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
在枝繁葉茂的大森林里,我有一個朋友,名叫泰迪。他活潑可愛,又善良聰明,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非常的好客,哪怕不惜一切呢!怎么,你們還不信嗎?就讓我來和你們說說吧……
記得有一次,可愛的泰迪請我到他們家做客,我可高興了!我歡歡喜喜地到了他們的家,原本以為一貧如洗的泰迪可肯定不會有什么美味佳肴用來寬帶我的`。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我走進它們家的屋子里面,發現桌子上竟然擺滿了食物。瞧瞧,熱氣騰騰的羅宋湯,香氣滿天的紅繞肉,鮮嫩可口的蟹粉蝦仁,令人垂涎欲滴的頂級鮑魚……我簡直是難以置信,天哪!它們家怎會有如此美味的佳肴啊?!它們家怎么會有錢買這些食材,這錢買食材的錢可以夠泰迪上一年的學了!后來,泰迪告訴我,這是它自己辛辛苦苦幫別人洗盤子一年的酬金,如今都給我買吃的了!
你們說說,泰迪是不是很好客?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2
《鳥的天堂》
我們吃過晚飯,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
我們走過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邊。在河邊大樹下,我們發現了幾只小船。
我們陸續跳上一只船。一個朋友解開了繩,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移動。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一個朋友說那里只有一株榕樹,另一個朋友說是兩株。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濕,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土地是濕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沖上岸去。“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于是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槳,船緩緩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到一個朋友的家鄉去。那是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耀在水面,在樹梢,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了。我們又把船在樹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鳥的天堂》的語言美
語言大師巴金的文章,流暢自然,樸實生動,富有熱情。《鳥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語言上準確生動,樸素優美,簡潔灑脫,富有節奏感。
一、準確傳神,生動形象
巴金善于運用確切的詞語,描繪事物的性質、狀貌,恰到好處地抒情表意。在表現榕樹生命力之美時,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里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顫動”如果變成“涌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準確地刻畫出來。“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第二次去看榕樹,寫群鳥嬉戲,“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極言場面之廣大。從聽覺寫“聲”,從視覺寫“影”,寫影比寫鳥本身更能體現當時的熱鬧紛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充分寫出形態的多種多樣,生動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二、節奏明快,情深意厚
《鳥的天堂》全文節奏鮮明,聲音鏗鏘,自然流暢,瑯瑯上口。課文開頭多用短句,簡潔明快,令人漸入佳境。寫靜態的榕樹,多用長句,具體生動,情深意厚,耐人尋味。寫群鳥嬉戲,以詞為句,長短錯落,生動熱鬧,給人以急促的動感。作者又用“連環”“頂真”等寫法,“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讀時就給人以“應接不暇”的感覺。作者又較多運用排比、復迭的句子,體現熱鬧歡騰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運用多種方式表達。如在劃船途中“三只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寫景抒發內心的愉快。當沒看到鳥后失望、迷惑“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明寫想法暗寫心情。當被大榕樹生命力所傾倒和被群鳥的歡樂所感染時,直接抒情:“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那歌聲真好聽”前面的間接抒情對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給予襯托鋪墊,使結尾的抒情顯得異常強烈,震撼人心,結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三、欲揚先抑,氣韻貫通
文貴曲忌直,本文圍繞作者的思想變化,欲揚先抑。先寫第一次看到是幾株大榕樹的錯覺,先抑,后寫真是一株大榕樹,后揚;先寫沒有看到鳥的遺撼,又抑,后又突出寫群鳥嬉戲的場面,再揚。證實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前后對比,波瀾起伏,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全文讀之自然流暢,誦之瑯瑯上口,歸功于文章的氣韻貫通,寫動態的第一段,作者用兩個表時間的名詞“起初”“后來”,用兩個寫拍手的短句,連起了由靜寂到有鳥,再到鳥開始飛起,最后到處是鳥,各具情態的整個場面變化過程。下面的一段,則體現了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描寫到局部刻畫的連通:由“眼睛應接不暇”的概寫,到“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再到一只畫眉鳥的細寫,連貫流暢,緊湊而又有變化。
《鳥的天堂》一文,自然樸素而又細致周密,看似平常中,顯示作者嫻熟的技巧,奏響一曲自然與生命的贊歌。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3
《去年的樹》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鳥兒說完,就向南方飛去了。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
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
樹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山谷里有個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著。鳥兒落在工廠的大門上。她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大門回答說:“樹么,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飛去。
