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課文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并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課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女媧造人》
袁珂
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可是單單沒有人類。
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名叫女媧。有一天,女媧行走在這片莽(mǎng)莽榛(zhēn)榛的原野上,看著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添一點兒什么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水池旁邊蹲下來。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想著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
“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達他獲得生命的快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體雖然小,但據說因為是神創造的,相貌和舉動也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
女媧對她的作品感到很滿意。于是,她又繼續做她的工作,她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使她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從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獨、寂寞了。
她一心要讓這些靈敏的小生物布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廣闊了,她工作了很久,還是沒有實現她的愿望,而她已經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téng),伸到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后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了許多叫著跳著的小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一樣聰明美麗。“媽媽”“媽媽”的喊聲在四周回蕩。
用這種方法來工作,果然簡單省事。藤條一揮,就有好些活人出現。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大地上雖然有了人類,女媧的工作卻并沒有終止。她又想:人是要死的,難道死了一批再創造一批嗎?這未免太麻煩了。怎樣才能使他們綿延不絕呢?這可是一個難題。
后來,她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延續下來,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
教材簡說:
《女媧造人》這篇神話故事講的是開辟天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單單沒有人類,世界顯得荒涼寂寞,于是出現了女媧。女媧同樣感到孤獨寂寞,她用黃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這個生物一觸地便活了起來,而且還能叫“媽媽”。女媧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創造的這個生物取名叫人。接著又造了許多這樣的人,又想出辦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讓他們自己去繁衍后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延續下來了。
語文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課文 1
課文賞析
女媧 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泥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課文是根據《風俗通》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
馬克思在談到希臘藝術時曾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由此可知,神話帶有濃厚的幻想色彩。
課文詳細敘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
文章清新、質樸,洋溢著一種天真的新鮮感。女媧完全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下萌發了造人的念頭。課文中說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當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就“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非常孩子氣,帶有原始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讀者通過字里行間,仿佛看到女媧本身就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孩子,并非一個神。
人來到這個世間是文章重點描寫的內容。女媧揉團黃土造成第一個小人兒,這個“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開口叫她“媽媽”;女媧不知疲倦地造人,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條一揮;為了解決人類延續的問題,女媧“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作者娓娓道來,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著歡歌不斷前進,使人讀來仿佛置身于那個生命初創的原始世界中,感受著人類誕生后的歡欣與愉悅。
《風俗通》里的有關文字非常簡略,作者又進一步就女媧為什么要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作了豐富的想像。想像是大膽的,也是真實而合情合理的。
女媧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體現了“神”的威力,而在細節的處理上,作者又賦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想像內容既顯“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廣闊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氣氛,使神通廣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獨,造人的愿望就顯得自然而真實;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氣”的面容,誘發了她的“靈機”,想像巧妙而富于人類經驗;“媽媽”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間獲得了生機,更充滿了人間的溫情愛意,以及天倫之樂。“人”的產生,使女媧得到做母親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媧的忙碌疲倦,正顯露出一位母親勤勞、聰慧、偉大的身影。這正是這篇神話真實感人的地方。
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女媧、澄清、幽光、靈敏、綿延、神通廣大、莽莽榛榛”等詞語
2、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3、了解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4、激發學生探究關于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想象聯想在神話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教學重點】
1、激發和訓練學生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教師:投影儀。
【教學方法】
1、復述法。文章淺顯易懂,通過復述故事把握文章的內容。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本故事性強,洋溢著一種天真的新鮮感,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比如本文是根據古代神話故事改寫的,可通過比較,獲得對于聯想想象的方法,思路的啟示。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可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研究拓展。為了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其視野,收集整理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和科學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奇幻的神話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有對月流珠的在岸鮫人……那么,人,是從哪里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再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理解的。
二、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熟悉情節。
②投影出示《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然后讓學生復述課文故事情節,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沒有的內容。待復述完后,討論整理歸納,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幾個情節。
這個環節一要靠學生課前預習,熟悉課文內容。二是鍛煉學生上課專注地聽別人說,學習篩選信息,并鍛煉歸納、概括能力。實施前要做好指導,學生討論的結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師可提示補充。如果復述的學生對課文情節有遺漏,也可提醒學生補充。
③討論:
A、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B、你也發揮自己的想像,對女媧造人的動機、經過做另一種推測,說給大家聽聽。
女媧造人的情節顯然是想像的,要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明白,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試想,沒有了這種想像,還有神話故事的存在嗎?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仍有廣闊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象力、創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個討論題,是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組討論,選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三、探究品味,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①討論:說說你對女媧的認識。
②跳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對人類誕生的喜悅心情的句子,討論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對女媧這個形象的認識,應該是這節課探究的一個要點。討論時要提醒學生緊扣課文語句分析認識。教師最后明確:
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這也是本課體現合理豐富想象力的地方。對課文中有關語句,教師可從兩方面提示,一是女媧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生命是她一手創造出來的,她的笑,體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二是這種喜悅感,還體現在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如人類落地后開口就喊“媽媽”;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等。而學生對這種喜悅感的感受則可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如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也可以從另外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系,要珍愛生命等。
③比較《女媧造人》與《伊甸園里》,拓展思維空間。
[討論]在我們中國,有女媧造人的美麗神話;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教材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中的參考資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伊甸園里》)。這兩篇神話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理由。
討論這個問題,學生可以拓寬思維角度,從文章情節的想像、文章結構、語言、思想感情等諸方面去分析。教師不要限制在只應該喜歡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話、傳說,表現遠古時代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這都屬于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部分,而我們往往也可以從閱讀這類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四、教師總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五、布置作業
①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
②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于人類起源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女媧造人
袁珂
豐富的想象——造人的具體過程
巧妙的構思——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人性化描寫——人造出來后歡欣喜悅
【語文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課文】相關文章:
女媧造人課文原文03-13
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教學設計12-06
語文《女媧造人》教學設計04-02
六年級語文下冊《女媧造人》教學設計通用02-04
女媧造人作文05-03
語文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貓》課文01-06
語文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海豚救人》課文05-19
女媧造人作文【精】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