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原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原文
《桂花雨》以細膩的筆觸回憶了作者童年時與桂花相關的生活場景,抒發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童年生活無比懷念的感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參考!
【1】《桂花雨》課文原文
中秋節前后,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并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臺風季節。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澆,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搖落以后,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2】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3】作者介紹
琦君:當代臺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溫州人。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
【4】桂花雨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應該說,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讀著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略讀課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節的束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全年”“整個村子”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巧妙地描述了桂花給人們、家鄉的快樂。
②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事實上,是不是像母親說的這樣呢?我們不妨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那么,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樣呢?“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顯然,從香氣上看,是沒有區別的,甚至小山上因為樹多,更顯得濃郁。
那,為什么母親要這樣說呢?“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我們不能無視這個“又”字。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深深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她的生命,成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2)對詞語的理解。
姿態:姿勢。課文中說桂花樹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是說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如梅樹姿勢優雅好看。
浸: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5】課文知識點
主要作品:《紅紗燈》《桂花雨》等。
我會寫:
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
蘭lán(玉蘭、蘭花、義結金蘭)
籮luó(籮筐、稻籮、兜籮)
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
糕gāo(蛋糕、糕點、年糕)
餅bǐng(糕餅、大餅、畫餅充饑)
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
纏chán(纏綿、纏身、胡攪蠻纏)
茶chá(茶葉、茶水、茶余飯后)
撿jiǎn(撿柴、撿起、 撿破爛)
多音字:
盛chéng (盛飯)shèng (盛開)
擔dān(擔心)dàn(重擔)
挑tiāo(挑選)tiǎo(挑戰)
近義詞:
故鄉一家鄉 盛開一開放 欣賞一觀賞
姿態一姿勢 擔心一擔憂
反義詞:
盛開一凋謝 仔細一馬虎 擔心一放心
完整一殘缺 新鮮一陳舊
理解詞語:
指指點點:指出來使人知道;點明。
姿態:姿勢;樣兒。
纏著:纏繞、糾纏。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戀。
臺風:發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熱帶氣旋,是一種極強烈的風暴。
紛紛:(許多人或事物)接二連三地。文中指桂花往下落的樣子。
香飄十里:形容香氣濃郁,傳得很遠,很香。
詞語搭配:
桂花(盛開) (指指點點)地告訴
(布滿)陰云 (使勁)地搖 (紛紛)落下來
詞語擴展:
AABB式詞語:指指點點 支支吾吾 嘮嘮叨叨 沸沸揚揚 躲躲閃閃絮絮叨叨 推推搡搡 忙忙碌碌 星星點點 明明白白 斷斷續續 端端正正
課內詞語:
桂花 懂得糕餅 茶葉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了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一句“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直接點出了桂花的突出特點,說明了桂花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寫了作者童年時與桂花有關的記憶,主要寫了作者與母親和鄉親們一起搖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和鄉情。如,“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中的兩個“浸”字,韻味悠長,把無形的花香寫得可感可觸。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餅也同樣香氣彌漫。它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東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再如,寫“搖花樂”的情景時,“使勁地搖”“滿頭滿身都是桂花”展現了又香又美的桂花,像雨樣紛紛揚揚落在人們身上的唯美畫面,渲染了搖桂花時的熱烈氣氛,表達了作者的興奮喜悅之情。一句“好香的雨呀!”純樸自然,桂花的香氣呼之欲出,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寫了作者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這部分中,以母親的話引起的鄉情作結,點明了主題:月是故鄉明,桂花當然是故鄉的最香、最好,那陣陣搖落的桂花雨寄托的是作者濃濃的思鄉情愁和她對童年歡樂生活的深切懷念。
【6】桂花雨課文解析
一、走近桂花
桂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作為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名花,桂花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
桂花的名稱很多,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圭”;因其材質致密,紋理如犀而稱“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叢巖嶺間而稱“巖桂”;因開花時芬芳撲鼻,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桂花變得很多,一般把開黃白色或淡黃色花的稱銀桂;開黃色花的稱金桂;開橙色花的稱丹桂。其中八月桂香氣最烈,是桂花中的上品。此外還有花香較淡,但能多次連續開花的四季桂。
