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高考的記敘文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的記敘文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
從呱呱墜地的第一聲哭泣,到懂事無知的孩子;從年少瘋狂的昨天,到理智果段的今朝。而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他們辛勤的工作著,過著簡樸的生活,換來了我蓬勃的生機;他們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
長大,是一種責任。長大,就意味著我要獨自去面對、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的一切,無論是酸、甜、苦,辣的,我都會經歷的.!因為我已經懂事了,已不再是那個曾經賴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淘氣小女孩。小時侯,如果我遇到了傷心的事,我可以在父母面前哭個痛快,然后轉身將它輕輕忘記,不留痕跡。而今,有了心事卻只能埋在心底,強作笑顏,不露出丁點的蛛絲馬跡,因為怕他們知道后比我還焦急或為了我而添一份多余的擔心。小時侯,我為了吸引身邊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總是哭喊著纏著父母要買這買那,以滿足我心中的那小小的欲望和虛榮心。而今,每次用完了身上的錢,總是開不了口,不知該如何啟齒跟家里面要錢;胡亂花錢的時候,總有一種負罪的感覺。何曾想過,我們手中的點滴要通過父母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小時侯,我從不知天高地厚,從來不懂得關心與否,總是閑父母說話過于羅嗦嘮叨,不耐其煩,總是聽不進勸告的只字片語,我行我素。而今,才發現嘮叨是一種關懷、一份愛,他們總是默默為我驅趕了身邊的一切逆流。
小時候,我總是在內心埋怨,束縛了我太多的自由,總是努力張開翅膀,想沖破身上的樊籠,飛翔外面自由精彩的天地。而今,我終于明白,家才是我心靈停泊的唯一港灣。那里只有無盡的親情和愛,與生俱來,割舍不斷。
從小到大,在我身上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愛和汗水,濃縮了無數的擔心和淚水。現在,我已有責任和能力去獨自面對一切的挫折困境,不能再讓他來為我分憂解愁,為我擔驚受怕。
因為,他們都已在時光的腳步中逐漸蒼老,經不起更多的風雨! 而我還要走完我以后的路!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2
踏上久別的故鄉,望著物非人也非的鄉景,我心化為血水,只覺錐心之痛。——題記
為著奔喪,我與父母在朝陽初升之際,伴著清風,乘著小車,一路高歌,踏上歸鄉征程。
想著馬上就能擁抱闊別許久的故鄉,我著實是百感交集。自從村中喬遷,爺爺奶奶也因病住到小叔家,我便再沒有回歸故鄉懷抱了。只是聽說村中實行了大規劃:
山底下的幾棟老屋早已被歷史所淘汰,被“拖拉機殺手”無情地摧毀了,如今能望見的也只是“九曲黃河萬里沙”的壯景,雖不及沙漠一望無際的壯觀,卻也是名副其實的“黃土山溝”了。
但我對于這些傳言竟至于頗為懷疑,我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變動來的如此之快。然而即刻便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那悲涼的真實“風景”。
車快到村口了,眼前的景色也真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昔日村口婆娑的樹影,老態龍鐘的古屋,憨態可掬的裊裊炊煙無一例外的不翼而飛,一塊“施工重地,請勿入內”的牌子醒目的立著,大風一刮而過,留下一個風沙狂舞的世界,瞬時間,天地一色,地是黃的,天是黃的,直叫人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地。
下了車,我心急如焚,火急火燎的直奔奶奶家原先的住處,我驚呆了:
這里,由爺爺奶奶汗水的結晶,更有著我們幾代人的回憶;這里,有我們的秋千,有我們的過家家,有我們的捉貓貓。但眼前——
山川夷為了平地,山溝填為了平地!
一切的一切,像一把柔和卻又尖銳的利劍,其柔之柔柔到可以穿過我的肌膚直擊我的內心,其銳之銳銳到將我的心直擊而過,我心絞痛!我好希望好希望那老屋可以等著我,讓我去同它道個別,讓我見它最后一面。然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總是那么大,它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都不會相交!
