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詹天佑書本原文
課文《詹天佑》講述了詹天佑在政治背景黑暗的情況下,不怕困難,在經歷了許多困難后終于修建完京張鐵路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文詹天佑書本原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詹天佑》書本原文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千米,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詹天佑》課文資料
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紹,在具體敘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分為四部分,先概括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然后,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起因;接著,按照工程進展的順序,從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最后,講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對詹天佑的贊揚和懷念,點名事件的意義——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藐視和嘲笑。
詹天佑的愛國精神貫穿全文。在介紹修筑京張鐵路面臨的阻力和困難時,著重講了詹天佑面對帝國主義的`狂妄自大和中國人民的極端藐視,為維護祖國的尊嚴而勇敢受命。在講修路過程時,著重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式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動力;創造性地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是他愛國精神與卓越才能相結合的產物。在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時,著重說明,他的創造性的工作,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通過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報國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的意識;二是以詹天佑這個人物或以鐵路建設為拓展點,引導學生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是從本組開始的一個新的讀寫項目。教師的指導學生領悟課文的內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課文的拓展點,引導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擴大閱讀面,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記敘,很有代表性。
《詹天佑》課文備課賞析
這學期很有幸又聽了徐老師執教的觀摩課,更有幸的是有機會主評徐老師的這節課。《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容生動,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贊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全文圍繞杰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為線索,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認為徐老師的課努力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下面,我簡單談談我聽課后的一些感受。
一、結合背景介紹,縮短人本對話。
本課內容離學生現在的生活現實較遠,因此學生對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原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徐老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能結合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當時詹天佑接受修筑任務的壓力之大、困難之大。
二、緊抓句的教學,感悟人格魅力。
在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時候,徐老師緊抓這一段中的句子展開教學,如:引導學生明確過渡句的作用、畫排比句、找詹天佑親自堅持野外工作的句子等,并一一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從句中感悟詹天佑的偉大品格,從而感悟到詹天佑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過,這里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如學生圍繞詹天佑親自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談體會時,有一生說從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愛國品質,這時徐老師給予了否定,我個人的看法是,學生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為詹天佑所有一切的行為動力應該是來源于他那強烈的愛國心,也正應該是這強烈的愛國情感才支撐著他克服修筑鐵路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難。如果在這一段的教學中,老師能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更令自己感動,說說原因,可能學生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構筑詹天佑的真實形象,情感體驗也能得到更主動地調動,這時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令自己感動并受自己所喜歡的句子,學生肯定能借助聲情并茂的朗讀達到與文本內容的更好溝通,從而更真切地受到詹天佑人格魅力的感染。
三、注重實踐訓練,體會創新品格。
在教學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徐老師采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不過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畫一畫,這樣會比老師讓學生拿著自己畫在紙上的示意圖進行評議看得更清楚些。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這也是在鐵路修筑史上的首創,我覺得徐老師在教學時對這一點強調不夠。教學時,徐老師讓學生示范演示了人字形線路的行駛辦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難點。這時候如果能對學生的演示進行更細致地指導,那會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比如讓學生先站板畫出人字形示意圖,再用一支帶有兩個不同顏色的鋼筆頭的鋼筆上臺演示,效果可能會更好。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很明了地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感悟到詹天佑偉大創新品格。
四、恰當使用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在一堂離學生實際生活年代比較遠的課堂中,老師能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顯得尤為重要。徐老師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內容不多,但有節有序。如兩種隧道的開鑿辦法和人字形線路的設計的動畫課件展示,遠勝教師枯燥的千言萬語,這樣的課件展示不僅發揮了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看得真切,感得真實,更有助于學生透徹理解課文的難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合課堂拓展,升華情感體驗。
當徐老師教學到外國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人字形線路都贊嘆不已時,讓學生也來說說:你會怎么稱贊詹天佑?不僅升華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注意了學科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得以學以致用。
總之,徐老師所上的這節課是很成功的,其中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數不勝數,還是留待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學吧!
重難點解析:
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這些內容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易理解。開始上課時,可讓學生交流對詹天佑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了解;如果學生知道不多,教師可作簡要的介紹。同時結合地圖介紹一下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環境。然后,著重組織學生練習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展開討論:一個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主持修筑一條鐵路,為什么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可以從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體會帝國主義對政府的蔑視。從備受帝國主義國家蔑視的中國工程師,不怕帝國主義的嘲笑,敢于接受這項艱巨的任務,體會我國人民為“爭了一口氣”而揚眉吐氣的興奮心情,以及對詹天佑的殷切希望。從帝國主義嘲笑的內容,體會京張鐵路惡劣的地理環境。這樣,通過討論,讓學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著重重壓力,不怕種種困難,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是受命于危難之際,為中國人民爭一口氣的壯舉,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詹天佑在修筑鐵路中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困難的?這個問題可以分為三個小問題。
在勘測線路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為什么能這樣做?引導學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語、行動以及想法的語句,體會詹天佑嚴肅的工作態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和張中國人民志氣的愛國之心。
在開鑿隧道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可邊讀邊試著畫示意圖,說明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著重引導學生說說什么叫“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什么叫“中部鑿井法”;從而體會詹天佑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法的靈活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設計來源于實踐的意識。
在青龍橋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引導學生體會“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大膽,方法的巧妙,從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的精神。
【課文詹天佑書本原文】相關文章:
詹天佑課文原文01-15
《詹天佑》課文原文01-18
求詹天佑課文原文啊11-11
六年級課文詹天佑原文01-15
課文詹天佑有感04-16
讀課文詹天佑有感04-14
讀課文《詹天佑》有感04-09
課文詹天佑的句子講解04-05
《詹天佑》課文內容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