在一盞煤油燈旁,坐著個小女孩。鳥兒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小女孩回答說:“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里亮著。”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去年的樹》教案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6個“應、樁、斧、廠、音、燃”;能正確填寫量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3、繼續學習默讀的方法,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4、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人類不能肆意地破壞自然,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6個,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2、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瞧,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它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多么歡樂的時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鳥兒必須離開大樹,飛到南方去,于是大樹對鳥兒說(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離了,同桌演一演鳥兒和大樹的道別。(注意讀好小鳥的話)
3、師:鳥兒和大樹依依惜別,明年他們還會見面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11課《去年的樹》
4、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
直奔主題,讓學生盡可能快地接觸文本,防止因過多提問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于是鳥兒問了、和,最后見到了的大樹。
2、交流
3、默讀,用直線劃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小女孩的三組對話
4、交流、出示
三、研讀對話,讀中感悟
1、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2、指名幾組讀對話,其余學生點評(感受鳥兒的焦急、擔心和傷心)
3、好朋友不見了,鳥兒是多么地牽掛啊!這回請你和同桌合作,選擇一組對話,發揮合理的想像給鳥兒說的話加上提示語,練習朗讀。
4、大家讀得都很用心,把鳥兒對大樹的無限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誰愿意來演一演這只深情的鳥兒,在演之前再讀讀它說的話,要努力記住。
說明
一人演鳥兒,其余同學演配角。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本的情境。
5、鳥兒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味這個動人的故事,師生配合讀3-12節。
四、加深感悟、升華情感
1、師引讀最后一節
2、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
1)鳥兒為什么要對燈火唱歌?
2)鳥兒為什么盯著燈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說明
這里要鼓勵學生多角度發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對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樹,舍不得離開它;鳥兒去年答應大樹要來看它的,它很守信……
3、說話訓練
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接著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4、回歸課題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說——(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五、課外拓展
鳥兒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飛回來了,看見了怎樣的景象?會怎么想?怎么說?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4
教學內容:講讀《爬山虎的腳》
教學要求:
1、能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爬凱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瑰麗無比的五彩瑤池;感受了高大的皂夾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
一、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采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思考: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b、腳的形狀;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你們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最好。(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么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
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不怎么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說)
(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關系。)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葉圣陶爺爺學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它們最根本的區別是什么?
4、你們喜歡植物嗎?說說你喜歡的植物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板書設計:
爬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山 特點 樣子:像……像……(細絲)
虎 顏色:嫩紅(灰色)
的
腳 爬 觸→巴→拉、貼(牢固)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5
今天,我閱讀了《白鵝》這篇課文。
課文中寫了白鵝是一個高傲的`動物,連雞、狗都敢咬,課文中有一處我非常清楚,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了。從這里我可以知道連狗也敢咬,真是厲害!
