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談高考作文錦集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高考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談高考作文 篇1
一九九七年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而今天的高考則是我們每個考生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有人說:“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除了高考還有很多的選擇。”而我認為,我的高考就是一個跳板,跳的越高,我變成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也就會越高。
今天是我國恢復高考四十周年紀念日。四十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和笑語歡聲。
而今天,身在高考考場上的我感慨萬千,百感交集。
高考是寒門學子變得富有的捷徑。無論是精神上的富有,還是在不久將來生活物質上的富有,對于許多平凡的家庭來說,用高考改變現狀是最明智的選擇。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一個人沒有參加高考,他的青春便是不完整的,他的人生便是有缺憾的。所以,我用我的堅持換來了今天我站在高考考場上的機會。
但今天,我的高考會因為我高中三年的散漫不進取而逐漸喪失它原本的價值,變成只能彌補未曾參加高考的遺憾的機會,讓我的青春得以完整,讓我的記憶中擁有高考的記憶碎片,僅此而已。
與此同時,我的不甘心又讓我產生了新的遺憾。因為我的高考是不完整的,它的意義僅存無幾。
高考是青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完善自我能力的跳板,跳的越高,你就會越努力,就會變得越強。
我放棄了通過高考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所以我猜想今天高考也會毅然決然的放棄我。
但我不想這樣,更不甘于高考過后成為社會最底層的生活者。高考的作用之一就是“為國選材”,今天我是被淘汰的庸才,而明年的今天,我會是高考考場上的強者,國家需要的棟梁。
今天你在考場上看見的我是一無是處的淘汰者,明年的今天,你若在高考的考場上看見我,那時的我一定會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并會為之奮斗的全新的我。而那時的高考,將會心甘情愿的讓我擁有它的全部意義。
高考其實是一個濃重的話題,是一個不可小覷的詞。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會學會拼搏,堅持不懈,迎難而上及自信的智慧;在高考的過程中,我會戰勝內心的恐懼,學會釋然并領悟人生;在高考過后,我會成為一個比現在的我更強大的人。
這就是我的高考。
談高考作文 篇2
有人說,歷年來高考作文的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對審題、扣題的淡化。確實,試題要求也說:“這個話題的范圍是很寬泛的,只要與學者的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這個“寬泛”,大概就是對審題、扣題的淡化。過去每年要求考生要緊扣命題,現在這樣一“淡化”,確實能給考生的作文水平有充分發揮的機會,也能起到“不拘一格”選人材的作用。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淡化”可能會產生漏洞:許多考生在考前已作好充分準備,背熟了二三十篇范文,因為審題、扣題的淡化,學生就可以搬出準備好的范文,稍微來個改頭換面,就套上近乎了,投機取巧就可以得逞了。比如有位考生,寫了一篇題為《豆角月亮》,閱卷老師欣喜非常,打它個滿分(60分),到后來才有人發現,是“克隆”《故事會》上的《彎彎的月亮》的。又有一位考生,寫了一篇《缺口》,竟是套襲新概念大賽作文《缺口的蘋果》的。這種套襲現象不少,但發現的總是少數,很多都被投機取巧得逞。所以,我認為這樣淡化審題與扣題是否好,是很值得討論的。
