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勤為徑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一句從小背到大的詩句,但是對于這句話出自何處卻不可得知。只知道這句話的大概說的是學習要勤奮,吃得了苦。對此我深信不疑。
例如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清末舉人林紓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林紓小的時候由于家貧,買不起書,往往借書而讀。他每天晚上坐在母親做針線的油燈前捧著書孜孜不倦地苦讀,一定要讀完一卷書才肯睡。由于家窮,加上讀書的勞苦,他18歲時,患了肺病,連續10年經常咳血,但他臥病在床上還堅持刻苦攻讀。到22歲時,他已經讀了古書2000多卷,30歲時他讀的書已經高達一萬多卷了。
他不懂外文,就采用世人很少見的翻譯書的方式:先后由十多個懂外文的人口述,他作筆譯,將英、法、美、俄、日等十幾個國家的1700余部名著翻譯成中文,開創了中國翻譯外國文學著作的先例,影響很大。康有為將林紓與嚴復并列為當時最杰出的翻譯家,稱贊說:“譯才并世數嚴林。”
讀書勤勞吃得苦的不僅只有我國可見,在全球范圍內比比皆是,例如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
他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幾乎都做著同一件事:天剛放亮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然而他成功經歷卻十分坎坷。在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后,整天稿約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說還在他的大腦中醞釀時,出版社高額的定金就支付給了他。可他仍然是在勤奮的創造中度過的。斯蒂芬。金的成功秘訣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勤奮。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時間是例外的,不寫作。這三天是:生日、圣誕節、美國獨立日。勤奮給他帶來的好處是,永不枯竭的靈感。
成功的秘訣也許有很多,但我認為“勤”是最為有效的。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便應該是這個道理吧!
【書山有路勤為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