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春酒》課文2篇
八年級下冊《春酒》課文1
《春酒》原文
農村的新年,是非常長的。過了元宵燈節,年景尚未完全落幕。還有個家家邀飲春灑的節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覺里,其氣氛之熱鬧,有時還超過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時,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們玩兒不許在大廳上、廚房里,生怕撞來撞去,碰碎碗盞。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時,腳都不許擱住灶孔邊,吃東西不許隨便抓.因為許多都是要先供佛與祖先的。說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討吉利,因此覺得很受拘束。過了元宵,大人們覺得我們都乖乖的,沒闖什么禍,佛堂與神位前的供品換下來的堆得滿滿一大缸,都分給我們撒開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還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于花生、桂圓、松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歡的是什么呢?乃是母親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寶酒,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于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八寶酒,順名思義,是八樣東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棗(不知是南棗還是北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兩粒橄欖。要泡一個月,打開來,酒香加藥香,恨不得一口氣喝它三大杯。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卻傘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來,母親總要聞聞我的嘴巴,問我喝了幾杯酒。我總是說:“只喝一杯,因為里面沒有八寶,不甜呀。”母親聽了很高興。她自己請鄰居來吃春酒,一定給他們每人斟一杯八寶酒。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目,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正月里,會首總要請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謝,地點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廳。酒席是從城里叫來的,和鄉下所謂的八衙五、八盤八(就是八個冷盤,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熱菜)不同,城里酒席稱之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盤、四熱炒、四大碗煨燉大菜),是最最講究的酒席了。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新春喜氣。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這時,母親就會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嘗嘗助興。
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里面泡的是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足滴酒不沾唇的。
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人家問 她每種材料要放多少,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說:“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一歲了。他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
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教材簡析
《春酒》一文是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了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著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了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
八年級下冊《春酒》課文2
《春酒》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是臺灣著名女作家琦君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全文以春酒為主線,回憶了童年時在故鄉過新年喝春酒的種種美好經歷。。在琦君50多本文學作品中,童年、故鄉、母親占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懷舊成了她作品的主旋律。她曾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懷舊不僅僅是懷念舊人、舊事、舊景,更是懷念故鄉,以此來抒發自己遠離故土的濃濃的鄉愁,因此將本文的主題定位于思鄉是解讀和教學文本的關鍵所在。
琦君用淡淡的筆墨、醇香的春酒,牽引著我們走回了她的童年,她的故鄉。作者從農歷新年過年時的種種風俗和禁忌起筆,接著回憶了當地家家戶戶輪流邀喝春酒的風俗,將自己對春酒的喜愛之情通過細膩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普普通通的春酒,為什么讓琦君如此癡迷呢?
首先,這春酒里蕩漾著綿綿的親情。文中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的賢妻良母熱情、善良、好客。文中的我,愜意地享受母親慈愛寬容的呵護。喝春酒時,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偷喝春酒時,也從來不會受到母親的責備;喝會酒時,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童年時代的我,一直沐浴在親人綿綿的關愛中。聯系作者的身世,聯系她散文題材和寫作風格,如她的另一篇憶舊散文《金盒子》,我們不難體會到親情在作者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其次,這春酒里流淌著淳樸的人情。熱情大方、樸實善良的母親,到了喝春酒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精心泡制的八寶酒開出來請大家品嘗。看到大家喝得高興,滴酒不沾的母親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遇到別人向她請教,母親總是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在作者這些拉家常似的敘述中,我們怎能不感受到中國傳統女性身上折射出的那種淳樸和善良呢?不僅僅是母親,文中的鄰里鄉親無一不熱情質樸。母親請鄰居來吃春酒的時候,我呢,就在每個人的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其實,兒時的作者并不只是享受著春酒的醇香,更是在享受鄰里鄉親之間那種和諧親密的人情美。喝會酒的時候,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檫得亮晶晶的格外地興高采烈。這個細節描寫,使阿標叔的熱情淳樸也躍然紙上。作者在回憶童年往事的時候,那種令人陶醉的人情美自然又浮現在眼前。
最后,這春酒里散發著親切的風俗。迎神拜佛蒸年糕祭拜祖先過元宵燈節喝春酒和會酒吃十二碟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風俗,卻凝聚著作者對故鄉、對童年的深切懷念。回憶這些風俗,原本如浮萍的我似乎又回到了生養自己的故鄉、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當我們從這些風俗里感受到作者童年時代的天真、快樂的同時,聯系到作者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身世,又怎能不感受到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那股濃濃的思鄉情呢?
故鄉、童年與親人在琦君的懷舊文章中都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輝,這些人生美好的記憶伴隨她走完了寂寞的一生。哪怕是到了美國她依舊深深思念著故鄉,因此,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如法炮制,泡了八寶酒,兒子卻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侯家鄉自己釀的酒呀。兒子的話如重錘一般,重重地敲擊著作者思鄉的情弦。一片感傷而迷濛的鄉愁竟穿越時空驀然躍出歲月靜謐的河面。思鄉的心緒隨之而起,黯然神傷的感嘆也響起在耳畔:究竟不是道地的家鄉味啊。這里的一個小小的句號里滿含著作者多少的惆悵、不舍、懷念、傷感和鄉愁。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在這心靈深處的自我追問中,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無限悵惘的鄉愁也如煙霧般繚繞不去。至此,我們從作者清新淡雅的文字里讀出了一種濃霧般迷濛、遙望的憂傷,以及那份濃濃的鄉愁。
琦君善于借物抒情,使情感如潺潺小溪般緩緩流淌于字里行間。正如這香甜的春酒,蘊涵著的是一份濃濃的鄉愁。春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這也是她的作品能被從十七歲到七十歲的讀者同樣喜愛著的原因。
【八年級下冊《春酒》課文2篇】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春酒》課文05-12
八年級語文下冊《春酒》教案09-27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實錄05-12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05-12
八年級語文課文春酒訓練試題02-01
初二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同步練習及答案05-21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春酒教學反思07-25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教學反思07-20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春酒》教學反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