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邊疆課文鑒賞
《宇宙的邊疆》是一部電視紀錄片的解說詞,它節 選自卡爾·薩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 翻譯成1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放映,觀眾達5億。與這部電視劇相配套的科普書籍《宇宙》是《紐約時報》連續70周的最佳暢銷書,是歷史上英語出版的科普書籍中發行量最大 ——在80多個國家發行了500多萬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宇宙的邊疆課文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鮮明的文體特點
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具有鮮明特點:
(1)解說詞要根據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即使是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如課文解說的對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不能隨意生發其他問題。
(2)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知識擴展),將宇宙比做大海,激發讀者對宇宙的想象(情理擴展)。
(3)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
2.科學的說明順序
解說詞具有一定的視覺性,隨著攝影鏡頭由大尺度空間到小尺度空間,緩緩推進。就我們的閱讀來說,課文已經脫離了電視視覺畫面(還能感覺到電視畫面對文字的影響,如“我們現在已經回到了我們的后院”等介紹性詞語),獨立成篇,從說明順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間順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陽系→行星
這樣的說明順序,好處在于:
(1)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說明對象來解說,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2)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3)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表現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宇宙的邊疆課文鑒賞】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必修三《宇宙的邊疆》課文06-19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12-06
《宇宙的邊疆》示范教案11-15
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10-07
《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09-30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匯編」12-12
《宇宙的邊疆》教案設計12-08
人教版《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10-30
高二《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