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達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今年暑假,老師到過一個美麗的地方,我還帶回了幾張照片。你們看!這是哪里呀?(板書:草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小學課文《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參觀訪問時,記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靈之旅”。
二.自主學文,勾畫圈點
1.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
2.自主研讀
師: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勾畫讓你感受很深的關鍵詞句。
3.放聲朗讀
師:自由地、放聲朗讀這一段,讀出你對草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一會兒把你感受最深、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三.合作研讀,品讀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點撥,指導朗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分享經驗,指導朗讀)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借助經驗,喚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以讀代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四.音樂過渡,讀中悟情
1.音樂過渡,激發想象。
2.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3.指名朗讀,以讀代講。
五.個性朗讀,小結全文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2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土風情的畫片,請學生談談觀后的感受。(放課件,聽歌曲)
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么想法?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板書課題)
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一起走進草原,齊讀課題。
二、質疑問難,了解學情。
過渡:在預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
1讀了文章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容?也可以把預習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
2教師隨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件展示)
三、自學課文,合作探究。
1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要注意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的詞句,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相機指導。
過渡:在自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別認真,尤其是同學們能抓住重點的詞句,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課前查找的資料,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小組同學自學交流,認識上達成共識后,待會匯報你們自學的的成果。教師深入到小組內,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組織教學。
四、激勵評價,賞讀涵詠。
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同學們小組的活動,每個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很多同學還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們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的同學,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談談你們的體會和理解認識。
(一)指名研讀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學,匯報學習的情況。
1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說說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書上的詞語或者自己概括詞語加以總結,請同學把這些詞板書在黑板上。〔你體會的很好,能否用書上的重點的詞語加以總結,把它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參與板書課文中的重點的詞語。學生板書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錯別字。〕
2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展示課件),加深學生感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草原喜愛的思想感情。(聽了同學們談的對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來吧!放課件)
3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的課文。
過渡:這么迷人的景色,這么優美的語句,我們真的應該多讀讀。選擇本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板書:景色美〕
4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出示課件)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
過渡:同學們通過邊讀邊談體會的方法,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在訪問的過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然后看錄像,學生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出示課件,板書概括的詞語)
教師小結: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后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生什么樣的事,(學生看錄像),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談為什么這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結合自己家鄉的情況,能不能對主人發出訪問我們家鄉的邀請?(教師板書:人熱情)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么舍得分別?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理解句子的意思,齊讀。
六、課內外結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準備在班上交流展評。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3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到過嗎?在電影、電視中見過嗎?作者用他的親身經歷,向我們介紹了的天,的地,生活在上的人們。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是怎樣的景象?(讓學生初步感知)
二、檢查預習
1、讀生字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
3、學生互相解詞:
渲染: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畫面,使他分出層次,以加強藝術效果。
拘束:過分拘束自己,顯得不自然。
襟飄帶舞:衣襟和裙帶迎風飄動。
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讀課文,按照作者進入的順序,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板書:初見——迎客——待客——話別
2、小聲讀課文,想象作者筆下的是怎樣的景象?
3、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2、讀懂課文,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這篇文章,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理解課文,領略的美麗風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二、組織自學
按要求自學課文第1小節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想一想,有什么特點?作者的心情怎樣?
3、同桌互相討論。
4、試著有感情地讀讀課文。
三、交流點拔
1、看錄像后讀課文,說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讀一讀。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畫面并輕輕讀讀這些句子,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
5、讀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簡單說說喜歡的原因。
6、指名讀,體會的美和大。
(1)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公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7、連起來把這些優美生動的句子讀一讀。
8、評讀,該怎么讀。
過渡:僅僅讀出喜愛、贊美的語氣就夠了嗎?看看作者當時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面對滿眼翠綠,怎不讓人感到愉快和驚嘆,你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帶著驚嘆的語氣,去讀讀看。
10、指名讀。
11、你來到了,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連起來說一句話。
12、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的無限樂趣。這是真的嗎?
