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持久戰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論持久戰》有感(通用1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論持久戰》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持久戰》有感 1
作為一個中國人,毛澤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雖然很崇拜他,但是很不解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帶領了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走到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曾經也有過懷疑,毛澤東是怎么樣讓思想、政治、軍事,這三個方面很有機融合在自己身上的,三個毫不相關的問題在主席身上為什么沒有一點點副作用呢?畢竟,人無完人,他是怎么做到的?還記得家里的爺爺一直把毛澤東作為一個神一樣的人敬仰者,有很多的疑惑。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已盡遠離了毛主席的時代,他那些曾經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思想已經被我們所淡忘了,也許他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所做的事情,讓我們對他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這一次讀了《論持久戰》之后,我對毛主席的形象不再只是從書本上,還有各個圖片上的主席形象了,有了更多的認識。
第一次拜讀毛澤東主席的作品,也許只是讀了一篇作品就判斷一個作家的好壞,太武斷了,可是,在我看來,我一個從未經歷過抗日戰爭,不了解戰爭真正情況的人,在看了主席寫的這一片文章之后,也對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充滿的信心。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有學習過他的詩,有聽聞主席的文采,這次讀了主席的文章之后才知道毛主席的確是一代文學大師,也的確是一個軍事家。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還能夠冷靜下來正確的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并且用一篇文章,簡單明了的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不得不讓人佩服,還有不得不驚嘆主席對抗日戰爭三個戰爭階段的預判。
論持久戰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的一篇關于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未來的著名的'文章。在整篇文章一萬多個字中,主席將抗日戰爭中,中日交戰的優勢、劣勢都總結了出來。短短38個小段落,從開始國人對這一場戰爭的各種看法開始,引出了持久戰這個主題,接著討論了兩種主流的看法;一是中國必敗論、二是速戰論,最后在文章最后的幾個自然段(小節)里,毛澤東主席為中日戰爭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方針: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這二十字里蘊含了主席在之前多次與國民黨斗爭中總結出的珍貴的戰爭經驗,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理論基礎。這篇文章也給在困苦斗爭中的中華人民,給與了一個強大的信心。
通讀了整篇文章,感覺到論持久戰這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斷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講解了中日戰爭的優劣勢,特別是在第六段,在于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通過與美國記者的一問一答,主席系統地、詳細地回答了中國會不會亡國;在什么條件下,中國可以戰爭日本;戰爭前途會怎樣發展;及關于中國東北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整篇文章中,毛主席總共提出了21個問題,前半部分問題主要回答了抗日戰爭為什么是持久戰,最后為什么中國會贏得勝利,還有總結批評了兩個當事主要存在中國戰敗輪和速勝論。后半部分是什么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中國如何通過持久戰贏得抗日戰爭最后的勝利,和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性。在我個人看來,主席將整篇文章分為了38個小段落,前30個小段主要是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當時的中日局勢,當時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思想,日本作為一個侵略國家的優勢劣勢(主要見第十分點),中國憑什么可以贏得這一場戰爭(第十一段)。后八個小段,主席提出了什么是持久戰,怎么進行持久戰等等。每一個小點,都能夠看到主席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抗日戰爭的根本問題做出了很正確、精辟的論述,成功的預見到了抗日戰爭未來的發展路線,做出了正確指導抗日戰爭的決策、政策,制定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論持久戰》,它不僅成為了國內戰爭,乃至世界戰爭中的著名的軍事理論,同時它也是哲學上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現在,世界總體和平的今天,也許不會在發生像七八十年前一樣的慘烈的戰爭,但是并不代表,我們不能從這一篇文章一種學到東西。在此我簡單的談一談我讀完這一篇文章后,我的一點點感悟。首先,做人做事必須得樂觀,當然并不是盲目的樂觀。樂觀的前提是冷靜、客觀的分析了情況,才積極地思考,對待事物。第二點,要辯證的分析現有的問題,有利的、不利的都要統統列出來,對于有利的因素不要過分的夸大,但是對于不利的事情也是認真對待,不能忽視問題的重要性。要學習的是毛澤東主席辯證唯物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第三,就是積極努力去做事,不要因為一些困難就放棄,不努力什么也沒有。
