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導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指導,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指導1
高考考綱中明確指出,高考作文要降低審題難度,不在審題上設置障礙。但放開是有限的放開,對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審題時,若不能整體把握而斷章取義,就可能偏離材料甚至跑題。
縱觀全國各省市進三年高考作文,20xx年17道作文中,9道是材料作文;20xx年16道中材料作文16道。20x年x18道作文題中有17道為材料作文。由此趨勢可見,材料作文已經成為高考作文的首選作文命題類型。而在材料類型中敘事類材料出現率則最高。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多年教學中的一點可操作性強,效果明顯的敘事類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一、 敘事類材料作文材料類型
根據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對象、事件等關鍵要素,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單一人物、對象對單一事件;第二類多個人物、對象對單一事件;第三類,多則材料,多個人物、多個對象對多個事件。
二、 立意方法詳解
(一)、第一類,單一人物、對象對單一事件。這類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個人(或一類人),一個對象(事或物),只講述一個故事。故事有起因、經過和結局。這類故事或來源于現實生活,時政新聞,或來源于寓言故事。出題者的目的就是讓考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從這個故事中得出比較深刻的認識。具體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關鍵句;第三步,由過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以2013年高考江蘇卷作文材料為例來示范審題過程。
幾位朋友說起這樣一段探險經歷:他們無意中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因對洞中環境不清楚,便點燃了幾支蠟燭靠在石壁上。在進入洞穴后不久,發現許多色彩斑斕的大蝴蝶安靜地附在洞壁上棲息。他們屏住呼吸,放輕腳步,唯恐驚擾了這些美麗的精靈。但數日后再去,卻發現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遠遠地退到了山洞的深處。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環境也許更適宜吧,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題目自擬;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⑤不少于800字。
認真閱讀材料后,
第一步,概括事件:探險人員在山洞中點燃蠟燭,發現大量大蝴蝶,雖然屛住呼吸,放慢腳步,但數日后再去則發現蝴蝶已退到山洞深處。
第二步:抓關鍵句: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環境也許更適宜吧,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
第三步,由過溯因。大蝴蝶為何會退到山洞的深處?雖然探險者出于對蝴蝶的愛護而離開但蝴蝶還是對人類不信任。
第四步,探究深意。從以上三步,故事,關鍵,因果都已經漸漸清晰,是要反映人與環境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問題。所以可以立意為:對自然應有人文大愛,關愛自然哪怕是微小的蝴蝶,給他們生存空間;保護小生靈,保護生態資源;倡導正確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如果不從這么四步出發,有些同學可能就會抓住“他們屏住呼吸,放輕腳步,唯恐驚擾了這些美麗的精靈。”來立意為人類懂得關愛動物。或者抓住“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立意為細節影響大局,細節決定成敗等。這些立意都是沒有抓住整個事件的關鍵核心。
2013年全國大綱卷,2012年北京卷,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準確立意。
(二)、第二類多個人物、對象對單一事件;在一則材料中出現多類人物,他們的觀點、行為等不同。主體事件只有一個。具體做法為:第一步:找出有效對象。第二步,概括有效對象的行為。第三步,分析其行為所體現的內涵并分對象立意。
例:(20xx年全國1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第一步,本材料涉及哪些對象?哪些是主要的?通讀材料發現有烏鴉、牧羊人、小孩、老鷹、小羊;分析后發現老鷹和小羊不是主要對象。
第二步,這些主要對象都有哪些行為(抓關鍵句)?①烏鴉:模仿老鷹抓小羊,結果被牧羊人抓住。②牧羊人:對烏鴉行為進行評價:它是一只忘記了自己叫什么的鳥。③孩子:說烏鴉也很可愛。
第三步,分析行為的內涵并分對象立意。①烏鴉;要自知之明,正確認識自己;②牧羊人:不能盲目機械模仿、照搬;③孩子:敢于嘗試,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這類材料分析,只有通過分對象立意,才能準確把握,并確定出自己最佳立意角度。20xx年遼寧卷20xx年廣東卷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三)、多則材料多個故事對同一主題:材料中出現多則材料,粗略一看發現,材料之間沒有什么聯系,內容很龐雜。需要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步,概括每則材料故事梗概,提別一提的是,很多考生總認為這個步驟是多余的,其實概括主要故事的過程就是把握核心人物和事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自然的把那些無關東西去掉,讓立意能切中而不偏頗。第二步,尋找異同,認真對比兩則材料,看看有什么異同點。第三步,由果溯因。
(20xx年重慶卷)材料一:香港大學的校工袁蘇妹沒有上過大學,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為學生做飯、掃地,深深地感動了學生,學生說“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2009年9月,香港大學授予她“榮譽院士”,稱她“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大學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學之寶”。
材料二:巫溪縣鄉村教師趙世術20年獨守講臺,13年殘體支撐,在大山深處點燃知識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間延展自己的愛心,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在春天發芽。他因“師魂燦爛”而被評為2010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之一
第一步;概括故事梗概,第一則:校工袁蘇妹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為學生做飯,被譽為“榮譽院士”,第二則:鄉村教師趙世術,20年獨守講臺,被評為“感動重慶”人物之一。
第二步:尋找異同,認真對比材料發現兩則材料:1、人物都在學校,都對自己的工作數十年的堅守。2、都用有愛心的在做事,為自己的工作傾注了情感。3、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平凡的事情,最后都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第三步;由果溯因,袁蘇妹為什么會被評為“榮譽院士”?趙世術為什么會被評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之一?經過分析后會發現兩人的成功都與他們的共同品質有關。于是就可以立意為,1、為事業傾注感情,對事業情有獨鐘;2、平凡的事情認真做好也會成就偉大,(平凡與偉大)。20xx年湖南卷作文也可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陸游在回答侄兒請教作詩問題時候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同樣想在高考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面要能有大的突破,除了掌握精妙的方法之外,也應功夫在“文”外:要多看新聞了解社會時態,多讀書,多思考問題。關注現實,涵養自,與時代同呼吸,跟民族共命運,讓自己的文思接地氣。
