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1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有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種,其最終意義不是軍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這樣說,在我看來是因為,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它如一條紐帶,牽系著個人、歷史、未來。
最顯而易見的,文化之紐帶作用對社會每個個體之間都有影響。在《先秦諸子選讀》序中說一個忽略了“善教”即良好道德教化的民族,其所獲得的發展也一定飽含著被發展了的破壞力、傷害力。而阻止這破壞的善教,正是文化。是仁愛、惻隱之心,讓我們對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是言必信、行必果,讓我們能堅守對朋友的承諾。是孔孟儒道深入心中,讓我們在異國他鄉相逢時能意識到我們都是同宗同源的華夏子孫。
自然,這文化的紐帶不是形成于某個特定的時代,而是如一條長河,蜿蜒曲折,綿延五千年踏時空而來。正如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一書中所言,解決文化之紐帶的秘密,也許正在于,承載著古代文化的.藝術作品中的情理結構和今人的心理結構有著某種同構關系和影響。比喻一下,就是文化之所以能如紐帶一般牽系著今人古人,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都有相同的“掛鉤”,使我們能彼此相連。這紐帶是“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自在逍遙;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恣意豪邁;是“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愛國熱血……是這樣的一條條紐帶,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對話。
我自信的想,文化紐帶不僅一端連著社會個體、歷史,它的另一頭,一定還牽系著未來。駝鈴悠揚的絲綢之路幻化為一列列疾馳的高鐵,駛出國門;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孔子學院,學中文如今也成為了熱門;太極、中醫,京劇,一系列帶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征的事物正在走向歐洲、美洲……
個人、歷史、未來,都被一條名為文化的紐帶緊緊、緊緊的相連。我,和許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站在世界的東方,一手牽著歷史,一手系著未來,眺望遠方……
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2
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筑的發展并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xx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3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文化亦然。充滿變數的時代中,如何護佑傳統文化之根?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變數之中,見微波而知暗涌,聞弦歌而知雅意,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方為智者之所為,更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秀基因的文化,當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境的創新求解。
自強不息,創新求解傳承傳統。
詩詞歌賦似一脈清流,滋潤現代人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以斑斕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為所謂“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為無厘頭病人,以看秀方式做臺下的“吃瓜群眾”。人們或懷疑或戲謔,卻忘了正是熱播節目的創新求解,讓詩意悄然重新進駐人們的生活,讓悠悠文墨在熱議中得以傳承。
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傳統文化。
有人痛批當下的“漢字危機”是對母語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然而我們不可能限制一個民族盡情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廢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有機結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從而傳播四方。《中國詩詞大會》的水舞臺、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現代科技還原古典意境;“搖一搖”、新媒體互動,搭建傳播平臺供文化驅馳。以現代科技之土壤護佑傳統文化之根,方能養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價值觀的多元、外來文化的入侵,難免使國人迷惘于光怪陸離之中,忘了去擁抱傳統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與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風眠在水墨的清雅韻致中得到滋養,方能調和中西,打破畫種界限而真正融會貫通;潘天壽揮毫落筆強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現傳統文化的優秀狀態,與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讓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讓傳統文化被拖拽的踉蹌腳步恢復穩重,讓現代中國人不僅會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有人文理念。這是傳統文化的創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綢繆。
關于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范文4
隨著我國城市的新街道和新興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卡地亞”、“塞納維”這樣的洋地名也如雷貫耳,漸漸的也就習以為常了。但“洋名稱”的大量出現,卻使我國許多古老傳統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由此引發了許多問題,我覺得應理性思考一下地名洋化。
地名洋化確實沖擊了民族文化傳統,隔絕人們歷史記憶,導致文化的斷層化。
有人說:“老地名承載著古老文化,記載著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民族的根,絕不能被洋化。”隨著時移世易,歷史留下的痕跡也在逐漸消逝。隱入草叢的青石板、瓦片上隱約的紋路、小巷中吟唱的歌謠,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在這里,小巷有了新的洋名字,青石板被水泥替換,瓦片被現代機械無情碾壓化作塵土。街道、小巷披上了新裝,但這光鮮的背后總讓人感到空虛,仿佛頂著明媚的陽光,卻丟棄了古老傳統文化的影子,喪失了魂魄。
地名洋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應拿來為我所用,但不能唯洋是崇。
現今,我國打開國門,與其他國家的交流非常頻繁,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各地都形成了許多外國人的聚居地。像在北京的望京,許多韓國人都居住在那里,為了使他們能夠生活得更方便些,那里的街道、店鋪都取的是韓國“洋名”。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中外相融,豐富中華文化。相對于這些無關緊要的地名洋化,但涉及到歷史文化重要的.地名是不能洋化!比如不能把“望京”改為“首爾”;再如新興建筑取洋名,為的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又或是滿足人們心理上的“洋名新奇觀”。但故宮門前的天安門廣場是永遠不能改名的!因為它承載著歷史的痕跡,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征。
對“地名洋化”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批判性的吸收,切不可迷失了自己。
人們偏愛“洋名”的現象泛濫值得人們深思,央視《焦點訪談》、《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給予了批評。洋化地名可以,但我們一定要提防文化侵略。簡而言之,我們可以住在叫“羅托魯拉小鎮”或“亞特蘭蒂斯”這樣的小區,但我們依舊是中國人,我們的心中時刻銘記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若是過度制造出地名洋化的風潮,將會混淆中外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扭曲人們的價值取向,造成民族傳統文化被侵略、被弱化局面。與世界接軌,與時俱進,可以開闊視野,但不能迷失了本性。
地名洋化,就像是在我們民族文化大樹上掛起一盞盞華麗的彩燈,可以進一步增加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但我們一定要扎牢傳統文化堅固的根基,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