讀《論持久戰》有感 2
本周學習了毛主席《論持久戰》一文,再次學習本文又有了新的想法,下面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正如題目所講毛主席為什么把抗日戰爭定義為持久戰,而不是盲目的認同速勝、亡國之類的言論?這就是告訴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同樣我們干小貸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我們心中有理想,我們才能有堅定的奮斗方向。如今我們作為小貸人,堅定理想信念就必須靠紅色教育,靠思想灌輸,靠不斷的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自然會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三觀,才能將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宗旨作為自身準則牢記于心。
其次,現階段的我們還要時刻保持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德作風,堅定我們小貸事業的正確性。回顧小貸成立至今,我們隊伍中有沒有出現知行不合一的人或者散播些不利于部門發展言論的人?這點大家都要進行深刻反思。還有隨著我們業務的不斷發展壯大,客戶經理之間的業績差距越來越大,這樣就會有一些人會把自己營銷不出戶,業績做不上來這些客觀原因全怪罪于我們平臺。但是有很多時候自己報的每日工作計劃次次落空,卻還不知道其問題所在,這就是典型的理論與實際脫節。還有在晨夕會的學習中也存在著過耳不入腦,過眼不入心,就是站起來發言也是敷衍了事的狀態,殊不知自己一直在做的都是偽努力,是自身進步最大的障礙。我們也不能只顧眼前利益,這樣自己的三觀也只會變得越來越消極。總而言之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個人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
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立志向,堅持自身信念,不能屈服于一時困難與挫折。就比如在每天的'營銷中,誰也不能保證今天會有意向戶或者能直接達成貸款合作的客戶,我們唯有用心去拜訪,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身能做到踏實營銷。相信大家在發放一筆屬于自己營銷客戶的時候那種喜悅感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這也證明了營銷這條道路就是一條光明正確的道路,唯有一直向前,才能一步步離優秀的客戶經理越來越近。最后更不要斤斤計較與個人私利的多少與得失,要時刻把團隊和平臺放在首位才是我們成長的最關鍵一步。
讀《論持久戰》有感 3
為了完成作業我在這段時間看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看了一些別人的真知灼見。《論持久戰》將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辯證法和唯物史現有機地結合起來、貫穿始終,用以說明中日戰爭過程和結局。《論持久戰》的發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論持久戰》用客觀和全面的哲學方法論分析中日戰爭,辯證地闡述了中日戰爭的形勢,毛澤東是第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社會實踐互化的典范,他引用了與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對中日戰爭的作如此分析:“(中國能戰勝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他指出:“由于日本社會經濟的帝國主義性,就產生了日本戰爭的帝國主義性,它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毛澤東用客觀的和全面的觀點分析和比對中日戰爭矛盾雙方的基本特點。
(1)敵強我弱:日本是一個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能力較強的帝國主義國家;中國則是一個軍力、經濟力和組織能力較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2)敵退步我進步:日本帝國主義從事的戰爭是侵略戰爭,目的在于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階級矛盾,霸占中國領土,這是日本必然失敗的主要根據;中國則與日本相反,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日戰爭是民族解放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必然取得勝利的主要根據。
(3)敵小我大:日本是一個小國,其人力、軍力、物力、財力均感缺乏,戰爭是在先天不足的條件下進行的,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中國則是一個大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廣土眾民,能夠支持長期戰爭。
