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與樂議論文(精選22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苦與樂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苦與樂議論文 篇1
苦澀,人人都會經歷,但人人都得品嘗。歡樂,人人也會經歷,可人人都企盼再度。我從不認為生活能一帆風順。我也不會回避苦澀,因為它也是構成人生的一部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的一生有棱有角,不會從一開始就注定將完整無損。苦難將人生不停消磨。不能吃苦的人,自然玉碎不復,甚至會崩裂破碎,人生不再。而能吃苦的人,就苦難視如珍寶,在苦難的消磨下,越發堅毅,越發強硬,最終會揮發出耀人的光芒。也正是苦難將他們的人生磨得光鮮艷麗,精致完美。
苦難就如糞土一般,人人所不欲。可它對部分人卻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我們將糞土僅僅視為糞土的話,那它終將遺臭萬年,更加使人們反感。但是你將糞土給予土地的話,它就將成為最好的肥料。苦難方是如此。如果你僅僅將苦難當作痛苦的預兆,你終將無法克服。而你將苦難視作人生的瑰寶,去與你不屈的心靈結合,那你定會收獲成功。
人的一生,功名榮譽,都水到渠成。要經歷的你終就要經歷。苦盡甘來,苦未歷,甘何來?苦與樂終定不能分開。愛因斯坦說:“我能獲得比別人多的成就,在于我比別人吃了更多的苦。”這似乎告訴我們,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盛餐,百味皆為調料。樂你無從選擇,但是你可以運用苦澀而調制。牛頓說:“我從沒有停止成功,我也從沒有停止吃苦。”正如他所說,苦難源源不盡,伴你度過終生。你千萬不要怕吃苦,更需要堅信:再經歷些苦難,或許我就可以嗅到成功的芳香。
苦與樂議論文 篇2
現代社會的節奏加快,人們在忙中穿行,概嘆著忙的苦與樂,在我看來,苦與樂滲透在生活的每一角落,忙中的苦與樂昭示著時代的巨大變化。
苦與樂的交織。
或許我們還在抱怨,自己為何不夠美麗,在抱怨自己為何不夠成功,為何自己的生活不夠美滿,但是,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雖說不美麗,但是一定甘甜,沒有美麗的外表,但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沒有過人的成就,但是有堅強的意志力,沒有幸福的家庭,但是有一顆懂得珍惜幸福的心,我們的生命中一定會有缺失,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射進來的陽光可能不是最強烈、最明亮的,但一定是最溫暖的。
父輩們總告訴我們,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這艘船,不可能總在風平浪靜的大海中航行,暴風雨總是突然而至,擾亂了航行的方向,黑夜甚至有時會威脅我們的生命,痛苦在心里燃燒,可是勝利的彼岸之花充滿了誘惑,我會勇敢的往前走,勇敢的航行著會沖破風雨的阻擋,在快樂的海洋中微笑,懦弱著只能在沉入海底時發出嘆息。
痛苦是勝利的土壤
不記得誰說過,生命是由無數個一天組成的,過好每一天,就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我們每一天只要抱怨,就會有痛苦的一天,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學會快樂呢?快樂是一種態度,你用怎樣的態度面對生活生活就回回報給你什么,將心比心。
在人的一生中有苦與樂,有得與失,好與壞,許多人把生活的進程比作吃果子,有酸有甜,吃果子的過程,就像生活的過程,先嘗甜果的人會以為甜味是長久的,而對安逸的環境,順利的機遇會逐漸產生依賴,最后難免受不了打擊和壓力,先嘗酸果的人反而會認為痛苦一定會過去的,美的一定會來
臨,苦難是成功的先導,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經歷風雨,然后才會見到彩虹。
其實,人生中的樂比苦要多。
苦與樂議論文 篇3
我讀書的經歷好比一個五味瓶,里面有苦也有樂。
記得有一次,我為了看書吃盡了苦頭。那是,我正在寫作業,忽然想起中午看的書——《神話故事集》,我急忙找來著本書,翻開我看到的頁數,56頁、57頁、58頁、59頁……我猶如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這是的我,已經把作業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我都得津津有味,好像身臨其境。這是只聽一陣怒吼:“劉琨,快寫作業,已經9:30了。”邊說邊走進我的房間,“怎么回事,作業一點都沒寫,我還以為你在認真寫作業呢!”說完便氣沖沖地走了。我呆若木雞,看著黑透了的天空,一時大夢初醒,回過頭來在做作業時,已經晚了。我匆匆做完作業,一看鐘嚇死了,已經12:00了。結果,早上匆匆起了床,到學校。作業做得一塌糊涂,真是太痛苦了!我暗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不要再做這種傻事了!