一整天,我悶悶不樂。村中那位老者的逝世,與我倒沒有多大的感觸,只是在那樣的氣氛中,我對曾經的不舍更為沉重,那哀歌,似乎也在為逝去的曾經訴苦;那挽聯似乎也是在挽留曾經的美好。
驀然回首,只覺繁華落盡,留下一地拾掇不起的唏噓。
多少次夢中哭著醒來,淚光中,又幻出那情、那景。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3
一記敘文的表現手法
1、常見的:對比、象征、襯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諷刺夸張
2、較常見的:側面烘托、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二、 區分比較
寫作手法是一種統稱,包括:“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 “結構手法”等。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修辭手法包括:比喻 比擬 借代 夸張對偶排比 反問 設問等。
結構手法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伏筆照應 鋪墊懸念 承上啟下 首尾呼應 順敘 倒敘 插敘等
三常見表現手法的定義
1 對比:在文章的主體結構或主要內容中,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安置在一定條件下,使之集中在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系,即為對比的手法。
如魯迅的《故鄉》中將二十年前后的家鄉變化進行對比。
2 象征:此方法指,文章借用具體的、形象的事物,來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說,借用某一特定的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注意:象征體和被象征體之間要有共性。
如冰心的《談生命》用東流的春水、小樹這些具體可感的物,來暗示生命的歷程是苦樂相伴、而生命的本質是在于生當奮斗不息,生命的規律又是始于微小、繼而成長、最終消亡的,表達了作者自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告訴人們應該讓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多彩。
再如高爾基的《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時刻,作家筆下的海燕就表達了抽象的思想感情,即熱烈贊揚了俄國大革命前夕英勇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而海鷗呀、海鴨企鵝呀則象征了那些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3.欲揚先抑【先抑后揚】:這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揚”褒揚、抬高;“抑”按下、貶低。作者欲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義處落筆。
例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先寫阿長長相的丑陋、沒文化、愛絮絮叨叨、睡姿的難看、腦子里還有很多古怪的規矩以及害死我的隱鼠等來表現我對她的討厭憎惡之情;這些都是為了后文贊揚阿長,表達作者對他無限敬愛之情埋下的伏筆,也使阿長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感表達更加充沛。
4.諷刺夸張:夸張是一種故意“言過其實”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強化感情。諷刺是人們針對社會生活中不合理的、錯誤的或者腐朽的人或事,用譏諷、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在,以達到貶斥、否定、批判的目的。
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用夸張讓范進喜極而瘋,將科舉對人們的毒害這一事實放大,就具有了強烈的諷刺意味。
5. 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個人之“志”,借助于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從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來描述物表現志。通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多用于詩歌、散文創作)
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就借自己簡陋的居所來表達自己安貧樂道、追求高尚品德的志趣。
6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通過對事物的描寫或環境的渲染,來抒發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朱自清的《春》,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春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7襯托:文章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別的事物作陪村,這種“烘云托月”的表現手法就是襯托。用類似的事物作陪襯叫正襯,用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叫反襯。
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用菊花來正襯,用牡丹來反襯,突出蓮的高潔。
附: 區分 :
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借助于對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作者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哀、樂、愁、怨、憎、懼,但是這些情緒不能看成是一種思想。
托物言志: 通過對客觀物的.描寫,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此“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
鋪墊: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得基礎性描寫。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四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
對比:
a.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揭示本質;
b.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c.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象征:
a.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
b.表達了~~~~的感情;
c.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
d.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欲揚先抑:
a.顯示一種變化的節奏美,使文章情節曲折動人,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b. 為表情達意蓄勢,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感表達更加充沛;
c.造成鮮明對比,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d.如果在文章最后面出現“揚”,還可以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
夸張諷刺:
a.夸張可以突出人物,強化感情,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b.諷刺可以使語言辛辣幽默,加強文章深刻性和批判性。
襯托:
a.可以突出主體事物的特點,
b.強調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c.增強語氣,d.使意義明顯。
總之 “加強 突出 顯示 增強”等等
五考查“表現手法”的常見題型
1、表現手法的直接判斷及其作用的分析闡述。常見題型為:“本文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2、對象征意義的揭示。常見題型為:“某事物的象征意義是什么?”解答時既要聯系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相同點,還要聯系文章的主題進行分析。
3、在文章寫作特色賞析和句段的賞析中,也往往聯系到表現手法。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4
普通的蟲,只有獨自承受過破繭的苦,才能幻化成美麗的蝶;沉香樹,只有自己承受過愈合傷口的痛,才能產出彌足珍貴的沉香;一個人,也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
冰心說:“成功的花,人么只驚艷于她的美麗,卻不知當初她的芽浸滿了血和淚。”而如今成功的人,人們只驚羨于他們的成就,卻不知當初他跌倒后站起來的痛苦。不經歷命運的錘煉,不能鍛造出強者;不獨自克服命運的錘煉,也終不會成為強者。
那個在地壇中靜靜思考的人叫史鐵生。一個在最狂妄的年紀失去了雙腿的病人,一位在病房中無數次想到了死的年輕人,當他在地壇中獨自思考生的意義、參悟了死的真諦時,他的靈魂再次站了起來,于是,他擁有了全世界。“死是一個必然會到來的節日。”“生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生。”這位身陷輪椅之中而靈魂屹立不倒的`作家,不可不謂之強者。
那位在山坡山帶領村民們默默植樹的蒼顏老人是褚時健。在經歷過那個動亂的年代,飽嘗了囹圄之苦與老年喪女之痛后,已經再無什么能驚起這位看似普通老者內心的波瀾。在看清了名利,看透了生活,看淡了生死之后,這位老人有一次站在了眾人面前,倔強地要在荒山上種出橙子。后來,這種帶著褚時健堅強與倔強的橙子,擁有黃金比例的酸甜與口感,被冠以他的姓氏——褚橙。只有褚時健親手種下的橙樹所結出的果實才被稱為褚橙,因為那里包含了一種在打擊之后又爬起來、甚至站得更高的精神。
那個身軀瘦小面容慈祥的黑人老者是曼德拉。正如種族歧視的火不能將他燒成灰燼,反而讓他浴火重生,鑄就了和平統一的南非的偉業一樣;幾十年在監獄中的慘痛經歷也不能磨損他堅定的意志,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消除種族歧視的決心。在被仇恨所擊倒后,這位南非首任總統選擇帶著寬容重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帶領南非前進。
曼德拉說“一個人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墜落,而在于墜落后再升起的高度。”人的一生也難免被困難所擊倒,而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5
我是一個行人,沿著時代的軌道向前走,經歷了照片由黑白到彩色,也經歷了人們對回憶由珍惜到冷漠。我看到圖像由模糊變得清晰,也看到人心由清晰變得模糊,這一切令我感到乏味。有一天,我做了一個決定——往回走,回到我出發的地方。
周國平說:“這是一個情感縮水的時代。”然而,是什么導致情感縮水呢?很多人將它怪罪于時代的發展,時代的喧囂。沒錯,就像巴赫金說過的:“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正如汪峰在《北京北京》里所唱,城市里充斥的“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音”無時無刻不騷擾著人們的心靈。的確,如此吵鬧的時代,單純的情感難以棲居。于是大家在心靈疲憊的時候開始埋怨時代,埋怨它的物質至上,埋怨它的燈紅酒綠,開始懷念過去那些簡單的生活。
難道這一切真的是這個時代的錯嗎?我想,不然。手機它不知道自己的出現會造就那么多“低頭族”,微博它不知道自己的產生會造就那么多“微博控”,電腦它也不知道自己的'誕生會讓那么多人淪陷于網絡世界。再看看那些厭倦城市喧囂的人,他們背起行囊,打著“逃離城市”的口號,來到遠離城市的山頂時,他們在干什么?看手機,發微博,轉彩信——哦,我明白了,原來導致情感縮水的不是時代而是處于這個時代的人們自己啊!
