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勸學》高中課文原文
一、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róu)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yòu)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翻譯:
有道德品行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出來的,但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但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如果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的標準了,假如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它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所以使它成為這樣的。
因此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過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也就能變得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變得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卻沒有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經提起腳后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更為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可以看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并沒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更清楚。
借助車馬的人,腳步并不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槳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并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變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水流匯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了;積累善行從而養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
因此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實現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
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棄了,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啊。蟹有六條腿與兩個蟹鉗,但是若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就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三、賞析:
在《勸學》里較全面地闡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論證了學習的重要性、態度、方法、內容和目的。中學教材一般是從其中的十五段中節選第一段和第六段的前一部分。這篇節選文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應持的學習態度。指出為學必須持之以恒,積少成多,用心專一。
文章的第一段論述學習的的意義。作者開門見山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闡述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更不可半途而廢。接著先用千古流傳、歷久彌新的“青出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說明事物在運動中得到提高和發展,原有的狀態和性質可以改變,喻示人也可以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改變自己的本性。
又以“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為喻,不僅說明事物是可以改造的,可以通過改造來改變原來的狀態和性質,而且這種改造是深遠的,有決定性的,強調了后天改造的決定作用,進一步論證了后天的學習對改變人的本性的決定性意義。
然后以一個“故”字承接上文,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例子為喻作進一步推論,只有按照“繩墨”、“硎礪”的要求進行加工改造,事物才會變得更合乎要求,更加有用;而“君子”也只有通過“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即不斷廣泛學習,反省和改造自己才能變得更加完美,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矣”的境界。
文章接著論述了學習的作用仍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提出本段論點、只是在表達上有所變化。“終日而思,不如須臾所學”;“跂而望矣,不如登高博見”。前句正面闡說,后句形象設喻。兩句又分別把“思”與“學”、“望”與“登高”對比,假物與否,效果迥異,從而得出假物(學習)的重要作用。荀子把“思”與“望”等量齊觀,認為“思”也是一種不“假物”的行為,“學”與“登高”一樣是在“假物”。
在這一句,作者以“我”為例,說明在本性沒有差異的條件下,“假物”,效果是明顯的。其實,這一句已把道理闡述清楚了,但作者仍然以“我”及“人”,由“特殊”到“一般”,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日常生活實例作喻,說明人的自然本性并沒有差異,因為“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但如果有所利用和借助(假),如“高”、“風”、“輿馬”、“舟楫”,就可以收到“見者遠”、“聞者彰”的效果,達到“致千里”、“絕江河”的目的。進一步闡明人只有借助于學習,才能有很大進步的道理。最后,自然引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的結論。
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在知識才干、品德修養方面存在差異,“君子”之所以能超出常人,并非先天素質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善于利用客觀條件,善于借助學習提高自己的緣故。
文章的最后闡述長期積累、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首先論述學習必須注重長期逐步積累,先用兩個因果句設喻,“風雨興”、“蛟龍生”是因為“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強調了“積”的關鍵性,同樣道理,若要達到“神明自得、圣心備”的崇高境界,則要“積善成德”,“積”還是關鍵。這從正面闡述了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只有長期的逐步積累,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形成高尚的情操。
又用兩個假設句從反面設喻,說明不積人就不會獲得成功,不會達到目的,進一步強調了“積”的重要性。文章接著闡明了學習貴在持之以恒。既然學習是個“積”的過程,靠長期逐步積累,那么,就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騏驥”可謂良駒,主觀條件很好,可是僅僅“一躍”也不能遠行。人的學習也是如此,如不持續不斷地努力,主觀條件再好,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駑馬”可謂劣騎,主觀條件雖差,但堅持“十駕”也能成功。
人的學習也是這樣,如是能持續不斷地努力,主觀條件雖差也能達到目的,獲得成功。這兩個比喻一反一正,從正反兩方面表明,主觀條件的優劣,不是學習優劣的關鍵。接著又是一對漂亮的正反比喻:“舍”則“朽木不折”,說明不堅持,容易的也學不會、學不好;“不舍”則“金石可鏤”,說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難關也能攻克。
形象地說明,客觀內容的難易,不是學習成敗的決定因素,失敗是“舍”的必然,“不舍”是成功的保證。文章在最后強調,學習貴在用心專一,作者用蚯蚓和螃蟹對比設喻,一正一反,說明只要專心致志,精誠專一,即使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差些,也能獲得成功,如果用心浮躁,即使條件優越也將無所收獲。因此教人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四、《勸學》的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并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為統治階級辯護的思想,而荀子卻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的門人韓非、李斯成為戰國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勸學》高中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荀子勸學課文原文07-31
高中《登高》課文原文01-22
氓高中課文原文03-22
高一語文勸學課文原文翻譯02-24
錦瑟高中課文原文07-20
勸學原文及翻譯10-27
瓦爾登湖高中課文原文08-12
阿房宮賦高中課文原文07-19
逍遙游高中課文原文及翻譯11-11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