雖然都市讓我吃盡了苦頭,但也同時帶給我許多樂趣。
記得有一次,媽媽要做一道西紅柿炒雞蛋,可是很難去西紅柿的皮,我猛然想起我的“好朋友” ——書。用書來解決了這個難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看書吧!體驗智慧的結晶,感受讀書的苦與樂。
苦與樂議論文 篇4
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當你無聊時,你可以在書中找到樂趣;當你遇到困難時,你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記得去年,我當選了區級的三好學生,當我知道這個消息后,開心得一蹦三尺高,心里比吃了甘蔗還甜,這種快樂不能用語言所形容。這就是讀書帶來的快樂。還有一次科學課時,我們小組做《有趣的馬達》這個實驗時,我們不用絲毫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實驗,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們心中的自豪和興奮之情啊,簡直無話可說!數學課上,數學老師的普通話也令人啼笑皆非。每當數學老師說:“準備起……時”,全班都會哄堂大笑。因為老師說成:“準備切……了”,有的同學笑彎了腰,有的同學笑紅了臉,有的趴在了桌子上。笑聲久久回蕩在教室里,我想:如果不讀書,哪來這么多快樂呢?
但是,讀書也是辛苦的。冬天,我鉆在被窩里,鬧鐘催我快快起床,我望望窗外“呼呼”的北風,我想:如果不用上學就好了。在學校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考試了。如果考得不好,老師要批評,家長要責罵,同學要嘲笑。我呢?什么也沒得說,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這難道不是讀書帶來的苦惱嗎?
有樂有苦,有喜有憂,這就是讀書的滋味;樂在其中,苦在其中,讓讀書伴我一生!
苦與樂議論文 篇5
讀書的苦與樂讀書雖苦,卻也樂在其中。苦與樂就如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我們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經受苦中苦,才能擁有甜上甜。
夜晚時鐘不停地跳動,“滴答,滴答”轉眼,時鐘已經指向11點。我伏在桌上,頂著疲憊的雙眼,拿起那即將沒墨的水筆,不停地在桌上劃著,仿佛永不休止。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記得是哪位名人說過,偶然間就想起了這句話,確有一絲的道理,剛才的疲憊也有些消失。但之后的學習,也令我漸漸對讀書產生厭惡感。晚上,眼睛剛剛合攏,桌上的作業,還有那疲勞、困倦、酸痛都圍著我打轉,脖子僵硬地動彈不得。每當這時候,我就想起小學時同學們常說的玩笑話:“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這雖然只是隨便一句,卻也道明了讀書的苦楚。讀書啊,確實苦。
清晨,鬧鐘響了太陽偷偷地從東邊探出了腦袋,基本上無人不贊嘆。但我卻懼怕這火紅的球體升起,因為這意味著辛苦的一天就要開始,我又要讀書了。這時,我正在睡意中,我極不情愿地從床上爬起,之后,便懶洋洋地拿出書包,拖動著疲憊的身軀,向校園走去。
來到了學校,我卻被那朗朗讀書聲、同學們嬉笑的歡笑聲所感染,我的精神便也為之一震,我想是該和昨天說拜拜了。
回到教室中,老師的講課聲如那動聽的歌聲,時而輕盈,時而急促,美妙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就是那個“黃金屋”和“顏如玉”吧!讀書固然苦,卻也飽含樂!
學習中有苦有樂,只有短暫的苦,才有永久的樂。
苦與樂議論文 篇6
讀書,有的人認為是痛苦的,有的人認為是快樂的,那么讀書到底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呢?
古人讀書有“頭懸梁,錐刺骨”的人,也有“鑿壁偷光”的人,他們是苦讀書的典范,既然讀書是痛苦的,那么為什么他們還要苦讀下去呢?原因就是他們知道讀書的樂趣所在,在苦讀書中尋找讀書的快樂。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有一句話是“好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闡述的就是讀好書的快樂。一本好書,也許他思想好,也許他文學性強,為人們所喜愛,讀這類書一般人是可以感受到快樂的。可以從中吸取別人的人生經驗,學習別人的思想,賞析文章的文學性,這些都是很快樂的,所以,從這方面講,讀書是快樂的。
目前,許多中學生厭惡讀書,他們一想到讀書就會困,一拿起書本就想睡,甚至有些中學生不僅討厭讀課外書,而且還討厭讀課內書,表現為厭學,最后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考試不及格,前途渺茫啊!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厭學呢?原因就是他們只看到了讀書的痛苦,而享受不到讀書的快樂。讀書的快樂與痛苦是共存的,只有痛苦而沒有快樂和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的讀書都是不存在的,只要讀書的態度端正,就一定會在經歷一番痛苦后感受到快樂。
讀書的時候,無論是難讀的字詞,艱深的字眼或是作者過高的文學性都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我們一定要堅持住。古人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只有在“逆水”中勇往直前,才不至于“不進則退”。
讀書之后,對讀書的感悟,對自身為人處事的啟示或是從中獲取的知識都會讓我們感到快樂。而且書讀的越多就越快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只有在讀的書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在“下筆”是“如有神”。
因此,我認為,讀書有其痛苦和快樂,在痛苦之后有快樂,在快樂背后也有其痛苦的過程。
苦與樂議論文 篇7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從古至今,讀書總難免被看作一項苦差事。誠然,讀書之苦有時是極惱人的,但我以為讀書亦有一番大樂趣。
讀書之樂,樂在增長見識。同學之中,總有幾位時常因見識廣博引來旁人欽羨的目光。他們豐富的知識儲備緣何而來:想必大部分應由讀書而來。書籍所描繪的斑斕世界。既是現實自然的重現,又是人類生活的延伸。閱讀的過程,正是一個認識自然,發現自己的過程。看看那些如饑似渴的讀者們,他們臉上如癡如醉的神情有力地證明了,閱讀中蜂擁而來的新奇的知識是多么的令人沉醉,令人歡悅啊!