這個時代是喧囂,是吵鬧,然而誰說吵鬧中心靈就不能安靜?誰說喧囂中靈魂就不得棲居?林徽因曾說過:“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同樣生活在城市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如沈從文卻可以在自己心中筑一道圍墻將浮躁拒之門外,同樣生活在時代染缸里,李安卻能帶著理想與本真站在眾人面前。情感是否縮水與是否在如今并無關系,“空心人”走到哪里都是“空心人”,世界給不了“空心人”一顆心,就像時代給不了一個人安靜的靈魂一樣。
沿著時代的軌道往回走的我,看到了照片由彩色變成黑白,也看到了人們對回憶由冷漠變得珍惜,這一切令我欣喜不已。流連于此的我卻漸漸發現,不僅是那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原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浮躁,原來沿著時光軌道向前或向后,只不過是由一個浮躁走向另一個浮躁。
我再次背上行囊——往回走,沿著人心往回走,回到最初單純平靜的人心。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6
近年來考場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則,即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誕生了不少的優秀作文甚至滿分作文,為各界人士交口贊譽。但在那些高考滿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考生把“文體自選”兌現成了“文體自創”。當然,真能夠創造一種新穎的文體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們看到的不少數量的考卷屬于“四不象”文體,寫出的多是一些“散體文”、“雜交文”。記敘文是學生從小學三年級起步學寫作文時就開始練習的文體,應該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應手的文體。然而,很多高考記敘類作文,記事不知事件經過,難懂來龍去脈;寫人讓人難見其人,更別說凸現人物形象。其實,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藝術再現,作文就可以寫得極具個性神韻。下邊我們來談談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對你寫作記敘文有實際的幫助。
(一)以形傳神寫肖象
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肖像刻畫一般來說,是刻畫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態、衣飾等方面。形神兼備的肖像刻畫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表現出時代的特征;結合情節的發展,還能顯示人物的命運。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畫更要以形寫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學平時不太留心觀察他人,提起筆來作文時,就全是些陳詞濫腔兒,美人都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臉兒,柳葉兒眉;寫壞人則離不開尖嘴猴腮,賊眉鼠眼,滿臉橫肉……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寫活,寫真,謹小慎微須寫出他有別于他人的個性來。先看下邊的例子: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誰?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豆腐西施楊二嫂”。魯迅先生從頭到腳卻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這個被人世的污水弄臟,可鄙又可憐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冒現在讀者的面前。使春成為典型,成為唯一的人。可見,要寫好人物肖像,就“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艾蕪語)。下邊舉例介紹幾種基本的肖像描寫方法,以待啟發。
1、從作者觀察的角度寫
“果真紅衣人,振袖傾鬟,亭亭拈帶。望見生人,遍室張皇。”(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短短數語,把一個絕色少女的溫柔、深情、差澀以至于手足無措的神情舉止描繪得形象生動。
“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發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了霜。”(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禿了頂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嘲諷。)
2、從其他人物觀察的角度寫
“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統見玄德,長揖不拜。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亦不悅。”
孫權、劉備都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人主”,二人見了龐統都心中不悅,以此突出龐統相貌之奇丑。同時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之意。
3、從人物自我觀察的角度寫
“(吳蓀甫和趙伯韜決戰前做了一個惡夢,醒來后)無意在大衣鏡前走過的時候一回頭,吳蓀甫又看見自己的臉上擺明了是一副敗相。”(茅盾《子夜》)從來不肯認輸的吳蓀甫,此時已是個內心充滿了失敗主義情緒和以前判若兩人的人了。
4、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特點
契訶夫筆下的奧楚篾洛夫即是一個“變臉”的行家,慣于見風使舵。曹雪芹筆下的王熙鳳在黛一方面前、賈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環下人面前,可以說更得臉譜變化的精神,把一個惡毒、偽善、欺下瞞上的變臉行家刻畫得淋漓盡致。
5、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的同一特點
《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從初次登場到魂歸西天,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多次描寫他羽扇綸巾、儀表從容、談笑風生的豐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概。一部小說說下來,孔明的指揮若一,飄然仙仙的神情儀態,早已深深印在讀者心目中了。
6、工筆細描
