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課課文知識點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課課文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九課課文原文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知識點
一、我會寫組詞
暮mù(暮色、暮年、暮氣)
吟yín(吟唱、吟誦、呻吟)
題tí(題字、題詩、問題)
側cè(側影、側門、側重)
峰fēng(峰巒、山峰、頂峰)
廬lú(廬山、廬舍、草廬)
緣yuán(緣由、緣故、姻緣)
降xiáng(降伏、歸降、降龍伏虎)
閣gé(閣下、閣子、閣樓)
費fèi(費事、費解、費時)
須xū(必須、須知、須要)
遜xùn(遜色、遜位、謙遜)
輸shū(輸血、輸入、運輸)
二、我會認組詞
瑟sè(瑟瑟、瑟縮、瑟瑟發抖)
騷sāo(風騷、牢騷、騷擾)
三、多音字
似sì(好似)shì(似的)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四、古詩大意
《暮江吟》:一道余輝鋪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綠,一半呈現出紅色。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樣,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巧的弓。
《題西林壁》:從正面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就成了聳立的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這可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梅花雖然沒有雪花那樣晶瑩、潔白,但是雪花卻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問題歸納
1、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
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2、《暮江吟》這首詩中,作者贊美哪些景物是“可憐”的?
“可憐”的意思是可愛。當作者看到彎彎的如弓一樣的新月、珍珠一樣的露珠時,他感到這一切都是可愛的。
3、《題西林壁》和《雪梅》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之處?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就是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題西林壁》先描寫了看到的廬山景色,然后闡述了道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雪梅》在末句點明了雪和梅的特點,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進步。
4、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
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_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六、課文主題
《暮江吟》通過描寫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時,江邊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美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從側面表達了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題西林壁》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美麗景色,同時闡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須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雪梅》通過把梅花和雪花進行對比,告訴了人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暮江吟
譯文
一道余輝鋪在江面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江水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綠,一半呈現出殷紅。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致的弓。
賞析
這首七絕是一首寫景佳作。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全篇用“可憐”二字點逗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明代
楊慎《升庵詩話》評云:“詩有豐韻。言殘陽鋪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紅,日所映也。可謂工微入畫”。《唐宋詩醇》評云:“寫景奇麗,是一幅著色秋江圖”。清代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云:“麗絕韻絕,令人神往。”
夕陽臨江,美景絢爛,半江碧綠如瑟瑟之色,半江為紅日所映。“殘陽”緊扣標題“暮江”二字。“鋪”字用得貼切精當,顯示出陽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寶石名,這里用來形容殘陽照不到的半邊江水的顏色,與陽光照到的呈紅色的一面交相輝映,加之天邊緩緩下沉的紅日,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殘陽鋪水圖。
白居易的詩擅長鋪敘,而這首小詩則一反常態,跳宕騰挪,富于變化。前面還是江面晚景,馬上給人們展現的卻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實則自然。“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僅比喻恰當貼切,同時也隱藏著深厚的意蘊。因為只有傍晚到初夜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會如一彎弓,并且于這時分懸在遙遠的天空中。與首二句殘陽碧波的描寫聯系起來看,時間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見詩人流連忘返,長時間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詩人惜墨如金,僅用二十八字就描繪出殘陽碧波的交輝與月牙初懸的靜夜兩幕勝境。本來是平常的景致,一經詩人生動準確的描繪與組合,便顯得那么迷人!凡讀此詩者,也會不由得與詩人一起,陶醉于這奇妙的境界中。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精巧的小詩。詩中描繪出兩幅圖畫。
閱讀理解如何提升
想做好閱讀理解題就要先把這些專業用詞掌握住。這么抽象的東西該怎么教給孩子呢?可以采取反復強調認知的方法,那些專業用詞我們不能立刻讓孩子明白具體的意思。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舉例,表面的現象來反復強調學生的認知,先讓他了解具體的形式,然后多做題反復強化,慢慢他認知里看到類似的題就能準確把握正確的意思,才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對應的答案。
反復讀文章,鍛煉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整體的一個感知能力。閱讀理解這種題型首先就是要先讀懂文章,知道文章寫了什么內容。
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一般可以概括為下列六個步驟:
看標題信息,揣摩記敘類型;
抓記敘要素,了解大致內容;
理行文線索,分清段落層次;
辨敘述方式,領會布局特點;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義;
析表現手法,以供習作借鑒。
【部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課課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上冊語文《在柏林》課文知識點講解12-07
部編版《觀潮》課文原文01-17
部編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2-24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15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知識點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