讀書之樂,樂在獲得教養。赫爾曼·黑塞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要獲得真正的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而對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人感到滿足和幸福。人們也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由此可見,讀書對于獲得教養是極其重要且必要的。一個被書籍滋養過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平和、欣悅的。他看待事物的目光也會是柔和、寬容的。因讀書而獲得的教養使他對生活生發出無限的熱愛,這熱愛又將讓他的心保持愉快的跳動。
讀書之樂,樂在跨越時空,與作者傾心交談。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更是那些偉大的靈魂所留給我們的財富。誠如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我們在感悟前人的思想、經驗、追求時,仿佛聽到了他們久遠渾厚的絮語,仿佛已經和他們面對面,捕捉他們臉上或憂郁或自信、或痛苦或歡樂的表情。楊絳先生曾寫過一則有趣的比喻:讀書的趣味正在于穿過一扇隱形的門偷偷溜進了作者的房間。好一個“偷偷”!那一份和作者交流的好奇與私密,是每一個熱愛閱讀的人都恣意享受著的幸福。除此以外,與作者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更能從中嗅出快樂的芬芳。
讀書確是有一番大樂趣的,那些徹悟的瞬間,那些美好的感悟就是最好的佐證。
苦與樂議論文 篇8
讀書有苦有樂,苦中帶甜,甜中摻樂,樂苦摻半,其中情趣無窮。而我認為,讀書的苦與樂完全取決于自身對讀書本質的理解與個人的讀書經驗。對書我是別致的鐘愛,總是很自然的走進別人的情感世界,身臨其境的欣賞異域的美景,我的面部表情完全由她來主宰,那種愉悅的感受甚至讓我不想離開以至于被她永遠淹沒。
我喜歡閱讀,所以對她親切有加,常常留戀于那擰我心弦的文字,優美的語段,深情的感慨以及令我觸目驚心的一幕幕情節中。正如前人所言:“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的確是這樣的,書中的精辟言語,又何嘗不像是一位德才雙兼的導師所言,與這樣的人交流,你會不快樂?你會不興致激揚嗎?
但讀書有時也會令我痛苦與煩悶,曾記得在讀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時,那時候我上小學4年級,對書中的語言很是不理解,不明白文章內容,磕磕絆絆的,幾天下來,厚厚的一本書也沒被我翻看幾頁,覺得難啊!一段得反復看幾遍才難往下繼續,那時我真想放棄,與其這么痛苦的讀,還不如不讀!
其實我確實是先放下她了,但當我初中再看她時,覺得并沒有剛接觸時那么辛苦,想來主要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因為那會兒我首先害怕她太厚,自己啃不動,內心先否決了自己,找下了不能完成的借口,所以收獲了讀書痛苦的果子,在毅力面前人是如此脆弱,也許那時會很辛苦,但你收獲的更多是別人想要卻沒堅持下來的東西,不僅包括知識上的收獲,還包括來自精神領域的升華。說到底,讀書的苦樂還是取決于自身的態度,與書為友,能夠讓自己成為一名高尚的人,何樂不為呢?
苦與樂議論文 篇9
多讀課外書本,可以增加自身涵養性和素質,以及思想境界,思維和邏輯能力。鑒于此,雙雨培訓為大家準備了這篇中學生讀書筆記范文:讀書的苦樂之境,歡迎閱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歡樂,或有悲傷,但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過閱讀的洗禮,一切情感都已全無,只剩讀書之樂。
或許有人會說:“書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來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會使人振奮,口感越苦,越能使人體味深刻,正如錢鐘書的那句:“真正的讀書的快樂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來,苦才真正是讀書的快樂的引誘。”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我們從小就知道,在書中,我們可以重返《三國》的激烈戰場,感受《水滸》英雄的英姿颯爽,身臨《西游記》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憐《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在書中,從孔子的《論語》到毛澤東的《毛澤東詩集選》,從魯迅的的《彷徨》《吶喊》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從冰心的《小桔燈》《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在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輪回,從“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讀書令我們感受到了從古至今,由國內到國外,從老一輩到新一代的改變與不同,博覽群書,生活是如此充實。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才能為未來的藍圖染上光輝的色彩。是故有古人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鄰光,更有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燃糠自照,最終終成一代名人。因此,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更可以造就一個人,何樂而不為呢?
