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忠心耿耿的義士
——讀《東周列國》有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既混亂又精彩的時期,西周滅亡后,代之而起的東周沒有約束力,各地諸侯稱霸一方,形成許多國家,因而會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八十四章《豫讓的復仇》。
這一章所講述的主要內容為:當時的晉國、有智、趙、韓、魏四大家的大臣專政,晉哀公其實只是一個傀儡,智家的智瑤在四家中勢力最強,野心也最大,早有取代晉哀公的意圖。一次智家問另外三家要土地,趙家不給,智瑤便約韓、魏兩家去水淹趙家所在的晉陽城。卻反被趙韓魏三家聯合起來滅了智家。智瑤的仆人豫讓讓他逃過了這一劫,兩次刺殺趙襄子都沒成功,臨死前對著趙襄子的衣服砍了幾刀,才飲恨死去。
讀罷這段歷史,我不禁掩卷沉思,豫讓為了給主公報仇,又是當傭人又是用漆涂臉,用炭熏啞喉嚨,而且視死如歸,這樣的義士天下又能有幾個?這種對別人的小恩小惠銘記于心的人又能有幾個?豫讓這種“有小恩則加倍償”的品質,是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所缺少的。
我記得自己在一本書上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醫生治好了一個財主的大病,但是只要考每年祭拜獨角鬼才能得到錢財,獨角鬼要他每年的12月12日給他殺一個過路人才行,財主正猶豫不決,兒子正好走了進來,見父親愁眉不展的神情就追問其原因,財主說:“大夫治好我的病,我要是殺了他的話,他又對我有恩。不殺卻不能滿足獨角鬼的要求。”兒子是個為人陰險魚肉鄉民的壞蛋,他笑了笑說:“自古有說法是‘大恩暫且不報,先報仇。’這難道沒有道理嗎?”說完就出門殺了那個醫生。這件事情讓人讀后,不由得寒意從心底升起,現在這個社會里,像財主兒子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啊!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像豫讓這種仁義之士越來越少了,豫讓雖然飲恨而死,但是他這種為了“義”而寧死不屈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嘆,我們也應該學習豫讓的仁義至上的精神品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