中國是桂花的故鄉。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耐寒,所以分布很廣,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資源,尤以成都、武漢、南京、桂林、杭州、蘇州等地栽培最多,湖北咸寧、廣西桂林更是盛產。
桂花樹高可達10米,樹冠球形,樹干粗糙,葉大濃綠,四季常青,樹姿挺秀,可稱得上是重要的庭院觀賞花木,也可盆栽或插瓶觀賞。每到仲秋時節,桂花開放,花香濃郁,讓人心情舒暢。桂花的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除了能供人觀賞外,還有多種用途:桂花具有鎮靜止痛、通氣健胃的作用。桂花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桂花食品主要是吃花瓣。桂花還能入茶、釀酒。桂花茶是我國特產,歷史悠久;桂花酒甜中帶香,嫩黃的酒色中帶著淡淡的翠綠,晶瑩剔透,讓人驚奇。
二、課文理解
1、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賞析]通過雙重否定句式“不說……沒有不……”,間接寫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濃郁的香味;而一個“浸”字,更是將桂花香的無形卻無處不在展示得淋漓盡致。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賞析]作者的高喊,直接點出了桂花香,雖然沒有下面描寫桂花的多,但是通過桂花從枝頭落下來,落得滿頭滿身都是,真像下雨一般,可見桂花的多與香。
3、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賞析]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僅可以聞,還可以吃。一個“沉浸”,說明桂花讓全村人分享它的香,共享它的花。一年四季帶給全村人花香和甜蜜,讓人魂牽夢縈的桂花,在全村人心目中的確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
再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寫搖花樂的。
4、“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賞析]作者沒有一下子描寫搖桂花,而是欲擒故縱,采用鋪墊的手法。“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這就為下文“母親一看天空陰云密布,云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埋下了伏筆。
5、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搖。……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竹席上,曬上好幾天太陽。桂花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
[賞析]作者搖桂花和搖桂花后的“鋪、抱、搖、揀、鋪、曬、收、泡、做”等一系列動詞,充分體現了搖桂花和吃桂花的無窮樂趣。
6、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親的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賞析]檀香與桂花的香混合在一起,讓人的心靈非常沉靜,就像進入了仙境一般。父親的詩雖不見得有多高明,但在作者心目中,父親確實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詩呢!詩中的“甜”字直接點出了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帶給小作者心中的甜蜜,連做的夢都是甜的!可以說,桂花伴隨作者盡享美好的童年生活。父親的詩從側面反映出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溫馨氛圍和心靈祥和的美好境界。
7、以后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賞析]通過對比,顯示出家鄉金桂的香。其實,外地的桂花未必真的香不過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金桂的母親心中的地位是他鄉的桂花無法取代的。那搖花的快樂,那父親的詩歌,以及全村人的甜蜜,都融在金桂的香味之中了。母親心中那份金桂的甜蜜、尋份家庭甜甜的和睦情、那份濃得化不開的鄉情,是世間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見到桂花,聞到桂花的香味,引起的是母親的鄉愁,母親一生辛勞,無怨無艾,就是因為她心中有一個金沙鋪地的極樂世界。
8、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身心奉獻給人類的精神也留在了作者的心里,悄無聲息地融化在作者的血液之中了。
【7】桂花雨教學設計
教材解讀: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生活美好的回憶。課文以“桂花雨”為題引起人們很多美好的遐想。作者文筆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全文充盈著桂花香。其中“搖花樂”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這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些情感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用適當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來,教師可作適當的示范。母親對故鄉的懷念是本文的難點,教師可通過充分地朗讀和對文本的擴充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設計理念: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以人為本,以讀為本”是本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感悟、體驗,從而得到語言訓練,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真正實現閱讀是“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對家鄉的懷念。
3、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這句話的閱讀感受。
教學準備:教師收集桂花(數量較多) 輕音樂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發閱讀期待
師:同學們,“雨”歷來為文人騷客所鐘愛。歷史上以寫“雨”而傳誦久遠的詩文更是數不勝數。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詩作是以“雨”為主題的呢?
生背誦曾經學過的詩作。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桂花雨》卻與以往寫雨的文章不盡相同。這是怎樣的一篇文章呢?你能從課題中推想到課文可能會寫些什么嗎?
點評:引導學生通過對課題中的有效信息產生疑問,誘發他們探究文本的欲望,從而激發他們與文本對話的期待。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本大意
師:同學們的推想是否和課文的內容一致呢?請大家打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翻看課后的生字表。
學生學習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
師:消滅了“攔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通順,更流利。請大家把書立起來讀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復,不讀錯音,不讀破句子。行不行?
