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月光曲》課文原文
《月光曲》是人教版語文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即興譜寫《月光曲》的經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月光曲》課文原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月光曲》課文原文:
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該有多好哇!”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里,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里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醒過神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月光曲》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講了在兩百多年前,貝多芬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演出,晚上散步的時候,他被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吸引,來到了一所茅屋前。他聽到茅屋里兄妹的對話,情不自禁地走進茅屋,為兄妹倆彈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又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說故事。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書寫跟人交談。他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如廣為流傳的交響樂《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等。
他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月光曲》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蘇醒、波光粼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3、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4、體會寫實和聯想相結合的寫法,初步學習在寫實的過程中,展開適當的聯想,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貝多芬的感情變化的原因,因為它關系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激情來自何處,這一點課文沒有具體的答案,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才能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1、搜集貝多芬的相關資料
2、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嗎?它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你們知道貝多芬嗎?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資料,陳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總結歸納: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從小就表現非凡的音樂才華,十歲舉行公開音樂會,十二歲開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統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貧寒,受盡磨難,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對專制暴政無比憎恨。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舉世聞名的音樂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2、關于《月光曲》的譜寫還有一個傳說,那就是課本上的第28課《月光曲》。
3、板書課題。學習課文就可以了解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還可以從中初步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怎樣的音樂家。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閱讀課文,思考: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首曲子?是哪幾首?
3、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教師重點提醒:
(1)字音方面:茵讀“yīn”,沒有后鼻音。霎讀“shà”不念“chà”。
(2)字形方面:“粼”的左半部分要范寫清楚。“盲”的上面是“亡”,是無、沒有的意思,下面是目。沒有目就是盲人,這正是“盲”的意思。
4、學生朗讀課文后,交流討論。
(1)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
彈了兩首曲子
(2)這兩首曲子分別是什么?
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學的貝多芬譜寫的曲子。第二首是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3)課文什么地方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從哪到哪講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
2-7自然段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8-10寫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三、學習彈第一首曲子的內容
1、指名學生朗讀2-7自然段,教師及時正音。
2、貝多芬是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他到各處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而且因為不能直接聽貝多芬本人的演奏感到深深的遺憾。
3、盲姑娘一家很窮,又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他們住在一所茅屋里。
兄妹倆相依為命。哥哥是個皮鞋匠,妹妹是個盲人。他們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
4、姑娘為什么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
姑娘很懂事,她聽出哥哥話中不安的意思,能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反過來安慰哥哥,把自己想聽音樂會的強烈愿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從這里可以看出兄妹倆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5、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她看不見樂譜只是聽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盡管斷斷續續,很不熟練,卻是很不容易的。貝多芬自己彈起來,她立刻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彈琴的正是貝多芬本人。這說明她具有音樂才能,貝多芬也深深地為自己能在窮人中有這樣的知音而感動,正是這種激情促使他創作了《月光曲》。
6、小組分段朗讀課文。
四、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新字詞掌握情況。
2、學生快速朗讀課文1-7自然段。提問:貝多芬為什么彈完了一曲又彈了一曲?
二、學習貝多芬彈奏《月光曲》部分
1、指名讀課文8-10自然段,師生評議。
2、貝多芬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么關系?皮鞋匠聽到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交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樂曲使他產生了聯想。開始,音樂可能是徐緩的,使人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云。再后來,音樂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聯想到月光下風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為什么兄妹倆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的離去?他們完全沉浸在音樂當中。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感受,也給自己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創作收獲。
三、引導學生體會聯想在文中的作用
1、引言:這個傳說之所以寫得這么感人,這么富有美感,是與文中記敘中展開了聯想有很大的關系。
2、閱讀課文,劃出文中運用了聯想的地方?
如:在“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琴鍵來”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如果把聯想部分去掉,文章會變得怎么樣?
不那么深刻感人!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九自然段。
【人教版《月光曲》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月光曲課文原文07-27
《月光曲》課文原文03-28
小學課文月光曲原文02-09
人教版《長城》課文原文07-22
人教版《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8-01
人教版《鳥的天堂》課文原文07-20
人教版蟋蟀的住宅課文原文10-27
人教版中彩那天課文原文03-25
人教版釣魚的啟示課文原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