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家鄉的名人(通用1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名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鄉的名人 1
我家鄉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周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發,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后門”得來的,而且靠著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周總理連忙說:“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周總理仔細看完墨汁未干的100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說著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為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2
鄒伯奇——一個十分熟悉的名字,他是大瀝黃岐泌沖人,清代末期著名科學家。對光學、天文學、樂律學、數學、力學、地圖繪制和各種天文器械制造都很有研究,他發明了中國第一部照相機,一百多年前的玻璃底板至今仍然能清晰沖洗。對于多年來鉆研攝影技術的人們來說,鄒伯奇就是他們的鼻祖,是值得他們所欽佩的。
鄒伯奇發明了中國第一部照相機。即使光學知識現在已經成為初中課本上的科普常識,可是在150年前卻是尖端科學。面對清代末期,中國落后的科學技術下,鄒伯奇卻能仔細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證實了一個又一個科普原理,為中國的科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鄒伯奇并沒有停在鉆研科學原理下,而是努力攻破接二連三的難點,甚至嘗試“變而更之”,見科學轉化為生產力,于1844年制造出“攝影器”。而他不僅僅在科學界上作出種種貢獻,就連在文壇也有屬于他的巨著《攝影之器記》……雖然我們國家當時的經濟發展并沒有與世界同步,但是攝影術上,中國和西方幾乎是同步發明的。最使人驚奇的,莫過于是鄒伯奇遺留下來的五張玻璃底片,即使經歷過一百多年的滄桑,但仍然能洗出清晰無比的照片,絕對不遜色于現在的相機。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如今社會上的“豆腐渣”的工程,就是因為現在的人缺乏與鄒伯奇一樣的細心觀察身邊一切事物的習慣,才會令更多的`人蒙受經濟以及生命的損失。其實,我們身為南海區的中小學生,應該以我們家鄉的名人為榜樣,從現在開始,留意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也許能象鄒伯奇一樣,提出問題深入思考,弄清楚每一個科學原理!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封建迷信為恥!”其實這句話從清代就已經開始實行,只是人們始終不相信科學,總認為那些荒唐的封建思想才是真理。鄒伯奇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堅持無神論自然觀。他從不迷信,以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幫助人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有一次,他就用科學知識來破除了借迷信來反對禁煙的謬說。封建思想留在人們的腦中“只有害而無一利”。我曾經看過一個事例:在非典大流行的時候,竟然有一些人說了幾句荒唐的話:“只要每天上三支香,在神明下叩三個響頭,那么親人們就會痊愈,不再受病痛的折磨。”結果可想而知,患者家屬耽誤了患者的治療時間,使患者病入膏肓,無藥可救。設想一下,封建迷信真是害人害己!只有,鄒伯奇那種“堅持科學,破除迷信”的精神,才能使中國有真進步!我們應以鄒伯奇為榜樣,為我們的自豪。