當然,允許“淡化”是高考出題者的事,而我們考生切不要把“淡化”變作“無化”。像開飛機,總得要顧及航線與目的地,寫作文總還是有一個范圍。考生假如認為“淡化”審題扣題了,就信馬由韁,隨意下筆,就可能寫出偏題離題的作文,閱卷老師就可能判你的作文為“四等卷”。“淡化”,是有限度的,考生一定要重視,要思考清楚命題的限制,考慮好命題的限制與開放范圍的關系,不要自己不思索地來個“淡化”,像斷線的風箏亂飛起來。
另外,我想談一個該“淡化”的問題。從二十多年高考作文題目來看,出卷者好像盡量回避社會的熱點問題,幾乎沒有一次出的作文題目是直奔政治熱點問題的。又,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幾乎給考生提供了寬泛的寫作自由。而很多考生卻有這么一個特點:喜歡去寫大題材,去聚集社會熱點、焦點。就因為有寬泛的寫作自由,因此一提筆,腦子很快就聯想到社會的熱點、焦點。比如談香港回歸、北京申奧、加入WTO、反腐倡廉。這種寫法已成為有些學生的“思維模式”,他們認為只有這樣寫,才顯出覺悟高,思想好,作文才可得高分。其實,這樣寫是不那么好的,是很難得高分的。因為學生還比較幼稚,政治思想水平還不高,談這些時政問題往往談得不全面,談得不深透,許多學生僅只寫些常用的套話,有些學生甚至寫出提法上的偏差與觀點上的錯誤(出現觀點、提法上的錯誤,就得判低分了!)。所以,我的想法,考生在作文中對政治熱點的問題要“淡化”,能回避的還是回避好,一是政治思想水平不高,很難說得頭頭是道,很不容易拿高分,又容易出差錯,出差錯就非常糟糕。
我想,還是寫寫自己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為好。千萬不要以為寫小人物、小事情是低格調。“一枝一葉總關情”,身邊的人與事,是平時生活中有深切體驗與感受的。寫起來輕車熟路,便于表達真情實意,也會更加生動感人。寫小人物、小事情,也只要平平常常地去寫就是,不要有意來個“小題大作”,或有意來個“小中見大”,不要什么都來個政治化的'大理念,有些考生為了“思想美”,就編造不合生活情理的故事,有意拔高人物。那么反而給人失真失實的印象。過分追求“思想美”,一定會出現豪情壯語多,空話套話多,而真情實意少,給人的印象就是虛情假意、做作、不自然,這樣也就很難得高分了。這么多年出卷者不涉及國內重大事件,大概也是為了避免一些學生猜題押寶。我想我們考生最好自己不去強化時政意識,在作文中淡化時政意識,還是有好處的。
談高考作文 篇3
作文批改是語文老師感到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面對一個班幾十本作文、同一個題目,對于幾乎相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寫出來的作文也大體相同,老師怎樣批改才能避免評語的雷同?我認為寫評語一定要有個標準,每篇作文的要求不同,標準也不一樣。高考我在作文批改時給自己制定了以下幾個標準:
一、按照既定目標批改作文。
根據“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一學期的總目標,然后在各節作文課的教學時再制定出具體目標,評語要圍繞這些具體目標來寫,如初一教材第一單元作文要求學生要有創新,我在制定具體目標時作了如下要求:1、立意新穎,不落俗套;2、語言有創新、有時代感;3、要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色彩。每篇作文不宜提過多的要求,目標制定2—3個,學生容易接受,在寫作文時也容易達到,這樣可以降低寫作難度,批改時也可以準確定位。
二、檢查學生審題是否正確。
一篇作文一定要有文題,即使不是命題作文也可看出學生的審題水平,有了作文題目,學生應從那些方面來審題非常重要。作文應該寫什么,受哪些條件限制,重點在哪里,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在審題時都應該考慮到,通篇的布局也體現著學生審題的思路。一個有經驗的老師,讀完一篇作文,就知道學生審題的方法是否正確,如:命題作文《圓》,要求學生寫一篇議論文,本來“圓”與人民幣中的銀元沒有聯系,如果將“圓”理解為銀元的“圓”,寫出來的作文就只有寫成說明文了,可是在一次考試中有的學生就將“圓”理解為銀元的“圓”了,這是審題的錯誤。寫一篇作文的第一步出現了錯誤,下面的內容也就毫無價值了。
三、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寫作方法。
批改作文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寫作方法,課本上根據內容不同,在每一單元中都側重了幾點寫作方法,在實踐中訓練應用,評語中也要體現寫作方法的優劣。在批改作文時老師切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只要學生運用的方法有助于反映主題思想,那么這種寫作方法就可以運用,要讓學生放開手腳,靈活多樣地選取自己喜歡的寫作方法。
