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臨近年關,不論是在家的人,還漂泊在外的人,不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想過個歡歡樂喜的新年,祈求來年更好!
【篇一:歡歡喜喜過大年】
過年嘍!過年嘍!臘二十九下午,爸爸開車帶著我和媽媽,還有給奶奶買的大包小包的年貨回老家了。一進門,正看見爺爺在貼春聯,爸爸立刻上前跟著忙活。聽爸爸說,這春聯可有講究了。他說我國的春聯起源于桃符,起初將桃符掛在門口,是為了避邪。到了明朝的時候,桃符才正式改稱“春聯”。
春聯都是一些有著美好寓意的對偶句:什么“春入春門春不老,福臨福地福無疆”啦,什么“門迎百福,戶納千祥”啦,什么“詩書繼世,忠厚傳家”啦……等等,都寄托著人們的祈盼和祝福。爺爺和爸爸將春聯端端正正的貼在大門上,牛圈里,車棚上,甚至連爸爸心愛的車上也貼上了一副紅底金字的“車行萬里路,人車保平安”。奶奶瞇縫著眼睛,不住的打量打量這里,打量打量那里,高興得合不攏嘴。年三十那天,天剛亮奶奶就起來了,說要準備上供的物品。
爺爺則忙著找鞭炮,說要跟爸爸、叔叔他們去“請神”——也就是去請那些死去的祖先回家過年。我好奇地問奶奶問什么要這樣做,奶奶卻不肯回答我。吃完午飯,一家人就開始包餃子,也就是我們的“年夜飯”。爸爸搟皮兒,奶奶和媽媽包,我和爺爺張羅去買我最喜歡的小摔炮和煙花。不知什么時候,天漸漸的黑了,外面的路燈亮起來了,秧歌隊也在震天的鑼鼓聲中過來了,家家戶戶打開大門,站在門口燃放著鞭炮熱切的等待著。扭秧歌的男男女女,一人一把桃紅色的折扇,一人一身翠綠翠綠的襖褲,腰間扎著條猩紅的綢帶。大家一手揮動扇子,一手舞起紅絲帶,踏著鑼鼓點扭起喜慶的大秧歌。隊形也極其多樣,一會兒一字排開,一會兒二龍出水,一會兒相互穿插著。每個人的嘴里都在咿咿呀呀的唱著一種不知名的古老曲子。
秧歌雖然扭得有些笨拙,但這時的我們最快樂,手里拿著糖葫蘆,在人群中間歡快地追逐、嬉笑,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年味兒”。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除夕之夜,照例是要守歲的。爸爸說,最初的守歲是為驅趕“年獸”,好讓人們過個太平年,現在卻變成了溫馨祥和的家庭聚會。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看著精彩的春節晚會,時而為雜技演員高超的技藝而驚嘆,時而為笑星們逗得捧腹大笑。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的年夜飯—餃子就要下鍋了。
餃子煮好后,奶奶照例趕緊進來囑咐我們第一個餃子要朝哪個方向吃,說是要朝著喜神,也就是討個吉利。春節實在有太多讓我感到新奇的地方。大年初一,大人們又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去拜年,把新年的問候和祝福傳遞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也穿上簇新的衣服,在大街小巷里盡情的播灑著歡聲笑語
我想,春節不單單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積淀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猶如肥沃的土壤,會在未來的歲月里,孕育出更多、更大的絢麗和輝煌。
【篇二:歡歡喜喜過新年】
“啊,過年了,過年了!”李想大吼著,我也跟著起哄:“過年了,今天可要高高興興地玩一天。” 同時心里又想著:“嘻嘻嘻嘻,終于又要得壓歲錢了,這次一定賺翻了,呵呵呵。”我在那里樂著,李想像老鼠一樣,輕手輕腳的走到我身邊,拍一下我的肩膀,“啊”的大吼一聲,把我的魂都嚇飛了,李想卻說:“你樂什么,走,我們到樓下玩去。”