(4)敵寡助我多助;日本帝國主義由于是侵略,必然受到國內外堅持正義人民的反對,失道寡助;中國則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必然得到國內外大多數堅持正義人民的支持,得道多助。論持久戰》還闡述了一系列帶有中國特色的唯物辯證法范疇。
比如,用“我們承認戰爭現象是較之任何別的社會現象更難捉摸,更少確實性,即更帶有所謂‘蓋然性’。但戰爭不是神物,仍是世間的一種必然運動”揭示了必然性和蓋然性的辯證關系。此外,《論持久戰》還引用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些帶有中國傳統哲學特色的名句,來說明全面看待中日戰爭和采取合理的戰略戰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通過對“盧溝橋事變”以來抗戰十個月的經驗總結,尤其是“亡國論”和“速勝論”喧囂塵上、四處彌漫的情況下,一針見血地指出:“戰爭問題中的唯心論和機械論的傾向,是一切錯誤觀點的認識論上的根源。他們看問題的方法是主觀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無根據地純主觀地說一頓;或者是只根據問題的一側面、一時候的表現,也同樣主觀地把它夸大起來,當作全體看。”他強調指出:“采用客觀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去考察戰爭,才能使戰爭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冷靜、客觀、全面地看待那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以簡練的語言論述了抗日戰爭的持久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科學地預見到戰爭中敵我力量互為消長的總趨勢,中國由劣勢、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御、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保守到退卻。這樣,毛澤東就得出了抗日戰爭必然經歷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和戰爭態勢,正確地預見了戰爭發展的一般規律。在長期的革命斗爭歲月中,“以民為本”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中國共產黨特有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其中,毛澤東的貢獻和作用是最重要的。
日本敢于侵略中國,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們數萬萬站起來了的人民之前,只有團結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實行“軍民一致”,才能瓦解敵軍、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可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一開始就是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實事求是,從而預言了戰爭趨勢。毛澤東用他的正確的、科學的思想指導中國走向解放,對于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也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只有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出路。
讀《論持久戰》有感 4
《論持久戰》的問世,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在此之前毛澤東就提出了抗日的民族統一戰線問題;1937年,又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為提高全黨干部素質、迎接即將到來的戰斗,毛澤東還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了《實踐論》、《矛盾論》的演講。
文中首先對于“速勝論”和“亡國論”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戰爭將是持久戰。中國不會亡,中國人不會淪為亡國奴,我們必然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全文總結起來原因有四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由于敵強我弱,所以這場戰爭一定不會很快結束。而后三點則可說明我們一定會勝利,只不過要經過持久戰。文章條理清晰,娓娓道來。據理力爭的推翻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無科學理論,使人們對這場戰爭持正確的態度。同時,條條闡述我們會取得戰爭勝利的原因,增強了我們對戰爭的信心。
隨后文中闡述了我國將采取的戰略,分析了戰爭趨勢。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同時強調“兵民是勝利的根本”,應團結廣大農民群眾,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可見他把勝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許日本在武器上比我們先進,但是勝利最終還是屬于我們的。而歷史也足以證明他的理論的正確性。
最后,而對于戰爭的趨勢,他預測將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不能預斷,總體趨勢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一點是我最為佩服的,當時毛澤東寫這篇文章時剛處于戰爭初期,而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對戰爭的推測準的讓我們吃驚。足以顯示了他對戰爭獨特而敏銳的洞察力和他的軍事才華,也難怪這篇文章會被奉為經典,成為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同時被譽為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
