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練習題
歷來真正做學問有成就的學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訣,你即便問他,他實在也說不出。明代的學者吳夢祥自己定了一份學規,上面寫道:
古人讀書, 皆須專心致志,不出門戶。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看來這個學規中,除了“不出門戶”的關門讀書的態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見解。事實的確是這樣。不管你學習和研究什么東西,只要專心致志,痛下工夫,堅持不斷地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最怕的是不能堅持學習和研究,抓一陣子又放松了,這就是“或作或輟,一暴十寒”的狀態,必須注意克服。吳夢祥的這個學規對我們今天仍然有一些用處。
這種學規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別是朱熹等理學家總喜歡搞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學規,而是一些經驗之談。如陳善的《捫虱新話》一書寫道: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用現在的眼光讀這一段文字,也許覺得他的見解很平常。然而,我們要知道,陳善是南宋淳熙年間,即公元12世紀后半期的人。在那個時候他就能夠提出這樣鮮明的主張,也算是難能可貴的了。他主張要讀活書而不要讀死書,就是說要知入知出;要體會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實質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說要體會古人用心處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這樣,他還反對為讀書而讀書的傾向。他主張讀書要求實際運用,并且要用得靈活,即所謂“透脫”。你看他的這些主張,難道不是一種反教條主義的主張嗎?他的這個主張,過去很少有人注意,因為他的聲名遠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據自己讀書的經驗而提出了這種主張,我想這還是值得推薦的。
宋儒理學的代表人物中,如陸九淵的讀書經驗也有可取之處o《陸象山語錄》有一則寫道:”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接著,他又舉出下面的一首詩: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這就是所謂“讀書不求甚解”的意思。本來說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書讀懂,而是主張對于難懂的地方先放它過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許看完上下文之后,對于難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釋。這個意思對于我們現在的青年讀者似乎特別有用。
注:①[涵泳]:深入體會。 (節選自《不要秘訣的秘訣》)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讀書態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語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關于本文行文特點和基本結構的分析,請選出不正確的一項。(2分)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學者關于讀書學規和方法的經驗之談后,接著對其作闡釋和評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B.引述陸九淵的詩句后,作者只對其中一句作了評述,是因為其他詩句與讀書方法和態度無關。
C.引述——評述——再引述——再評述,如此循環,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點之一。
D.本文雖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評述,結構看似松散,其實是緊湊的,因為有一條讀書方法和態度的主線相牽連。
14.作者在引用陸九淵的詩句后,只對其中的“未曉不妨權放過”作了闡釋,而不像前面兩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闡述,這是為什么?(2分)
15.結合你的學習體驗,談談文中倡導的讀書態度和方法在我們學習中的作用。(3分)
答.
參考答案:12.專心致志;知出知人;不求甚解
評分標準:2分。缺少一點扣1,分。
參考答案:13,B
評分標準:2分
參考答案:14.這段話著重論述讀書要不求甚解所以只對“未曉不妨權放過”作了闡釋和評述。
評分標準:3分。只要言之有理則可得高分。
參考答案:15.略
評分標準:3分。側重讀書心得的真實可信和語言的通順表達。
為大家推薦的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練習題的內容,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加油哦!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練習題】相關文章:
初二語文議論文閱讀理解及解析04-29
閱讀的中考滿分作文10-14
中考議論文答題技巧參考04-19
中考滿分作文議論文07-20
中考作文:語文08-06
中考語文作文11-02
2020山西中考議論文(通用6篇)05-31
中考語文作文素材06-10
【薦】中考語文作文02-24
【熱門】中考語文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