在現在,多數同學只重視讀課本,而不重視課外閱讀,只重視考試成績而不重視身心感悟,只重視表面意思而不重視深層涵意,這并不是真正的閱讀,這樣讀書只會覺得乏味,枯槁,必會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愛去讀書,讀書之樂必會令你樂得合不攏嘴。
讀書會有苦,但苦即為一種樂,讀書會感到快樂,而必須是在經歷苦的條件之后,是亦苦即是樂,樂必經苦,這便是讀書的苦樂之境了。
苦與樂議論文 篇10
何為苦,何為樂?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苦與樂不過一對孿生兄弟,相繼降生,結伴隨行。
所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無不說明一個顛撲不破的人生哲理,幸與不幸往往僅隔一步之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境由心生,苦樂懸系一念之間。
古有陶淵明,對陶而言,為官最苦。幾仕幾出,最終歸返田園,以“禾鋤田頭,采菊東籬”為樂,一生悠然自得,不慕名利,卻為后人留下千古佳話以及絕逸美文。而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前赴后繼,苦于逐名奪利。對他們而言,篡取名利才不枉為人生一樁樂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一度被認為是人生最得意之事。苦與樂,不過因人而異。
孔子曰:“無入而不自得”。意即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這是一種境界。安貧樂道者如顏回,簞食瓢飲,而仍不改其樂。施施然、怡怡然,不以為苦,自以為樂者更有陶潛筆下的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依然以文章自娛。常人眼中的苦中作樂莫過于此了。
我等凡人縱然不能如古人之超脫飄逸,也達不到范仲淹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卻也大可不必作“人生苦短,且對酒當歌”的哀嘆。知足者常樂。縱然不能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不能樣樣如意,但卻可以事事盡力。多一點點寬容,多一點點坦然,少些欲望,多點從容。人生怕也可以勝似閑庭信步。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為人的境界,莫過于始終保持一種坦然積極的心態。生命精彩與否在于自己的創造之中,人生既已苦短,又何必讓旅程苦上加苦?“你哭,自己一個人哭,你笑,世界與你同笑。”何不樂對生活,與世界同笑,苦中樂一樂又有何妨?
苦與樂議論文 篇11
大家都喜歡吃甜的,因為甜的很適合大家的口味,而且又很吸引人,而苦的呢?大家都不喜歡吃,因為苦的很不是味道,所以大家都想避開它。
如果大家都要吃甜的,每天都吃喝玩樂,學生不想學習、不做功課,老師也不教學生、不批改作業,工人們不工作,農民也不下田,公務員不上班,大家都想嘗甜頭,變得好吃徽做,這樣的國家一定很落后,不會富強,最后只有吃苦了。
如果大家都肯吃苦,不怕苦,努力去工作,一定會有好收獲。比如我們做學生的,要努力求學,學習做人處世的道理,最后有了好成績,以前吃的小苦都忘了;做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雖然十分辛苦,教出來的學生將來成大功、立大業,點點滴滴都是老師辛勞的成果,這就叫做“苦盡甘來”。
農民們每天都要去田里施肥、除草、灌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是晴或陰,都忍耐著受煎熬,他們這種堅韌不怕苦的精神,真是值得大家學習,也就是苦盡甘來的表率。
科學愈來愈發達,大家有很好的東西用,這都是苦盡甘來的結果,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所以我們要朝著吃得苦中苦的目標,去接受磨煉,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苦與樂議論文 篇1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自古流傳至今的名言,激勵多少有志之士潛心書山學海,發憤攻讀,為人類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可是,今天卻有人認為學生的學習太艱苦了,應該把“苦”字改為“樂”字、“巧”字,即“學海無涯巧作舟”。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是十分有害的。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這個“苦”字。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被馬克思稱為“超群的小說家”。他為什么能取得這么高的成就呢?據記載,他在20多年里,一直辛辛苦苦、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連續寫作16小時以上,只睡三四個小時。這不是夠苦了嗎!他的巨大成就,是用“刻苦”換來的。
中國女排姑娘們風趣地說:“苦是一副靈丹妙藥。我們要強大起來,就得每天吃這副藥。這雖然苦,卻苦盡甜來,花,將在汗水中綻放。”這話說得何等好呀!我們說,任何成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苦”字,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苦作舟”為什么不能改成“樂作舟”?學習既然是一種艱苦勞動,靠苦學精神才能取得進步,怎能把學習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游戲來對待呢?有人說學習是一種有趣的事、愉快的事,那也只有在’‘艱苦”“刻苦”“苦學”之后,獲得了進步,取得成績,才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苦作舟”為什么不改成“巧作舟”呢?學習既然是一種艱苦的勞動,需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當然不能有取巧的想法。有人說“巧”是指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當然少不了科學的方法。但有了科學的方法,就可以不下氣力,不下功夫學習嗎?有了好的辦法,仍需要刻苦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率。試想僅僅有好的辦法而不去刻苦學習,能行嗎?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應當把“學海無涯苦作舟”永遠作為我們的座右銘,讓它永遠激勵我們刻苦學習,勤奮學習,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地攀登。
苦與樂議論文 篇13
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人生是一部長篇小說。
世世代代的味覺經驗、千百萬年的文明進化,祖先給嘴里嘗到的各種味道,用文字做了定義。
然而,拋開經驗論,每個人對同一種食物的味道又可以主觀定義,下面來說說“苦”。
苦瓜,作為一種日常食材,很多人聞之色變,而有些人食之可口。為什么呢?
