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微笑的處世之道
桌面上有半杯水,悲觀主義者說:“只剩下半杯了。”;樂觀主義者說:“竟還剩半杯。”看待同樣的事物會產生的截然不同的結果,卻是緣于不同的心態。在現實生活中,微笑不失為面對困難,直視挫折的一劑可口的良藥秘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生活即如沙場,生活中并不乏殺戮,只是這種殺戮,并不如沙場上那刀光劍影,鐵馬兵戈般來得刺激,但卻更為可怕,因為生活中的殺戮會使人的心如死灰。試想一下,倘若某個人活著,但心早已未系在這世間,這樣如木偶般機械的生活著,又有何意義所在,又有何價值所體現呢?
我們也該與時俱進,從這王翰所著的《涼州曲》中領悟一些新的道理來。那便是——生活即如沙場,我們需要磨礪,需要成為生活的強者,才不至于被生活所拋棄。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能以微笑去面對生活,悠然的態度去詮釋生活,古往今來,也只有五柳先生陶淵明能將此做到極致了。對于這一點,在他的咬文嚼字間便顯露無疑,卻是毋庸置疑的。的確,現在的人很少能擁有這種悠然的.體驗了,更不必說要做到極致了。整天忙碌于都市的奔波勞累中,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些畸形了,倒不如古人了。也許,現在的人也該學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處世之道罷。
不過,單做到這一點卻是還不夠的,須將陶淵明的處世之道與另一位北宋大家的思想做一番融合。他便是蘇軾。東坡有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詞里來看,蘇軾闡述的無外乎是“看淡、看化”這一思想,若用佛門教語解釋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困難、挫折都當做自己未來的試練,當做邁向成功的墊腳石,既無“絲竹之亂耳”也無“案牘之勞形”,這也便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總結:微笑的面對生活,不僅需要堅持,需要奮斗;亦需要借鑒陶淵明、蘇東坡這樣的大家的處世之道。倘若你要做生活的主人,那便盡情地去笑吧,因為那些沒有微笑的人,早已成為了生活的奴隸。無論你是否相信微笑的魅力,但作為初中生如我,卻早已明確自己的處世之道。
后記:其實猶豫了很久才動筆寫下這篇文章,并不是因為沒有寫作思路,而是在糾結到底該不該這樣去寫。最終,我下定決心動筆去寫,其實是不想受教條主義的影響,受應試教育的束縛。作文本就該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見解。正如孔慶東先生所言;“文章就是你這個人。”豈能不信?
【雜感——微笑的處世之道】相關文章:
1.雜感
2.雜感
3.雜感
4.學校雜感
5.雜感
6.雨天雜感
7.雜感
8.學生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