有人說,這是當代的《孫子兵法》。 也有人說,這是中國的《戰爭論》。毛澤東的特色,是以弱勝強。這是軍事上最難做到、又是軍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具體而言,“《論持久戰》,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兩個首次。” 一是首次把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二是首次提出開辟敵后戰場。由此,“形成了一種犬牙交錯的戰爭。”國民黨正規軍大步退卻時,我們依然在敵占區的每一個角落,拖住敵人的腳步,靠的就是游擊戰,全民皆兵!這是個奇跡。奇跡的創造,得益于信任群眾、廣泛發動群眾,這正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讀《論持久戰》有感 5
第一次仔細研讀的論文。拋開思想性、軍事論題和歷史背景,單從議論文寫作的視點學習這篇文章。學習作者論文的全體結構規劃、證明流程和證明辦法。
依照邏輯次序,先提出問題,敘說歷史背景和當時局勢,之后剖析中日兩邊的特色,得到問題的依據,也便是論據,最終得出觀念。由于韶光聯系,我只看了問題的依據和駁亡國論,這是最重要的2部分,能以小見大也。
在問題依據部分,作者言必有中指出戰役實質,然后剖析中日兩邊的特色。首要剖析影響戰役的要素:兵力、經濟力、政治安排力,戰役的性質(前進性、讓步性和粗野性)。別離剖析了日本、我國在這幾大要素的比較。得出,日本的兵力、經濟力和政治安排力是強的,但其戰役是讓步的、粗野的,人力、物力又不足夠,國際局勢又處于晦氣。我國反是,兵力、經濟力和政治安排力是比較地弱的,但是正處于前進的年代,其戰役是前進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撐持久戰,國際的大都國家是會要幫助我國的。問題的依據樹立在要評論的事物的特色上的,因此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依據。剖析非常精辟。
總結下來,開端駁亡國論。作者并沒有開宗明義批駁,而是選用按部就班的批駁辦法。列出亡國論的所謂的一般論據,之后說出自我的對立依據,然后持續引證亡國論更有力的依據,之后舉出針對性的依據。證明中,思路是捉住證明的需求的要害依據-----日本的'讓步和寡助,我國的前進和多助。捉住亡國論的依據中的片面和主觀性(首要是剖析我國現狀和印度、阿比西尼亞的不一樣,闡明亡國論的依據站不住腳),一起帶給自我全面、客觀的論據(我國當時狀況存在成功的條件)。證明非常精辟,有層次感和說服力。證明中,超多使用了對立論,緊緊捉住了事物開展的根本對立和對立的首要方面。
總之,本文是一般論文的模范,好好學習。
讀《論持久戰》有感 6
論持久戰中有這樣一段話,盧溝橋事變⑴以來,四萬萬人一齊努力,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樣一種公式,在廣大的人們中流行著。這個公式是對的,但有加以充實的必要。抗日戰爭和統一戰線之所以能夠堅持,是由于許多的因素:全國黨派,從共產黨到國民黨;全國人民,從工人農民到資產階級;全國軍隊,從主力軍到游擊隊;國際方面,從社會主義國家到各國愛好正義的人民;敵國方面,從某些國內反戰的人民到前線反戰的.兵士。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因素,在我們的抗戰中都盡了他們各種程度的努力。每一個有良心的人,都應向他們表示敬意。我們共產黨人,同其他抗戰黨派和全國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團結一切力量,戰勝萬惡的日寇。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統一戰線上可以放開任何敵對思想,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抗日,不管是多數還是少數,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都是在抗日,都是值得尊敬。同理,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的正能量作戰方式,不管哪一種作戰方式,不管是坐而論道,還是沖鋒陷陣,不管是長篇大論,還是一個頂字,都是在表達一顆我們炙熱的愛國思想,如果狹義的認定正能量的宣傳方式,是局限了我們的思想,也是局限了我們的宣傳范圍,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建立最廣泛的互聯網正能量統一戰線,不在于一個以何總方式,不在于宣傳的手段,而在于把正能量傳遞出去。傳遞一個人也是傳遞,我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獻上我崇高的敬意,我作為一名89年介于80后與90后的人,對于前輩們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我們感到高興,變達我的尊敬。都是為了傳遞正能量,又何必糾結于在于何種方式,何必局限于何種方式。
論持久戰沒有讀完,目前先寫出這么多,是肺腑之言,希望大家多多傳遞正能量,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受到我們的影響,一言一行不局限于網上,不局限于生活,君子慎獨,希望大家多多慎獨,一言一行皆有意。
讀《論持久戰》有感 7
一九三八年,面對嚴峻的抗日形勢,毛澤東提出了持久戰,駁斥了不切實際的亡國論和速勝論,表明了中國人民必勝的信念。
持久戰說的是戰爭,而期貨交易和戰爭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毛澤東在提出戰略方針時說:“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作戰,是高度的運動戰”。期貨市場就是一個變動不定的戰場。——采用全面、客觀的觀點去考慮“戰爭”,才能使“戰爭”問題得到正確結論。