依我看,人生經歷影響個體對味道的判斷。首先,認識層次的不同對概念的定義不同;其次,承受能力的差異對痛苦的感知不同;最后,性格態度的不同對事件的決策不同。
積極樂觀的人,面對很多事情都能化苦為甘;消極悲觀的人,遇到事情總是愁眉苦臉;
客觀上來講,“苦”是味覺器官對食物的一種感知,但是,我們能通過主觀的刻意去品味“苦”、重新認識“苦”、從而享受“苦”。當然,“苦”不是長久的,正如“運動是永恒的”一樣,“苦”是運動的。多數人在“苦”的時候,已經崩潰了,所以只能感受到“苦”;而知道“苦”是運動的人,在品味“苦”的過程中,重新認識了“苦”,最后享受到“苦”后的甘甜。
就像喝茶,有人喝茶解渴、有人喝茶休閑、有人喝茶論道、有人喝茶提神、有人喝茶…
茶還是那個茶,喝茶的人變了,體會就不一樣了。
所以,“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人,“苦”的層次不同、“苦”的結果也不同。
至于,停留在哪個層次,會產生哪種結果,全憑“曲中人”。
苦與樂議論文 篇14
人常說,天塌下來最先砸到個最高的,而災禍突襲的是走在最前的,走在最前最痛苦,我對此并不茍同。古往今來,先驅明知先行苦卻毅然前往,也許在他們心中,披荊斬棘為人引路的精神之樂遠大于肉體之苦。
貝多芬說:“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先驅不以遭受磨難為苦,正因為他們把苦難當成前進的跳板、當成鞭策其不斷前行的動力。變法先驅商鞅,假若當初以顛沛流離為苦、以舌戰群儒來堅定秦王變革之心為苦、以不斷遭受罵名為苦而放棄變法,何以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最徹底的改革家,最終使秦國脫胎換骨、稱雄天下?電學先驅愛迪生,假若當初以通宵達旦工作為苦、以上千次的實驗失敗為苦而沮喪放棄,又如何能歷時10年發明電燈,使人類永遠告別黑暗?又如何能畢生發明專利超過2000項,使人類得以享受電報、電話帶來的便利和留聲機、電影帶來的快樂?先驅不以身心磨難為苦,而以此換來事業的成功為樂,我等何言先驅最苦?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卓越者一大優點是在艱難的困境中百折不撓。”的確,先驅既然能劈波斬浪、只身前行,就必有其過人的心智、能力和魄力。開創了我國網絡新時代的馬云,作為中國網購行業的先驅,敏銳的洞察力和面對危機絲毫不亂的承受力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專家評論說:“馬云對很多年輕人、創業者的意義,并非只是天馬行空的商業創想力,也不僅是駕馭一支老團隊一直往前沖的領導力,更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影響力。”馬云自己也說:“我從來沒想過我比別人幸運,我也許比他們更能堅持。”正是非凡的創想力、領導力、影響力和意志力,讓馬云能從容應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群毆”,讓阿里巴巴走出網絡泡沫的嚴冬。
先驅不苦,因為有實力做后盾;先驅不苦,因為有足夠的自信視一切困苦為等閑!在挑戰中收獲百折不饒,在挑戰中收獲豐富的人生,這何嘗不是樂事?
巴金曾說:“支配戰士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先驅能以苦為樂,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信仰。信仰能化為利劍,讓先驅毫無畏懼、勇往直前。因為有著史立說之信仰,史學先驅司馬遷才能忍受宮刑之辱,在屈辱中完成中國首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因為有為蒼生謀幸福之信仰,“華夏第一人杰”譚嗣同才能視死如歸,行刑前仰天大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先驅意志堅定、信仰高尚,所以一切苦難都已化作胸中豪邁、幸福與自豪!
誰言先驅苦?先驅在痛苦中磨礪自我,在痛苦中豐富自我,在痛苦中實現自我價值,先驅之樂遠勝于苦!
