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人生,便走進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有了感情的寄托。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以牽掛為題的作文800字,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范文一:牽掛
我牽著那根光陰的線,去追尋夢的翅膀,在人生的驛站偶然停靠,在堅持到底,散落在一邊,然后被馬蹄驚起的香塵所淹沒,依舊不變的是牽掛——那一方故土。
聽慣了鋼筋水泥樹林里的喧囂轟鳴,看慣了燈紅酒綠都市里的五彩霓虹,卻不由地任思緒回到了那簡陋的故鄉。偏僻的故鄉,這是依水村莊,沒有現代化的科技,沒有富裕的經濟,卻依然是我一生牽掛的地方。她樸素的感情,自然的美麗,讓我為她傾心。
雨天時季,落雨紛紛,偶爾可見的是厚重顯眼的黃布傘。人們撐著傘,穿梭在密密細雨中,踏著積水的水花,濺起的泥水與他們的汗水混在一起,他們依然不停息的是手頭的勞作。雨水從瓦檐上落下,滴滴嗒嗒的落雨聲在有著一口古井的院子顯得特別清晰。古井口,被麻繩打磨光滑的邊緣,向人們啟示著它的悠久歷史。在雨生滋潤下的青苔依附在墻角,墨綠的顏色,油油地在招搖著。倘若是在秋天,枯黃的落葉隨冷雨凋零而下,平靜的院落里就又多了一份凄美與哀傷。也許在院落的屋檐下,有一位老頭斜倚在凳子上,閑聽雨聲靜看落花。
如若是晴天,擺在山腳路邊的幾個蜂箱,露出了幾聲山歌最初的音符。春初時節,山腳邊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陽光的映射下,分外耀眼。田邊的小溪流,淙淙地流經路邊,流向那棵老柳樹旁的池塘。一根池邊的蘆葦,在低低的“薄霧”中羞澀的捂住了臉龐。時值盛夏,那動情的蜻蜓會把一個親吻的漣漪留給池塘。到了夜晚,不要以失去流行音樂的鄉村是寂靜的。池塘邊、田野中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蛙鳴,還有其他清脆的蟲鳴,混在一起,煞是熱鬧,自然的交響樂,味道更濃了。偶爾去走一走,村口的小石橋,由參差不齊的大小石塊累積而成,石縫中長出的蔥蔥小樹,與橋下的清澈流水相互映襯。讓人不禁陶醉其中。古老的、自然的、樸素的,種種交織,景不醉人人自醉。
記得我時一次離開故鄉的傍晚,燕子掠過庭院,遠山橫臥久陽。
品茗聽雨,鳥啼蟲鳴,剪一段流云,栽一方桃李,自著羅衣,同落紅老去,牽掛直到永遠。
范文二:牽掛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深深的惦記。是連接親情、友情、愛情的紐帶。牽掛是一份親情,是一縷相思,是一種幸福。
自古就有“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說,有“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歡離合和“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的妙句佳章。這一切都描述了因為牽掛而終致面容漸消瘦直至付出生命。其中因為牽掛而表現出的那一份份至真至誠的悲涼的美麗的情感,讓我們感悟到牽掛是一份鑒別感情深淺的最好方法,它所體現的是情感牽掛的長短。
牽掛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最珍貴的情感,它沒有虛偽的雜質,也沒有功利的色彩,在洪水地震等災難之后,我們公安戰士、消防戰士、解放軍戰士,分分秒秒牽掛著人民群眾的生死安危,他們出生入死,在第一線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頌的戰歌。當父母不在他們自己的孩子身邊時,他們每時每刻都牽掛著自己的孩子。牽掛著孩子的身體狀況;牽掛著孩子的學習;也牽掛著孩子們的表現。這是偉大父母的牽掛。
牽掛是慷慨的給予與無私的奉獻,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禱。關注貧窮山區,關愛山里孩子,關懷身患絕癥的、身體殘缺的弱勢群體,無數個有志之士,無私地捐助,熱情地幫助,這一份份的牽掛讓人間有了更多感人的故事。
有時,牽掛卻是一杯濃濃的感情的瓊漿,又是一句依依惜別的美好祝福,那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云,隨著天空的飛鳥四處漂蕩,窮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的心中。那兄弟姐妹之間的牽掛,猶如山間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夫妻之間的那份牽掛啊,好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更有朋友之間不含血緣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與勇氣。
牽掛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細節行為:買一粒藥丸,送一杯熱水是牽掛的表現,問一聲“早上好”,道一句“晚安”,是牽掛的表現,一張賀卡,一封家書,一個電話,一句留言。是牽掛的表現。我已學會了。
范文三:牽掛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是聯結親情、聯結友情的紐帶。牽掛是一份親情,一縷相思,一種幸福。——題記
牽掛,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珍貴的情感。它沒有虛偽的雜質,也沒有功利的色彩。牽掛,是慷慨的給予無私的奉獻,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禱。牽掛,不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細節與作為。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般般祝福。
母親的牽掛
千古吟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出現,是有一位母親一針一線的為將要出遠門的兒子縫織衣服。想到兒子明天就要出門求學,她無比傷感。她只能將自己對兒子的牽掛縫入兒子衣服那密密麻麻的針腳中。
母親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云,隨著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
家鄉的牽掛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吟詠聲劃破江面的寂靜,遠遠的水面上蕩漾著一葉扁舟,詩人王安石站在小船上,抬頭仰望明月,皎潔的明月勾起了他無窮的思鄉之情,他想象著江南這時的美景,不禁感嘆。讓明月帶著他的思念和牽掛照著他回到家鄉。
我對家鄉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澈透明,流淌不息,帶著她一路歡歌。
友情的牽掛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仙李白屹立在黃鶴樓上,目送友人孟浩然悠悠離去。微風吹起,長須飄飄,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和留戀之情,他將自己對友人深深的牽掛寄托在那只小小的孤舟上,隨著友人乘風破浪,一剎那間,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一人……
還有朋友之間那份不含有血緣關系、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牽掛別人和被人牽掛都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領會牽掛,品味牽掛,學會牽掛,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走進人生,便走進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有了感情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