在駁斥“亡國論”和“速勝論”時,我很有感觸。亡國論在期貨交易中就是沒有信心的表現,沒有強烈的獲勝欲望,就欠缺了果斷出擊的能力,而喪失了獲取勝利的機會。而速勝論,則只是幻想,沒有勇氣在長期作戰中獲取經驗,以擊垮敵人。在交易中追求速勝的效果往往是盲目的,帶著強烈的主觀愿望,使自己的`判斷出現誤差,導致頻頻出錯。只有在長期的交易過程中,獲取經驗和教訓,才會積累更多獲勝的條件。在論述為什么是持久戰時,毛澤東提到,要運用正確的方針,不犯原則性的錯誤,積累到一定階段能獲得反轉。這在期貨交易中再貼切不過了。在交易中,找出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在交易過程中嚴格執行止損控制風險的原則,持續的做下去,最終會找到持續盈利的方法,使自己的正確方法不斷加強。
持久戰中的三個階段在期貨交易中,分成了:
(1)學習優秀交易員的交易法,改正自己的錯誤
(2)找出自己適合的交易方法
(3)不斷復制正確的交易方法。
三個交易階段,第一階段是艱難的,而且要保證自己不被市場吃掉,在這個階段中,是積累經驗的階段,也是一個長時間的磨練過程。
第二階段是使自己的優點不斷加強,找到盈利模式的階段。
第三階段是獲取持續利潤的階段。
能動性在戰爭中。在這里,毛主席為一個指揮員提了要求。也是對一個成功交易者的要求,一個交易者不應該離開客觀條件成為莽闖家,不能夠超越客觀條件,追求利潤。在基本面和技術面都不支持的時候,硬要闖進去交易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在交易中要有成功的勇氣和把握市場的能力,在做出錯誤決定的時候要有保存自己的能力。
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這三點恰恰是交易中很重要的三點。
主動性,不是盲目的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穩定獲利方式,按這個方式實施能減少失誤的次數。
靈活性,是要在看似雜亂的市場中,找出條理,正確的方法。在這里,審時度勢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要把握行情的趨勢,把握好了行情的趨勢才有主動出擊的機會,而不是被行情牽著鼻子走。
計劃性,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無法獲得勝利。毛主席在這里提到了近代技術發達使計劃增大了可能性。肯定了信息的重要作用。在計劃交易時要根據綜合形勢定計劃,但也要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信息變化調整計劃。在每天開盤前根據倫銅的變化調整計劃,在交易過程中,關注匯率和其它變化,都是調整計劃的表現。
在這里,毛澤東主席提到了外線速決進攻戰和運動戰。我覺得和短線操作非常相似。在短線操作中,特別要留意的就是計劃中要帶靈活性,短線交易就是一場運動戰,目的是消滅敵人(獲取利潤)拼命主義是不對的,在發現和市場反向而馳時要懂得保護自己。毛主席提到要放棄一部分土地以更好獲得打擊敵人的機會,更鮮明地說明了在期貨交易中放棄一部分利潤讓行情發展以獲得更大利潤地重要性。
決戰。一切有把握的戰役堅決決戰。要勇敢地參與自己判斷準確的行情,不能猶豫以免貽誤戰機。不決戰就勇敢退卻,不能絲毫留戀,在錯誤的時候要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堅決出場等待新的機會。
敵人的挑戰書,激將法。這些就是期貨市場中的陷阱,比如假突破,騙線。堅定才是勇敢的明智的將軍,在交易中正確的時候不要被回調欺騙出場。在大趨勢的情況下,不要被反向的假突破,欺騙進場,要有耐心。
《論持久戰》是在抗日戰爭的初期提出的,這也是對一個初入期貨交易市場的初學者的要求。在變化不定的市場中,改正自己的錯誤,強化自己的優點,把握市場的特性,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運用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的策略,找到獲得持續盈利的方法,一定會獲得成功,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者。
讀《論持久戰》有感 8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在那個急需要軍事天才來拯救中華民族的年代,創造了令人為之折服的軍事奇跡!一次次在危難時刻,他把我們的黨,人民,和人民軍隊從泥潭中拉出來,又一次次領導我們的人民軍隊克服重重困難,使其發展壯大!城市到農村的戰略轉移,建立紅色根據地,一次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再到長征途中,創造為世人稱道的四渡赤水。尤其是決定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抗日戰爭,毛澤東更是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論持久戰》,成功預計了這場中國與帝國主義日本,在這場戰爭中,將面臨的戰爭結局——規定了戰爭不能速勝……中國不會滅亡,最后勝利是中國的……而只能是持久戰。
毛澤東同志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思想財富,他往往是站在一個超越了軍事的角度來對軍事行動(戰爭)進行表述。這是毛澤東不單純是一個軍事家的體現!它是一個政治家,一個哲學家。所以他的思想方向首先應該是先從政治層面著眼,再結合其特點運用哲學思想理論來進行認識,使其能看得更加深遠更加深刻。
毛澤東在寫《論持久戰》時,是在抗戰初期,那個全中國人都最痛苦的階段,毛澤東在思想上點燃了全體中國人的智慧,最后擊敗日本帝國主義。蔣介石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也是備加推崇,白崇禧更是將其視為克敵制勝之法寶,組織軍事專家深入學習。自己也更是認真研讀,又在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看法。所以說《論持久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指導思想并不夸張!