高考作文指導2
那年我高一,正是自以為是到不可一世的年紀,當我知道一個叫做話題作文的東西取代了傳統的命題/半命題作文的時候,我以為施展自己才華的時候到了。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我寫的第一篇話題作文題目叫做風景,我用了40分鐘不到的時間在里面塑造了一個格格不入的另類形象,作文的題目叫做《狂人日記》。這篇作文很幸運地落到了我們高中最好的語文老師手里,她給了我50分;在當時的我看來,這簡直是莫大的鼓勵。于是下一篇話題作文我依然照此處理,這回我用了1600字的篇幅以小說的形式探討了一下人性惡的問題,寫法頗像《狂人日記二》。結果我發現自己這回真的犯二了,試卷上的分數清清楚楚:38,勉強及格。從那天開始,我意識到:作文好像不能這么寫。
不能否認,命題/半命題作文改為話題作文,從發揮考生自主性的角度來說的確是個進步;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空間再寬松,自由度再大,也是屬于應試范疇的寬松和自由,應試作文不是用來培養文人或小說家的。不是說完全不能寫,而是寫的話會冒相當的風險,在影響自己未來人生走向的節點上,我相信任何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都不會輕易地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所以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四平八穩的一類文。滿分作文需要一些運氣,但我們至少能夠保證自己的文章可以毫無懸念地歸入一檔。其實,一檔和滿分之間差不了幾分,對于語文考試來說,這幾分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那么下面的問題其實就變得非常簡單,我們只需要知道一篇一類的話題作文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而我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或許比問題本身還要簡單:換位思考,拿自己當閱卷老師。
說起來我還真做過類似于閱卷老師的事情--我想各位應該知道,北京高考作文的閱卷老師全是中學的在職老師,像我這樣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最多只能參與判個閱讀啥的,因此我只能做一些類似的事情--一年前我從北大中文系學工部接了個活,要我從200多位保送生的感悟文章里面選出20萬字集結成書;那個時候我恍然大悟,原來高三我用來激勵自己的那本《圓夢在北大》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誕生的`。我完成這個任務的時間是2個半小時左右,算上寫序寫跋也不到三個小時。各位不妨計算一下每篇文章所得到的時間,這個時間和高考作文閱卷的時間大體相仿;剛巧那年我的導師擔任北京高考作文閱卷組的組長,我們就這個問題彼此有過溝通。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我在選擇文章的時候只關注這樣幾個東西:字數(這是最基本的)、能不能看到一位作者的形象(就是文章里面有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我)、這位作者的文字素養怎么樣(這一項看文章的前兩句就能有所判斷)、以及這位作者的平時積累如何(從文章里能不能看出這位作者讀過多少書)。如果用公式來說的話,文字素養代表了這位作者的基本水平,而平時積累則以若干亮點的方式存在,一篇作文的最終檔次,就是亮點數乘以文字素養的水準分。與此同時,能夠展現出作者自身修養積累的文章,本身就能夠給閱卷老師呈現出一個飽學多才的我的形象,飽學多才總不至于連800字都湊不夠吧?綜上,對于一篇高考作文來說,文字水平是基礎,而展現積累的亮點數目則是重中之重。
對于應試作文的分析到這里似乎依然令人絕望,因為我好像只不過是把學校老師講的東西改頭換面又重說了一遍,講來講去不過還是老套的要多讀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如果這就是應試作文的真諦,那么我第一個回頭是岸,關門大吉。事實上,應付考場作文,我們最多只需要四本書,這四本書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讀完,何況我們共有三年的充裕光陰。第一本是《世說新語》,這本志人鼻祖對我們來說有這么幾個好處:篇幅簡短,即便時間零碎也不要緊,日積月累,一定讀得完;文言文,順便培養古漢語語感;最重要的是,魏晉時代是思想最自由最解放的時候,《世說新語》作為當時名士的八卦集,我們在里面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換句話說就是什么人都有。什么人都有的好處呢?無論考試作文的話題是什么,我們總可以從這本書里找到材料,然后把它處理成亮點.既然什么人都有,那么關于這本書趣味性的問題,應該就不用多廢話了吧。第二本是《史記》,既是史學經典,又是文學名著,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既可以拿來對付作文,又可以順便熟悉文言文閱讀套路,畢竟《史記》是紀傳體史書的老祖宗,所有從史書中抽取人物事跡片段的文言文閱讀都跑不出《史記》的手掌心,更別說今年北京高考的文言文閱讀就是直接從《史記》命題的。第三本是《大學》,四書之首,儒家經典,朗朗上口,而且絕對政治正確,如果說我們在作文里不光要體現自己的文學積累,更進一步的話還要體現自己的人格修養,那么引幾句《大學》就再合適不過了。最后一本是諸子百家中的任意一部,作用是以先秦時代最多姿多彩的思想充實自己的文章,讓它不但不空泛,而且有深度。當然,這四本是最基本的,考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趣味加以補充。
我們在分析一篇現代文閱讀的時候,基本上都要提到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而閱讀的命題也正是在這兩個維度上加以展開的。作文亦如是,前面說了內容,現在開始談形式。內容是實打實的,形式則負責虛,虛實相生是一種境界,只要運用得當就無懈可擊。所謂形式是指對作文的總體構思,也就是我們如何在動筆之前先為作文搭建一個大的框架。首先我提倡各位寫題記,題記不光是小點綴,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比較優美抒情的文字向閱卷老師展現文章中心,從一開始就告訴閱卷老師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我沒跑題。下一步是把文章分成三段,三段文字之間的關系可以并列,也可以層層深入。中心是月,三段是星,眾星拱月總比一條道跑到黑的寫法來得簡便輕松,同時也可以讓文章表現得更為全面。三段文字之間要有實質的聯系,這個聯系最好是與中心有關的一句話的不同變體,從題記往下一唱三嘆,我們的文章就擁有了堅韌的脊梁。同時三個小標題把文章分成三段的結構方式,對于閱卷老師而言也非常貼心。聯想一下我們自己的閱讀感受就會知道,800字的文章從頭到尾看下去,密密麻麻,好像在啃一塊堅硬的壓縮餅干,顯然這是件讓任何人都會感到頭大的事情,干嘛不幫助閱卷老師把它切成幾個小段,方便人家各個擊破呢?最后,在前文堅實鋪墊的基礎上,結尾略微升華一下,一篇應試作文就會很完滿了;這里要注意,升華不是刻意拔高,那種一個啊加五個嘆號像打了雞血一樣的結尾,只能讓閱卷老師起一身雞皮疙瘩;毫無疑問,這種感覺并不美妙。
不妨讓我們結合北京今年高考《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來具體看一下上述方法的適用性與可操作性。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考生們都沒有翅膀,有翅膀的是天使,所以隱形二字在題目里邊其實就是一處必要的廢話。接下來,翅膀代表的當然是昂揚向上,不能向下撲騰,對于應試作文所要呈現的內容主旨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再聯系到任何一篇好的應試作文都必須能讓閱卷老師看到一個我,也就是說,這次的高考題其實是最有利于考試發揮的,因為除了一些最起碼的要求以外,它基本上沒有什么別的限制。剩下的就是看考生如何選取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悟的東西作為主題了,也就是這雙隱形的翅膀對于考生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結合前面我推薦的幾本書,如果說書籍或閱讀是一雙隱形的翅膀的話,那么剩下的東西怎么寫各位應該已經心中有數,只要注意不要忽略了這雙翅膀與我的關系即可。事實上,新浪網教育頻道掛出的今年北京優秀高考作文的第一篇,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成文的。