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形式讓學生匯報讀書情況,師生相機評價。
師:大家已經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真棒。此時老師想請大家靜心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分別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與小組的同學交流,聽聽小組同學的意見,如果意見不同,互相討論討論。
點評:在初讀時,教師安排大量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對文本有大致的了解,為學習下文做好必要的鋪墊。
三、再讀展示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自己特別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展示,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交流感受:通過朗讀,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各抒己見。
點評:在初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閱讀,真正作到了“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四、學寫生字
五、總結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難忘的時光,今天,我們就一起伴隨著琦君清新的文筆走進作者的童年,一起去感受童年里的那份“花香”“花樂”。
點評:導入簡潔明了,直接指向本堂課的學習任務。
二、精讀感悟
師深情描述:小時候,我對無論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盡管父親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凌霄花,這是叮咚花、這是木碧花……我除了記些名稱外,最喜歡的還是桂花。“我”為什么那么喜歡桂花?桂花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哪些樂趣呢?
(一)引導學生體會朗讀課文體會桂花香味迷人
1、此時正值八月中秋,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你們家有桂花樹嗎?桂花開了嗎?誰愿意給我們大家談談你家的桂花?學生自由談桂花盛開的景象。(從花色,花香等方面)
2、桂花的花兒雖小,可它的香氣卻能——“香飄萬里”。
3、仔細讀讀課文中還有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桂花香氣迷人。(理解“浸”)
4、孩子們你們喜歡這么美,這么香的桂花嗎?試一試,把你們對桂花的喜愛之情通過你們的朗讀表達出來。
(二)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么美,這么香的桂花飄飄悠悠地落下來,落在我們的頭發上,落在我們的頸脖上。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1、(放輕音樂)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哪句話最能表達作者的心情?(這下,我可樂了)
3、說說,我為什么“樂”了?體會“我”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理解“老是”)
4、“我樂了”有哪些表現呢?誰愿意到前面來給我們大家演示一下?
5、孩子們,閉上你們的眼睛,讓我們用心靈一起來感受一下作者童年的快樂。(放輕音樂,老師在教室里撒發桂花,陣陣花雨從空而落)
6、孩子們,香嗎?美嗎?面對此情此景,你們有什么話想告訴老師嗎?
7、你們能通過自己的朗讀來告訴老師你此刻的心情嗎?
點評:創設一定的氛圍,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內讀書,更有利他們深入地理解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感悟重點句的含義
1、(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2、母親為什么會認為“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難道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鄉的桂花香嗎?
3、外地的桂花到底是怎樣的呢?請看作者原文中的描述。(出示原文中對杭州桂花的描述)事實上真的像母親說的那樣,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嗎?請你讀讀課文,再讀讀作者原文中對杭州桂花的描述,找找理由,說說你的看法。學生邊讀邊進行比較,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4、事實上桂花的香氣是一樣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為多,更顯得香氣濃郁些。我們是用鼻子來分辨香氣的,那母親是用什么來分辨香氣的呢?故鄉的桂花與母親結下了怎樣的情緣呢?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有關詞句。(桂花給家人帶來了怎樣的歡樂)
5、理解體會母親這句樸素的話中,蘊涵著母親對故鄉的熱愛與懷念。
點評:通過對課文的擴充,讓學生明白并不是花不如故鄉的香,而是感情不如對故鄉的親。
三、比賽誦讀,內化語言
童年的歡樂,思鄉之情在字里行間流露無遺,令人回味久長。文章不長,你們能把他背下來嗎?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次誦讀比賽。能不帶書更好。不能全文背誦的,也可以自己喜歡哪一段就誦讀哪一段。準備一下。
點評: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學生們精讀課文之后,再次用朗讀來匯報自己學習的效果。
四、課后遷移,升華認識
介紹學生課外閱讀琦君的其他作品。如《煙愁》、《月光餅》、《鄉思》等,進一步體會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8】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部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整節課設計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然后緊緊抓住“桂花香、搖花樂、思故鄉”幾個板塊,通過朗讀、想象、感悟,因勢利導,引領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最后拓展閱讀,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課堂教學目的就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比較與訓練,使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結合。
一、走進桂花雨
教學伊始,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課文,接著揭示課題《桂花雨》,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本篇課文中寫了什么景?又寫了什么事?學生馬上就能明白,課文寫景寫的是桂花;寫事寫的是搖桂花。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本篇課文既是寫景,又是寫事,并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正是通過這樣的情景制造,讓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形成良好互動,也把各個教學環節發揮得淋漓盡致。總之,運用舊知引入新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能形成較好的學教氛圍。
二、品味桂花香