從課文中我知道這是一只架子十足的鵝!我希望大家多讀書,品味一篇文章,就像品味一種美食。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6
一、選擇合適的字,填在()里。
1.振震
強烈的地()精神大()()奮人心
2.渡度
一條()船速()很快很有氣()
3.竟競
體育()賽()走冠軍看個究()
二、詞語搭配,用線連起來。
天性漂移消磨看法
大陸證明改變時光
事實豪放發表信心
性格好動充滿演說
三、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里。
l.假想假說
看到恐龍的化石,人們()了恐龍的.來歷。
2.相應相似
他們的語言、動作都很(),原來是對雙胞胎。
3.考證考察
科學家冒著危險,去()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動植物。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7
鄉下的美麗鄉下,雖然沒有城市的繁華,但它擁有自然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氣。
鄉下人家,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些花,下過小雨,茂密的草叢中還會冒出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粉色,紫色,藍色,黃色,紅色的,星星點點。雖然只是小小的花朵,但經過雨水的滋潤,每一片花瓣都顯得格外鮮亮,格外美麗。
而小草也是一片新綠,在這些花草的旁邊,一株株大麗菊、雞冠花、月季也顯示著各自的芬芳美麗。一陣微風吹過,滿院飄著淡淡的香氣。
到了傍晚,天邊耀眼的霞光照著大地。忙完農活的人們也都匆匆趕回家里,準備吃晚飯。
有些人家院子大,就把桌椅飯菜搬到院子里吃,飯菜的香味飄滿了整個院子。人們拿起碗筷,歡快的享受著這溫馨的晚餐。
雖然他們的飯菜沒有城里人的豐富,但他們吃飯好像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是一種享受。清新的微風吹過他們的臉頰,他們覺得很溫暖。
雞在一旁走來走去。還唱著歌,他們覺得很快樂。
一家人圍在桌前吃飯,有說有笑的,每個人都不覺得孤單。鄉下,它沒有城市那樣繁華熱鬧,但它總能帶給人們快樂和溫馨;鄉下,它雖然沒有城市華麗漂亮,但它那自然美麗的風景,是城市遠遠比不上的。
鄉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汽笛“嘀嘀”響的汽車,沒有平坦的公路······它只有破舊的平房、只有“轟隆轟隆”的大貨車、只有崎嶇不平的土路、山路······但這并不代表鄉村有多么不好,因為鄉村的田園風景極其美麗。春天,鄉村的路邊開滿了鮮花,一朵朵百花爭艷、奇花異葩。
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藍色的、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粉色的······色彩迷人。草綠綠的,像一個碧綠又軟綿綿的地毯,綠草如茵。
草的金綠色,讓人感覺眼前一片名艷,流連忘返。這是鄉村的春天。
秋天,大地在秋風的催促下,披上了金黃色的衣裳。果子也成熟了,田野里一片五谷豐登的景象。
麥子換了金黃色的漂亮的衣裳,麥浪滾滾、麥香撲鼻。農民伯伯頭上掛滿了汗珠。
這是鄉村的秋天。我愛鄉村的田園風光,也永遠忘不了繁華似錦的春天和五谷豐登的秋天。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8
搭石一文中介紹了有一條小溪,沒有橋,必須要用幾塊平整方正的石頭,必須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擺上,村莊里的鄉親們團結友愛,講謙讓,尊老愛幼,讓大家很感動。
想想我,既不想謙讓,又不團結友愛。
有一次,我去食堂吃飯,有一位二年級的小朋友在四年級那打飯,她在和別人說話,我趕緊搶在她前面,她一看,溫柔的說,“姐姐,這是我的位子,請你到后面排隊,好嗎為什么,這地方又沒寫你的名字,至少你會打到雞魚肉,”
再想想我的學習榜樣——學習委員劉亮莉,劉亮莉即謙虛,又用微笑對待別人。
有一次,上美術課,我對劉亮莉說:“亮亮,我沒帶水彩筆,把你那盒大的給我,那小的給你,好嗎?”“好!那我幫你涂色,你來畫!”漸漸地,我和劉亮莉成了好朋友。
總結:人要做到團結友愛,講文明.講謙讓.講道德和會用微笑面對大家!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9
課文原文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很依賴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連過去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現在,這句話依然適用。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知識點
字詞學習
字:跡、騰、霧、紛、梨、善
詞:依賴(lài)、農耕(gēng)、船舶(bó)、哲(zhé)學、潛(qián)入深海
重點句子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
2.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3.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qián)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bó)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4.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5.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中心思想
呼風喚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課文借用這個形象化的說法表明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激發廣大少年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段落大意
《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作者追隨歷史前進的步伐,首先指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然后設置兩個設問,說明科學技術造就了這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最后采用對比和舉例的方法進行闡述。
教材解讀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文開篇氣勢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話,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說明了一個事實: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作者借神話故事中神仙道士運用法力“呼風喚雨”的本領比喻20世紀與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課文連續運用兩個設問句,強有力地說明,正是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發現”和“發明”,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使人類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闡明了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現實意義。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列舉具體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沒有科學技術,人類只能順從自然。人們生活在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只能在神話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擁有了科學技術,人類就能改造自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話,現代科學技術把廣博的地球濃縮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可見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點明文章的主旨: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它將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0