篇幅所限,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展開,但這篇小文至少應該已經清楚地提示出了對付應試作文的大致方向。設計框架,填充亮點,從形式到內容我們已經都有涉及。一言以蔽之,應試作文其實就是一道根據題目要求自問自答的填空題。把800字作文的觀念從我們的腦海中清除干凈,所有干擾因素就會伴隨著這個觀念一并消失。面對那張方格紙,我們只需要知道如何填空就可以了,破除應試作文的心理障礙或心理陰影,首先要從這一步開始。
高考作文指導3
1.為高考作文命題確定一個基本的內容取向。
筆者認為既然高考分省市自主命題制度將長期實行,既然我們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題方向,我們就應該在尊重寫作規律和有助于提高我省寫作教學效率的前提下,為高考作文命題確定一個明確的基本取向。換一種說法,這個“基本取向”也可以理解為“鮮明特點”,也就是說,點,而且讓大家都知道,從而形成對中學生寫作的很強的導向作用。目的是讓廣大師生經過幾年的思索和實踐,知道在這樣的一種基本取向內,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并且知道好文章應該是怎樣寫出來的,從而發揮出考試促進教學的良好效能。
這個“基本取向”不能狹窄,要有相當的豐富性;不能脫離實際,要與中學長期的作文教學保持很好的延續性;也不能偏離《課程標準》的要求,不但不偏離,相反,還應是有利于我省全面推開的課程改革。因此這樣的“基本取向”就只能是緊密聯系生活,就應該是便于學生表現自己的生活積累和所思所悟,便于學生寫真實的自我。筆者感覺,從我省過去三年的作文命題來看,這一特色是不夠明顯的,因而有必要形成共識,以明確共同的努力方向。
能否形成這種共識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著能否把考試這一最重要的激勵機制引入到教學中來。人都需要鼓勵,需要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效。教師如此,學生也是如此。而高考的形式與成績又是大家所極為關注的一件事情,在這件事情上,實在應該讓大家方向更明確些,努力更富成效些。
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教材。2006年開始,我省各地市高一普遍選用的人教版必修教材有一個很大優點,那就是寫作訓練設計得比較好。例如第一冊中有四個寫作專題:
(1)“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2)“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
(3)“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
(4)“‘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
每個專題又分三部分內容,即“話題探討”、“寫法借鑒”和“寫作練習”。整個內容有很強的指導性,又始終以“寫”為核心,很實用的。比較我們以往教過的寫作“教材”,它最成系統,最好運用,尤其是它注重從基礎抓起,跟學生的實際生活又聯系得比較緊密,是很難得的。有了比較理想的教材,我們更應該考慮一下,考試命題應如何與平時的寫作訓練結合得較好一些,如何讓教材的優勢在我們平日的寫作練習中得到發揮。集中精力和明確目標,往往是辦好一件事的有效方法。閱讀可以有精讀和略讀之分,寫作為什么不可以突出重點,著重培養最有用的那一部分能力呢?生活中退與進往往是相對的,乍一看,在一段時間內為考試作文命題確定一個基本的取向,好像范圍有所限定,好像是一種退步;但如果它的導向性增強了,與基礎訓練聯系得更加緊密了,學生作文因此更加本色了,更能反映他們的實際生活和真實面貌了,那就應該看作是一種進步。
我們現在其實很需要這種進步。
2.實現教師評文觀念的轉變,多鼓勵聯系生活的好文章。
說到教師評判作文觀念的轉變,我不由想起20xx年中考評卷中的一件事情。有一天,評一篇《語文為我們架起友誼的橋梁》的作文時,老師間意見有些分歧。作文內容是寫“我”(看得出,“我”是一個靦腆的姑娘)原本不喜歡語文,上了中學以后對同學、對環境也都感覺有些不適應,尤其是對同桌,更感到與自己性格差異很大。有一天老師要求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同桌》。“我”一時競不知從何下手,可同桌卻寫得很快,不但寫出了“我”的很多優點,而且寫得很像“我”。“我”讀了很受觸動,便也認真地寫下了自己的這位同桌。兩個人通過互看作文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從此便經常交換閱讀。這樣,“我”不但培養起愛寫作文的好習慣,還因此而有了一個好朋友。當時一部分老師感到這作文寫得很樸素,很實在,還很有性格特征,是一篇好文章;尤其是感覺作者對“語文”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很真切,在領悟力上也顯得很突出,更應當給予鼓勵,可判為一類卷。可也有一部分老師認為它行文較粗糙,語言也不很美麗,應評為三類卷。我覺得這個例子表明教師在評文標準上其實是存在著一些差異的:一些人較注重語言、形式,一些人則更看重內容、情感。由于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一時很難做到文質兼美,于是老師們的意見就難免會有分歧。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有兩類文章同時出現在教師面前,一類是生活氣息濃郁,興致勃勃,而語言切相對幼稚;一類是文化色彩明顯,語言也相對精致而“成熟”,但卻有較多的模仿借鑒痕跡,那么教育更看好哪一類呢?――實際情況是往往學生對寫作沒興趣,是因為沒有“動情點”,而沒有“動情點”又是由于思想和情感境界比較低下的緣故。因而培養寫作能力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境界,促使他們從根本上提高的過程。這當然很不容易。也正因為如此,《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這表明,要承擔起我們應當承擔的工作,對我們教師來說,又首先面臨著一個再學習和再提高的任務。而且牢固地樹立起這樣一個觀念,對我們教師來說,或許還是最為重要的呢!
3.在日常的讀寫教學中處理好以下三個環節。
如何在我們平日的作文教學中更緊密地聯系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對生活、對社會、對宇宙、對自身形成較真實和較深入的認識。這才是青少年體現于文章的最有價值的`聰明,這才會給我們的交流奠定較高的基點。現在多數學生最缺的就是這種認識,他們只注重主觀感覺,而不重視客觀世界,把幼兒時代“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勢延續到了中學時代。由于只重主觀感覺,于是便覺得實際生活中的所聞所見跟寫文章沒有關系,便覺得生活中沒東西可寫。勉強去寫當然也只能是發一點感慨,只能是“借鑒”他人的文字——或是想象一個情意濃濃的畫面,或是描寫一個發生在外國的故事。這樣對現實生活總是隔著一層,自然也就難以有所“發現”,難以展現中學生本來所具有的聰明。現在有些學生為了早見成效,喜歡模仿,這雖然也不失為一種學習方法,但它卻只相當于繪畫學習中的“臨摹”,而不是“寫生”。這樣做或許也能夠看到別人在生活中的發現,看到別人的某些聰明,卻難以表現自己的獨到感悟。尤其是難以“發現”生活的樂趣。為什么我們常常感到一些同學的文章內容稚弱,氣色蒼白?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字的背后缺少敏銳的目光,缺少鮮活的思想。
事實表明,只要我們的引導是正確的(同時還得有點兒堅定),學生在生活中其實是很能有所發現的。記得有一位學生寫自己的奶奶信教,原來用不以為然的語氣來寫,有一個先人為主的概念,于是就寫得很一般。后來筆者讓她增添細節,讓她融人自己的真實感受,文風就變了。其中既有對奶奶“虔誠”、“執著”的描述與感嘆,也有對長輩皈依“我主”的思索與質詢,顯得很沉實。而好文章往往又是可以帶出其他好文章的。另一位同學于是寫自己的姑姑,命運多舛,長年吃素,最終憔悴而死。難得他在結尾處還引發出自己的三重感慨:即一方面是姑姑臨死時對親人的依戀,另一方面則是親人(也就是作者的父母)只希望姑姑“上天”后“保佑”自己的“錯位”,以及作者對姑姑凄涼一生的深切悲哀。記得念這些作文時,不但同學們神色凝重,就連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是深受觸動的。
筆者常想:如果這樣的學生能多一些,如果這樣的經歷能多一些,我們語文老師該是多么的幸運啊!生活中,為什么我們常常感覺自己不夠走運?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也許就在于我們還不是那么堅定。我們往往在身不由己中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同時又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另一套做法。于是我們便常常感覺尷尬和苦悶。現在,倘若我們眾多的語文教師確實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并且還能旗幟鮮明地加以提倡和熱情洋溢地予以實踐,尤其是我們相信這樣做可以和考試有很好的銜接,相信學生堅持這樣的練習將可以獲得很好的回報,我們將會是多么快樂啊!
