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場的解釋及造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造句吧,不同的造句類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究竟什么樣的造句才是好的造句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鹽場的解釋及造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鹽場拼音
【注音】: yan chang
鹽場解釋
【意思】:海灘上用海水制鹽的場所。
鹽場造句:
1、1430年,這里首次發現了鹽場。
2、這個角度恰好能很好的展現Baskunchak和鹽場的景色。
3、然而,偶爾雨量增大,鹽場則溢水成湖。
4、鹽場要求我方賠償其成品積壓費XX美圓,我方應向船方索賠此筆損失XX美圓。
5、本文利用價值工程方法,通過調研、分析、論證,對葫蘆島化工總廠的鹽場吊車進行了改造。
6、遙感監測了吉蘭泰鹽場1988—1997年9年間對吉蘭泰鹽湖治理沙漠的效果。
7、論文對漢沽鹽場的企業發展現狀及所處環境進行了深入研究。
8、可是,這是鹽場嗎?
9、天然鹽場的體驗還真是讓我們感觸很深。
10、最大的鹽場是河北省東面的'海岸上。
11、本實驗研究了位于渤海灣地區的海興縣海豐鹽場鹵蟲的生活史、種群動態和鹽度對種群和繁殖的影響。
12、實驗結果表明:南堡鹽場鹽田土壤為發育成熟的鹽田土壤。
13、本文以新發現的廣東臺山市海晏鎮沙邊村陳氏族譜為例探討清代的鹽場地域社會。
14、對從福建省東石鹽場曬鹽池分離到的E9和E14兩菌株進行了鑒定。
15、它彌補了硝酸尾氣吸收法制取硝酸鈉的不足,又為鹽場鹵水的綜合利用開發了一種新產品。
16、是被用來測量海水中的含鹽量和加工食品過程溶液中的低鹽濃度。還可以用來檢測鹽場。
17、由于船方的違約,鹽無法全部順利從鹽場出貨,造成鹽場的鹽成品嚴重積壓。
18、本文基于采用干濕網格動邊界技術的POM模式,模擬了廈門灣全海域潮流場和溫鹽場的三維結構特征。
19、主要表現在產業規模擴大、從業人員增多、鹽場制度完備、制鹽技術提高等幾個方面。
20、從大連普蘭店鹽場鹽池底泥樣品中,分離得到一株具有耐鹽性,可以分解活性藍的菌株S32。
21、由于大多數鹽場燃料缺乏,最終大多數鹽場改用日曬,取代火煎。
22、私鹽種類繁多,主要來自川東鹽場、蘆鹽與潞鹽引地。
23、三鹽場、農場、牧場、林場、茶場,應檢附登記證書。
24、部分區域的橋梁構筑物處于鹽場的腐蝕環境中,因此,必須進行特殊的防腐設計,以滿足結構的耐久性要求。
25、其中,在行使司法、治安權方面,鹽場大使常與所在州縣地方官之間發生糾紛。
26、第四章,探討鹽商與國家、灶民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兩淮鹽場社會的治理模式。
27、明清時期于鹽產區置有鹽場大使,其品秩、遴選資格歷有變化。
28、明代海潮災害不僅吞噬大量生靈,還淹沒農田,沖毀房舍,毀壞鹽場,造成極大的財產損失。
29、在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一個鹽場,Nahid和HusseinSaboee在放學后收集鹽賣給面包師傅。
簡介
我國海鹽生產實現二次技術革命 成第一生產國
我國海鹽生產方式已經發生重大變革:從低效的海水灘曬逐漸轉向高效的鹵水灘曬。2004年,我國海鹽產量為2100多萬噸,其中鹵水曬鹽占700多萬噸,是世界上第一海鹽生產國。
由于國內燒堿和純堿等基礎化工原料產量不斷增加,對海鹽的需求也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內每年的缺口在1000萬噸左右。
海灘曬鹽已不敷今之需 現代技術應用與發現應運而生。
歷史背景
自古以來,我國海鹽生產都是以海水為原料,實行海灘曬鹽。但海灘曬鹽這種生產方式占地面積大,生產周期長,產量不高,效益較低。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海岸灘涂養殖風靡南北,海鹽生產受到挑戰。
