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
《桂林山水》是現代作家陳淼于1962年創作的一篇游記散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歡迎閱讀參考!
五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天空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課文內容詳解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桂林自然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課文按先總后分的寫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
課文一開始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我國名勝中的地位,同時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桂林山水甲天下”,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甲”是第一的意思。
接著分別具體描寫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寫漓江的水,先用“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一句,拿大海、西湖同漓江的水相比,是說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的“波瀾壯闊”,也不同于西湖的“水平如鏡”,漓江的水有一種獨具特色的美。一個“卻”字,說明大海、西湖雖美,但都無法與漓江的水相媲美,可見漓江的水是多么迷人!接著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準確而生動地描寫了漓江水的三大特點:靜、清、綠。用“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突現“靜”;用“能看見江底的沙石”體現“清”;用“一塊無瑕的'翡翠”形容“綠”,然后通過寫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覺,再現漓江之水的靜。
再寫桂林的山。寫桂林的山抓住“奇、秀、險”的特點來寫。先用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別具一格。接著運用排比的手法,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等具體寫山的“奇、秀、險”。山的“奇”表現在一般的山脈都是從地面逐漸高上去,連綿不斷,而桂林的山是“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并且各種各樣奇特的山峰排列在漓江兩岸。山的“秀”是指山很秀美,表現在山的色彩明麗。“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既形象地寫出了山的形狀像“屏障”,像“竹筍”,同時也生動地描繪了山的色彩明麗和鮮亮。山“險”表現在山石奇形怪狀,重重疊疊,并且高聳突出。“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是作者當時的感受,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栽倒”指頭朝下跌倒,這里指山石的高聳突出,可以看出山是多么的“險”!
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畫面來進行描繪。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形成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美麗畫卷,令人流連忘返。課文最后運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既總結了全文,同時又抒發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這句詩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江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玩、觀賞。
附《桂林山水》名勝簡介
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桂林一帶,奇峰突起,怪石崢嶸,江流彎轉,巖洞幽深,其巖溶奇觀為世所罕見,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由于石灰巖地形發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蝕,使桂林諸山平地拔起,奇峰羅列,猶如竹筍、翠屏、巨象、駱駝等,形象萬千,景色秀麗,尤以象鼻山最為酷肖。桂林多巖洞,洞內由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組成各種景物,奇狀異態,琳瑯滿目。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與西來的陽江匯合,流水清澈,游魚可數,像玉帶般旋繞城區。桂林至陽朔沿江一帶,群山峭拔,綠水迂回,重山復水,景色清幽,構成長達百里的美麗圖畫。
桂林不但風景秀麗,而且名勝古跡眾多。古往今來,許多名人都為桂林山水寫下了贊美之詞,留下兩千多件石刻題記。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環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以孤山、白堤、蘇堤分割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湖中有小瀛洲、湖中亭、阮公墩三個小島。自古以來人們一直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傳頌了七百余年、最為人知的說法首推“西湖十景”,它源于南宋畫家對西湖山水畫的題名。這十景是: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曲院風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雙峰插云、三潭印月。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城北,海拔1532米。泰山以通天拔地之勢被古人列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登基多來泰山祭天地。名勝古跡眾多,有古建筑群2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2000余處,是我國著名風景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香山:在北京市西北郊。此地重巒疊嶂,景色清幽,故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建離宮別苑。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大興土木增建亭臺樓閣,共成28景。香山秋來漫山紅遍,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勝景。
簡析
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閱讀本文可以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仔細品味詞句,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從中學到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
于是很自然地產生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欲望。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
二、第二自然段寫漓江的水。
作者并不先直接寫漓江的水,而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娓娓道來,后用一個“卻”字轉折,說明這些美景雖美,但都無法與漓江水相媲美,顯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
接著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點:靜,清,綠。用“感覺不到流動”突現“靜”;用“能看見江底的沙石”體現“清”;用“一塊無瑕的翡翠”形容綠,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覺,再現漓江之水的風姿。
三、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
先以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其中運用了十分貼切的比喻和恰當的形容,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
四、文章的末段描繪了山和水交相輝映,異彩紛呈,加上空中的云霧,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點綴其間,交織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語言優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雖是精讀課文,但通俗易懂。尤其適合學生朗讀和背誦。同時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美流暢,描寫生動逼真,同時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范。因此本課教學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主要采取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想象畫面,體味情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說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游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比喻方法描述了漓江水和桂林山突出的特點。最后把桂林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課文感受祖國山水的美,感受祖國語言的美;二是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比喻等方法描寫景物。
【學情分析】
學生經歷少,再加上身邊日益受到污染的環境,可能無法想象桂林山水的秀美。因此,盡可能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媒體資源,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結合直觀的視覺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學情與教材內容我設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及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 了解本文的表達方式是“引經據典”和表達順序是總分結構。
3、 小練筆:用一段話寫一寫家鄉的某處景物,要寫出特點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的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讀議結合法、理解想象法、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誰能為大家背誦幾句?