苦與樂議論文 篇15
羅曼·羅蘭說過:“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這新水源就是樂。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是沒經歷過苦難、挫折,而是他們能從中挖掘出樂來,他們就因此能繼續奮斗而獲得成就。
苦中取樂的一個優秀事例就是居里夫婦對鐳孜孜不倦地探索與研究。從1898年到1902年,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居里夫婦在一個簡陋的棚屋中開始了對那幾乎不存在的鐳的研究與提煉。只有兩人的實驗工作量卻極大,而且棚屋環境極差。但他們沒想過放棄,他們完全被鐳迷住了,誓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他們有時候離開儀器去閑談,他們談的總是他們所迷戀的鐳,他們還曾經幼稚地幻想鐳擁有美麗的顏色……終于,在1902年,他們終于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微量氯化鐳,它確實有著美麗的顏色。
試想一下,如果居里夫婦不從枯燥又艱辛的實驗中得樂,他們能提煉出鐳嗎?關于自己的實驗居里夫人這樣說道:“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他們在這幾年中苦中作樂,以樂觀的態度揭開了鐳的神秘面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自幼多病,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他自述從師求學的經歷,行深山巨谷中,嚴冬烈風,皮膚凍裂也不知。在客舍,沒有鮮肥的美味可享,穿的是破爛的衣服;而同學們個個穿著華麗的衣服,光彩照耀好似神仙一般。但宋濂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穿不如別人,專心于求學,終于成為一代大家。
謝覺哉說:”快樂常常不是要等艱苦之后,而在艱苦之中。”無論有什么艱難險阻,只要有一顆樂觀的心,就能發現苦中之樂,不說取得巨大的成功,也能在事業上有所成績。
苦與樂議論文 篇16
常有人說人生好似苦咖啡,但我不覺得,人生不似苦咖啡,苦咖啡品嘗后常有余味有種甘醇,給人好的回味,可人生,苦得沒有任何滋味,直叫人無可奈何……
曾幾何時開始,我已不覺得開始品嘗這人生,這滋味我消受不起可又不得不消受,人生-命運,在他們面前我祿祿無為,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但是無論什么時候開始,一切都不會成為定數,至少我會時刻想著改變如果說人生有奇跡,那機會一定很渺茫,畢竟人生是現實的生活,而不是一種幻想,我沒有生活狂想癥,所以會很現實的去活每一天,所以活著要懂得在自己的生活中加點糖,加點色彩,讓她不至于太過單調。
人生不似苦咖啡,人生是豐富多彩的,看你怎么去活,怎么去經歷,經歷太多的痛苦不一定就不是好事,有時我們可能還要去感謝那些帶給我們不同經歷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原來人生是如此多彩!
就像某人曾說過的,生活是一面鏡子,笑看人生,也許會有不同的一面,試著改變自己……
苦與樂議論文 篇17
午后的陽光透過葡萄架絲絲點點慵懶的灑在庭院里一張老式八仙桌上,斑駁的搖椅,烏亮紫砂壺,幾個小杯,又是爺爺的品茗時間。
我微笑著向爺爺走過去,白衫白發的老人矍鑠的坐在陽光里向我招手,我拿起紫砂壺,向小杯子里砌了點茶,透過茶湯深深的綠,仿佛看見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仿佛看見一片片茶葉在生命最為華美的時候,離開了母親,輾轉成茶就是為了遇見水。瞬間釋放生命之美,相知之美。
懷著對這綠色美好的憧憬,我端起杯來,一飲而盡,口中舌上竟如黃連之苦。
“怎樣,新買的茶還不錯吧!”爺爺若有所思地問我,“苦!”我脫口而出。爺爺抬起頭笑著看著我,“茶是要品的,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要把茶當成朋友,茶亦會視你為友的”。
我皺起眉頭,學著爺爺的樣子喝了一小口,那茶依舊那么苦,心里猶如打翻了五味陳瓶,想問爺爺,但話到嘴邊時苦的味道漸漸消失,一股甘甜居然在舌尖徘徊。那甘甜伴隨著茶的苦、味的甜,韻的美與先前的味道截然不同,感覺比原來喝過的英式紅茶,絲襪奶茶的味道還要甜美,沒有膩甜,有的是中國茶獨特的韻味。閉上眼睛,似來到世外桃源,鳥語花香、山泉叮咚……
“怎樣,苦丁茶的味道還不錯吧!”爺爺的聲音把我帶回了現實里,原來這是苦丁茶,我靜靜地沉思,又細細的品嘗,品嘗苦味,卻發現這茶更甜了。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云淡的人生。 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回眸遠眺,看著一路走來時的腳步,有苦,有甜,有笑,有淚。
學會品苦的人,才亦是會享趣的人。人生是有苦的磨難,才有趣的收獲。絲絲點點之苦,能引起淡淡之趣。生活也許就是這樣,你把所有的苦照單全收,好好的回味,卻會轉化成一種清甜,慢慢地品味,慢慢的收獲,慢慢的思考,慢慢的成長。
苦與樂議論文 篇18
生活像是一杯茶,帶著一點苦澀;生活像是一本書,記憶深刻;生活像是一杯水,平淡卻不可缺少。
生活當中,總是酸甜苦辣的。每一天,每個人,都有著他的苦與趣。
多彩的季節,苦趣的年華。每一次苦與趣的經歷,都是我們成長的標志;每一次苦與趣的經歷都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每一次苦與趣的經歷,都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
生活中,難免遇到坎坷,而在踏過坎坷之后,自己增長了很多知識,在學習知識中取得了快樂。我覺得,生活如同一杯茶,雖然苦澀,但不會一直苦,你總會嘗到其中回味的香甜。生活也像一杯咖啡,苦中帶著甜。其實在生活里,苦是趣的`基本,沒有苦,怎么會有趣呢?