從20xx年開始,我省已加大了作文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相應的,作文教學也引起了人們的更大的重視。筆者以為這實在是一項意義深遠的變革。雖然它的繼續推進還需要一些相應的條件,雖然它的深遠影響還有待于更多的時日才能充分展現,但對我們語文老師仍不失為加強作文教學的難得機遇。我們實在應該及時抓住這一機遇,盡快改善中學生的寫作狀況。不但努力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而且致力于改善他們的文風和精神風貌。如此,則不但作文考試將更具信度,就連我們語文教師平日的工作也會更顯有益和有趣吧。
高考作文指導4
一、題材要鮮活,別總拿名人古人說事
喻旭初說,高考作文題材要鮮活,不要動不動就拿名人、偉人、古人說事,說多了,毫無新鮮感,沒人愛看。選取鮮活的材料,會讓人眼前一亮,感覺就大不一樣。要盡可能聯系現實,這會使文章有生活氣息,有時代色彩。聯系哪些現實呢?
第一, 關心弱勢群體 如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城鎮低收入人群、找工作或正在創業的大學生、農村的留守老人與兒童、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等等。懷著同情與關愛去寫他們,能成好文章。
第二, 歌頌特殊工作者 如維護法律尊嚴的法官和律師、辛勤工作在反腐第一線的紀檢干部、在災難中救人的醫生和護士、攻堅克難為國爭光的科研人員、為農村或山區的教育奉獻青春的教師、為城市美容的環衛工人、無私奉獻的各種志愿者、熱心公益事業的慈善家、堅守在艱苦邊防哨所的戰士等等。以他們的事跡為素材寫記敘文,或以他們的事跡為論據寫議論文,表達得好,會很打動人。
第三, 重視環境保護 如美麗中國與生態環境、城市改造與科學規劃,還有對當地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等等。如果敘述得清楚,分析得深透,有可能產生震撼力。
二、“取材鮮活”怎么落實到不同文體?
1、 如果寫記敘文
應盡可能選有動情點的人或事。比如寫在大城市就讀的農民工子弟,寫亟需關愛的農村留守兒童、不避寒暑長期在室外勞作的工人,最好能寫自己或自己家庭中某件有別于他人的一段經歷,如果能突出一兩個生動的細節則更好。
2、 如果寫議論文
必須注意論據材料的鮮活:(1)舉別人很少舉過甚至沒有舉過的事例,如救災英雄、科技精英、仁術醫生、公安干警、愛心人士、體育新星、中華達人、微博紅人等等。(2)引用別人很少引用甚至沒有引過的古詩文或中外名言警句。(3)擺出報刊上披露的有說服力的數據。這一條極少有人重視,擺得好,會很引人注目。要做到這一條,平時要注意搜集、積累。
要想“取材鮮活”,必須掌握以下原則:(1)多選有細節的小故事,少選浮泛的大事件;(2)多選貼近現實的,少選古代歷史的;(3)多選有獨特個性的,少選大家都熟悉的;(4)多選正面積極的,少選反面消極的。
想燒出美味佳肴,食材的選擇很重要。寫文章也一樣,選取鮮活的'材料,就為文章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做到這四點,你的作文得分不會低:
喻旭初說,高考作文要想得個好成績,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①
審題準確。不管是材料作文還是命題作文,無論寫哪種文體,首先要審題準確。記敘的內容要體現題意,議論一定要有明確的中心論點。這是關鍵,如果不切題意,即使語言再美,也決不可能得高分。
②
內容實在。記敘,要有人物、故事,并伴之以一些生動的細節;議論,要在分析上下功夫,或舉實例,或引名言,或作對比,重在充分闡述,把理說清,并盡可能聯系實際。切忌講些人盡皆知的大道理,更不能空話、套話連篇。
③
結構清晰。記敘要體現故事的完整性,注意過渡、照應。議論要條理分明,結構完整,或用總分式,或用并列式,或用遞進式,讓人一目了然,決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
④
語言順暢。對大多數同學來說,不求有文采,但求很通順。每句話的意思要清楚,不能有歧義;句與句之間要連貫自然,不能跳躍。不要文言白話夾雜,不要生造詞語,少用令人費解的長句。
切實做到這四條,你的得分就不會低。如果在做到以上四條的基礎上能恰當展示個性,注入青春氣息,那你的文章就令人刮目相看了。
喻旭初實戰指導“破題”
今年高考作文會考什么題型?喻旭初預測,今年最大可能是新材料作文,但也不排除命題作文的可能。內容可能涉及人生、社會、文化。他專門根據兩種題型命制了幾道作文題,并教大家如何“破題”。
一、 材料作文
1、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某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座絕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他把它賣給了一位藝術珍品收藏家。收藏家高價買下了這尊雕像。那人拿著錢邊走邊想,自言自語道:“這筆錢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怎么會有人出這么多錢買它呢?”此時,收藏家正在欣賞著雕像,也自言自語道:“多么美麗!多么栩栩如生!為何竟有人寧愿不要它,而要既無生命又無詩意的錢呢?”
[提示] (1)角度1: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價值評判標準。(2)角度2:人的需求有不同層次,一種是物質需求,如出售雕像的人;一種是精神需求,如收藏家。在物質需求基本滿足的前提下,精神需求顯得更為重要,它能豐富人的心靈世界,使人變得純粹而高雅。(3)可以記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的故事,寫成記敘文,寫出他(她)在精神追求中享受到的愉悅,展示他(她)高雅的修養;也可以記一個唯錢是求的人的故事,突出他(她)的短視帶來的淺陋。(4)可以就材料中的兩種人進行對比,論述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寫成議論文,要注意論述的辯證。
2、閱讀下面的文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人,應有恥辱感,沒有恥辱感就不可能有自尊心。
(2)古人云:知恥近乎勇。
[提示] (1)兩句話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強調人要有羞恥之心。沒有羞恥心,就沒有起碼的道德,就會喪失人格,就會胡作非為;具有羞恥心,就有自尊心,就有責任感。這兩種人在社會上都有,該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是一目了然的。(2)可根據以上理解,說個故事,或發表議論。
3、閱讀下面這段文字,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一位心理學家說:“執著的人,堅持的是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固執的人,堅持的則是自己的情緒和做事的方法。”
[提示] (1)兩個人同時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樹上,從此,一個人開始守株待兔,另一個人則采用挖陷阱等各種辦法捉兔子。前者叫固執,后者叫執著。同一個人的同一種行為,在不同時段也有固執與執著之分。如福特,曾力排眾議,堅持生產一種人人都買得起的質優價廉的車,雖多次失敗,但不改初衷,他用汽車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這時的他是執著。十多年后,汽車已在美國普及,原先的汽車已無法滿足人們的品位了,親人們勸他轉型升級,但遭拒絕,結果公司效益越來越差,這時的他叫固執。(2)堅持目標,還是被情緒左右,分清執著與固執,有助于作出正確的選擇。基在于這樣的理解,講故事、發議論均可。
二、 命題作文
心中最美的風景
[提示] (1)因為有“心中”二字,所以這里的“最美的風景”并不是自然界的風景,而是主觀認為的“風景”,完全出于自己的內心感受。(2)題中“最美的風景”,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拿人來說,可以是行善的人、育人的行、性格堅強的人、事業有成的人、嚴于律己的人、艱苦樸素的人等等;拿事來說,可以是義務勞動、深厚友誼、家庭親情、文明行為、欣賞文藝等等。(3)寫記敘文,無論寫人或事,都要突出“最美”的細節,寫議論文,至少要說兩層:一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是什么,二是為什么說它是最美的風景。
高考作文指導5
《教學大綱》規定了學生必背的古詩文名篇,高考也有名句名篇的默寫。但對于考生來說,僅僅背誦名句名篇是不夠的,還應該學會運用,讓名句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熠熠閃光。
高考作文的分數由“基礎等級”分和“發展等級”分合成。在“發展等級”中,有一項為“有文采”,要求:“┄┄文句有意蘊。”“文句有意蘊”即文句思想要深刻和凝重,文句要蘊蓄著深刻的哲理,或包含著歷史的反思,或夾雜著幾許幽默感。而“名句”多來自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著超越時空的魅力。它包括詩詞、諺語、聯語、俗語、座右銘、格言等等。
可見,熟練靈活運用名句會加強作文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對獲得發展等級分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種妙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巧借古詩文擬題。
作文題目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篇文章的藝術魅力,它應該亮出考生的第一道的風采。巧用古詩文作標題,甚至是直接運用古詩文的原題目作標題會透出作者的智慧和內涵,大大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從而為作文獲得高分打下基礎。當然,任何擬標題的手法都必須以緊扣文章內容為第一要求。
如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巧用古詩文語句擬題;而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的標題則直接沿用西漢賈誼的《吊屈原賦》,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的標題直接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篇名。這些題目都為作文增輝不少。
二、引用古詩文扣題。
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感時花濺淚》開頭一段是:“我國詩人有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句詩正是就“景隨情遷”的道理來說明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的感情有很大關系。這里的引用既照應了題目,又引出了主題,一舉兩得,可謂妙矣。第三段中在寫李清照生活安定時引用“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寫其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恨時引用“載不動許多愁”,可謂準確印證了主題。第五段為了印證“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引用王維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謂旁征博引,緊扣中心。第六段又引用了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謂妙筆生花,“萬變”不離題意。