政治家和統帥應該作出的最重大的和最有意義的判斷,是根據這種觀點正確地認識他所從事的戰爭,他不應該把那種不符合當時情況的戰爭看作是他應該從事的戰爭,也不應該想使他所從事的戰爭成為那樣的戰爭。這是所有戰略問題中首要的,也是涉及面最廣最基礎的問題。這種軍事家已經不單是一個軍事家而已,他從全局從全民族來考慮這場戰爭,來看下《論持久戰》的前一段語句: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周年紀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團結起來,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同敵人作英勇的戰爭,快一年了。這個戰爭,在東方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歷史上也將是偉大的,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個戰爭。身受戰爭災難、為著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奮斗的每一個中國人,無日不在渴望戰爭的勝利。
現在讓我們再重溫一下主席的經典論斷!也就是《論持久戰》的結論:“在什么條件下,中國能戰勝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這個戰爭要延長多久呢?要看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實力和中日兩國其他許多決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很快實現,戰爭就要延長。但結果還是一樣,日本必敗,中國必勝。只是犧牲會大,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時期。”“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在戰爭的過程中……使中國軍隊的裝備逐漸加強起來。因此,中國能夠在戰爭的后期從事陣地戰,對于日本的占領地進行陣地的攻擊。這樣,日本在中國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將頹靡。中國方面,則抗戰的潛伏力一天一天地奔騰高漲,大批的革命民眾不斷地傾注到前線去,為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占領地的堡壘和根據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擊,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一九三六年七月與斯諾談話)“中國的政治形勢從此開始了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的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由于當前的抗戰還存在著嚴重的弱點,所以在今后的抗戰過程中,可能發生許多挫敗、退卻,內部的分化、叛變,暫時和局部的妥協等不利的情況。因此,應該看到這一抗戰是艱苦的持久戰。但我們相信,已經發動的抗戰,必將因為我黨和全國人民的努力,沖破一切障礙物而繼續地前進和發展。”(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這些就是結論。亡國論者看敵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勝論者看敵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這些都是錯誤的。我們的意見相反: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我們伴隨著祖國的迅速成長而成長。感受到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奮斗不息的精神,我們偉大民族,決不屈服于任何世界其他民族的那份壯志雄心!所以我們身上肩負的責任不亞于我們以前的任何一代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我們來完成!
21世紀的我們,更要秉承這樣的優良傳統,用信心百倍、百折不撓、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投入到我們日常工作當中,學習毛澤東思想,學習好主席當年的那種生活態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種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我想應該是比單純的學習那段歷史抑或那段文字,對于我們來說更有價值!