像《綠野仙蹤》一般。小女孩,鐵人,小狗,稻草人,他們一起去尋找自己所求之物,在路途中,他們經歷了多少苦難,遇到了多少坎坷。可是,他們在苦中學習了很多很多的知識,甚至在遇到這些苦難之后,找到了自己所想要的。這就是所謂的苦中之趣。
在生活中也一樣,表面看著自己很苦,但其實你已經得到了很多經驗,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很多。這樣的話,苦中收獲了很多自己所缺的,得到了這些,你還不快樂嗎?
沒有哪一個人沒有煩惱的,沒有哪一個人沒受過苦的,也沒有哪一個人永遠不快樂的。所以,只要當你覺得自己苦時,想想自己從苦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就會豁然開朗。
苦與趣中我們在成長,成長的過程中也少不了苦與趣。因為有了苦于趣,生活才變得多彩,我們才會學習更多知識。
苦是為了讓我們懂的更多,趣是為了讓我們生活美味;苦是為了鍛煉自己,趣是為了讓自己放松;苦是為了磨練意志,趣是為了點綴生活。
苦與樂議論文 篇19
人生苦短,人生的樂趣也便被生活的滄桑所滲透,成了苦趣。于是在這般“苦”與“樂”之間,便產生了趣,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苦趣人生,是一種寓樂于心的至高境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時間像一位永不知倦的旅行者,一步步堅定的往前走,永不停息!永不停息!從我們出生開始那一聲對未來的命運的哭泣,即宣告了我們匆匆的來到,也順手把痛苦的沙漏翻轉,于是痛苦便并著快樂一道降臨塵世。苦趣人生,活得簡單不容易,活得像個孩子就更不容易。豐子愷閑時看著自己的兒女們天真爛漫的笑臉,常做這樣的癡想:“小孩子長到十歲左右,無病地自己死去,豈不是完成了極有意義與價值的一生呢?”浮世顛倒,人生困疲,豐先生用最決絕的方式,在想象中為人生留住快樂。生命雖然沒有創造過多的價值,也便是一種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境界。
苦趣人生,是一種苦后思樂至深境界。夜闌人靜,無籟無聲之時,月隱星現,露重風清之刻,脫去心靈的面紗,走出世俗的樊籬,重溫一抹美麗的心情,撫慰一片疲憊的心田,回首一段蒼涼的人生。曾經的痛苦與無奈已化為鮮花與果實在生活之樹上高掛,往日的恥辱與悲哀已幻作美麗的蝴蝶飛舞其間。剎那間恍然大悟,原來痛苦過后竟是一種會心的快樂,曼妙而雋永。苦趣人生,苦后之趣;苦趣人生,苦后之樂,讓人如飲清泉,身心清涼;如聞花香,潤徹心脾;如啜香茗,如癡如醉!
苦趣人生,是一種融苦于樂的至遠境界。融苦于樂,任痛苦的過程中享受快樂,獲得苦趣。將所有的挫折與不幸視為生活的恩賜,命運的惠澤。毫不留戀過往如煙云般的榮耀,毫不畏懼前路的坷坎與濘泥。遇到平坦的大道,就堅定的走過;遇到崎嶇的山路,就堅強的攀登。遇到美麗的景色,就邊走邊賞,但絕不停留,遇到丑陋的環境,就邊走邊改造,但絕不后退。正如汪國真詩中所說的那樣,“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將追求過程中的痛苦視為一種快樂,將挫折與苦難視為一種享受,從而達到真正的苦趣,一種苦與樂的完美融合,一種陶醉于苦,會心趣的樂。
苦趣人生,人生苦樂,瀟灑于苦樂之間,回味于苦樂之間,穿越于苦樂之間,人生也自成一種趣,一種甘甜的苦趣。
苦與樂議論文 篇20
70,80,90,這三個年代誰的童年最苦!也許很多人都會說70年代,因為那時最窮,物資最缺。缺吃少穿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標記。記得老公說,一條褲子縫了又補,補了又縫,白天穿晚上洗,涼干了第二天又穿上,窮得只有一條褲子,打滿補丁的。每次逢上喜酒,都要外借衣服,還有冬天最特別寒冷,手指腳趾凍得紅通通的,沒有棉鞋沒有棉衣。常常冒著寒風細雨,踩著泥濘的路上學......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就是冷。因為窮,家中常缺糧,靠東湊西借,和著紅薯,芋頭過日子,平時有咸菜伴飯就是美味了。逢年過節才能吃上魚肉,那是最美的盛宴。現在零食琳瑯滿目,目不暇接,應有盡有。那時我們的零食,就是炒香了的黃豆撒上鹽用紙包上,帶回學校,課間嘗嘗,真美味。
那時雖然物資缺乏。但父愛母愛從未缺席,曰間父母在田間勞作,晚上總能一家人陪著吃飯,飯后還能坐在月光下,或火爐旁聽父母講故事,教學習!那盈滿父愛母愛的晚上,幾十年過后,仍象心里盛著個小火爐,心里暖融融的。80,90后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中國的建設,為了好日子,走南赴北,遺兒棄母,他們為祖國的發展,強大。添磚加瓦,做出了巨大的奉獻,然而卻苦了,一群群,一代代的孩兒們!他們的父愛母愛許多都缺席,空蕩蕩的心靈里是滿滿的期待,一年一次的匆匆相會,甚至幾年的偶爾最最`相擁,怎能填補空殼的期待!