品花“香”,得寫“法”,感悟用詞的精妙。教學的關鍵環節是讓學生體驗課文中“桂花香”,抓住全文中出現的八個“香”字。但是課文中的八個“香”每個都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些帶“香”字的句子后,指導學生朗讀每個句子,引導學生通過做批注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這幾句帶有“香”字的句子獨特的手法。如:“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這句話是運用了夸張的寫法,另外還有比喻、對比等寫作手法。盡管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要鼓勵學生不要怕出錯,大膽展示自我,孩子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很好地品味出了這些句子的獨特之處。接下來是要讓學生劃出寫“香”很妙的詞,并品讀作者用詞的巧妙,特別是對“浸”字的品讀引導到位,使得學生理解透徹,進而對桂花香也感悟到深處。這不僅使桂花的“香味”悄然飄入學生心里,而且在“潤物無聲”中學生體會到了獨特的寫作手法和用詞的精妙。教學環節中采用自主、探究法,老師適當地點撥,通過自讀自悟的形式品讀句子,品味詞語,做到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相融合。
三、體會搖花樂
通過動作、語言描寫,體會搖花樂,獲得語言“味”。體會“搖花樂”環節的教學,是引領學生閱讀文本,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及動作反復品讀,并且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想象,從而充分體現搖花的“樂”。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同時,用動畫的形式再現“桂花飄落”的情景,特別是讓學生扮演兒時的我,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啊!好香的雨啊!”等這些詞語,充分體驗桂花雨落下時的心情。“搖花樂”情景的再現,使學生在朗讀賞析后加深了對“桂花雨”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理解中閱讀。隨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假設就在這棵桂花樹下,會用怎樣的動作、怎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快樂呢?學生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四、感悟故鄉情
再現送花情景,感悟濃濃的故鄉“情”。上這節課的主旨是通過感悟課文的景及物進而來體會思鄉情。通過對前面“桂花香”及“搖花樂”兩個環節的感悟,學生已對桂花充滿了深深的喜愛之情。這一環節教師要抓住文中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讓學生進行感悟交流。在感悟交流中,學生會深切感受到了小小桂花所蘊含的濃濃的情。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讀、思、想、練、演的方法學習,讓學生扮演文中幼時的我和鄰居阿婆,再現當年的“我”為鄰居送桂花的情景。讓學生同桌合作練習表演,然后指名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學生再一次感受到桂花所蘊含的鄉親們那濃濃的鄰里情誼,深化了學生對文中重點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懷念家鄉的感受更加深刻。
五、走近搖花人
教學的最后環節是對作者及其寫作風格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且摘取作者其他兩部作品中的《家鄉味》、《水是故鄉甜》中的句子進行深情的朗讀,在這樣的朗讀中巧妙地加深了整堂課的感情基調。
這節課,重視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想象、交流”等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以情感人,強化內心體驗。雖然文中所體現的生活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但童心是一樣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閱讀和探究,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體驗成功歡樂的目的。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教案
教學目標:
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自讀自悟和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
媒體資源
教學方法:
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解決學生提出的生字疑難
指名逐段讀課文,正音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深情地回憶起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原文是: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研讀語句,體悟感情
再讀課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哪些句子,為什么?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節的束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2)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事實上,是不是像母親說的這樣呢?我們不妨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那么,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樣呢?“桂花盛開的時候,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顯然,從香氣上看,是沒有區別的,甚至小山上因為樹多,更顯得濃郁。
那母親為什么要這么說呢?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別桂花,而是在用情感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就不一樣了。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我們不能忽視這個“又”字。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家對故鄉桂花的深深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尋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
四、交流感受小結課文
課文以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家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章字里行間蘊含著濃郁的鄉情,讀來很感人。
五、作業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設計
桂花雨
搖桂花----桂花雨----桂花食品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原文01-29
琦君《桂花雨》課文原文閱讀03-12
五年級上冊《桂花雨》原文11-22
秋天的雨課文原文03-13
《秋天的雨》課文原文05-26
桂花雨課文同步習題04-09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桂花雨》課文07-31
小英雄雨來課文原文05-08
小學語文《秋天的雨》課文原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