三、運用古詩文結構全篇。
四川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開頭來引題,第三自然段又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論證觀點,第五、第七兩段更是巧妙串用:“記敘時,有人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于對于事實的描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與寬大的胸懷,這無疑是對事物更深層次的認知。取得這樣的認知,需要感情,閱讀這樣的認知,又何嘗不需要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是何等的贊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又是何等的冷靜與思辯。而當東坡先生再游于赤壁之時‘蓋將自其變者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學的境界。”文章結尾以“為了認知,就算‘不識廬山真面目’,又有何妨?”收筆。縱觀全文,引用過半,但又引用得恰當而巧妙。
四、化用古詩文敘事抒情。
甘肅高考滿分作文《吊屈原賦》化用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作文章的材料,仿用賈誼的《吊屈原賦》的形式成文;2003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愛蓮說》一文,開頭一段的“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間接引用和化用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全文的對蓮的情感、對蓮的品質的.定位及對比手法也都仿用了《愛蓮說》。這些準確而巧妙的化用或仿用,為文章能得滿分增添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一、分類聯想巧設喻
1、自然類。
我們要表達“生活處處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這個話題,便可這樣設喻:
美是游蕩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云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蕩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在訓練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好一個角度,然后用一個合適的引導句,逐步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詩詞類。
燦若星辰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寶庫。以“生命”和“樂觀”為例:
(1)引用古詩詞。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
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2)化用古詩詞。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
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
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
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人文類。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例如:
(1)名人+名事。
命運就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
命運就是屈原留在汨羅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
命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后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二、花葉相宜巧映襯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借這個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紅花,一枝獨艷稍嫌單調,如果能從其他角度鋪排幾句(綠葉)陪襯起來,就有韻味和風采了。
1、撥葉尋花——鋪墊式。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葉—鋪墊句
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
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花—中心句
2、擎花攜葉——牽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麗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沒有追求葉—牽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沒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內沒有了飛瀑
就好像河流里沒有了浪花
三、縱橫交錯巧排比
1、層層深入法(縱式)。
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
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造成語義上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層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2、同類并列法(橫式)。
青春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
青春是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3、異類交叉法(交錯式)。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該例與同類并列的寫法不同,每一個排比句所選取的角度都不一樣,是一種異類交叉的手法,顯得靈活多變,姿態萬千,意蘊豐贍。
高考作文指導6
理想失落,抱歉,我無法修改原創內容。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需要幫助,請隨時告訴我。我會盡力提供支持。
【理想】
1.理想是鑰匙
理想失落,鑰匙遺失,美好無從啟。心靈深處尋蹤跡,是否拾得你的鑰匙?
2.理想貴高遠
選擇追求人類幸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幸福和高尚的人。
希望你能成為新時代的先鋒,散播正能量,讓世界充滿你的聲音。為了能夠為家族爭光而感到快樂。
魯迅夢在濟世救國,喚醒沉醒的國民(魯迅《吶喊》);
馬克思志在領導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南帆《馬克思在倫敦》);
愛因斯坦志在大膽懷疑、自由思考、探求真理(愛因斯坦《自述》);
無知山谷中的智慧老人志在移風易俗,變革現實(房龍《寬容》序言);
布魯諾志在堅持真理(鄭文光《火刑》).
3.踐行須堅韌
世之奇偉、在險遠的地方,常常隱藏著奇異、非同尋常的景觀,只有有志者才能到達。然而,光有志向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和外在條件的支持。因此,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即使力量不足、條件不足,只要盡最大努力,就不會后悔也不會受到責備。
魯迅為圓夢,先是抉擇學醫,繼而棄醫從文,沉寂反省之后,奮起吶喊,這才成為一代文豪,民族脊梁.
馬克思在倫敦生活貧困,家庭遭遇了三次打擊,先后失去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然而,他仍然堅定地領導著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出了許多革命理論,對20世紀的十位名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無知山谷的智慧老人,把人們引向了新的自由,自己卻被守舊勢力殺死.布魯諾捍衛真理、不畏強暴,視死如歸,在烈火中獲得永生.
"日幕聊為《梁甫吟》"的杜甫(《登樓》)
"窮且益堅,不墜青去之志"的王勃(《滕王閣序》)
"舉送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的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夜探石鐘山下,不避艱險,只為求真.蘇東坡不迷信不盲從的求實精神,永遠值得學習."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提醒,永遠回蕩在人們耳旁.(《石鐘山記》)
為了生活得高尚,必須苦中求樂,不斷進取.(朗費羅《人生須》)
【理想介紹】
理想,理想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對事物完美境界的期許。它是人們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信念,是對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的憧憬。人們既要滿足當前的需求,又要展望未來的目標,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不甘于現狀、不停止追求,這是理想的動力和源泉。
1.清譚嗣同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六三》中提到:“燕泉在《馀冬敘錄》中描述了一種透光鏡,當陽光透過鏡子時,背面會映出花樣文字,這些文字會完整地顯示在影子中……而在英國人傅蘭雅于光緒三年編寫的《格致匯編》中,有關光學的問答中,華人曾用這種透光鏡向英國人提問,但英國人回答說光學理論中并沒有這種理想中的透光鏡。”
2.對未來事物的合理的設想或希望。 茅盾 《開荒》:"如今,懷抱著崇高理想的人們,正在改造這黃土高原。" 老舍 《駱駝祥子》七:"﹝他﹞就按著自己的理想來布置自己的工作與家庭。" 楊朔 《英雄時代》:"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更高的人類理想,個人的生命又算什么?"