我們國家強盛了,許多富人起來了,然而孩兒們的孤獨無助......誰來買單!孩子是我們的希望,祖國的未來!
別在強盛中辜負了一雙雙稚嫩的眼睛,關注留守兒童!
苦與樂議論文 篇21
古人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有苦盡甘來的說法。意思是說,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都布滿了荊棘,只有那些經得起各種磨難,對目標永不放棄的人,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
通過對科學人物傳記的閱讀,我發現大部分科學家在成名前都有一段艱苦的歷程。比如,兒時的牛頓家境十分貧寒,窮得連學費都交不起,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學業,最終發現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特斯拉年少時生了一場大病,靠著對科學的熱愛戰勝了病魔,長大后又因經濟問題四處奔波,被迫遠走他鄉,在陌生的美洲堅強地扎下了根,并在這里搞定了1200多項偉大的發明,就連現在用途廣泛的手機通訊以及軍用雷達都是特斯拉在100多年前發明的。
發明大王愛迪生的人生更加悲慘,愛迪生7歲就在火車上賣報求生,他還在火車上的一個雜物間建起了一個微型實驗室,后來因實驗失誤引發火災激怒了列車長,耳朵雙雙被打聾,但他仍然憑著堅強的毅力繼續科學研究,一生有3000多項發明創造。
連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也因語言溝通問題被瑞士理工大學拒絕接收,被迫在一所語言學校復讀高中。在這期間,他抓住寶貴的時間研究馬赫提出的相對概念,并開始構思自己的狹義相對論,最終成就了愛因斯坦的偉大理論。
從這些名人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成功大都不可能那么輕而易舉獲得,而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學會吃苦,忍受寂寞,拒絕誘惑,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才能在不經意間獲得成功的甜蜜與喜悅。這大概就是苦的內涵和價值吧。
苦與樂議論文 篇22
不覺曉,肢膀似乎延長。真的,我平躺在這腥燥的土地。落葉,遮住了眼。一片素墨色。
不驚奇,我已成了苦茶菊,是偶然,也是必然。
嫩小的葉片撥開霧簾。您的頭發似乎和著灰白的霧融在了一起。多的,只是幾分滄桑罷了。淺淺的腳步,深一腳,淺一腳。緩緩的,輕輕的向我走來。您不驚詫,因為我已不是您那胖胖的外孫女兒。只是那一棵嬌弱的苦茶菊,您最愛的苦茶菊。在晨露中開在您走著的大道上。可,您卻徑直走了過去。才在了我細嫩的腰枝上。只有心破碎的聲響。是啊,您的眼睛不好,怎能看見我呢?淚,模糊了您的身影。
腰枝已折,風把堅定的花瓣撩走,滑落在一杯茶中。是啊,您最愛喝苦菊茶了,淡淡的苦澀,不盡的神傷。可,今天,您怎能熟視無睹。一樣,邁著緩緩的步子。鼻子都沒有抽動一次。是啊,您的鼻子不靈,怎能聞到我呢?
花瓣已殘,雨順流我的葉片,緩緩流入您的心中。“嘩”,葉片摩挲,想挽留住您匆匆的腳步。無動于衷,您無動于衷。依然徑直走進那片故鄉的竹林。
輕輕躺下,在那個淺淺的土洼。
我睜開眼,不再哭泣。呆呆凝望那凸起的小墳包,我不能阻止您離去的腳步,只能送上最純的祈禱。
小雨淅瀝,我轉向離去。遠處,大片油菜開滿了,一切如此寧靜。誰也不知道,一朵純白的苦茶菊,在墳頭,悄然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