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舉制的弊利
一談到科舉制,我們就想到考試。不錯,從隋朝開辟科舉,使社會中的平民知識者有了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也有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社會榮耀的出路。
科舉制就像是一把雙仞劍,既有它的利,自然也有它的弊端。
科舉制是屬于開放性的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于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系,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科舉制不僅改善用人制度,還所堅持“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統治階層,并被皇帝籠絡、控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社會、國家繁榮安定,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使出身卑微而又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去做官,獲得利益;使人讀書之風盛行,促使社會形成努力讀書求學的社會風氣,促進刺激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大有利后來唐詩的繁榮,促進的文學藝術的發展;緩解了不少社會矛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于知識創新,更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許這正如我們所說,科舉制是害人的兇器、格式化的考試。因此,廢除科舉制又成了歷史的必然。
當然,廢除科舉制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也推動了洋務運動后興辦近代學堂的高潮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與初步完善;其次有利于思想的近代化,更有利于新興知識分子群體接受自由民權思想,日益獲得獨立的人格和開放的思想。辛亥革命的興起有賴于這一點。
但是不可避免地,科舉制度的廢除也給中國社會與文化造成了斷層,正如黃仁宇所言:“科舉制度的廢除,從此上下兩層社會被打成兩截,無法得到有效的溝通。”
總的來說,科舉制度廢除是有利于社會現代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導致中國社會與文化的斷層。
【淺談科舉制的弊利】相關文章:
1.早戀是利還是弊?
2.利大還是弊大
5.辯論詞:弊大于利
7.科學發展弊大于利
8.科技發展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