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一個是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幾千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雅魯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圍繞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峰,形成一個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條長504千米的巨大峽谷。峽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曾被列為世界之最,但他們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一爭高下。
雅魯藏布大峽谷,映襯著雪山冰川和郁郁蒼蒼的原始林海,云遮霧涌,神秘莫測。大峽谷的水,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從涓涓細流、簾簾飛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態。大峽谷的.山,從遍布熱帶雨林的山脈到直入云天的皚皚雪山,讓人感覺如神來之筆。
大峽谷的奇異景觀還體現在生物的多樣性上。在同一坡面上,從高到低形成了九個垂直自然帶。不同高度的自然帶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猶如凌空展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在這里,可以見到從寒冷的北極到炎熱的赤道分布的動植物。許多珍貴的林木和花卉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各種野生動物攀援穿梭其間,真無愧于“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的美譽。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預料,在本世紀,雅魯藏布大峽谷必將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一個熱點。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1
《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
馬俑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神態各異: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秦兵馬俑》教案
一、引導質疑
1、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秦兵馬俑》這一課,學習一些質疑的本領。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為了提高質疑的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課題、課題前的導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質疑。請大家再一次朗讀課文,準備提出自己的疑問。
2、學生質疑,老師簡要在黑板邊板書,如:
秦兵馬俑在哪里?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發現的?兵馬俑有哪些特點?課文是怎樣描述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
3、師生梳理問題,將問題分作三大類:閱讀課文解決類,查閱資料解決類,正在探索研究類。簡單的枝節性問題當即解決,師生共同確定重點問題:秦兵馬俑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4、師生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過程:邊讀課文邊勾劃、批注;查閱相關資料、圖片;先自己閱讀思考再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朗讀,難讀詞句生生互教或請教老師,特別是文中的四字詞語與生字要讀正確。
2、學生獨立默讀思考、批注、查閱資料。
3、按合作小組討論交流:一人組織,依次發言,共同歸納在全班發言的要點與理由。可以適當作一點兒淺顯的記錄。
三、全班研“疑”。
在學生或小組代表匯報發言的過程中,教師結合以下要點采用行之有效、豐富多彩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與感受,相機滲透相關資料,指導有感情朗讀。
因為“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老師相機出示1978年前法國總統希拉克參觀后的贊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因為“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相機理解“乘”的'含義,簡介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
因為“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絕無僅有”。
這是引導理解感悟的重點。可以結合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從數字中,從比照周圍事物中感受“規模宏大”。
感悟“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可以把觀察圖片,朗讀課文,想像神態與動作,照樣子模擬形象結合起來,如兩人一組,一人讀句段,一人模擬神態與動作,并在班上適當展示與評議,在模擬表演與評議中形象地理解詞句,感悟課文。
四、暢談感受
教師扮演“記者”,走入學生--“游客”中,采訪“游客”,如可問:秦兵馬俑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參觀”了秦兵馬俑,你最想說什么?有一批外國游客想到中國來參觀游玩,你能向他們簡要介紹一下秦兵馬俑嗎?
五、小結收獲
1、師生小結學習過程與收獲,齊誦與質疑有關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提出新的疑問,課后去探究。如果老師能提供思路有關資料,老師要適時提供給學生。
2、自主積累喜歡的詞句:有感情讀一讀,再抄一抄。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2
《平分生命》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讀懂課文,體會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感情。
3、通過品讀描寫男孩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在表達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將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
體會男孩的`心情變化,并將體會說出來。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生命”。同學們,你們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生命”的理解么?
2、板書“平分”。解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都想到了哪些問題?
3、這么多的問題怎么辦?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
3、指名讀課文,注意要幫助訂正。
4、梳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隨堂解決一些問題,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作為下節課深入探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出聲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內容。
2、用自己的話,按一定順序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
3、出示句子:
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是孩子無心的嗎?(不、這是——)
出示:這是人類最無私純真的諾言。
什么是諾言?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
你覺得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自己試著讀,指名讀,齊讀。
現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從哪里看出男孩的無私、純真,請大家再用心地讀課文,找出你感動的一處。
讓我們一起來交流。
二、細讀課文,領會主題
1、當醫生要求男孩抽血時,男孩的猶豫是為什么?