“他穿的衣服,還是二十年前的新裝,一件團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紡綢的襯衫,長長的領扣松散著,露著勁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貼在身上,整潔,沒有一些塵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僂,他的半白的頭發很滋潤分梳到后面,還保持著昔日的豐采。在陽光下,他的臉呈著銀灰色———————”(曹禺《雷雨》)。對周樸園的肖像描寫詳細周全,由表及里,給人留下了他頑固、保守、自信、自負的深刻印象。
7、簡筆勾勒
“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魯迅《藥》)。幾筆勾勒出一個混混樣的劊子手形象,尤其以玄色醒目,滿身殺氣。
8、側面渲染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鞘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歸來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羅敷之美,盡在讀者的想象中,你想他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連耕田犁地的農民都給她耽擱了工夫。
此外,還有對比描寫,比喻、擬人、夸張手法的描寫,與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相結合的一些方法,留與我們在文學作品去感受、學習。
(二)只言片言盡顯人物精神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本身即是語言的藝術,它是靠語言來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的。文學語言本來包括人物的語言和敘述人的語言,我這里談的是人物的語言描寫方法。人物語言包括獨白和對話兩種。獨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語,對話是兩個人或多個人之間的相互交談。
人物的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說“言為心聲”,可見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鏡子,是袒露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歷來優秀作家都十分重視人物語言的描寫,常說的“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既是對作家塑生動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贊譽。也正是語言描寫的功能和作用的體現。
那么,常用的語言描寫技法有哪些呢?下邊示例說法。
1、只言片語勾輪廓
有時塑造人物只選其三言兩語,就能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袒露他的內心世界。如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筆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從小就懷有遠大的抱負。這里,通過他和傭者的對話,寥寥幾筆,就把他的`“鴻鵠之志”表達出來了。孫犁《荷花淀》:“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一貫積極向上,這次又第一個報了名要上前線,女人的識大體,生小怨的復雜心理活動一句話便寫出:先是一個陳述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然后生出一疑問,表面是說家庭的重擔將一個挑,實則驟別的依戀油然而生。人物質樸鮮活,栩栩如生。這類例子,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閱讀時你去細細體會。
2、間接描寫人景物
有時寫人物,不從正而或直接描寫,而通過他人的言語,現出人物形象。如漢樂府《陌上桑》中羅敷為應付太守的企求,盡情夸耀勾勒出一位風度翩翩,地位顯赫的夫婿形象。羅貫中《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四擒孟獲后,放回了孟獲。孟獲求救朵思大王。朵思獻計的一大段話,間接而全面地介紹了山陰洞的地理環境:山險嶺惡,道路狹窄;毒蛇惡蝎,煙瘴毒泉遍布。因而鳥獸俱無,人跡罕至,這是借人物的語言在描寫諸葛亮五擒孟獲的險惡環境。
“變色”嘴臉現原形同一個人物在前后說出了不同的話來,表現出判若兩人的形象。如契訶夫《變色龍》中的奧楚篾洛夫對同樣一只狗而前后大相徑庭的言語描寫,這就這樣方法。還有《范進中舉》中胡屠夫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言語及態度,《制臺見洋人》中媚外欺下的制臺變臉譜式的語言和表演等等。
3、一樣言語多樣說
針對同一事物,不同身份地位,經歷個性的人在傳達自己的情意時,語言各具千秋,各顯個性。如《水滸傳》中寫眾人擁護宋江做寨主時各自的語言就極富個性。盧俊義:“兄長枉自多語,盧某寧死,實難從命。”吳用:“兄長為尊,盧員外為次,人皆所伏。兄長右是再三推讓,恐冷了眾人的心。”李逵:“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將你來,眾人都饒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會讓來讓去,做甚鳥!我便樣將起來,各自散伙!”武松:“哥哥手下許多軍官,受朝庭誥命的,也只是讓哥哥,如何肯從別人?”魯智深:“若還兄長推讓別人,酒家們各自撒開!”這些人,有的委婉含蓄,有的顯露火暴,即使魯莽也各不相同。
4、用敘述的方法寫語言
這種間接手法筆墨經濟,省卻煩瑣對話,用精煉語言突出人物特征。如魯迅《祝福》中:“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朱自清《背影》:“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也變對話為直接敘述。
此外,還有與其他描寫配合運用進行語言描寫的方法,輔以說話人的語調、神態、肖像等,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7
當爺爺開頭品沖泡了四遍的陳年龍井,來吊喪的來賓也已慢慢散盡。媽媽緊緊地牽著我的手,與這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作別。我微微地苦笑,原來并沒有永久的家鄉,我們永久都是過客。
處理完奶奶的喪事,爺爺也不再堅守這一方留下了很多記憶的土地,服從地跟隨著我們來到城里。然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我很多次觀察了爺爺的回眸,那膚淺的眷戀與無以言表的無奈,最終都化為一滴渾濁的淚水,漸漸地倒流進心底。
別了,我聽見這兩個字。
在城里的爺爺,照舊每日早起。這在習慣了夜生活而對早晨陽光不屑一顧的城市,多少顯得有一些另類。然而,爺爺并不在乎那些異樣的目光,照舊每日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舊工作服,穿梭在社區的'各個角落。他在樓前被廢棄的土地開墾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種奇驚奇怪的種子,每日伺弄,神情嚴厲地仿佛在完成一項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爺爺的孤獨。由于我也有著這樣孤獨。我懷念家鄉的老屋。那每日早晨動聽的鶯啼,那木制樓梯凄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記的帶著淡淡芳香的泥土氣息。