四、重視材料的運用。
學生作文的內容是否廣泛,開合是否自如,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生掌握材料的多寡。作文的材料有三種:指定性材料、半指定型材料和非指定性材料,學生如果能靈活運用材料,可以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教師在評語中體現這一點,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運用材料的重視。
五、寫作要有文采。
一篇文章的文采決定了這篇文章的檔次,如果文章的選材和立意都很新穎,可通篇都是病句,那么這篇文章也頂多劃入二類作文。有了文采文章也就有了閃光點,這些文采正體現了文章的價值所在。老師可根據學生程度不同來決定不同學生的“閃光點”,對于一個差生來說,平時的作文一塌糊涂,偶爾寫了一篇稍好一點的作文,那么其中只有一兩句話是本文的亮點,也可定為該篇文章的“閃光點”而給于肯定。
另外批改作文時還應注意學生應達到的起碼要求,如書寫規范、整潔,運用格式、標點、修改符號正確等,將這些細則都列入計分總項中,這樣作文批改才能給學生一個準確評價。
談高考作文 篇4
與往年一樣,昨天高考(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迅速揭開面紗,走進公眾視野,成為人們最熱烈的議論對象。高考作文的命題,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價值理念和思想情懷。
今年高考作文命題,從整體來看,普遍選擇材料作文,寫作要求也更加開放,除了詩歌依舊不受待見,對文體并沒有太多強調,并且通過“題目自擬”來避免主題先行,讓考生擁有更多觀點自主表達的空間。可以說,今年的高考作文,已經將“開放性”這三個字演繹到極致。
太過開放,當然不容易聚焦。話題不聚焦,也容易產生極大的爭議性。只要看看網上對今年高考作文題的評判,就能感受到什么才是莫衷一是,眾說紛紜。相較于以前有些年份各地高考作文或是“一片詩意”,或是在表達某種“共同價值”,今年各地高考作文堪稱風格各異,視角不一。即便是在同題作文中,不同人面對材料,也都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同,網上看待今年高考作文的聲音有著強烈的紛亂感。
舉例來說,被全國卷、陜西卷以及海南卷選用的材料作文“舉手之勞”,講的是船主讓漆工給船涂漆,漆工順便將漏洞補好,后來船主給漆工一大筆錢,感謝他順便補漏洞。并稱他在家人出海后,才想起來船上有個漏洞,以為家人回不來了,現在家人卻平安歸來,所以才感謝漆工。無疑,這樣有限的材料,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責任、人性、善良、陰謀,不同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不同的思考向度與價值角度。
類似這樣的材料作文,今年可以說俯拾皆是。比如,重慶卷的“拯救冷庫工人”,講的就是肉類加工廠一名工人被困在冷庫室,在死亡邊緣掙扎了5個小時,被一名保安給救了。這個在企業做了35年的保安,僅因為那名被困工人是唯一每天早上向他問好并下午跟他道別的人,那天,他因為沒聽到他說“明天見”,才尋找并最終救了他。同樣,這個事情讓人看到的生活,或是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或是一種偶然,只看到人生的不確定。
橫看成嶺側成峰。面對今年高考作文材料鋪陳的種種社會情態,社會不同人群很難形成某種趨同的觀點視角,這本身就是對這個價值多元與文化多樣時代的最好印證。而高考作文,就是一種可以聚攏整個社會不同人群進行觀念表達的文化載體。
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怎么看待高考作文,要遠比別人怎么看待更重要。在這樣文化價值多元的時代,看待高考作文,也并不在于一定要從中梳理出某一種符合所有人口味的“大同價值”,越是個體的,往往就越是獨立的;越是獨立的,其實才是真正權威的。那么,現在,不論你是考生、家長(高考)、老師、學者,如何評判今年高考作文,都得尊重自己真實內心,也只有更加精神自由與人格獨立的文化判斷,才能讓這個時代因為開放而更有活力。
談高考作文 篇5
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妝點!