(1)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2)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3)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
2、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美。現在就讓我們蕩舟漓江,仔細觀賞桂林山水。
(板書:桂林山水)
二、 品讀感悟,暢游山水
在上節課的閱讀中,很多同學被桂林的美景深深吸引了。誰能說說課文的哪部分寫得最精彩?(山、水)老師贊成你的想法。
(一) 觀賞漓江的水
1、我們先通過看視頻來觀賞漓江的水。
播放漓江水的風光圖片。 (板書:水)
2、看完了視頻,談談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自己的話來講。
3、同學們眼中的漓江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漓江水更是獨具豐韻。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并思考:“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板書:靜、清、綠)
播放漓江的水靜、清、綠特點的風光片。
4、漓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很美,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美美地讀一讀。(練讀—指名讀—范讀—賽讀)
課件出示: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帶點的字應該重讀)
5、看看誰能根據老師的提示很快地把描寫水的特點的句子背出來。
課件出示:漓江的水真 ,靜得 ;漓江的水真 ,清得 ;漓江的水真 ,綠得 。
6、作者是如何把漓江的水的特點寫具體的。(采用了排比句的表達方法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你能不能模仿作者的方法把下面的事物寫具體。
課件出示:公園里的花真多啊! ; 公園里的花真美啊! ;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 。
7、這一段,主要描寫了漓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那么,作者在開頭為什么先寫大海和西湖的水的特點呢? (采用對比的寫法,更能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
8、總結學習方法。
同學們,我們是如何學習第2自然段的?
(看視頻—說特點—讀句子—背一背—寫一寫)
(二)品讀山美,遷移能力。
過渡: 漓江的水很美,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呢?現在請同學們按照學習第2 自然段的方法,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去發現桂林的山的美吧!
1、 通過看視頻來觀賞桂林的山。問: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
(板書:奇、秀、險)
2、課件出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1)品讀:讀一讀,想象畫面。
“奇”, 桂林的山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還會像什么?(播放桂林山的圖片,讓學生給山取名。)所以說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不僅如此,這里的山并不是群山環繞、連綿起伏,每一座都是拔地而起,沒有那兩座是連在一起的。讓我們不得不說“桂林的山真奇啊!”
“秀”,從兩句比喻句可已看出“秀”指山的色彩美。
“險”,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的聳立著,感覺很危險的樣子。怪石嶙峋:形容山石形狀奇特、重疊高聳。
(2) 作者描寫桂林山的特點時采用了什么方法?(排比、比喻)
(3)指導朗讀
①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②指名讀
③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眼想象畫面
(3)根據提示背誦,課件出示:
桂林的山真奇啊 ;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 。
三、欣賞畫卷,體會意境。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再看看山水相互輝映是又是怎樣的意境?
課件出示:桂林山水相互輝映的圖片
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大家一起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理解: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從桂林到陽朔。全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讓人流連忘返,怪不得人們發出感嘆,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四、總結延伸
作者通過觀察,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用比喻、想象、對比的手法把桂林山水的秀麗景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其實,祖國還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欣賞、去感受。
五、作業布置。
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描寫一個物體。
板書:
2、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 山
靜 清 綠 奇 秀 險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五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相關文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01-17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內容!07-12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分析03-22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原文07-21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解析03-18
小學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原文01-17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原文是什么?02-17
三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03-26
四年級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