在這一片鋼筋混凝土中,我已無法找到那樣淳樸與純粹的笑臉,我觀察爺爺每次想要揮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過中無奈的放下,我總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當年的爺爺是一片意氣風發的綠葉,他可以臨時離開他的根,去遠方漂浮,查找屬于他的風景,然而如今,這一片綠葉已然靜靜凋零,他需要回去,與家鄉永久地廝守在一起。
那是爺爺的八十大壽,親戚伴侶們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轉,卻尋不見爺爺的身影。靜靜起身出了宴會大廳,我觀察爺爺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過去,握住了爺爺的手。爺爺動動嘴唇,說“我想回家J仿佛是一個尋求家的庇護孩童。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8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相機,甚至是更高級一些的數碼單反相機已經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而那一份圍坐一起看著發黃的老照片追憶似水年華的溫情,似乎也已不復存在了。那份點滴的美好也正在一點點被現代科技稀釋。
是現代科技的過錯嗎?不,不是這樣的,他為我們提供了永不泛黃的照片記憶,它是美好的。錯就錯在人們的對照片的頻繁更新與快速瀏覽,而忘記去抓拍生活中有意義的點滴與邊瀏覽照片邊去回憶美好的點滴。
“人們的品質顯示出時代的特征,正像汽車一樣”,伊麗莎白.鮑恩曾說過。是啊,現在人們快速、浮躁的生活品質反映出了整個社會正處于一種不正常的快速之中。果真,快速、簡單得到的東西不容易被珍惜,正如如今的照片一樣。我們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個普通人在中了一份超級大獎之后,揮霍無度,沒有過幾年,那個人甚至過得更加落魄了。我們鮮見有哪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能夠如流水般花自己辛苦攢下的每個銅板兒。
如果說幸福只是一點點定量的話,那么根據化學計算公式,溶質一定時,溶劑添加得越多,溶液的質量分數就越小。同樣的,被過多的照片所稀釋了的幸福瞬間,回首所品味的幸福感也就越低了。
在物質極大富足的今天,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得不到的。所以我們失去了含一塊小小的`水果糖的甜蜜;失去了穿一件全新衣裳的興奮;更失去了作為人的一顆敏銳的、愛生活的心。于是有歌者唱出了心中的疑惑: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于是筆者寫下了感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用數碼相機的的確確是時代的潮流,如果那片片黃斑終會浮現在每一張黑白照片上,我們能到的就是不讓自己的記憶泛黃、發舊。
朋友,別讓那如潮水般的照片淹沒了你生活中的點滴美好,讓你回頭無法追尋那遠去的風,無法品味那沁入心脾的甜,無法感受那時的徹人心扉的記憶。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9
父親的手,即使是在教訓孩子,也會給以孩子溫暖。
——題記
自從我有了記憶能力起,我對父親一直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感。盡管父親個子并不高大,只有一米七左右,腰部略微發福,肚子微微隆起,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看起來頗有些有學問的樣子。然而,在我的心目中,他卻總是給人一種山野村夫般的感覺,有些匪氣。
尤其是他那雙手,雖然沒有練過武功,卻異常粗壯有力。他的手掌又厚又大,指頭粗壯,張開五指就像一塊磚頭一樣結實。當他那雙手向我揮來時,我感覺自己仿佛成了孫悟空,即將被壓在五指山下,無法翻身。
事實上,我也僅僅和父親的手掌親密接觸過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臉,第三次是頭。
記得我八歲那年,正值頑童歲月,也是任性的時候,那時我迷上一套漫畫,數次開口索要不成后,我便挺而走險——偷,大概偷了三十塊錢,當然,當時的我顯然不夠熟練——當然后來也沒偷過,當我把手伸進父親皮夾的一剎那,我忽然感覺身后鼻息直噴頸部,反頭一看,一黑臉大漢正鐵著一張臉,劍眉集中,怒視著我。當天,當父親的“磚頭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時,我還是不爭氣地哭了,因為太痛了!
從那時起,父親對我的嚴厲讓我感到越來越害怕,同時也在心中滋生出怨恨。那年我十五歲,因逃課被抓,父親第二次責罰我,他那沉重的大手拍在我臉上,讓我下定決心——等我長大了,絕不會讓父親再動手打我!
十六歲,十七歲那年,我的身高突飛猛進,猶如春筍般直插云霄。站在父親身旁時,我高出他一頭,仿佛擁有一股“勢不可擋,超越常人”的氣勢。
終于,在又一次犯了錯后,父親又揚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揮下,我一定有擋住他的.手的力氣。他揚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紅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那時在聽老師訓斥我時,父親用他的大拇指,狠狠地插入了他的食指之中。父親的寬大的手掌,最終還是落下了,但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輕輕地撫摸了我的頭,眼神復雜,不知那里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憤怒,也許還有失望。
我愕然了,我沒有想到父親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我曾經多次幻想過,當我有力氣抓住他揮向我的手時,我會得意地笑,會張狂地笑,會毫不畏懼地和他對視。但我沒想到父親只是用手撫了撫我的頭,還留給我那樣一個復雜的眼神。
父親緩緩轉身離開,留下了他筆挺的背影。他的身形有些佝僂,但卻更加沉穩,我不禁感到一絲濕潤在眼眶打轉。想起父親那雙手,曾經懲罰過我的工具,卻也是溫暖我的太陽。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個一個片段,想到每天清晨六點就要起床準備早餐的母親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點要去接我回家的開著車的母親的手;想到為我擦藥的那雙手;想到撫摸我頭的那雙——我母親的手。
父親背對著我,我突然大聲喊道:“爸爸,我會加倍努力的!”父親的身體猛地停頓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舉起了手,仿佛陽光般溫暖!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0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勸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最終,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照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舞。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最終,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頭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愛好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照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照舊堅決。