現今,承認我國教育出現了問題的人已不在少數,但其中很多人又拒絕談及這個問題。他們所說再沒有找到可以與之替代的之前,就不該對此發表議論。這個想法實在可悲,大概,在其他方面他有正確吧。但這樣說的人忘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如今尚有幾百萬的莘莘學子正飽嘗其中的艱辛,我們還能不急嗎?既然有心,自然談著無妨,不過無需“逢人便戲”。可某些人說這是“大談特談”,假使真是這樣——在許多人還沒有明白“該談”的時候,我看就應該“大談特談”。
橫亙在學子心中的一條天塹就是——高考。這是一條傷亡通道,鮮有人能囫圇的通過。對于大多數學子來說,高考已不在是簡單的一次學業水平測試,它集聚著十二年的寒窗心血,匯聚著家里門外親戚朋友的殷切希望,凝聚著兩代或者幾代人的想望;它更是一種象征,涵蓋著人生價值學、社會心理學等復雜的東西。如果萬無一失,自然皆大歡喜;可是萬一了,對于考生乃至他身后的所有人來說,那是昏天黑地,是絕地無生!可笑的是,我們竟把如此重要的抉擇完全寄托在那一張雪白的紙片上,聽任它的擺布;摸摸那些紙片,濕淋淋的,也許上面還留有未干的血淚吧?!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學得比較扎實那失誤自然比較少了,還用怕高考嗎?既然怕高考,那就是說明你的功夫沒有到家嘛!——我將詛咒這種想法,懷著最大的惡意也懷著最大的恨意詛咒它。至于原因,我將不會說一個字。
高考已經把學子們的人生打亂了;學子們毫無意識或者被動的圍著它打轉。
當下,成百萬的學子正翹首盼望著。盼望著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正如他們瞪著大眼睛守望黎明一般。高考可以說是他們世界中的一盞標燈,明滅在寂靜寒冷的孤獨夜里,牽動著無數小心的靈魂。可是誰能保證這盞明燈不會破滅?請問,誰能給他們保證?
我想我們應該把這中間的艱難和矛盾明明白白地告知他們,而不是意圖遮掩過去。
在這個花一樣的季節里,擁有這樣的“自由”已是一種錯誤,不過只能錯上加錯了。索性讓學子們的活動空間更廣一些,告訴他們,大展身手的地方并不是唯一的!其實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魯迅語)
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妝點!
升學進入高等學府學習,以求取一份好的工作,或許這就是你的夢想,然而,報這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相應的則是你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你應該換種態度學習了。祖國現在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需要更多的特色的人物,也需要更多的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付出者;這或許就是你的契機。
埋首只讀教科書,一心向著大學沖刺,這樣的秀才只會是高考的淘汰品;這是不合理的代價。為了你的未來,為了國家的未來,堅決做人才不做秀才。
談高考作文 篇6
摘 要:從高考作文的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構思精巧四個方面,簡要闡發了高考作文的創新要領和獲取高分的訣竅。
關鍵詞:立意;見解;材料;構思
作文的創新,是高考要求的一大亮點。它重在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體現了現代社會的教育觀,更體現了高考人才選拔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高考作文的創新主要包括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和構思精巧四個方面,以下逐一闡述。
一、立意新穎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記敘類、抒情類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新穎,也可說是“立意高遠”,即“站得高看得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摒棄平庸或一般,做到與眾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具體的辦法:或借助想象,展開聯想,創造新境界;或借助理性思維,寫出思辨色彩,拓展新視野。做到了這些,文章的立意就顯得境界高,新穎而大氣,這是評價一篇優秀作文的一大亮點所在。
二、見解獨到
“見解”,一般是指議論文中作者所持的觀點或提出的論點(在記敘類或抒情類文章中可理解為作者對事物、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見解獨到,即有個人的獨特理解和看法。要做到這一點,要么考慮與眾不同的角度,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寫出新意;要么借助邏輯推理(類推事理),闡明觀點,得出新觀點。這一點,是評價一篇成功議論文的出彩之處。
三、材料新奇
“新奇”,就是新鮮(時間離現在很近)而又特殊(少見)。要獲得這一類材料,重在平時積累。首先要廣泛地閱讀(包括收看影視劇等),其次要精心篩選那些富有時代感、給人眼界開闊的材料(含家庭、學校、社會、藝體、時事等)。擁有了這些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實際上就擁有了寫作資源,甚至擁有了寫作欲望,因為這些材料本身就涵蓋了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本色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構思精巧
“構思”,就是對文章思路的構想設計;“精巧”,就是別致巧妙。文章構思的精巧表現為:或標題的創新(巧用比喻、擬人、詩句等擬題),或情節的曲折有致(有波瀾、有伏筆等),或結構的出新(開頭、結尾的照應,中間的過渡等);或文章技法上的模仿——創新(在模仿中翻新)。要做到這些,重在平時不斷地訓練和積淀,多讀范文,在讀中體會;在讀中仿寫;在仿寫中創新。做到了這些,其實就已經把握了文章的內在結構(線索和思路)和外在形式(結構和層次)。
以上四個方面涵蓋了作文創新的基本內容,高考作文的創新亮點加分也莫過如此。只要掌握了作文創新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律,平時加以練習,持之以恒,我想考生在高考場上一定會奪取高分的。
談高考作文 篇7
湖北省高考考了這樣一道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母語是一個人最初學會的一種語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語。母語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競爭與交匯的時代,母語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我們交流思想感情,欣賞文學作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離不開母語。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感受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憑心而論,這道作文的話題指向性是非常顯豁的:可直接寫“母語”,也可由“母語”說開去。因此,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道沒有多大審題難度的作文題。事情果真如此嗎?
