觀。
許多年以后,飽經風霜、歷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贊美稱頌,享盡了人間的富貴榮華。第二塊石頭知道后,有些后悔當初,現在它想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塊石頭那樣擁有的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歷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瘡痍滿目、傷痕累累,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為它修建一座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于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三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