3.如所希望的;使人滿意的。 巴金 《秋》二:"還有許多理想的人物,這都是些云端上的影子,不會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這個地方真不錯……人又少,又安靜,理想極了。" 柯云路 《三千萬》:"'質量也不能說理想。' 錢工 用力推著一面雪白的墻壁,墻壁彈性地晃動了。"
【理想名言】
志須預定自遠到,世事豈得終無成?--(明)徐謙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俄國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
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高爾基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中國近代著名詩人)郭小川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德國)黑格爾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俄國) 屠格涅夫關于理想的勵志名言
每個人都懷揣著不同的理想,這些理想塑造了他們的追求方向和判斷標準。對我而言,舒適和快樂并非生活的終極目標,而是一種豬欄般狹隘的理想。我所堅守的倫理基石是善良、美好和真實,它們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不斷賦予我勇氣去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美國)愛因斯坦
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無志。--(戰國)莊子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 (元)郝經
生活不能沒有理想。應當有健康的理想,發自內心的理想,來自本國人民的.理想。
落葉--樹葉撒下的淚滴,既已落下,何須再彎腰拾起;與其肩負苦澀的回憶,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 (西晉)付玄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為美好的目的而設的。
正如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英國詩人)雪萊
人們似乎每天在接受命運的安排,實際上人們每天在安排著自己的命運。
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樂趣,比將來實際享受的樂趣要大得多。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曹操
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前蘇聯)列寧
只要一個人還有所追求,他就沒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夢想,他才算老。--(美國演員)巴里穆爾
青年人啊,珍惜心中的夢想,尊重內心的向往。夢想是心靈的指引,超越任何國家和人群,是精神的樂園,是靈魂的歸宿。--某知名思想家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 -- 愛因斯坦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創業之初,我們不應該心急如焚,不要一味追求融資和盈利。而是要懷揣著簡單、樸素的理想,因為這個理想往往會成為我們一生甚至半生奉獻的事業。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缺乏技術和人脈,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的成功幾率并不高。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只想著賺錢、謀利、融資,那么不斷的失望和落差會嚴重打擊我們創業的積極性。--(康盛世紀CEO)戴志康
鯤鵬自有天池蓄,誰謂太狂須束縛?--(宋)陸游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宋)司馬光
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一旦失去了珍貴的理想,也會陷入生活的空虛境地。生活就像一次旅行,而理想則是指引我們前行的道路。一旦失去了這條道路,我們只能停下腳步。生活如果沒有了目標,我們的精力也會逐漸枯竭。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理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我們是勇敢的航海者,雖然無法觸及星星,但卻能憑借它的指引航向前行。--(美國政治家)舒爾茨
高考作文指導7
(一)并列描寫式:把幾個事例并列成段,用形象的語言進行簡筆描述。
結構模式:片斷一:或歷史故事,或現實故事
片斷二:或中國故事,或外國故事鏡頭式描述,各有代表性,有內在聯系
片斷三:眼前他人故事,或自己故事
結尾回首線索,深化議論,感悟升華
心弦上的焰火(3號文之一,并列式描寫性散文)
輕輕掃拂著覆蓋在心房上的薄薄塵埃,幽幽地打開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藍的焰火猶如精靈般躍動,映照著整個剔透無瑕的世界。而正是這靈動的焰火,閃爍著多少激蕩的靈魂,成為我永生的不可磨
滅的紀念。
舟搖搖以輕?,風飄飄而吹衣。一片晨曦霧靄中他醒悟著以往之不諫,猶知來者之可追。樊籠里的榮華富貴豈能讓自由飛翔的小鳥甘心折斷雙翼,戴上金銀打造的枷鎖?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遠離世俗喧囂,醉倒在南山里的悠悠菊香,與飛鳥相與還,臨清流而賦詩,獨守高潔也很寫意——紀念靖節先生,讓我懂得了在浮躁紛擾中獨守心中一方樂園和凈土……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并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并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游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么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如此凌云壯志卻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英雄難以再傾力保家衛國。縱然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惆悵哀痛令人心酸,也敵不過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語,最終只能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長辭。但那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言壯語激情四射,永遠震蕩人們的心靈,回響在大地河山之間——紀念岳飛,讓我懂得了何謂“精忠報國”的鐵骨錚錚,澎湃著我愛國的血液……
沒有鋪滿玫瑰花的紅地毯,也沒有震耳欲聾的掌聲,歷史悄悄地落下帷幕,而我卻用清純的心靈去裝載這群君子的幽雅淡香,澎湃激情,去深深紀念他們,讓他們永遠似火鳳凰一般不斷涅?重生,如荊棘鳥般在尖刺刺破心臟時唱出世上最美妙的歌,讓他們的價值追求在熊熊烈火中燃放,也點亮我的生命,化為我生命中那扣人的心弦……
心弦上的焰火,我永生守侯……(05廣東,話題:紀念)
生命的絕唱(3號文之二,并列式描寫性散文)
當三閭大夫抱著石頭與江水相擁,當西楚霸王自刎時的鮮血染紅了整片夕陽,當普羅米修斯裸著身體被巨鷹啄食,當拉奧孔扭曲著身體仍想保衛自己的兒子,歷史的悲風中發出陣陣悲鳴,但他們生命的結尾卻那么響亮有力,數千年來仍叩擊著人們的心靈,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絕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書本的封面上。上面金黃色的向日葵正肆意地綻放,毫不吝惜地潑灑出一片金色的陽光與希望。那書的名字卻令我赫然:《死亡日記》。生如夏花般絢爛;那,死呢?可以如此生機勃勃,讓希望的枝葉依舊永不妥協、無拘無束地生長嗎?又怎么不可以呢,陸幼青一片坦然。于是,我懂得生命的結尾并不總是蓑草疏離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葉般寂靜美麗。即使華美的葉片逐漸凋零,你依舊可以用飛翔的方式跳出屬于自己的舞蹈,奏一曲生命的絕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方銀幕上。一個美國戰士即將被納粹處決,可他臉上的笑容依舊如冬日的陽光般能夠照亮所有人黑暗的心房。他高高地豎起兩個手指,做出“V”的姿勢向人群示意希望與陽光仍在。劊子手殘忍地將他的手指砍下來,可他伸直手臂,我的目光投向天空,一個大大的“V”字直插云霄,像極了飛翔的翅膀,承載著無盡的希望。于是,我明白了生命的結尾也可以如此動人:不出聲響卻令人震撼!
我的目光停留在歷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鶴汀鳧渚。歷史的風獵獵作響,我聽到一句響亮的聲音:“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一個老人的聲音又從遠處隱隱約約地飄忽而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絕唱應當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羅蒂的男高音般使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
因為,生命的結尾,并不意味著結束與終止。如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所言:“一個目標的實現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那么,一個豹尾的結束應當伴隨著一個鳳頭的出現,不,應該是一群。一曲生命的絕唱叩人心扉,多少人會跟著發出驚雷般的怒喊,可就在這一片吶喊聲中,我看到無數人正在成長,無數的夢想不再遙不可望,一條巨龍正冉冉升起,振翅欲飛,它背后的一個民族,正在加速。
(二)并列議論式:圍繞中心排列幾個議論段落,一段一個小分論點。
結構模式:開頭:或故事,或引用,或開門見山交代總論點
分論點一:
分論點二:每段一個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論點(分論據)。
分論點三:
結尾:從“為什么”的角度深化論點。
留給明天(4號文之一,論點并列式議論文)
我要把清澈的'溪流留給明天,我要把湛藍的天空留給明天!我要把我這最純美的心靈留給明天!