筆者今年有幸參加了湖北省高考閱卷,在13天時間里,共評閱了20xx來份作文。除偶爾為一二篇優秀作文擊“鍵”贊嘆外,的時間卻不得不為一些低水平(特別是偏題離題)作文黯然神傷,嗟嘆不已。這些作文(大概有三分之一吧)究竟存在什么問題?筆者在此試作一小結,以為后來者戒。
一、曲解話題
什么是“母語”?簡而言之,母語是一個民族(可以指某一具體的民族如滿族、蒙古族等,也可以指整個中華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語言。這既是一個淺顯的常識,也是由作文材料可以導出的結論。然而,很多同學卻對“母語”作了另一種解釋:母語就是母親的話。有的寫母親的某一句話給他十幾年的人生以啟迪;有的寫家里發生了沖突,母親的一句話使矛盾冰釋;有的寫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正是母親一次次的點撥才使自己克服各種困難,茁壯成長。這類文章很多寫得情真意切,頗富文采,但因為它審題立意錯誤,自然只能打入另冊。
要消除曲解,避免似是而非的立意,應注意二點:其一,詞語(概念)是約定俗成的,不能用網絡語言來“惡搞”,也不能用腦筋急轉彎來“變形”;其二,孤立的一個詞語可能是多義的,然而在一個具體的語境中往往是單一的,我們在確定義項時應緊緊抓住語境。二、斷章取義
在眾多偏題作文中,有一部分學生以“民族文化”、“發展”、“根”為話題,作文中只字不提“母語”。這些詞語雖取自原材料,但因為不是話題中心語,因而以它們作話題自是很不恰當的。要糾正這個偏差,關鍵是閱讀理解材料要有整體觀,要審清它的范圍(材料范圍和話題范圍),另一方面要善于提取材料中的關鍵詞,特別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反復出現的詞語。
三、弄巧成拙
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在立意中往往別開生面,使人耳目一新,但逆反要有度。在這次考試中,有的同學提出要淡化母語的地位,甚至要讓母語消亡。母語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母語的消亡往往意味著一個民族文化的消亡。以“母語消亡”立意的學生本質上不一定是不愛國的,但宣揚讓母語消亡,其貽害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寫這類文章的同學要端正思想,加強修養,多讀點哲學方面的書籍,讓境界高遠一些,視野寬闊一些,思維縝密一些。
四、暗度陳倉
有一類同學落筆點“母語”,但接下來卻是寫“誠信”、寫“和諧”。“母語”怎么變成了“誠信”、“和諧”呢?他們的邏輯是:“母語”是“民族之根”,“誠信”和“和諧”也是民族之根,那么“母語”就是“誠信”或“和諧”。這個推理就像“蘋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蘋果是香蕉”一樣滑稽可笑而不堪一擊。
要克服偷換概念、轉換話題的毛病,我們必須遵循概念同一律(即同一個詞語在意義上要自始至終不變),推理要合乎邏輯、事理。
五、舉棋不定
有的同學,一會兒寫“母語”,一會兒寫“母親的話”,從頭到尾,左搖右擺。另有一部分同學,文章寫了六七百字,才發現跑了題,于是趕快圍繞母語發一通議論,生拉硬扯把前后文拼在一起;時間稍充裕的同學,則硬著頭皮圍繞“母語”再寫幾百字。這樣不相干的兩塊拼在一起,自是特別刺眼。要消除搖擺不定、倉猝補救的現象,關鍵在于平時就要養成審題習慣,而且要肯花時間,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六、迷失自我
作文本應是個性化的大展示,不同的閱歷、認識、情感,使學生作文千姿百態。然而,本次作文卻給我們潑了一瓢冷水,首先是大多數作文的結構“驚人地相似”:前半文寫母語的作用,后半部分寫多元化文化下母語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所有考生都受到原材料限制,把一篇材料作文變成了擴寫,不自覺地當了命題人的傳聲筒。這與前些年把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故事類材料擴寫成小說,如出一轍。其二是很多作文的前半部分,堆砌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且又未對其進行必要的
分析,結果成了古詩名句默寫大比拼,如果刪去這些名言警句以及被套用的命題材料中的句子,作文中剩下來的自己的文字實在可憐得很。代圣人立言,成了時髦。當學生眾口一詞、千人一面,那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談高考作文 篇8
一、訓練目標
1、學習選擇凡人小事表現深刻主題的方法。
2、提高選材立意的能力。
二、要點指導
