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家鄉奇特的“游神”的習俗
游神(Youshen;又稱迎神、神像出巡等)是指模仿神明巡游的傳統民俗活動,通常集拜神、祈禱、歡慶、宴客為一體,旨在酬神、消災和祈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家鄉奇特的“游神”習俗,歡迎大家分享。
我家鄉奇特的“游神”習俗
今天,我坐在老爸的車里,窗外景色迷人,但我無心欣賞,只回味著昨晚看到的奇特的“游神”儀式。
所謂“游神”,簡單地說,就是抬著菩薩的雕塑滿大街的走。小時候只是聽爸爸媽媽說“游神”只是為了祈求平安和得到神的幫助保佑,是封建迷信,沒什么好看的。但我好奇心就是那么強,沒有親眼見到過“游神”我就心癢癢,今年的初十晚上,我終于見到了!
正所謂“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我家鄉的“游神”會怎樣的與眾不同呢?想著想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左顧右盼起來,越來越近的鑼鼓聲引來我的一陣歡悅,太好了,“神”快游來了!慢慢地,“神”“游”了過來,我也看清了大致形狀。
兩個人拿著銅的鑼和皮做的鼓在整個列隊的最前面吹吹打打,四個人抬著類似于古代花轎的轎子,里面坐著一尊菩薩,后面還有兩個人拿著喇叭在吹。花轎前面的下方掛著兩個筒,里面插滿了香。我還注意到,四個人很有默契,抬花轎的肩膀都是一起一落,上下起伏的,菩薩在中間搖晃。菩薩雕塑也隨著轎子一起一落的,遠看就像真人一樣。四周都是靜悄悄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莊重二字,這種逼迫感倒讓我這個小孩子不知所措了。我無意間把目光放在了菩薩身上,我發現,菩薩的臉竟然是紅的!那也難怪,世人做了那么多違反天理的事,菩薩不生氣才怪呢。菩薩的眼睛就和普通人的眼睛差不多大,臉上都沒有一絲表情,嘴唇微抿著,好像還為世人犯錯的事情耿耿于懷呢。菩薩他昂首挺胸,左手優雅地放在大腿上,右手拿著一把鐵錘。這把鐵錘,仿佛可以把世間所有的壞人錘死,仿佛可以把冤枉好人的鐵籠錘破。正在浮想聯翩之間,猛地感覺……有人推了推我,我結束了我的聯想。
我睜著茫然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打擾我的人。媽媽笑著說:“我看你一直睜著眼看著窗外,還不眨眼,以為你和魚一樣可以不用閉眼睡覺嘞。”聽完后我哈哈大笑,對媽媽解釋說:“我在回想昨天晚上的“游神”呢。”“喔……”媽媽似乎也沉淀在回憶之中。
活動起源
游神源于豐富多元的民間信仰,其文化原型是古代帝王巡狩四方。《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游神”的記錄,其職責是為天帝視察一方。在中國民間信仰體系中,有“日游神”“夜游神”的角色,分別在白天、夜晚監察人間的善惡。在游神文化流行的不同地區,流傳有各式各樣的起源傳說。
1、閩臺游神文化
福建地區的“游神”源于鄉民對神明保境安民的期許。福建依山傍海,自古以來自然災害頻發,洪水、干旱、臺風、瘟疫都會對人們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人們為了抵抗“天災人禍”而不斷創造神明,加上福建地區的原住民是“閩越”族群,歷來“好巫尚鬼”,有力推動福建民間信仰發展。大量漢人(多來自福建的泉州和漳州),遷入臺灣后,為臺灣帶來了中原文明,移居的漢人與臺灣當地族群不斷融合、重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陣頭”藝術,其有跡可循的確切起始年代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據高拱干纂《臺灣府志》可知當時已有鶴、獅、昭君、婆姐、龍、馬等陣頭的存在。
2、潮汕游神文化
潮汕游神最初起源難以考證,明代潮州戲《荔鏡記》曾有描述潮州人游神賽會的情景。至清代,“迎神賽會,一年且居其半,梨園婆娑,無日無之,放燈結彩,火樹銀花,舉國喧闐,晝夜無間也。”一些地方史志還把它作為社會習俗記載下來,《澄海縣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聲達旦。”“銀花火樹,舞榭歌臺,魚龍曼衍之觀,蹋踘秋千之技,靡不畢具,而人樂從,通宵聚觀,至曉方散”。
3、粵西游神文化
年例主要盛行于粵西地區,“游神”是年例中的主要內容。關于粵西“年例”民俗文化的起源,學界存在多種不同研究假設,但都沒有充足的史料作為一錘定音的佐證。一般認為,“年例”民俗文化由來已久,是以祭祀文化為核心,在歷史上北方人民南遷帶來的文化與原有本地土著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不斷發展演化而來的。
【我家鄉奇特的“游神”的習俗】相關文章:
游神賽會05-15
游奇特的善卷洞05-28
游奇特的善卷洞05-28
游巖神山08-04
我的神探老爸05-21
我的神光棒05-22
我的"神探"老媽05-26
奇特的夢06-24
奇特的山07-05
奇特的“發明”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