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正月十五包吃元宵
正月十五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但我還回憶著那段包元宵吃元宵的經歷。
那一天我和媽媽去商店買做雨花石元宵需要準備的東西,有面粉、可樂粉、芝麻陷,先把一團面把它和好,為了不讓面粘,可以把面粉灑在面里,然后再把面從中間切開,把可樂粉放到一邊的面里,再把兩團面做好,再把褐色的面放到白面上,把面分成四份,然后取出其中的一份做一個小餅,然后把芝麻餡放進去,然后把口封好再團圓來就可以了,元宵可以有大有小,有粗有細,這樣才像真正的雨花石元宵了。
煮時用下面漏的勺子把雨花石元宵慢慢地把放到鍋里,煮時要用熱水煮,煮的時間要半個小時,因為皮有點厚,等了10分鐘、5分鐘、3分鐘……我很想快點吃上雨花石元宵。
不一會元宵出鍋了,我先把元宵用漏勺盛起來,再用勺子盛一碗水,把雨花石元宵放到碗里,想用筷子夾起來吃,可是媽媽看到了,攔住我,說:“現在雨花石元宵很燙要用勺子慢慢的吃,”我忍著,我拿起小勺子,輕輕地盛一個,然后慢慢地吹了一下,再小心翼翼地把雨花石元宵放到嘴里,吃了一下,真是太好吃了,真是美味呀,看著這既漂亮又好吃的雨花石元宵,我又想再吃一個,我又慢慢地品嘗這“神奇”的元宵,這元宵是我自己包的,我吃著元宵不禁笑了起來。
經歷了這一次包元宵、煮元宵、吃元宵的過程。我覺得第一次包元宵我很有收獲,知道了媽媽以前是那么辛苦地為我們做飯是多么不易,我們做孩子的要幫父母做家務。
篇二:元宵節包元宵
元宵節這天,好友徐揚約我去他家包元宵,我愉快地答應了。 到了徐揚家,他媽媽已經弄好了元宵餡,我倆認真地看她示范包了一個元宵后,便迫不及待地大顯身手。我先把糯米粉面搓成圓形,再把它拍成餅狀。徐揚媽媽在一旁提醒我們:“注意,粉面的中間要稍厚,邊緣要稍薄,這樣餡兒才不會露出來。”接著,我用筷子將餡兒挑進粉面里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緊面口,最后雙手輕搓幾下,一個圓滾滾的元宵就“誕生”啦!
“曹寧,咱們來一個包元宵比賽怎么樣?”徐揚笑著對我說。“行,就請你媽當評委。”我爽快地答應了。 比賽開始了,我倆迅速忙碌起來,搓面、挑餡、捏口……一系列的動作越來越熟練。我由于太想拿冠軍,因此也顧不上元宵的“造型”。不一會兒,桌子上已排列著一個個元宵。時間到,評委數了數,徐揚包9個,我包11個。這次我贏定了!
正在我洋洋得意之時,只聽評委說:“曹寧包的元宵有大有小,有扁有圓,質量不高;徐揚包的元宵大小差不多,全是圓滾滾的,質量很高,所以冠軍應該是徐揚。”我聽了,頓時泄了氣,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次,我不僅學會了包元宵,而且懂得了做事首先要講究質量,然后才能追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