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石,正如清代古文家劉大柑所說,作文如大匠操斤。無土木材料,縱有成風盡里手段,何處設施?而要表現深刻的主題,并非什么材料都可以信手拈來,必須認真篩選。
中學生閱歷不深,見識不廣,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鄰居、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他們的一笑一v、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印在你的記憶里,“活”在你心中;他們做的事、說的話雖不起眼兒,卻觸動著你的情感。影響著你的思想和生活。這些凡火小事隨處可見,作文時不必冥思苦想或憑空編造;這些人和事都是從生活中采擷而來,真情實感會自然流諸筆端,用不著去無病呻吟。可見,身邊的凡人小事是我們作文材料的主體。只是需要我們下一番“尋常中顯本質、微塵中見大干”的功夫。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小中見大”呢?
1、將凡人小事腎千時代的大背景中去寫。
文章立意深刻與否。與材料是否符合時代的要求有關,要審時度勢,使立意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
2、挖掘凡人小事的內蘊,揭示深刻主題。
有些凡人小事。從表面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里,挖掘材料的內蘊,卻能發現深刻的道理。如峻青的《雄關賦》,只寫了登臨山海關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從眼前實實在在的山海關,聯想到心中的雄關—信念。開掘出“對社會主義,對革命事業,對偉大祖國堅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堅固、最強大的雄關”這一深刻的主題。
3、運用象征的方法表達深刻的主題。
象征是借形象符號,暗示某種意向的寫作技法。它的終極目的是通過某種知覺和想像的形象的暗示,激活讀者的想像力,使讀者對于形象所富藏的深層意義有深刻的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一是能表達難以“明言”的主觀感受;二是能給讀者創造廣闊的“想像空間”,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如高爾基的《海燕》,著力描繪海燕飛翔的雄姿,將革命者勇敢、樂觀、堅定,渴望“暴風雨”到來等優秀品質隱含其中,令讀者馳騁想像,體會文章的含義。正因為象征手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記敘文中,如果能恰當挺用,即使小題材,也可揭示深刻的主題。
當然,“以小見大”的方法決不止以上三個。此外還有“積小成大法”,即將生活中許許多多小材料聚集在一起,可以反映一個“大”主題。如關于雷鋒的報告文學、通訊報道的文章,寫的都是雷鋒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合在一起,便體現出雷鋒的偉大人格。如唐R《瑣憶》選擇了魯迅先生七件小事,表現了魯迅的偉大人格。還有“對比法”,即通過兩個小題材之間的對比,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位同學寫他在體育補測時,為了爭名次故意左搖右晃撞人,結果自己沒站穩摔倒了,而被撞在后面的同學卻停下來把他扶起,終于共同到達終點。材料很小。但一“撞”一“扶”鮮明對比,說明了那位同學正直、豁達、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至于運用哪種方法。在寫作實踐中要靈活處理
談高考作文 篇9
如果說雛鷹騰飛蒼穹要經歷風雨的擊打,那么那搏擊長空的意氣就是它那犀利的雙眼;如果說駿馬奔馳于曠野要經歷千萬里奔跑的錘煉,那么那奔騰萬里為夙愿的意氣就是助其翻越千山萬水的鐵蹄;人,欲傲立于世,成為一代雄主立一世偉業,那舍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
看慣了凡人的庸庸碌碌,聽厭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使我們心中重燃建功立業的激情;聽厭了對命運的感傷,想破了身世的無濟,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振臂一呼,使我們重生改變命運的豪氣。舍我其誰,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新樹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誰的意氣,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使我們為了自己身上所擔負的重任而勇猛作戰。——舍我其誰的意氣,是人們騰飛的起點。