運用擬人的手法,也突出了的美。
四、組織自學
過渡:的天很可愛,景色也很迷人,人民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怎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默讀課文2─5小節,思考以上問題。
五、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每小節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原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畫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少穿著艷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在以下小節中,再談談。
(2)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時你會說些什么?
②指名說。
③說著你想說的話,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干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么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聯系《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在夕陽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六、總結
1、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的靜態美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美都給我們留下了深該印象。
2、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簇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3、朗讀課文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4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活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的靜態、動態描寫。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感受草原的美麗。
第二課時:深入品讀,感受草原的熱情和深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回憶曾經學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簡要說說課文內容。
(3)說說課文都描寫出了哪些地點?
初見草原——路上——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蒙古包外
2、交流初讀情況。
三、指導品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根據提示的句子填詞語:“這是( )的草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做上記號,并有感情的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xx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xx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放手深入品讀,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根據提示的句子填詞語:“這是( )的草原人。”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做上記號,并有感情的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
①反復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么?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再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xx、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六、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
文章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七、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牢記生字新詞。
3、摘錄文中優美的句子。
教學反思
《草原》這一課是一篇敘事性散文。課文著重記錄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不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決定了教學的難度,再加上文章含義又較深,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挑戰。雖然說孩子們在四年級時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了,但是我感覺他們已經將學過的內容忘的差不多了,因此,在講課之前,我就在思考,如何能指導學生把這篇文章學好呢?結合六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自己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說實在話,我們班真正見過草原的孩子幾乎沒有),精心準備了草原圖片及有關草原的歌曲,給同學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然后帶領他們走進老舍筆下的草原,去感悟文字中的內涵,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課后,我覺得蠻成功的。
一、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才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才會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某種啟迪。在第一課時,我就播放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投影了草原的美麗景色。我又適時播放了課文朗讀,學生便被草原的美麗吸引住了,從而產生了學習的欲望,很好地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兵分兩路,既重景色的欣賞,又重情感的熏陶
這篇課文,首先寫草原的美麗景色,再談民族之間的團結友好。我首先讓孩子們學習有關景物的描寫,然后再體會字里行間流露的民族情誼。這樣的教學,側重點不同,教學效果也不同。
三、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走進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我盡可能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別人的看法,從而使思維更廣闊,認識更深刻,學生之間的互議和交流使學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時也促進了全員參與,提高表達能力。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景色美和作者寫作的語言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
讓學生準備些關于草原風情的圖片或相片,上課時到課堂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教師也準備些與草原風光的圖片與歌曲制成powerpoint在課堂上,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創設情境
1.首先是教師在powerpoint上展示草原風光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中,獲得對草原感性的認識,接著教師播放《吉祥三寶》這首歌曲,這樣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中感受草原的美。
2.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于草原的感覺呢?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草原的資料,能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嗎?
(學生盡情說一說,可以描繪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繪草原綠毯如氈,還可以說一說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風俗等等。)
[運用情景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草原中,使他們對草原有個初步的認識,知道草原是遼闊美麗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這種初步的認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學產生對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進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也是一位文學產量較高的作家,深受人們的愛戴,那么當我們的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美麗的.草原看一看。
4.即將來到草原的你,見了這個題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預測(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們怎么樣?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感受
二.朗讀課文,學生學習生字詞
1.讓學生帶著對草原的向往,全班大聲朗讀課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在讀中感受,并在讀過程中劃出生字詞,如:“勾勒”、 “低吟”等,師生共同來學習生字詞。
三.課文第一自然段分析:
2.教師播放課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讀音,學生找出課文第一自然段優美的詞句,讓學生嘗試分析它美在那里?教師對文章中的部分優美詞句進行分析,并向學生提問。問題如:“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舒服。”中的這種境界包括那幾方面的內容?作者老舍描寫草原,分別從那幾方面寫草原(感覺,嗅覺,視角。),作者在文中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優美詞句:“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流入云際。”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草原課文原文01-17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16、草原》課文全文09-10
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案6篇02-24
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案(精選14篇)02-24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草原》教案11-24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06-09
草原課文原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