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打白骨精》課文
常言說,“山高必有怪,嶺峻必生精”。這樣的描寫環境的作用是:突出了環境的險惡,為下文白骨精的出現作了鋪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打白骨精》課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饑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饑。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么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兇了。”悟空忙點頭答應,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梁上有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
課外延伸
《西游記》是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
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征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的緣起。
吳承恩(約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杰出的小說家,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從小天資聰明,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
人物特點
孫悟空:
除惡務盡,英勇善戰,機智勇敢,堅持正義, 仁義忠誠,敢作敢為,身手不凡,斬妖除魔,常常被冤枉,對唐僧很誠懇。
豬八戒:
憨厚可愛,貪財好色,愛耍小聰明。
沙和尚:
平和,冷靜,有耐心,忠心耿耿,吃苦耐勞。
唐僧:
符合封建時代上層的形象,他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重修養、心善、輕動、斯文、迂腐,但缺乏統治者狡詐的一面,有時候特別不明事理。
情節
一打:山野里出現一位年輕村姑,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打死了妖精的替身,妖精則靈魂出竅逃走了。
二打: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這樣的傷心可以說是肝腸寸斷、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看俺老孫一棒!)。妖精又靈魂出竅逃走了。
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死后化作了一堆白骨。
得到啟發
人們不要被表面現象、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蒙騙。特別是在如今社會里,有人表面是善良的,內心卻是陰暗的,利用各種卑鄙手段,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教學反思
從課堂呈現的效果來看,課前預想的目標基本實現了。對于這堂課,我覺得有兩點我是努力去貫徹并有一定效果的。
一、尊重學情,找準起點
《西游記》的故事,學生已經通過不同途徑看過很多遍,像《三打白骨精》這樣的經典每個學生都能流暢地講述。所以在選擇《三打白骨精》作為名著導讀指導的時候,絕不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但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熟悉故事很打程度上源于曲折離奇的情節,而非語言本身。這樣的學情為我尋找教學的切入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我盡力把故事文本、原著文本、電視文本、漫畫文本有機整合在一起,引導孩子在比較中閱讀,在閱讀中比較,用自己的眼睛發現。感受白骨精的陰險、狡詐、偽善,感受《西游記》在情節曲折、想象豐富這個特點以外在語言表達的妙處。那么,這一次重讀《三打白骨精》就有了新的收獲。
二、互動交流,指導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那么,對于名著導讀來說,那就是要通過一堂課的.引領讓學生掌握名著閱讀的方法。關于名著閱讀,有觀點認為應該指導學生用文學的方式來閱讀。我以此為理念,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反襯”的寫法中研究人物特點。課的開始,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是妖精?這是為什么呢?這個不在學生的知識視野預料的問題成為整堂課學習的一個目標期待,成為新舊知的聯結點,引領著學生不斷進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去。當學生在師生互動的交流中,在對語言的品味分析中感受了白骨精的特點后,自然而然回到開始的問題:為什么要研究白骨精?學生憑借原有經驗和本課所學,對“反襯”寫法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而后,在作業布置中引導學生繼續研究這種手法。這樣,學生就在舉一反三的閱讀和練習中得以提高。另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在研讀中品味語言、感悟語言,比如對比原文,研讀白骨精變成的村姑的那段,領略原著描寫的精彩,比如體會“閃”一詞的精妙,這些對于學生的語感的培養是很有用處的。
簡介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住著一個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幻為村姑、婦人,全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害怕,變作一陣風逃走,孫悟空把村姑、婦人的假身統統都打死。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白發老公公又被孫悟空識破打死。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三打白骨精》課文】相關文章:
三打白骨精課文原文03-25
小學三打白骨精課文03-25
課文《三打白骨精》的教學設計04-07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課文01-17
小學三打白骨精課文原文01-17
小學語文《三打白骨精》課文01-17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課文原文01-22
西游記三打白骨精課文01-17
小學語文《三打白骨精》課文原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