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盡千磨萬礪。也許上天就是喜歡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們,他總是要為孜孜于輝煌的人們設置障礙。那障礙,可能是羅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倫布遠航新[url=]大陸[/url]中連天風雷,可能是紅軍長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運的人們呵,他們還有理想,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布魯諾一般投身于火海,為捍衛真理而與烈火永生;他們在獻身理想的意氣指引下,如哥倫布一般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為探尋未知世界而披肝瀝膽;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紅軍[url=]戰士[/url]一般豪氣頓生征服千山萬水為拯救民族而抗爭,獻身理想的意氣,是成功的精神動力。
勇于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
科學,充滿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類站在自然與社會圣殿的門口,不時的規探其中的奧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設置的禁區,徜佯于科學的無盡美妙。于是我們看見楊振寧李政道勇于質疑前人,看見吳劍雄勤于實驗破解謎云,看見一代大師王淦昌在極其惡劣的科研條件下為物理學發展獻計獻策。——勇于探索的意氣,是成功之眼。
望盡人類千載悠悠的歷史,凡成大事者,皆為意氣風發,慷慨激越之人。讓我們以舍我其誰的意氣為帆,以獻身理想的意氣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戰的意氣為漿,駕起人生的巨輪,向著成功的彼岸遠航!
談高考作文 篇10
1、命題性質:關系命題。要講清感動與出發的關系。
2、主語的補足:可以是大家,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特定的群體、特定的事情。
3、感動與出發的關系。感動是前提,出發是結果;感動是內在的,出發主要是外在的。
4、詞語的推敲:感動是感悟的,也可以是外在引起的。出發,可以是觀念的出發,觀察、處理問題的方法方式的出發,也可以是行動的出發。回報社會、關愛他人、立足本職、健康心理都是它的內涵。帶著,有時時提醒、時時鼓勵的意思。
5、感動與出發的內容比例。學生可能認為出發是個起始性的詞語,因而這方面的內容少得可憐,大部分內容放在感動上,比例失調。最保險的辦法是感動和出發交替出現,融為一體,互相作用。其實,出發在這里已經是行動的代名詞,包括了行動的過程。
6、定勢思維的干擾。平時寫慣了“感恩”之類的話題,結果不動腦筋,生搬硬套。沒有把重點放在出發上,偏題了,也偏離了出題者的意圖。因為人類任何思想的結果在于行動。
7、表達方式,最好是敘述、議論、抒情有機結合的散文,議論文次之,說明文難度較大。
8、思維方法——收放結合。放,就是聯想。聯想人:家人、友人、師生、各行各業的人;熟人、陌生人;領導、群眾;健全的人、殘疾人;偉人、凡人;古人、今人;中國人、外國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聯想事:雪災、奧運、震災、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卻令人感動的小事……聯想物:天地萬物為我所用,供我生存,可歌可泣。放,就是所有的段落、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材料都要百川歸海,回歸一個中心,否則就是一堆磚石的堆積,不等于一座精美的樓房。
9、超凡脫俗難。雪災、震災可寫,寫的人肯定多,但是寫出新意難,如何以小見大或另辟蹊徑,那就要動動腦瓜了。
【實用的談高考作文錦集10篇】相關文章:
3.談
4.談
5.高考作文期待
6.高考作文期待
7.高考作文話題
8.談意氣
9.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