山東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及世界上利用該類地下鹵水資源最早的地區,已有千年歷史,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一直處于自發開采階段。除了1957年在壽光羊口鹽場做過小面積淺層勘探外,只有鹽務部門研究過地下鹵水制鹽技術問題,沒有做過地質學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沿海經濟大發展,原鹽供不應求。原來利用低濃度海水為原料的海灘曬鹽,總是要依靠擴大鹽田面積才能增加產量,但這必然受到了灘涂面積的制約。而老鹽田技術改造投資大,見效慢,效率低,也不適應發展需要。
因此,鹽業大發展的道路轉向優越性顯著的“井灘曬鹽”。
地下鹵水的科學研究應運而生,鹵水綜合利用已有堅實基礎。
1979年,山東省首先立項,進行萊州灣沿岸地下鹵水綜合利用研究。
從那時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韓有松創立了國內外第一個第四紀地下鹵水課題組,開始與生產開發相結合開展地下鹵水地質學基礎研究。
1987年,韓有松主持完成本區試點區研究后,又在國家基金及省市鹽務部門支持下,一方面完善理論研究,一方面開始轉向開發應用研究。
到1993年,他們基本完成了北方沿海兩種海岸類型區的調查研究,獲得相當可觀的成果:查明地下鹵水分布在濱海平面海岸區,形成環海岸的大型礦帶,在港灣海岸區呈斑塊狀富集于海灣沉積盆地中,確認其具有分布普遍性特征。
海灘曬鹽
鹵水賦存于海陸交互相沉積層中,屬濱海相,生存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
鹵水來源于海水,生成于海侵期的海退階段,是經過蒸發濃縮、聚集和海陸變遷埋藏形成。
他們發現:現代海岸潮灘仍在生成鹵水,并得到現場模擬試驗證實。他們據此提出“海岸潮灘生鹵”理論。又據陸架淺海第四紀古海洋環境演變,及冰期低海面時期陸架平原古環境特征,提出“陸架平原冰凍作用生鹵”假說,最終完成《第四紀濱海相地下鹵水概論》專著,于1996年出版。
井灘曬鹽
礦化度大于50克/升的地下水稱為鹵水,是一種液態沉積礦藏,主要包括:分布于內陸沉積盆地中的深層古鹵水(如四川盆地的三迭系自貢鹵水)、現代鹽湖鹵水,以及分布于沿海區域的淺層第四紀濱海相地下鹵水。
海岸帶的地下鹵水資源開發利用價值極大,意義重要。它改變了沿用了幾千年以海水為原料的海鹽生產方式,為鹽業大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因為已知地下鹵水濃度比海水高2~6倍,可以節省鹽田制鹵面積60%~80%,縮短工藝流程40%~60%,提高了抗災能力,使原鹽單產成倍增長,達到高產穩產目標。
利用地下鹵水的“井灘曬鹽”,被認為是海鹽生產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一次革命是由海水煎煮轉變為灘曬)。我國地下鹵水的開發利用已由萊州灣鹽區逐步擴展到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各個鹽區,并已向華東、華南沿海諸省市推進。
韓有松研究員和他的課題組在濱海地區地下鹵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富集條件和成因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率先提出了“海岸潮灘生鹵”理論和“陸架平原冰凍作用生鹵”假說,并從1988年起運用這些理論成功地指導了生產開發,預測圈定了包括青島在內的全國6個地下鹵水遠景分布區,查明了13個礦床。其中在青島沿海區的135平方公里內查明地下鹵水遠景儲量約2.2億立方米,折合氯化鈉約1000萬噸。黃島鹽場在1993年以后全部利用地下鹵水生產原鹽,產量是以前的兩倍以上。山東即墨大橋鹽場、膠南黃海鹽場改用地下鹵水生產原鹽后,產量也成倍增加。
地下鹵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海鹽生產的發展。這項研究成果獲得1994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鹽場的解釋及造句】相關文章:
造句的解釋及造句05-04
解釋的近義詞解釋及造句03-31
汗牛充棟解釋及造句01-17
樸素的造句及解釋03-31
成語的解釋造句08-23
仿佛解釋造句03-30
偕老的解釋及造句04-30
白芷的解釋及造句04-30
弛緩的解釋及造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