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元旦的來歷
元旦的來歷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nóng)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chuàng)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guī)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nóng)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jié),而以西歷1月1日為新年。
篇二:元旦小故事
夫妻小兩口新婚剛一年,臨近春節(jié)要回家過年。夫老母在農(nóng)村,妻父母在城市。在回誰家過年問題上,小夫妻較起勁來。夫說:“母親含辛茹苦送我上了大學,現(xiàn)在又成家立業(yè)了,第一年要回我家過,讓老人家高興高興。”妻說:“我是獨生女兒,哪年三十都和父母在一起,今年也不能例外!眰z人互不相讓。眼看春節(jié)沒幾天了,夫妻倆開始各自采購年貨準備帶回家。走時夫指著妻的鼻子說:“你等著,等我回來再說!” 妻也不甘示弱回敬說:“你也等著,過節(jié)后再跟你算帳!” 夫憋著火獨自上了火車。第二天妻賭著氣上了長途汽車。 到家了。 夫到了妻家,妻到了夫家。
新年賀喜
曾經(jīng)有一個財主,本人文化不高,可是很愛出風頭,快過年了,人家給寫了一副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這樣的:“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人滿門。”可是這財主覺得不滿意啊,就叫人改了,“天增日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
討吉利
大年三十,芳芳的爸爸掛年畫。他掛好第一張后,便叫芳芳從后面看他掛第二張是否與第一張平齊。為討吉利,他叮囑芳芳說:"我要是掛高了,你就說發(fā)財,我要是掛低了,你就說健康。"當他把畫掛好后,芳芳左看右看都一樣齊,于是報告說:"爸,不發(fā)財,也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