在清代末期有如此學識和人品的人,只有鄒伯奇,他得到了清廷高官的重視。本來,鄒伯奇可以在清廷享盡榮華富貴,但他卻接二連三婉轉地拒絕了。其實,鄒伯奇清心寡欲,志向高遠,視科學研究為自己的使命。他對功名利祿沒有一點兒興趣,不參加科舉,只潛心于鉆研科學。因為鄒伯奇生于清代后期,當時內憂外患,戰爭不斷,中國因為經濟落后被西方國家欺凌,鄒伯奇深感中國經濟落后的原因是科學技術不發達,從此鄒伯奇歷史從事科學技術的研究,獻身于學術。現在,周圍都有著為榮華富貴的爭吵。可是,像鄒伯奇一樣清心寡欲、志向高遠的人實在難見。現在的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著目的,純粹為了愛好而努力工作的,幾乎滅絕了。但是我相信,身為21世紀的中小學生,我們更應該能夠分辨出對錯,千萬不能為南海區抹黑,更不能為祖國上抹黑。
我的家鄉名人——鄒伯奇,我們贊揚您,我們以您為自豪,以您為榜樣,迎于您的190歲誕辰,我們將努力學習,誓要成為一個為祖國爭光的棟梁之才!我們將以您多年來“堅持科學,破除迷信”的行動,牢牢記在腦海中。
我家鄉的名人 3
我的家鄉是長江之濱的一顆明珠——張家港。她孕育了許許多多的人才。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劉天華出身于南沙鎮馬橋村殷家埭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小就體現出了對音樂的天賦。他自幼喜愛音樂,有著豐富的音樂細胞。但可惜的是,劉天華父母早亡,他不得不連中學都沒上完,就輟學在家。劉天華并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音樂,最后于1911年到上海開明劇社從事音樂工作。
不久后,劉天華因身患疾病,回歸故鄉。這段時間本應該讓劉天華好好休息,但他沒有。很快,劉天華創辦起了國樂演奏社,為的是一方面悉心為家鄉培養音樂人才,另一方面也借此機會虛心向民間老藝人學習二胡、琵琶、嗩吶等各種民間樂器。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著名二胡獨奏曲《病中吟》。為報答故鄉的養育之恩,他還特意在露天廣場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民間樂器演奏會。他精湛的技藝令人驚嘆,他的`反哺深情令人感動。劉天華很快成為了江南一帶人盡皆知的名人。《病中吟》的成功,讓劉天華贏來了巨大的聲譽,使他成為了樂壇一顆耀眼的明星。但劉天華并沒有自滿,而是更加努力,創作了《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等十余首二胡獨奏曲目和數首琵琶曲,使原先別人不屑一顧的民間樂器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音樂領域中占有了一個重要的席位。
劉天華的豐碩成果和卓著聲名,引起了世界各界音樂人士的關注,美國一個音樂團體特意邀請他赴美演出。但不幸的是,劉天華在北京天橋搜集鑼鼓經時,染上猩紅熱,于1932年離開人世,年僅38歲。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劉天華。
我家鄉的名人 4
說起家鄉的名人,那可是數不勝數,但最令我佩服的還是那位名不虛傳的捏骨神醫,人們都叫他——捏三。雖然大家不知道他的真名,但只要一提“捏三”就無人不知了。
有一次,媽媽不小心把腰給扭了,之后就一直躺在家里休養。過了好幾天,媽媽的`腰還是不見好,爸爸帶著媽媽去醫院里做檢查,醫院讓拍片子,拿藥,買這買那,我們按醫生的方法做了,可還是不見好轉。爸爸不知在哪里聽到了捏骨神醫“捏三”,決定帶媽媽去看看。
到那兒后,神醫讓媽媽坐下,然后只見他神情淡然,摸了摸媽媽的腰后,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地一推,只聽“咯嘣”一聲,媽媽的腰好多了。神醫輕描淡寫地說:“好了,沒事了,回家再在床上躺一天,第二天就好了。”聽了醫生的話,媽媽舒了一口氣。回到家后,媽媽便在床上躺下了,睡了一晚,第二天果然不疼了。
名醫,名醫,真是名不虛傳,我為我們家鄉有這樣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我家鄉的名人 5
位于壽縣北門外,有位歷史名人,淮南王劉安,名聲在整個壽縣城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 劉安是漢高祖劉幫的孫子,前164年,文帝把淮南國分給劉安兄弟二人,而劉安即淮南王。
他的一生貢獻很多,著作《淮南子》。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經濟學、化學等。他的著作也集中了道家思想。 劉安還好黃白之術,常在八公山上煉丹。因偶成了豆腐,故劉安成了豆腐的創始人。于是同時,壽縣也因此得名。
