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飛紅滴翠記黃山》課文
說起黃山,人們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對黃山的贊譽:“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是長江與錢塘江的分水嶺,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全山面積大約1 200平方公里。號稱方圓500里的黃山,是祖國大地上的一塊瑰寶。
從高空俯視,在一片山水相間的萬綠叢中,千峰競秀,萬壑藏云,郁郁蔥蔥,飛紅滴翠。可誰能想到,眼前這座黃山,竟是億萬年前地殼中的巖漿凝固后形成的花崗石群;這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群峰,竟是日曬雨淋、水流侵蝕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裝飾”的結果!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兩億多年前,黃山這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過了一億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后在猛烈的地殼運動中,地層斷裂,巖漿活動,形成了黃山的基礎。到了距今7 000萬年到6 500萬年前,地質學上稱為新生代第三紀的地質時期,地球上發生了“喜馬拉雅運動”,黃山大約是這個時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萬年時,地球進入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由于長期受寒冷氣候影響,黃山山體受到較大侵蝕,地形變化很大,形成種種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觀,處處是仙境。游人們來到黃山,自然要浮想聯翩,尋根問底,神游天外了。
巍峨黃山,群峰挺拔。天都峰海拔1 810米。由于它是黃山的三大主峰(蓮花、天都、光明頂)之一,在群峰的環抱中,好像是天國的都會,所以取名“天都峰”。這是一座高聳入云,盤空千仞的險峰。它以高和險,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長嘆。
如今,從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階,還安上了護欄,系上了鐵鏈。然而,這小路仍是太陡太險了。當你踏在這光滑潮濕的臺階上,手里抓著搖晃的鐵索,幾乎垂直向上攀登,這時,如果回首身后,兩側斧劈刀削般的懸崖峭壁,萬丈深淵,不能不叫人心驚膽戰。如果從遠處遙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個接著—個,連綿不斷,魚貫⑧而上,如同一條懸空的彩帶,飄動在萬綠叢中。在快要到達山頂的地方,石階更窄,只能容—人通過。人們在攀登時,互相扶持,互相照應,互相鼓勵,雖然并不相識,但因目標—致,倒像是—個登山的集體。
現在,當我們登上刻有“登峰造極”四個字的天都峰絕頂時,正如同經過一番搏斗之后獲得成功一樣,眼前景色給了我們極為難得的滿足。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隱若現,就像航船、島嶼飄浮在汪洋大海上。這時,我們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上下幾千年,縱橫千萬里,一下涌進腦海之中,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穿過一線天,再過“蓬萊三島”,直上玉屏樓。玉屏樓文殊洞頂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壽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長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遠方來客,招手致意。這就是馳名中外的黃山迎客松。
黃山素有“無石不松”之稱。黃山松多生長在海拔800米到1 700多米的高山上,還有不少就長在峭壁巖縫之中,黃山松針葉短粗稠密,頂平如削,干曲枝虬,蒼翠奇特。它們的形狀千變萬化,有立有臥,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側掛。無論何種姿態,都顯示出頑強的萬古長青的生命力,不怕長年的風吹雨打,冰雪欺壓,屹立于懸巖危石之上,昂首蒼穹。這是何等的氣派!