——題記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種,一路花開,嗅著鮮花的芬芳,人生便不覺孤單。”讀后,我哭了,我讀出了關愛——一種能喚醒人心底某種東西的強烈力量。她陽光灑滿大地,如細雨滋潤萬物,我們又有什么權利拒絕播撒關愛呢?于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自私拋在今天,我把關愛留給明天!
翻開書,看到了羅斯福,這位美國的鋼鐵總統。由于意外,他中年下肢癱瘓,但他卻憑著驚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來,拄著拐杖重新叱咤風云于美國政壇……從中,我讀到了他那份堅毅與剛強,理解了史鐵生與地壇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麗華那除了舞姿之外的永恒美麗。于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脆弱拋在今天,我把剛強留給明天!(分論點一)
閉上眼,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他邀請對他進行百般折磨的監獄看守人員參加他的就職儀式的驚人之舉。在就職儀式上,他說:“我要感謝這些看守,在獄中的這段時間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日子,它讓我學到很多,尤其是寬容。”我很欽佩曼德拉,這位黑人運動的領袖,欣賞他的執著與剛強,更欣賞他的樂觀與寬容。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需要寬容呢?你一腳踩扁了裝滿鮮花的花籃,而花卻留給了你滿腳的芬芳,這就是寬容,于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狹隘拋在今天,我把寬容留給明天。(分論點二)
思緒紛飛,我又想到了尾山洪。這位執著的日本老人,十幾年如一日,為了真理而戰,為了正義而戰!他搜集日軍侵華的證據,狹隘的民族情感沒有泯滅他的良知,困難也沒有使他退卻,他為的只是一生無愧于人的良知,無愧于正義!于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錯誤拋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給明天!(分論點三)
今天,我拋棄了自私、脆弱、狹隘……,留給明天的是關愛、剛強、寬容……而實現今天到明天的擺渡,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一份執著。我堅信:我擁有這份信念和執著!
高考作文指導8
(1)書寫、文面的限制。從2003年開始網上閱卷以來,高考寫作就對此提出了諸多要求:
①作文前不能在作文紙上及其周圍作任何標記。
②書寫時不能超過所規定的邊框區域,超出部分一律視作無效。
③用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筆尖適宜使用0.5mm,不得使用鉛筆、紅筆或圓珠筆等其他筆書寫。鋼筆(尤其是黑色墨水的)或簽字筆書寫的答卷被掃描后生成的圖像清晰度高且準確,容易識別。
④電腦閱卷展現在老師們面前的是豎立的字跡,俗話說:字怕上墻。這就要求考生書寫時力求做到字跡端正,書寫清楚,字距要適當,盡可能寫楷書。另外,字一定要寫大些。因為每位老師每天要評閱的試卷量很大(有時晚上也要改),眼睛得一刻不停地盯住屏幕,太小太秀氣的字很難看清楚。
⑤答題時應先組織好語言再落筆,盡可能減少涂改;如果確實需要修改,則應在錯(別)字上斜畫兩筆即可,不要使用涂改液改錯或用透明膠帶紙粘扯欲修改的內容。
⑥答題紙應保持平整和潔凈,不要折疊、弄皺。
⑦考生違反有關規定,造成試卷無法評閱的,后果自負。
高考作文對書寫、文面方面的要求,主要看字體優劣、有無錯別字、卷面是不是整潔等幾個方面。有些年高考作文評卷標準專門設置“書寫”項目,賦分高達5分。后來雖說不再單列這個專項,但在“等級評分標準”中有“字體”條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寫作的“基礎等級”中加了一個注解,即每錯一個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這一點應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
(2)標點、字數的限制。標點符號的使用要規范、正確,防止一“逗”到底;要正確區別句號、問號、嘆號,不用英文的點代替句號。每一個標點使用都要結合語境,根據表意的需要,準確表達句子的語氣,不可隨便使用。
標點使用不當,直接影響表意,評分標準中規定標點錯誤酌扣1~2分,甚至會導致隱性失分(因給評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而被降低等次)。高考作文在字數上要求一般不少于700字,在評分標準中,對于完篇而字數不足的,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數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滿3分為止,明顯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過30分。
(3)套作、抄襲的限制。多數考題對此都有明確要求,如2010年安徽卷、全國卷、遼寧卷等。在評卷時,套作文章要予以扣分;確認抄襲,經核查2/3以上文字與已發表作品雷同,賦分最高不超過5分。
(4)個人信息的限制。出于對選拔性考試公平性的考慮,在作文中“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已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這也是需要廣大考生特別注意的一個隱含性限制,否則,也會影響到作文得分。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有些考題對此作了專門要求。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二:沖破迷霧的應急預案
臨場作文往往會出現作文來不及做、中間跑題、難以結尾等意外情況,并因此而大大降低了應試作文的得分,對此應有一個心理準備,掌握一些應急預案,這不僅能幫你迅速完成應試作文,相對提高作文成績,如果運用好的話,甚至還可以反敗為勝,守得云開見日出,為你的作文增色,造就一篇高分作文。這一點不論是作文水平較好的同學,還是一般的同學都要密切注意,“考場如戰場”,千變萬化,做好各種應對預案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1.問題一:看到作文題心里發慌,不會審題,找不到立意角度
措施:(1)閉目養神做個深呼吸,讓全身放松,保持情緒穩定;
(2)將作文背景材料、內容要點一一進行分解,確定哪些要點是主要的;
(3)將材料或命題中的關鍵詞語擴展成一個判斷句,以此作為文章中心;
(4)反復默念考試題目,及時記下頭腦中迸出的思維火花;
(5)保持平常心,穩字當頭,不求立意高深,但求符合題意。
2.問題二:做完基礎題,時間不多,作文想寫快一點
措施:(1)審題時注意勾畫命題要點,提示自己在作文時突出這些要點;
(2)迅速梳理一個簡要的思路,避免在寫作過程中思維中斷,保證文意暢達;
(3)選擇好突破口,起承轉合中各用一句話標出來;
(4)從最受感動、最有話說的那一點上開始動筆;
(5)提高思維和書寫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潔;
(6)移花接木,將原來看過的范文或寫過的習作,在文章的結構上,或者有關的人物上,或者表達的主題上,或者列舉的論據上,諸如此類,稍加變通和更換,使之與考試的命題和要求相符合。這不但可以節省寫作時間,更可以提高作文質量,不僅寫作時間不足時應該運用,寫作時間有余時同?梢栽擻茫
(7)直接代入,由于時間倉促,客觀上已不允許再進行仔細的構思,與其緊扣考試作文的命題及要求寫一半,還不如稍偏離命題及要求完成一篇。因為閱卷者很看重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這種節骨眼上,不妨將平日自己印象較深而又在內容與寫法上較為相似的文章改頭換面直接代進去;
(8)編擬提綱,如果留給作文的時間所剩無幾,無論如何快速,也為時已晚,與其只寫一個開頭或者干脆空著,還不如編個提綱來得劃算。當然提綱盡可能詳細具體,至少能讓閱卷者看出文章的結構、主題及大致的內容,如有可能再補寫開頭與結尾,讓閱卷者略睹文采。
3.問題三:一時不知如何擬題
措施:(1)從作文材料中找一個最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關鍵詞或關鍵句作為標題;
(2)用文章的觀點作標題,語言要簡潔;
(3)用切合文章主題的詩文名句做標題;
(4)暫備一個題目,等文章寫好后時間允許再做修改。此時請務必注意,以免匆忙中忘寫題目。
4.問題四:難以開頭
措施:(1)記敘文從懸念起筆;
(2)議論文從觀點起筆;
(3)用設問引出話題或中心起筆;
(4)從對所給材料的引述中起筆。
5.問題五: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1)從課本中找材料,特別是語文、歷史、政治等人文學科;
(2)從最近看到的.電視、聽到的新聞中找材料;
(3)從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從身邊生活中找材料;
(5)從眼前的語文試卷中找材料。
6.問題六:寫到一半時想換一種寫法
措施:(1)保留原有內容巧妙過渡;
(2)寫議論文,想改寫成記敘文,把議論文字轉換為人物的心理活動或演講、報告的內容,在關鍵之處加入適當的語言描寫;
(3)寫記敘文想改為議論文,以記敘材料為論據,把記敘內容轉換為社會現象。
7.問題七:寫到中途卡殼
措施:(1)穩定情緒,保持頭腦冷靜;
(2)迅速回顧思路,記敘梳理線索,議論則分清層次;
(3)暫時留出一段空白,先將自己構思好的內容寫下去。待思路暢通了,內容回憶起來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進行彌補拼湊。
8.問題八:寫到中間,發現偏題
措施:(1)審視話題,審視自己已寫出的內容,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
(2)用概括句、轉折句將所寫部分與話題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來的行文中,強化話題意思,在文段開頭、文段結尾、文章結尾等處用多種手段和方式適時點明題旨;
(4)將錯就錯。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更弦改轍寫上半篇幾段,倒不如將錯就錯完成全篇。當然要盡可能力挽殘局,在扣題點題、分析總結上下功夫,在議論抒情、結論收尾上做文章,這樣說不定會使文章宕開一筆、絕處逢生。