16歲。
禮堂里,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分散著走上了獎臺。又一次高舉獎杯,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爍下,孩子困難地查找他的父親。人群中,唯獨沒有他,臺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仿佛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還是那么冷漠,照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線萬丈的獎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杯,父親毫不遲疑地把它交給后臺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
照舊堅決。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辭。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凝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最終流淌下來。緘默中,心中是那么暖和,一步、兩步、三步?今日。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著緘默的父愛,心中布滿感謝與傲慢。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嚴厲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緘默罷了。
緘默的父愛我很感謝它。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1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七篇高分記敘文告訴你:小故事往往勝過大道理
今年高考作文,江蘇三分之二的考生都寫了議論文,但最拔尖的幾十篇優秀作文中,卻大多數是記敘文。少數人的選擇贏得了閱卷老師的一致肯定。江蘇省高考作文閱卷專家組表示,要通過《現代快報》,向江蘇高中師生傳遞一種信息,一種期待,一種懇請:高中作文教學,多關心一下記敘文吧!在這里,刊登的是江蘇今年高考7篇優秀的記敘文,相信讀者都能在這些平實、生動的文字中找到共鳴。
閱卷人語
記敘:著眼于小人物、小經驗、小升華、小智慧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人們愈加席不暇暖的今天,讓高考學子對“智慧”進行思考,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和豐富的啟示意義。
“智慧”的特質是:善、活、妙。“善”是智慧的出發點,不善的經驗、能力、境界只能產生“奸詐”和“狡猾”。“妙”,是智慧的歸宿點,它令人驚嘆:多么巧妙,多么美妙,多么圓滿,多么通達!“活”,是這兩點的連結和必由之徑,沒有“活水”的淘洗和推進,經驗、能力、境界永遠不能更生,只能老去;這種“活”,表現為一種靈氣,一種悟性,一種敏銳,一種創新。
此次作文考試,不要求考生對上述種種全面把握,能從其中一點突破即可。不論是議論性文體,還是記敘性文體,都期望考生寫“活”,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 本閱卷專家組,通過今日《現代快報》,向江蘇高中師生傳遞一種信息,一種期待,一種懇請:高中作文教學,多關心一下記敘文吧!
以往許多年,江蘇省乃至全中國的`高中學子,多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集體撲向“議論文”寫作,據說是因為議論文好教好學,有“模板”好套,有格式可循,而且高考時可拿“保險分”。錯了!這種僵死的議論文程式,只能使臨場作文更加“大路貨”,數十萬人集體撞車,考卷上盡是“公理”“常理”“大道理”,既不“分解”,又不“剖析”,以“敘”代“議”,不究“為什么”,全無“議論”的味道!如今是“電腦閱卷”,一篇高考作文由數位老師“背靠背”審閱,還有組長復查,還有專家組抽查,在江蘇還有一支“火眼金睛”的“作文閱卷別動隊”,將已經閱
畢的許多試卷再審查,優劣自現,誰能蒙混過關,獲取“保險分”
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回憶道:“我從十歲左右起到二十歲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陰都費在這種議論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償失。”
為什么?
因為中學生年紀尚小,未出茅廬,對復雜的人情事理缺乏分解和剖視的能力,邏輯思維相當薄弱,故多數人不擅“議論”。哲學家說得好:人的認識總是從“感動”到“理性”。
然而,中學生有自己的“先天”優勢,那就是感性豐富、形象思維活躍。他們有“無忌”的童心,熱情掃描現實世界的清澈的少年眸子,許多被成年人看慣了、看麻木了的東西在他們的眼里卻熠熠生輝、大有意趣。“城南舊事”,若不借助那位小姑娘好奇的目光來浸潤,恐怕就味同嚼蠟了!此言,已見諸往年媒體,今年再次強調。
說回來,且看今年江蘇省敘寫“智慧”的臨場作文。
嚴格地說,讓十八歲左右的高三學子寫關于“智慧”的記敘文,是不可能筆墨投向為多嬌江山競折腰的“風流人物”的。他們處于尋常巷陌,無法接觸到那些具有“濟蒼生、安社稷”大智慧的英雄人物。不了解人物的細節,焉能胡編?除非寫“故事新編”,如當年那篇極具轟動效應的《赤兔之死》。毋庸我們提倡,今年的臨場記敘文自然而然地、不約而同地投向了“凡人小事”。那些“更行更遠還生”的原上小草、野草。
我們閱卷人承認并歡迎考生們寫這種來自日常生活的“小智慧”。小智慧是十分可愛、最可珍惜的,是它們默默無聲地成就了可以扭轉乾坤的“大智慧”。 凡是寫得好的記敘文,均在生動描述“小經驗”“小能力”“小境界”的基礎上,揭示“小升華”、迸發“小靈感”,展示“小美妙”。今年作文命題,在這里留下了思考和揮發的空間。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2
高考作文記敘文唯美開頭
1、歲月的轉角處,總會上演著悲歡離合;流年的光陰里,總是溫習著一場場錯過,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或許,邂逅,緣于情;轉身,緣于愛,一切都是美好。
2、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寬容的人。
3、有時候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很可笑,硬著頭皮拼著命的擠進一個你根本擠不進去的圈子。
4、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變得面目全非。時光沒有教會我們任何東西,卻教會了我不要輕易地去相信一個神話;而神話最讓人膜拜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可信!