黃山的最高峰是蓮花峰。它獨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苞欲放的新蓮。登上峰頂,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馳。
沿“百步云梯”而下,翹首昂視“鰲魚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螄”。看上去好像一條巨大的鰲魚要一口吞掉“螺螄”。可是,你從另一個方向望去,它又像鰲魚馱著一只金龜。
西海中的“飛來峰”,從側面看,像一塊巨大的石峰從遠方飛來,懸置在別的石峰上。可你從正面看,它卻像一只桃子,人們又稱它為“仙桃峰”。
黃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觀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獅子峰頂,也真難為它有這么好的耐心,千萬年來一動不動地觀望著眼前飄逝的煙云。遇到晴朗的日子,雖然沒有云海茫茫,卻是別有一番景觀。山腳下太平縣境內,呈現出一片秀美如畫的田園風光,適逢此時,人們又稱“猴子觀海”為“猴子觀太平”了。
在黃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爭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態,給人以豐富的想像力。光是聽它們的名字,就足以使你產生一種遨游天宮仙境的幻覺了。“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轎”“仙人把洞門”“老僧入定”“豬八戒吃西瓜”“仙女繡花”“丞相觀棋”“仙人踩高蹺”“八仙飄海”等等,這一類是擬人的,都離不了神仙氣。“兔兒望月”“金龜探海”“雙貓撲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等等,這一些是喻物的,全離不開禽獸形。在黃山,你可以結識許多“天國仙友”,又可參觀一個奇特的“動物世界”。
黃山的峰石,經過人們智慧的精心點化,在大自然的寧靜中,又增添了人間歡樂的生趣。這是黃山外在美和內在美的高度結合。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黃山的煙云,也是黃山一絕。人們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輕盈的云霧忽東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離,仿佛是山巒、峰石的戀人,難舍難分。黃山在一年中,竟有兩百多天是沉浸在云霧的.懷抱里。淡淡云霧,瀾翻絮涌,煙海千里,使黃山的千條泉流和萬道山谷隱現在虛幻之中。云霧的皎潔,云霧的柔美,特別是云霧的飄舞,使黃山呈現出靜中有動的美感。云霧使黃山成了夢幻的藝術之宮。誰能設想億萬年前,那些熔融的巖漿,竟給我們凝固成這么一個人間仙境!
然而,黃山的這一切,只有在華光照耀的時候,才顯得格外嬌嬈。清晨,當四周還是一片漆黑的時候,游人們就起身,踏著晨露去看日出。由于對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們忘卻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趕向海拔1 700米的清涼臺,等待那激動人心的一刻。當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幸運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償。有不少人遇上了陰晦天氣,就不無遺憾了。但是,只要是看到了黃山日出的人,他一定會在心靈深處銘刻下這無法忘卻的時刻。如果說泰山的旭日東升是莊嚴神圣的話,那么黃山日出則是無比的瑰麗、壯觀、輝煌!
當那遙遠的天際,微明的東方出現魚肚白色時,人們就屏住了呼吸,等待著,盼望著。而當太陽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輝時,人群中就響起了一陣歡呼。這呼聲中充滿了興奮,但又帶有節制,因為大家都不愿破壞這黎明前的肅穆。也許是由于大地塵埃和光線折射的物理因素吧,沖破北海云霧,噴薄而出的太陽是暗紅色的。但是,在一剎那間,太陽好像經過了一次凈化,變成了純凈的橘黃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變得燦爛奪目,五光十色。蔚藍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繽紛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氣流的影響下變幻無窮,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瓊閣這景致真是難以用筆墨形容。啊,太陽!人們對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的。不論是初生的紅日還是即將消失的落日,都是紅彤彤的巨大的火輪,披著五光十色,一瞬萬變的彩霞,給天下萬物以無限生機和柔美的撫愛。即使落日給我們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沒有什么可怕,那閃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陽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種。它守衛在天幕上,也守衛在人們的心靈中,為迎接明天更美麗的日出,給那些勇于在困難中奮斗的人們以新的啟迪。大概就是由于這些原因,人們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贊美火和光明中誕生的一切吧。
游人下山后,往往會在臨近黃山腳下的溫泉浴室里洗個溫泉澡,興致高的還會去室內溫泉游泳池里游個痛快。這溫度恰到好處的泉水,會沖掉你登山的勞累,是那樣解乏,舒適。也只有此時此刻,你才能對黃山的溫泉有溫馨之感,而為之叫絕!
【九年級《飛紅滴翠記黃山》課文】相關文章:
《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設計07-31
《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反思07-31
《飛紅滴翠記黃山》同步習題06-12
蘇教版九上《3、飛紅滴翠記黃山》課文全文04-02
《飛紅滴翠記黃山》讀后感01-20
飛紅滴翠記黃山主旨是什么?05-24
飛紅滴翠記黃山原文是什么?02-10
《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設計及板書07-09
《飛紅滴翠記黃山》教案設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