又因仙丹內的謎團無法解開,眾人紛紛猜測,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把劉安描述的更加神秘。更富有傳奇色彩。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成語也是從淮南王這個時期淬下來的。 淮南王的.故事令壽縣多了一些古老,多了一些歷史,多了一些精彩——
在淮南五的啟發下,壽縣人開始研究出各種口味的豆腐,而壽縣也因豆腐之鄉美名。劉安可能不會知道如今的豆腐,原是他手中的“仙丹之次品”。現如今已經聞名于世于全球,成了中國的特色菜。
我家鄉的名人 6
我的家鄉在新密,是一個名人的故鄉。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斗英雄、作家、畫家、科學家,還有歌星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我覺得我的奶奶也可以算是個家鄉的名人。
我的奶奶很平凡,六十來歲,個子不高,她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頭上頂著的黑發里參雜了些許白發。
雖然奶奶長相平平,卻有一雙不平凡的巧手。這雙手不僅會干活,還會做出美味的佳肴。我家房子后邊有一塊土地,里面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這些菜都是我的奶奶一手培育出來的,我特別愛吃。奶奶有自己培育出來的蔬菜,做出了令人吃了還想吃的飯菜。
我最愛吃的就是奶奶的飯菜了,不僅是我,爸媽也是。有次,客人來家里做客,都會吃到奶奶做的佳肴。客人們總會忍不住夸贊奶奶。
總之,我的奶奶在我心中就是名人般的人物,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的奶奶。
我家鄉的名人 7
在大家的心目中家鄉的人物有很多,像默默付出的醫生;像堅守自己崗位的警察;像辛勤無私的老師。但我第一想到的家鄉的人物,不是自己的老師,父母,同學,而是大家所熟悉的`環衛工人。
雖然我們注意不到,但一想到美麗的城市和干凈又清澈的河流,就不由自主地想到環衛工人。環衛工人不管每個季節都是這個城市起的最早,也是收工最晚。他們不畏夏天的炎熱和冬天寒冷,還要時刻提防道路上來往車輛的危險,只為給這座城市的,每個地方都煥然一新。每天為我身邊的所有人做出艱苦的勞動。
但贊美遠比批評的少,因為人們體會不到這份辛苦,背地里做著不文明的行為,垃圾照常亂扔,這不僅敗壞自己的道德形象,影響環境,還給環衛工人增加了負擔。不管我們怎么做,環衛工人都會堅守自己的崗位,永遠的默默的奉獻著,這就是我對環衛工人的崇高,可敬的情懷,是我永遠敬佩的人。
我家鄉的名人 8
我的家鄉有許多名人,包括李源潮、周恩來、鄭、蔡照、蔣志平和吳強.但最著名的是周恩來。他是首相。他灰白的頭發,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神,慈祥的笑容,讓我覺得很親切。
他沒有讓這位首相走后門,他是通過努力才做到的。
周總理小時候很勤奮。一天,周總理和母親陳去一個遠房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年輕的周總理一路上累得筋疲力盡,打著哈欠,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然堅持練習100個字,然后休息。陳媽媽苦惱地說:“明天寫吧。”周總理急忙說:“當天的`事要當天完成!”他趕緊把頭埋進冷水里,一下子趕走了“瞌睡蟲”,頭腦清醒多了。寫完100字,陳媽媽抓起筆:“這就要下去了,快睡覺吧。”周總理仔細看完墨跡未干的100個字,皺著眉頭說:“陳媽媽,這兩個字拼錯了。”說著又把這兩個字寫了好幾遍,直到滿意為止。
周總理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9
著名作家王鋼,他是一個最會寫故事的小學老師。他自以為是小學里最會寫故事的人之一,他自以為是會寫故事里的人里少有的小學老師,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就能得知這些信息。例如他最近新出的好看系列,剛剛出版就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他出的書影響力很大,在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我們學校的同學都買了這幾本書,看得津津有味。我們也可以從這幾本書中看出王鋼老師的幽默風趣。里邊全是王鋼老師與他的學生發生的趣事,看得都身臨其境。說到這里,我就想到一次王鋼老師來我們學校跟我們講一節課,在這節課里,王鋼老師以他的幽默風趣來吧我們吸引到課堂里。使我們都認認真真的聽講,甚至到下課都不想下呢!
