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酸雨的危害與治理
酸雨為酸性沉降中的濕沉降,酸性沉降可分為濕沉降與干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酸雨的危害與治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酸雨與土壤
酸雨可導致土壤酸化。我國南方土壤本來多呈酸性,再經酸雨沖刷,加速了酸化過程;我國北方土壤呈堿性,對酸雨有較強緩沖能力,一時半時酸化不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鋁的氫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和次生礦物風化而釋放大量鋁離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鋁化合物。植物長期和過量的吸收鋁,會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流失;改變土壤結構,導致土壤貧脊化,影響植物正常發育;酸雨還能誘發植物病蟲害,使作物減產。
酸雨與森林
比較不同年代樹木年輪,可知產生酸雨前后對林木生長的影響。在我國南方森林地區,50年前樹木生長較為粗壯,近年來狀況不佳。酸雨可造成葉面損傷和壞死,早落葉,林木生長不良,以致單株死亡。土壤肥力降低,產量下降,造成大面積森林衰退。
酸雨與人體健康
人體耐酸能力高于耐堿能力,如經常用弱堿性洗衣粉洗衣服,不帶手套,手就會變得粗糙,皮革工人,經常接觸堿液,也有類似情況;但皮膚角質層遇酸就好一些。可是,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對酸類卻十分敏感,酸雨或酸霧對這些器官有明顯刺激作用,導致紅眼病和支氣管炎,咳嗽不止,尚可誘發肺病,這是酸雨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農田土壤酸化,使本來固定在土壤礦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屬,如汞、鎘、鉛等,再溶出,繼而為糧食,蔬菜吸收和富集,人類攝取后,中毒,得病。這是酸雨對人體健康的間接影響。
酸雨控制是個十分緊迫的事情, 應該在近期得到控制, 近年得到改善。因此我們先從實際情況出發, 對目前的酸性物質排放加以消減, 以求短期見效果;同時考慮根本改革, 即能源結構的變更,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后者在短時間內難以奏效。
環境保護需要環保工作者獻身。作為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 我國許多科學工作者為了研究我國酸雨的形成規律, 貢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中小學生也應該盡可能參予一些環保活動, 其中包括酸雨。例如, 有的中小學生在校園內, 種植一些對酸雨敏感性植物, 以觀測酸雨對環境的影響;或篩選和培植抗酸雨經濟作物, 花卉等, 以改造環境。這些活動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增加環保知識。
要記住——家園只有一個, 地球不能克隆!
拓展:酸雨治理預防措施
酸雨治理預防措施
1、調整以礦物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發展太陽能、核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不產生酸雨污染的能源。1980年至1986年間,法國發電量增加了4%,二氧化硫排放量卻減少了一半,大氣質量明顯改善,主要原因是其核電比重由24%上升到了70%。
2、加強技術研究,積極開發利用煤炭的新技術,推廣煤炭的凈化技術、轉化技術,改進燃煤技術,改進污染物控制技術,采取煙氣脫硫、脫氮技術等重大措施。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國酸雨的禍根,國家環保總局已在全國范圍對二氧化硫超標區和酸雨污染區進行了嚴格控制(兩控區)。控制高硫煤的開采、運輸、銷售和使用,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發展脫硫技術,推廣清潔能源技術。
3、加強汽車尾氣排放監測,減少廢氣排放,加快清潔汽車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汽車、摩托車、農用運輸車和發動機在內的較為完備的排放標準體系,因此,要加強汽車尾氣排放監測和控制,減少廢氣排放。同時,加快使用天燃氣、液化石油氣、電能等清潔汽車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杜絕汽車尾氣排放減少大氣污染
4、政府職能部門應制定嚴格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調整工業布局,改造污染嚴重的企業,加強大氣污染的監測和科學研究,及時掌握大氣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遷移狀況,了解酸雨的時空變化和發展趨勢,以便及時采取對策。
5、在酸雨的防治過程中,生物防治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區可栽種一些對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樹、側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