5、一念繁華一念灰,一念成悅,處處繁華處處錦。一念成執,寸寸相思寸寸灰。
6、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愛無休,寂寞是愛永遠的主題。我和我的影子獨處。它說它有悄悄話想跟我說。它說它很想念你原來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8、明明想念的不得了,卻還要裝出一副很淡然的樣子,自己想想都覺得心酸。
9、誰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射落月當空,誰能把酒臨風千里長歌盈淚在杯中。誰能踏滿山河千金一諾只為一相擁,誰能拋卻一生傾了天下為你風情萬種。是愛是癡莫非真得你不懂,一切成空。
10、文人墨客最惜江南古韻,江南,也凝結了多少思人游子的眷戀和追尋,一把油紙傘,羅素裙,紅妝淡靜,眉宇留春。那江南邊,執紈扇的女子,更是離人的夢。
高考作文記敘文唯美結尾
1.一粒種子,可以無聲無息地在泥土里腐爛掉,也可以長成參天的大樹。一塊鈾塊,可以平庸無奇地在石頭里沉睡下去,也可以產生驚天動地的力量。一個人,可以碌碌無為地在世上廝混日子,也可以讓生命發出耀眼的光芒。
2.一條幽徑,曲折迂回中總會激起心曠神怡的.向往;一波巨瀾,潮起潮落時更能疊出驚心動魄的鳴響;一個故事,遺憾悲婉里才有肝腸寸段的凄涼;一種人生,跌宕困頓中方顯驚世駭俗的豪壯。
3.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4.因為自信,在呀呀學語時,我靠著纖嫩的雙腿,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因為自信,我一次次將第一名的獎狀高高舉起;因為自信,我毫不吝惜地剪掉飄逸的長發,在運動場上展現風采……感謝自信,它給了我一雙翅膀,讓我在電閃雷鳴中去飛翔,在風雨中去搏擊人生!
5.喜歡秋天,是因為它的天空。或許在很多人腦海里,秋天都是金黃色的,但是在我看到的秋天一直都是湛藍色的。不信你抬起頭,以一種仰望的姿態看看頭頂的天空吧!秋高氣爽,萬里無云,沒有任何一個季節的天空比秋天的更純凈,更讓人心曠神怡。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3
風度是什么?是一欠身的優雅,還是一舉手的瀟灑?是一壺酒的醇厚,還是一卷詩的風流?
都是,又都不是。風度,是心靈深處開出的花。
樹上,掛著一柄削金斷玉的寶劍。受者已逝,贈者已遠。
或許,后人或許會嗤笑延陵季子的愚昧:徐君已逝,將劍掛于樹,只會使國家的珍寶淪落于普通百姓之手。然而,透過歷史的薄霧,我仿佛看到季札掛劍的那一幕,他的神情或許有些模糊,但舉止間卻透露出一股瀟灑風度。
“劍雖值千金,卻難重我對內心的承諾。徐君,我們雖只有一面之緣,但陰陽相隔,無法阻止我對你心中的誓言。今生相見,這把劍,就送給你吧!”他轉身上了馬車,遠去在塵埃中消失。
望著樹上的寶劍,我領悟了:季札的瀟灑風度來源于他踐得心盟之后的平靜與坦蕩。
天外,在刑場上,一位身著寬袍大袖的男子端坐其中,手指飛動,琴聲悠揚動聽,仿佛在述說著魏晉風度的故事。五千雙耳朵傾聽著,有人閉目凝神,似在沉思著什么;有人凝視著他手中的琴弦,似在探尋著什么奧秘……曲終之時,那位彈琴者長嘆一聲:“《廣陵散》今日終結矣!”說罷,他從容站起,走向了死亡。從此以后,《廣陵散》再也沒有被演奏過,因為那五千名太學生無人能夠理解嵇康,后世亦難以領悟嵇康的情感。事實上,失傳的不僅是《廣陵散》這首曲子,還有嵇康內心的那份情懷。后人無法做到心靈超脫、與神對話,即使手握名琴,也無法彈奏出《廣陵散》;后人在朝堂爭名奪利,即使擁有名師指點,也無法演練出《廣陵散》的神韻。
望著歸于空寂的刑場,我驀然明白了:嵇康的絕世風度來源于他內心的超脫淡泊。
風度,心靈深處開出的花,是內心深處的`一種美麗。如果沒有經歷過踐行心靈盟約后的平靜和寬廣,即使你學習季札,把千金之劍放在墳墓上,也無法展現出真正的“瀟灑”。如果沒有嵇康般的淡泊和風骨,即使你的琴藝再高超,也只能模仿他坐姿端莊,無法演奏出《廣陵散》的絕世風采。
只是,當下的生活節奏太快,讓人來不及去培養和呵護風度之花。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擁有紳士淑女的風度,不惜花費重金送他們參加貴族禮儀培訓班。他們以為短期的訓練就能讓孩子擁有優雅的舉止和言談。然而,風度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簡單地學習禮儀并不能傳達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因此,孩子學得的那些社交禮儀往往只是形式,缺乏真正的涵養。家長的期望可能會落空,因為風度之花需要時間和耐心去培育,才能茁壯成長。
更可悲的是:當下高速的、物化的生活使人變得極度功利,有很多學生已不再愿意慢慢為“風度”之花培土、澆水,在他們的心中,“利”的地位是“義”無法企及的。
一份上海“90后”學生如何看待作弊的問卷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無所謂”或“只要能取得好成績就可以了”,23.8%的學生承認“會跟隨別人作弊”。調查得到的結論卻是:上海學生陽光自信卻太重實惠。對后一半,我認同;而前一半,我完全無法理解:所謂的“陽光”原該是怎樣的一種令人折服又令人舒適的風度啊!一群把誠信當廢紙隨意丟棄而將微利奉為圭臬的人怎會擁有“陽光”的風度呢?