我們再一次證明了王鋼老師的才華,他的的確確是一個最會寫故事的.小學老師之一。
王鋼老師的人格魅力都在于他幽默風趣,會吸引大家跟他的思想走,他就是我們家鄉的名人——王鋼,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的名人!
我家鄉的名人 10
我家鄉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周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發,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后門”得來的',而且靠著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周總理連忙說:“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周總理仔細看完墨汁未干的100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說著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為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11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烈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寺就是我們家鄉的名人白居易所寫的《離離原上草》,雖然白居易詩寫的好,可是他在成名的路上歷經磨難。
在他28歲去京城把他的第一首詩《離離原上草》給了有名的文學家顧況,顧況一聽“白居易”這個名字,就對他說:“此刻,在京城不好呆下去了。”可是當他看到白居易寫的這首詩時,大驚失色說:“你必須能夠好好的在京城呆下去的。”
白居易每次寫詩,反復修改,再拿給一些不識字的婦女聽,如果她們不懂,白居易又拿回去修改,讀給她們聽,直到她們聽明白為止。
白居易是唐朝寫詩最多詩人之一,我最喜歡他寫的《賣炭翁》,他把人物描述的很仔細,把賣炭翁的悲慘和宦官的仗勢欺人,都細致的`匯成一篇文章,讓人感覺仿佛身臨其境一樣。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我佩服白居易,不但因為他的文采,他的勤奮也讓我值得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12
在我的家鄉廣寧縣南街鎮區西北9千米,梅花嶺到榕橋一帶石頭特別多,有異人羅隱趕石如趕羊傳說。
羅隱年輕時便四處流浪乞討,沿途到處是高山峻嶺,奇巖怪石攔路,這使羅隱非常惱火,便罵道:“大膽石頭,竟敢攔路,我要叫你們嘗嘗我羅隱的厲害!”他決定狠狠懲罰石頭,把石頭趕去填海。他信手從樹上折下一根趕石鞭,高聲喝道:“大石小石朝前走!”只見大小石頭像一只只羊羔似的,乖乖地挺起身子,朝東海方向走去。沿路的`石頭越趕越多,大大小小的石頭擁擠在一塊,像滾滾波濤浪推浪。趕到梅花嶺下,因為石頭太多,山嶺路陡,石頭走得緩慢了。羅隱脫口罵道:“死石頭,賴著不走。”說也奇怪,聽罷羅隱這話,一塊塊石頭便立地生根,不再向前走。
原來羅隱“皇帝嘴,圣旨到”,石頭豈敢不聽?從此便待在梅花嶺不走了,所以,梅花嶺到榕橋一帶石頭特別多,據說正是羅隱趕石匯集到這里的緣故。
我家鄉的名人 13
我的家鄉在洋縣,說起家鄉的名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是位年過六旬的白發老人,他高挺的鼻梁上總是架著一副老花眼鏡。從我記事以來,爺爺每天都要在宣紙上畫幾幅畫。右手架筆的關節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看就了解是常年聯系的結果。
爺爺是一名出色的畫家,他最擅長畫花鳥畫,荷花、梅花、蘭草、菊花……他樣樣都會,其中爺爺畫的最好的'就要屬牡丹了。勾勒、勾填、沒骨、潑墨一氣呵成。溫柔的淡粉加上高潔的素白。花瓣上再加幾顆晶瑩的晨露,在陽光照射下聚成一個閃閃發亮的光點。雍容華貴的牡丹在爺爺筆下展現的栩栩如生。
爺爺的畫在家鄉可是出了名的,他最出名的一副《牡丹》還被收入在小村的畫展館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
我家鄉的名人 14
