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蘋果的介紹
蘋果,使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一篇蘋果的介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蘋果簡介
蘋果是一種大家都熟悉的水果,它胖乎乎的,全身有一種豐收的紅色。把它拿在手里它會輕輕地貼著你的手掌,當你從千千萬萬棵蘋果樹中選擇了它時,這對它來說就是一種幸福,它能給人們帶來甜美的滋味,這就是它最大的幸福。
蘋果的外形是球狀的,和桃差不多大小,它的外表很獨特,沒熟的蘋果是青色的,吃起來非常澀,熟了的蘋果黃中帶綠,吃起來酸酸甜甜的,而熟透了的蘋果是紅彤彤的吃起來非常甜,就像一個個紅燈籠掛在樹上,樣子非常漂亮。在蘋果家族里共分三大類,一是清脆可口的紅富士,二是氣味芬芳的紅星,三就是汁多肉甜的金帥。
你用刀子把熟透的蘋果皮削干凈,就可以看見那黃嫩嫩的果肉了,聞一聞還可以聞到一股芳香撲鼻而來,真讓人垂涎三尺。你若切一塊嘗一嘗,還未送到嘴邊口水就以不聽話的往外流。輕咬一口,頓時果汁溢滿了嘴,甜滋滋的。如果你吃了太多的半熟的蘋果,你的牙齒就要遭殃了,因為半熟的蘋果中有一種酸性物質,雖然這些物質在蘋果中占了非常少的一部分,但吃多了你就連豆腐都咬不動了。蘋果雖然不能吃太多,但每天早上起來之后吃一個也會對你的身體有好處。蘋果可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水果。它身體里蘊含大量的維C,是為我們人類提供維C的重要水果之一。蘋果還可以幫助消化,減肥,增強小朋友的抵抗力,所以人們都說:“一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所以人們要多吃些蘋果。
名稱由來
現代漢語所說的“蘋果”一詞源于梵語,為古印度佛經中所說的一種水果,最早被稱為“頻婆”,后被漢語借用,并有“平波”、“蘋(蘋)婆”等寫法。明朝萬歷年間的農書《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詞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許多中國農學史、果樹史專家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一詞。
中國土生蘋果屬植物在古代又稱“柰”或“林檎”。李時珍說:“柰與林檎,一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青者為綠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說“林檎有三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小者味澀為梣。”受中華文化影響,日語中的“林檎”即為蘋果(ringo)。在中國臺灣地區,部分臺語使用者也沿用日文的“林檎”(ringo)稱之。
種植歷史
蘋果原產于歐洲和中亞及中國新疆地區。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與新疆阿力麻里有蘋果城的美譽。中國古代的林檎、柰、花紅等水果被認為是中國土生蘋果品種或與蘋果相似的水果。蘋果在中國的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武帝時,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當時多用于熏香衣裳等,亦有置于床頭當香熏或置于衣服,最初作為香囊,較少食用。但也有看法認為,林檎和柰是現代的沙果,曾被誤認為蘋果,真正意義上的蘋果是元朝時期從中亞地區傳入中國,當時只有在宮廷才可享用。
中國土生的蘋果品種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東等地廣泛種植,其特點是產量少、果實小、皮薄、味道甜美,但不耐儲存,容易破損,因此價格昂貴,清朝時期北京旗人用其當作貢果。清朝末年,美國人在山東煙臺等地引進西洋品種蘋果,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后,也在熊岳滿鐵附屬地設立農業試驗基地,引進西洋蘋果并進行雜交改良。煙臺和大連也因此成為今日著名的蘋果產地。民國時期以后,西洋品種蘋果逐漸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中國土生品種蘋果逐漸被果農淘汰,種植范圍不斷縮小,最后僅河北省懷來地區有少量保存,但這些果樹也于1970年代前后在中國滅絕。
新疆野蘋果被認為是栽培蘋果主要的祖先物種,而且二者在形態上相似。由于中亞的遺傳變異,通常認為這里是栽培蘋果的起源中心。科學家認為,蘋果可能是在4000~10000年前的天山地區馴化的,然后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歐洲,并與其他的蘋果屬植物雜交并基因滲入,比如西伯利亞的山荊子(M. baccata(L.)Borkh),高加索的高加索山蘋果(M. Orientalis Uglitz.)和歐洲的歐洲野蘋果(M. sylvestris Mill.)。只有天山西側生長的新疆野蘋果(M. sieversii)在遺傳上為栽培蘋果做出了貢獻,而東側的孤立種群卻沒有。
中國的軟蘋果,如沙果(M. asiatica)和海棠果(M. prunifolia),已經作為甜品蘋果栽培了2000多年。 這些被認為是山荊子(M. baccata)和新疆野蘋果(M. sieversii)在哈薩克斯坦雜交出來的。
人類種植者選擇的性狀包括大小,果實酸度、顏色、硬度和甜度等。 野生的新疆野蘋果(M. sieversii)只比現代的栽培蘋果小一點,這在馴化的水果中是不常見的。
在意大利東北部烏迪內附近的Sammardenchia-Cueis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某種類似蘋果的碳化種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遺傳分析尚未成功用于確定此類古蘋果是歐洲野蘋果(M. sylvestris),還是祖先是栽培蘋果(Malus domestica)新疆野蘋果(M. sieversii)的栽培蘋果(Malus domestica)。在考古記錄中,通常也很難區分采集的野蘋果和蘋果園。
間接證據表明,在公元前第三個千年,中東地區就已經種植蘋果了。歐洲古典時期大量生產蘋果,人們已經掌握了嫁接的方法。嫁接是現代馴化蘋果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繁殖出最優質的品種。至于蘋果嫁接術何時發明,目前尚不清楚。
冬季蘋果已經成為亞洲和歐洲數千年來的重要食品,人們在深秋采摘并存放在地窖中防凍。16世紀,西班牙人把許多舊世界植物引入智利的奇洛埃群島,其中蘋果樹很好地適應了那里。蘋果在17世紀由殖民者引入北美,1625年,威廉·布拉克斯頓(William Blaxton)牧師在波士頓種植了北美大陸上的第一個蘋果園。美國土生的蘋果屬植物只有太平洋海棠。從歐洲帶入的蘋果品種沿著美洲原住民的貿易路線傳播,并在殖民地農場種植。 美國1845年的一個蘋果苗圃出售有350個“最佳”品種。這表明,到19世紀初,北美已經大量繁殖了新品種。20世紀,華盛頓東部開始實施灌溉項目,發展了數十億美元的水果產業,其中蘋果是主要產品。
直到20世紀,蘋果在冬季的保存方法,仍然是將蘋果儲存在防凍地窖中,以供農民自用或出售。然而隨著火車和公路運輸的發展,新鮮蘋果的運輸也來越方便,地窖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1960年代,可控氣氛設備在美國首次使用,通過高濕度、低氧和可控二氧化碳水平,可以保持蘋果全年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