望著季札、嵇康在現實中漸漸消逝的身影,懷想著那守信坦蕩、超脫淡泊的絕世風度,我不禁感慨:
“風度”——這是一種別具特色的花朵!它不是一種可以刻意栽培的花,但需要我們精心調理內心的土壤,讓心靈清澈純凈、富含滋養,唯有如此,“風度”才能在其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綻放絢麗的花朵!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4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華文化一直以其開闊的胸襟、厚重的底蘊屹立于世界東方。在這條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之中,一顆顆明珠璀璨奪目。
遠方黃土地上車輪滾滾——這是孟子在周游六國。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他尊堯舜,崇孔子,守先王之道,不阿世取容,游則傲視王侯,著則汪洋恣肆。在他的滔滔雄辯之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巍巍乎如高山、浩浩乎若江河的氣度。孟子在三十余年的奔波游說中修身養氣,使他的著作“沛然而不可御”,在諸子百家中獨樹一幟,而他自己也因其塞乎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倍受后人推崇。
長江之水,滾滾東流,江邊的天柱山上傳來瑯瑯書聲——這是李白在偃仰吟誦。瀟灑的詩人路經天柱山,被其美景深深折服,他當下決定,哪也不去,就在這里潛心靜讀。此時的李白剛被逐出京城,他在這天柱山的天光云影中,調整心態,在泛著墨香的書卷中,讓自己的才情進一步升華。此時的山外,唐王朝正在漫漫艷情和浩浩狼煙間作艱難的選擇,而我們的青蓮居士卻在這寂寞的天柱山中,用書卷撐起了另一片天地。后人在驚嘆李白的飄逸豪放之時,可曾想到他也曾“鐵杵磨成針”地靜靜苦讀呢?
漫漫黃沙,西行路上,一位僧侶在跋涉——這是玄奘跋涉在取經路上。他以舍身求法的執著,走過沙漠戈壁,翻過帕米爾高原,來到犍陀羅。在那里,他遇上了印度最后一位偉大的君主戒日王。玄奘以其海納百川的胸襟和聰慧絕倫的悟性,大量汲取犍陀羅佛教文化的精髓,歷經十七寒暑,帶回數千佛經。玄奘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國的'佛教。不久,日本數以百計的遣唐使也來到中國“取經”。
孟子的滾滾車輪,李白的瑯瑯書聲,玄奘的踽踽腳步,實際上都是在修建自己的碼頭。碼頭既成,他們或被尊為亞圣,或被譽為詩仙,或被奉為高僧,引來四方頂禮,萬古膜拜。與其同時,他們也成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站在自己的碼頭邊,笑看人來人往,船進船出——從木制小船到歐洲帆船再到現代郵輪……
“嗚——”一聲汽笛,在這里,中華文明又將譜寫出新的篇章。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5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處流傳著幾張關于黃金風鈴木的圖片。圖中的花簇一片金黃,一朵朵花倒掛著像一個個風鈴,很是招人喜愛。可顯然幾張圖片根本滿足不了我的欲望,我一邊上網查著黃金風鈴木的花期,一邊籌劃著周末出游親自擁抱一場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進步,為人們認知自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輕點鼠標,便可查花木屬性,打開電視,便可知雨雪陰晴。科技向人們傳遞著“足不出戶知天下”的理念,卻讓奔走在快節奏生活中的勞碌眾生以為憑此便可盡得自然。他們以為冰冷玻璃背后的幾個符號、幾張圖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從中可收獲古人常說的能潤澤心靈的自然甘霖。殊不知,這種淺嘗輒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只能讓他們看到“黃花”就認為是油菜花,聽到黃花梨木只會想到砍了賺一筆,見到木棉花只會撿回家煮一鍋去濕湯。對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體會,注定他們也無法獲得自然的恩賜,所以他們的心靈依舊貧瘠與干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氣的標本,它是鮮活的,立體的,有聲有色、甚至有語言有情感的。而這些,必須走出去,投進自然的懷抱才能體會得到。你可以在電腦上搜索出很多關于“長江”的解釋詞條,卻無法感受到親臨長江時的心境壯闊,也無法體會江水翻滾著詮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時間意義;你可以躲在石屎森林中打開電視看著一派田園風光,卻無法感受到身臨田園的心曠神怡,也無法收獲山水煞費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的一刻明凈安謐;你可以通過手機玩著虛擬的種菜游戲,卻無法感受到親手收割莊稼的豐收喜悅,也無法真正領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諦。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寫景詩的鑒賞題。只知道答題術語還不夠,還需要對詩歌意境正確且深入的領悟。答題術語的獲得很簡單,翻翻教科書就能掌握,這就像通過科技途徑去認知自然。這種途徑能幫助我們更好組織答案,卻不能助我們拿到滿分,它充其量只是“知”,并未做到“感”。必須要領悟到詩歌的意境才是抓住了詩歌的'靈魂,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對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這一“感”字,必須走進自然,與自然共呼吸、同對話,讓清澈的流水流進我們的血液,讓芬芳的花香盈滿我們的衣袖,讓飄落的落葉漾開心湖的漣漪。只有把“感”與“知”結合起來,通過“感”促進“知”,通過“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讀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鮮活起來,才能使自然滋潤我們心靈的同時發自內心地守護自然。這是感知自然的圓滿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終歸宿。
我感激科技讓我認識了美麗的黃金風鈴木。通過微信把圖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曉這份美麗。然后明年三月讓我們相約去看黃金風鈴木吧,徜徉在金黃的海洋中,跟隨一個個“風鈴”一同起舞。那時你會發現,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11-04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05-15
高考記敘文06-03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07-28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11-13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05-10
高考記敘文范文01-29
高考滿分作文 記敘文07-20
高考的記敘文作文(精選33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