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個小挺的鼻梁,一張薄而小的嘴巴,他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在我們這兒可真算是個“名人”,他是我們這兒著名的“大廚”,他開的“鐘氏飯店”,每天總是人流如潮,他忙都忙不過來。
爺爺有一種嚴謹認真的精神。上次,他在親自做炸鮑魚時,才發現鍋里的油已經用過了,他猶豫要不要重新換油做一份。因為炸鮑魚需要大量油汁,所以炸過一次的`油,與沒炸過的油還是存在口感上很大的差異。這時,李大爺說:“老鐘,要不別換了,鮑魚和油都很貴呢!”“不!”爺爺嚴肅認真地說:“用過的油和沒用過的油做出來的鮑魚,味道可不一樣,我不能不負責任,這是對我職業的不尊重!”他二話不說就把油和鮑魚倒進了垃圾堆。
爺爺還是個樂于助人,善解人意的人。上次,張阿姨吃完大餐,爺爺收她錢時,她發現忘帶錢包了,其他廚師都說她吃霸王餐,可爺爺對她說:“要不你下次來這兒吃時再一塊兒給了,畢竟每個人都會粗心的嘛!”張阿姨聽后熱淚盈眶……
我的爺爺既嚴謹認真,又善解人意,怪不得是我們家鄉的“名人”,我真應該向他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15
我的家鄉泰州有許許多多的沒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梅蘭芳。梅蘭芳生于一個梨園世家,四歲喪父,十二歲喪母。他是名京劇演員,他的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梅蘭芳不僅是個好演員,也是一個愛國的演員。在1937年8月13日的時候,日本攻打上海,淞滬戰事爆發后,日本就派人請梅蘭芳去電臺講話,梅蘭芳覺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他便只好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
梅蘭芳到了香港之后,為了消磨時光,就打打太極、學學英語等等。
1941年12月下旬,日本又占領了香港,梅蘭芳天天都睡不好,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于是他便和妻子商量,最后決定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
1942年1月,香港的日本駐軍司令酒井看到了梅蘭芳留蓄胡子,很驚訝的說:“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來了?”梅蘭芳回答道:“我如今歲數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經不能再演了。”過來幾天,酒井派了一些人來找梅蘭芳,讓他必須表演。那時,梅蘭芳正好得了牙病,酒井無可奈何,只好作罷。
這就是我家鄉的'沒人,他為了國家放棄了自己喜愛的京劇,我真為我們泰州人自豪。
我家鄉的名人 16
在我可愛的家鄉里有一位這樣的老太太,她就是我們的勞動模范。
老太太姓劉,因為她的和藹可親,我們都稱她為“劉奶奶”,劉奶奶鶴發童顏,富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我們之所以把劉奶奶當做勞動模范,是因為在我的家鄉是一個節奏快的'地方,人們每天早上都急急忙忙地起床,洗漱,吃早點,換衣服,去上班,晚上又那么晚回來,沒有人會去注意家鄉的衛生,如果不是劉奶奶的勤勞,大概我們這個家鄉已被垃圾淹沒了。
劉奶奶不辭辛勞地每天早晨,拿著掃帚和垃圾桶將家鄉的垃圾清理干凈。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唱著歌,似乎在贊美著勤勞的劉奶奶。
記得有一次,一向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的劉奶奶竟然附身跪在地上,將水溝下的垃圾掏出來清理水溝。有一個小伙子騎著電動車從劉奶奶身邊飛馳而過,地上的臟水濺了劉奶奶一身,旁人看到了便怒氣沖沖地詢問劉奶奶是否要幫忙教訓那個小伙子,可劉奶奶卻微笑的擺了擺手說:“不用了,謝謝,沒關系的”說完,又趴在地上清理了。
我待在一旁,劉奶奶那如同陽光般的微笑射中我的心靈,劉奶奶啊!您就是我的榜樣。
【我家鄉的名人】相關文章:
我的家鄉是名城05-05
我的家鄉——畢節介紹08-15
我愛我的家鄉——武漢01-22
我的家鄉作文(精選44篇)04-25
我的家鄉陜西中考作文01-25
我的家鄉高一作文02-04
高二作文我的家鄉11-04
我的家鄉初二作文03-21
我的家鄉初三作文11-03
高一我的家鄉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