讀《論持久戰》有感 9
在戰爭的歲月里,總是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發生,我們此刻的電影總是在更新著人們的視覺,淚與血的揮灑,敘述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頑強抵抗的精神,為中國而戰,為民族而戰,為了四萬萬同胞的幸福生活而戰。革命期間的人們抱著同一個夢想奮斗著。
毛澤東一代無產階級的領導人,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刻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論持久戰》的發表,激勵了一代革命先輩的自強不息,排除了戰略思想上的矛盾與迷茫,講一個澄清的戰爭本質展此刻人們眼中,讓人民了解、并進取的投入到抗日中去。為中華民族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論持久戰》中詳盡的分析了中、日之間的力量比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到自我的不足與優勢,敵人的優勢與不足。明確正確的指導思想,不要被速勝論和亡國論愚弄了,指明我們僅有堅持持久戰才能獲得勝利,速勝論與亡國論是不貼合實際條件的。并一步一步的說明了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根據、駁亡國論、駁速勝論以及提出持久戰的可行之處可行之理。
毛澤東同志比作出進一步的規劃與實施的具體步驟,具體的作戰方案:運動戰、游擊戰和陣地戰,并根據軍事力量的比較采取適當的戰爭形勢,指出不一樣情景下作戰的意義,闡述這樣的原由,使人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我們的抗戰是有規劃有組織的,更加堅信我們必須會取得勝利。強掉建立全國統一戰線,建立全民族統一戰線,發展政治教育,主張團結就是力量。并結合國內外,以及日本國內的政治矛盾,指出時間的重要性,國際形勢的嚴峻,以及進一步強調持久戰的正確性,讓人們更加信服。我們不得不承認,毛澤東同志確實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其理論中的經典的'論述包含了各個領域的高尚思想,戰爭的藝術是與所有的藝術相同的。
崇高的夢想成就崇高的人,我們能仰望,也需要思齊。《論持久戰》中最令我著迷的是思想理論的優劣轉換,平衡一詞,更是讓人覺得深奧。那種能夠掌控一切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充滿了應對挫折的力量!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無疑起到了這么一個作用。
讀《論持久戰》有感 10
讀了毛澤東《論持久戰》后頗有感受。文中主要闡述了,在我方弱于敵人時或環境不利于我方時應采取持久戰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則必勝.在此情況下要杜絕投降論和速勝論,因為在敵強于我時這兩種論調就不現實,必然導致客觀失敗.主要內容是:
1、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
2、論述了只有實行人民戰爭,才能贏得勝利的思想;
3、闡明了抗日戰爭作戰的形式上,主要是運動戰,其次是游擊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主席說:“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它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的國力雖然比較弱,但它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又有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都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人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日本的侵略行為損害并威脅其他國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國際的同情與援助;而中國的反侵略戰爭能獲得世界上廣泛的支持與同情。最后,毛主席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會輸嗎?答復:不會。中國會速勝嗎?答復:不會。這個戰爭會持續很久。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國內,當時有著“中國會輸、中國能速勝的錯誤思想。為了人民,毛主席告訴了我們正確的看法。
毛主席還指出,這個持久的戰爭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著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毛澤東強調“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他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讀完《論持久戰》,我感觸很多。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持久戰呢?無論是誰,都不可能經歷一帆風順的一生,也不太會有注定失敗的一生,成功的取得往往需要經受過無數困難與挫折的洗禮,不可能不廢吹灰之力就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只要你有毅力,不怕失敗,不怕挑戰,成功近在咫尺。所以“速勝論”與“亡國論”都是錯誤的,我們的人生同樣需要持久戰。在一生中,我們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正如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一樣,人生或許有更多的時期,認清每個時期自己的任務,確立不同的目標,我們會過得更加充實。論持久戰提出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論斷,那么在人生中,自己就是勝利之本,每一個人都掌握著自己的前途與命運,選擇怎么樣的人生道路,最終會有什么樣的歸宿,你,都是根本。我想,我們現在需要從全新的角度去學習思考論持久戰,去體會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賦予它不一樣的含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負我們的使命,不斷的成長與提高。
【讀《論持久戰》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持久戰》有感300字范文03-30
論持久戰讀書心得12-03
論持久戰讀后感10-05
論持久戰的讀后感(精選20篇)04-21
讀《竊讀記》有感12-21
(優)讀《竊讀記》有感09-28
讀《寒鴉》有感08-03
讀《列子》有感04-15
讀《狼道》有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