2、抽血時,男孩在想什么?
3、體會平分生命的課文主題
三、作業: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平分生命
小男孩子勇敢輸血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3
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霧凇》課文解析:
曾經聽過幾個老師教學《霧凇》這一課。他們的教學程序大致相同: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從第一、三自然段通過讀感受霧凇的美,然后再簡單說說霧凇形成的原因、過程。課堂教學中,教師著力引導學生美讀課文的一、三自然段。對于第二自然段的用時,沒有超過課堂用時的五分之一。
在教學此課前,我也想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讀著此課,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年暑假到黃山的旅游。去黃山的路上,導游滔滔不絕的向我們介紹黃山的美景,以及每一處景物形成的原因。下了車之后,他只是說了說集合的地點,就讓我們自己去領略黃的風光了。由于車上他對黃山美景的介紹,我們再來觀賞黃山,就可以更深層次的領略各處景物的韻致,不至于走馬觀花,一看了之。現在想來,這位導游真是聰明。他先在車上為我們建立了觀賞黃山的前經驗,然后再讓我們領略山中美景,自然可以使我們看的有序、有道、有味,起到不需此行的目的。
《霧凇》的第一、二自然段,多像導游在游覽前對霧凇景觀的介紹。作者首先在為讀者建立閱讀霧凇的圖像,緊接著通過介紹霧凇的形成原因和過程,激活學生相似的閱讀體驗,激發學生進一步感受霧凇美的興趣。最后一個自然段,通過真實場景的再現,讓學生更深一層領略霧凇的美,體驗霧凇是聞名全國的奇觀。這樣的敘述,渾然天成,非常符合人的閱讀規律、閱讀習慣,符合人的閱讀心理過程。寫到這里,一個冷笑話突然跳出我的腦際:一只番薯走著走著,然后,它就跌倒了。講完之后,又會有幾個人笑哪?原因很簡單,這個笑話缺乏基本的鋪墊,聽者感到摸不著頭腦。其實也就是頭腦中缺乏聽這個笑話的前經驗,聽者無法同化耳中的笑話,更激不起笑意。
從這個角度看,這篇課文是一篇出色的導游詞,是一篇具有說明性質的文章。這一課和后面的'課文《春聯》,有著諸多相似,都是通過課文的學習使我們的學生了解說明一種事物的方法,甚至學會如何去說明一種事物。一味的美讀此課,有著諸多不妥之處。
課文又是如何去說明霧凇,介紹霧凇的?這還需要從具體的詞句入手,去尋找,去發現。
作者第一自然段,奇觀一詞引領全篇。它是全篇的關鍵詞,整篇課文都是圍繞它進行敘述。為什么說是奇觀?我想主要還是因為它奇特而少見。如何奇特?一是因為它出現在三九嚴寒,全國少有,這是在點明霧凇出現的季節、位置;二是通過霧凇形態的描繪,力圖表現霧凇美麗動人的一面,如潔白晶瑩、銀光閃爍。這是讓學生對霧凇有個大概的了解,在頭腦中樹立霧凇奇特而少見的形象。它是說明一種事物常見的方法。
第二自然段對霧凇形成的原因、過程的描寫,層次清楚,條理有序,特別是用詞方面,非常值得四年級的學生學習。這一節圍繞“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敘述。飽和什么意思?過于飽和又是什么意思?作者的用字值得玩味。“飽和”泛指事物在某個范圍內達到最高限度。“過于飽和”,在這里指水汽已經超過最高限度了。為什么水出現這種現象?一是地理位置,當時的季節,豐滿水庫的水排除時達到4攝氏度;接著作者用了彌漫、籠罩、淹沒三個詞,具體說明什么過于飽和的原因。彌漫、籠罩、淹沒三詞,需要學生在閱讀時理解它們的意思,通過朗讀想象,體會當時霧氣充滿松花江畔十里長堤的景象。什么是遇冷凝結?簡單的講,就是霧氣在樹上結冰了。作者在敘述這個過程的時候,運用了一系列表示順序的詞——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最初、逐漸、最后,寫出了霧氣結冰時的緩慢過程。而且作者寫水汽遇冷凝結的過程時,完全把它詩化了,使人讀了如在眼前。這看似只是在寫水汽遇冷凝結的過程,實在是為下文再寫霧凇的美好景象服務,可以使勾起讀者盼望再見霧凇的愿望,為下文的敘述埋下伏筆。這樣的敘述,不能不令人稱道。如果學生再來復述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抓了上面兩點就變得簡單了。猶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最后一節的敘述,承接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而來。因為有了對霧凇的深入了解,所以面對霧凇就變成了觀賞,而不是走馬觀花,不知其所以然。面對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情不自禁的贊嘆,才能夠吟出最后兩句詩。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出水芙蓉,天然去雕琢,而不是生拉硬扯、穿靴戴帽。同時它也呼應了開頭,首尾銜接,奇觀一詞再現學生的腦海,使課文成為一個整體。