我們高高興興的玩了一上午,好容易等來了晚上,我和李想,姐姐不約而同的跑出家門,來到了小區的院子里。我和李想一見,立刻來了一個熱烈的擁抱,可是,姐姐一見,卻在旁邊大吐舌頭,惹得我倆怒目圓睜。經過了這戲劇性的場面之后,大家伙們都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或許一些人等不及了,還沒到九點鐘就開始放禮花,響聲震耳欲聾。我們才不管呢,拿著手花在小區里亂舞,一個接一個,成了小區里一道靚麗的風景。我們大家蹦呀、跳呀,玩得可開心了。李想還做了一件大壞事,那就是拿著手花嚇唬我,我怕惹火燒身,急忙連連后退。可還是被石頭一絆,全身弄得臟兮兮的,真是氣死我了,她們卻還笑翻了天,真是可惡!后來,我和李想撿來兩根空禮花棒,變著戲法玩起來。李想突發奇想,向我提了一個建議:“我倆來‘開戰’,用禮花棒作武器,但不能傷人……。”李想一說完,我倆便開始了“世紀之戰”,我一棒打過去,李想一擋,我的棒子變成了雙截棍。李想趁我不注意,靈機一動,從我后面打了我一下,然后跑到我前面,趁我往后面看時,又打了我一下,我立刻回擊,打到了李想的頭,我倆玩得興起,忽視了姐姐,她氣得跑上樓去。
我和李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把她拉下來,真夠重量級的。我想:“如果她再長肥一點,應該有夠資格去參加胖妞選美賽了。”終于,在我倆的軟磨硬泡下,姐姐答應和我們一起下去,結果走到半路又一溜煙沒影兒了。
天色已晚,我和李想告別,上樓和爸爸、媽媽一起等待新年的到來。伴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天空即刻被焰火染成了美麗的畫布,五彩繽紛,真是美麗極了。火樹銀花交織在一起,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美麗,愿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篇三:歡歡喜喜過春節】
“噼啪”鞭炮聲在外面響起,紅色的紙屑隨風飄蕩。
春節,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一個字,紅。紅紅火火的大紅,飄滿整個世界。
奶奶家自然也是紅火一片。紅底的紙上寫之一個大大的“福”字,貼在家里的門上。廚房里的案板上“青煙”裊裊,傳統的香味讓家里一下子有了過年的氣氛。茶幾上擺放著兩個盤子,一個是盛干果的,一個是盛糖果的。還有一個玻璃盆,里面放置了幾個紅里透黃的蘋果,非常可愛。
傳統的習俗,每家都不同,但有一種傳統,是誰家也少不了的—餃子。那一晚的餃子,是與平常都不同的,里面會有硬幣或紅棗,硬幣代表財源滾滾,紅棗則代表大富大貴。
在這天,一向不愛吃餃子的我,也會吃好多,當然,相信每家每戶都會有走親訪友的習慣,而我奶奶家是在一個單位宿舍,所以一到春節,就會有很多人來拜年。
我在家若待一天,就能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電話“鈴鈴”響個不停,爺爺和奶奶家各自的姊妹,都會用電話的方式給爺爺和奶奶送來祝福和問候,大門也不停的開關,一波又一波的人到家里來拜年,上至滿頭銀絲的老人,下至剛上幼兒園的娃娃,都來了,問候聲一浪高過一浪,廳堂里的臉無論生與熟都在變化。
晌午十二時,來的人漸漸少了,奶奶也到廚房里熱飯。吃完飯,他們趕快休息,因為下午,還會有人來拜年。下午的人,明顯比上午,少了,如果說上午十千軍萬馬的話,下午的人是零星一點。
紅似火的燈籠亮著紅彤彤的光。這點光,照亮一個人心,紅色的光,在樹的那頭若隱若現,紅彤彤,亮晶晶的。
火紅的春節又過了一個,每個人有又長大一歲,一年又一年,日月如梭,光陰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