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課文
課文,漢語詞語,指教科書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讀書做文章;窗課,習作文字。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課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
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可是一查黃河近2000年來的表現,卻叫人大吃一驚。黃河在近2000間來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人們不禁要問: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說來有趣,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是很好的,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當于長江的68倍。黃河每年從中上游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重量達16億噸,其中12億噸被搬到了大海,4億噸則沉積在下游河道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泥沙上。它使黃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結果有的河段高出兩岸農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黃河成了懸河。每到洪水季節,黃河這些地段的堤壩很容易決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災。
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松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于一年破壞耕地550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越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越來越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
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新中國成立后,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葉圣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閱讀閱讀提示的內容,并標出提示的要求。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
1、這篇課文又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
2、說說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出示屏幕:變化前是什么樣的?變化后是什么樣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治理黃河?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學生找出有關語句并不難,而要真正理解則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于是在感悟黃河是“搖籃”方面,我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黃河曾經的美并把自己的感悟以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禍河”方面,引導他們理解“懸河”“沉積”等詞語和抓住一系列數字感受到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在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二——人為原因方面,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板書形成惡性循環鏈加以理解;在講“治理方案”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說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然后鏈接資料袋的內容以及與身邊的珠江和火爐山聯系起來,引發生活的體驗,激發內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環保意識轉變為實在的環保行為。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了解了黃河的現狀,知道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獻計獻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后結合說明文的特點滲透寫作方法,培養寫作能力,“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是說明文常用的幾種表達方法,說明這種寫作方法的優點,以使今后學生在寫說明文時也能夠會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本篇文章的教學,雖然有成功之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我在某些環節還是放不開手,使學生無法盡情在課堂中展示自己。
同步練習
一、我能準確地讀出帶點字的讀音。
折騰(zhēzhé)災難(nànnán)堤壩(dī tí)
折扣(zhēzhé)困難(nànnán)侵蝕(qīnqīng)
二、我能按要求寫出下列各詞。
近義詞:苦難——()繁衍苦難——()兇猛苦難——()
憂患苦難——()侵蝕苦難——()
反義詞:茂密苦難——()肥沃苦難——()溫暖苦難——()
繁衍苦難——()松散苦難——()流失苦難——()
三、我來讀一讀,連一連。
治理方案水土破壞
設計資源森林流失
保護黃河草原毀滅
四、我能將下列句子變成反問句。
1.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不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列各題。
1.黃河在近2000年間竟決口______多次,改道______多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這些數據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來有趣,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是很好的,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我能想象到,過去的黃河流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后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__________起來,__________得兩岸百姓__________。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__________。”
3.整篇課文告誡人們要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zhēnàndī
zhénánqīn
二、
近義詞:災難繁育兇惡憂慮侵害
近義詞:稀疏貧瘠寒冷滅亡緊密回歸
三、
略
四、
1.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2.破壞森林不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嗎?
五、
1.150026黃河真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呀!
2.略兇猛爆裂折騰叫苦不迭憂患
3.保護環境。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課文】相關文章: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10-04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08-01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08-12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閱讀理解02-04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主要內容概括10-23
黃河象課文原文05-16
四年級閱讀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習題10-25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讀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