9.問題九:文章要結束了,字數還不夠
措施:(1)從另一個角度寫一段,這一角度的內容不能畫蛇添足,要圍繞中心(主旨)進行;
(2)對前文內容再進行挖掘或歸納。挖掘和歸納要揭示文章主旨和總結全文;
(3)適當引用名言、歌詞、詩賦等,為文章添彩。
10.問題十:臨近完文,難于結尾
措施:(1)回扣標題法。不管在何種情況下,作文中的扣題是極為重要的,更何況在考試作文無法煞尾的情況下,尤為需要。如有一年高考的作文標題是《一次不尋常的考試》,在記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結尾方式,就不妨以“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多么不尋常的考試啊”來作結。有了這樣一句扣題的結尾,作文分數就有可能明顯上升。
(2)照應開頭法。這和上面的回扣標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比較講究首尾的照應,如果在作文將要完成時一時尋找不出更好的結尾,就可以采用照應開頭的方式來寫。
(3)畫龍點睛法。在記敘文的寫作中,適當的議論往往能點明題旨、深化主題,而當作文最后來不及結尾時更要進行相關的議論來總結點題。這既是迫不得已的辦法,也是為文應急的措施。
高考作文指導9
作文,在高考語文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在有限的時間、緊張的環境下寫出一篇讓閱卷老師喜歡的文章不僅需要好的寫作能力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每當我們拿到作為題目時,大部分同學都會有一種感覺:沒的寫,不知從何下手。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閱讀量少,頭腦中沒有可用的素材,很難找到可用材料,因此,就會造成看到題目時出現“大腦空白”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針對同學們在寫作文中經常遇到的“沒的寫,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進行下寫作策略分享,希望對學子們有所幫助,并有效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一、多讀多記名人名言,從中找到作文論點
名人名言、俗語等都是知識的高度總結與概括,往往是用很簡單的字詞、語句涵蓋了大道理,其實這些就是寫作文尤其是寫議論文中的論點,如果能將這些內容合理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那么就將會為作文增添不少色彩,同時,不會造成偏題的現象,并突出自己的寫作主題,讓考試官最快地發現作者的觀點。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去多讀名人名言或者背些相關語句,不僅可以在作文寫作中增添有力亮點,還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在這里,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寫出的名人名言、俗語要進行解釋說明,對引用的觀點加以合理闡述。
名人名言分類例舉
①勤奮類
·精選列舉,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辛棄疾·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在所有的過錯中,我們最易于原諒的就是懶散。─拉羅什富科
②財富類
·把金錢奉為神明,它就會像魔鬼一樣降禍于你。--菲爾丁
·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倍過悲哀。--托爾斯泰
·金錢和時間是人生兩種最沉重的負擔,最不快樂的就是那些擁有這兩種東西太多,卻不知怎樣使用的人。--約翰生
③勵志類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蕭楚女
·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徐瑋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吳玉章
④時間類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肖伯納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西塞羅
⑤誠信類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高爾基
⑥集體類
·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馬卡連柯
·正如樹枝和樹干連接在一起那樣,脫離樹干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奧涅格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王杰
⑦勞動類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李大釗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盧梭
⑧工作類
偉大的事業是根源于堅韌不斷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羅素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烏申斯基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里做葉的事業吧。------泰戈
⑨學習類
·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趁短暫的青春,去學習無窮的智慧。——高爾基
·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契訶夫
⑩幸福類
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羅曼。羅蘭
人生并非游戲,因此,我們并沒有權利只憑自己的意愿放棄它。--列夫。托爾斯泰
嚴肅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風流、娛樂與歡笑這種種輕佻的伴侶,而在于堅忍與剛毅。--西塞羅
二、多讀經典寓言、名人故事,在作文中引經據典
前面的名人名言為作文寫作中增添論點,那么經典寓言、名人故事就是作文寫作中的最佳論據了。為了證明論點,就必須找到最有力的論據對論點加以闡述和說明,從而為文章增添色彩與可信度,因此,在作文中引經據典,去挖掘名人、專家等有影響力人物的成長故事,就將會讓作文非常具有吸引力,增加文章整體的可讀性。
故事精選例舉
1、孫中山: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么?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素材分析:孫中山執著無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因此可寫話題可參考:“成功與信仰”、“成功的動力”、“可貴的信仰”等等。
2、牛頓在花園里散步,突然,一個熟透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離開樹枝,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么不飛向天空和別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這樣,牛頓由掉蘋果而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素材分析:思考,是通往成功的前提與首要條件,牛頓正是有了對蘋果落地深深的思考,才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因此可寫話題可參考:“思考的力量”、“成功的條件”、“創造性思考的奇跡”等等,
3、居里夫人曾獲得過許多令世人羨慕不已的榮譽,但她卻從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里做客,走進屋里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馬上對居里夫人說:“現在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協會的金質獎章,是極高也是非常難得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守著成績,會使自己一事無成,能看到這一點實在是很重要。
素材分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因此可寫話題可參考:“追求與目標”、“人生的境界”等等。
4、《林則徐對聯立志》,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文天祥少年正氣》,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以上兩點同學們要學會靈活運用,一定要在理解題目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同時,現在的中、高考作文也越來越多的關注于身邊的故事,因此,同學們也要養成每天看新聞的習慣,至少讓自己的腦海里有對相關事情的了解,這樣在考試時也不會造成對問題的盲從。為自己的寫作提供素材需要長期的積累,如果能夠堅持下去,同學們便會在考試中真正地做到“下筆如有神”。
【高考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指導02-22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02-21
高考作文指導優秀02-25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如何立意04-20
高考作文補課寫作技巧指導02-06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使文章結構出色03-14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做到不跑題04-20
高考作文指導:滿分作文開頭通用技法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