教學這一課,在把握文體的基礎上,尊重作者的敘述順序,搞清課文的結構。課文如何通過具體的詞句說明霧凇的,應該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不能以過分美讀的方式進行教學。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4
《長城》
1.長城修筑在崇山峻嶺之間,“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才”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
2.《長城》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3.修筑在八達嶺的長城特點是:高大堅固。
4.垛子的位置:城墻外沿,作用:瞭望和射擊。城臺的位置:城墻頂,作用:屯兵。
《頤和園》
1.游覽頤和園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聳立”體現出佛香閣的高;“一排排”說明了排云殿的占地面積大。
3.具體說明“獅子姿態不一”的話是:這么多的獅子,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4.《頤和園》是按照游覽的順序寫的'。
5.長廊的長,佛香閣的高,排云殿的金碧輝煌,昆明湖的綠和靜,十七孔橋的獅子姿態不一。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5
“嘀嘀嘀嘀……”當你聽到這聲音可不要以為是交通堵塞了,而是世界各地的汽車們都聚集到了倫敦汽車王國。
哇!可真熱鬧啊!大眾、福特、奧迪、尼桑……各個品牌的車因有盡有,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
一輛小巧玲瓏的大眾甲殼蟲自豪地對身旁的日本三菱和尼桑汽車說: “ 我來自遙遠的德國,但我一直很受國外人們廣泛的`喜愛,現在我正在中國工作。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那兒風景如畫,經濟發達,人們更是過著和諧幸福的日子。駕駛我的主人喜愛自駕游,所以我也就跟隨著他跑東跑西的,長了不少見識,你們有什么不懂的,來請教我就是了。 ” 旁邊的兩輛汽車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時一輛來自意大利的著名汽車法拉利,以風一樣的速度出現在甲殼蟲身邊,輕藐地對他說:“哦,老天,我認為世界上不應該有這么丑陋的車存在,還是不要來一年一度的世界汽車聚會日吧,真是丟人現眼。只有像我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車才適合這種隆重的聚會。”他一邊說一邊傲慢地看了身旁的三菱和尼桑汽車。
甲殼蟲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臉紅得仿佛要滴出血似的。法拉利則依然冷漠的,高傲地看著他,臉上堆滿了嫌棄與厭惡。他們互不相讓,一直怒視著對方。三菱和尼桑汽車膽怯地保持沉默。
“ 請大家安靜。 ” 一句老持穩重的話打破了這嚴峻的氣氛,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甲殼蟲與法拉利的戰爭也暫時停止了。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汽車王國的老國王勞斯萊斯身上。國王的話又在耳邊響起來了: “ 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夠來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汽車聚會日,請舉起你們的酒杯,讓我們好好享受這一刻吧!另外我喜歡和平相處,不喜歡有戰爭,更不希望戰爭攪亂了這次的盛宴。 ” 國王一邊說一邊調皮地朝甲殼蟲和法拉利這兒眨了眨眼睛。
就這樣,每輛汽車都沉浸在沒有戰爭,而是甜美的酒水,芬芳的碩果里……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07-04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05-23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原文01-29
四年級上冊語文《白鵝》課文原文07-20
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教案06-24
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教案11-24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02-03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課文10-10
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課文原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