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一只貝》課文
指教科書中的正文,區別于注釋和習題等,一般在語文或地理中出現。英語,有對話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國劉勰的《文心雕龍·指瑕》出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一只貝》課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只貝》
一只貝,和別的貝一樣,長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著風浪的壓力;貝嫩嫩的身子就藏在殼里。殼的樣子很體面,漲潮的時候,總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頭。有一次,它們被送到海岸,當海水又嘩嘩地落潮了,便被永遠地留在沙灘,再沒有回去。螞蟻、蟲子立即圍攏過來,將它們的軟肉嚙掉,空剩著兩個硬硬的殼。這殼上都曾經投影過太陽、月亮、星星,還有海上長虹的顏色,也都曾經顯示過浪花、旋渦和潮峰起伏的形狀。現在它們生命結束了!這光潔的殼上還留著色彩和線條。
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發現了好看的殼,撿起來,拿花絲線串著,系在脖頸上。人們說,這孩子多么漂亮!這漂亮的貝殼!
但是,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時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貝。因為有一顆石子鉆進了它的殼內,那是顆十分硬的石子,無論如何不能擠碎它,又帶著棱角;它只好受著內在的折磨。它的殼上越來越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它失去了做貝的榮譽;但它默默的,它說不出來。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漲潮了,潮又退了,它還在沙灘上,殼已經破爛,很不全了。
孩子們又來到沙灘上玩耍。他們玩膩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呢。誰發現了這一只貝的兩片瓦礫似的殼,用腳踢飛了。但是,同時在踢開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閃光的東西,他們拿著去見大人。
“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顆大珍珠!”
“珍珠?這是哪兒來的呢?”
“這是石子鉆進貝里,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貝殼呢?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孩子們重新去沙灘尋找它,但沒有找到。
《一只貝》課文探究感悟
探究
1、抓住“他們玩膩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呢”這句話聯系上下文體會。
這些外表美麗的東西可以得到人們一時的青睞,但最終也將被人厭倦。而曾經被人遺忘,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于奉獻的貝的閃光點卻終有一天會被人們發現。這是孩子們第二次來到沙灘,他們已經厭倦了原來那些漂亮的貝,來尋找一些更漂亮的貝。
2、 孩子們為什么會去重新尋找這只丑陋的貝?
孩子的重新尋找,是人們對它的重新認識,但此時卻為時已晚!這引發讀者思考。應該早點認識到貝的珍貴之處,對待事物不能只看外表。這是孩子們第三次來沙灘尋找貝,但這次來尋找的是那只丑陋的貝。這一次的尋找,是被“丑貝”的精神所感動,是對“丑貝”的尊敬。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什么才是美。孩子們三次到沙灘,實際上也是孩子們思想認識的逐漸轉變,從喜歡外表美的'東西,再到對默默奉獻的外表丑陋的貝的敬意。
3、文章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那些漂亮的貝雖然能夠得到人們的欣賞,但那只是暫時的,它們也許有一天會被人們所厭倦。外表丑陋的貝被人們忽視也只是暫時的,它的閃光點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發現。人們需要的還是“一只貝”這種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于奉獻的精神。
感悟
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這只貝可憐,是因為它面對苦難、折磨默默地忍受,付出了血和肉的代價。為此,它變得丑陋而被人們漠視。這只貝可敬,是因為它敢于奉獻自己,當磨制出珍珠以后,它卻功成身退,不求回報。作者正是要借這只平凡、丑陋、沉默的貝來贊揚這種和貝一樣品德高尚的人。
拓展:關于課文一只貝的課后練習題
一、基礎題。
1.讀拼音,寫詞語。
pǔtōng
léngjiǎo
róngyào
xīhàn
hélǒng
piàoliàng
sècǎi
guāngzé
2.我知道它們的近義詞。
結束()普通()體面()稀罕()立即()
3.我知道它們的反義詞。
漂亮()普通()堅硬()稀罕()
二、綜合題按要求寫句子。
1.我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改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們發現了貝殼。(擴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些貝的嫩嫩的身子就藏在殼里。(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是一顆稀罕的大珍珠。(改為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級上冊《一只貝》課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一只貝》導學案08-13
四年級上冊語文《一只貝》說課稿08-13
小學生課文《一只貝》教案設計08-10
四年級語文上冊《一只貝》教學設計03-21
讀《一只貝》有感04-08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一只貝》教學設計08-20
S版四年級上冊第3課《一只貝》教學設計08-13
一只貝的讀后感范文05-20
《一只貝》的語文教學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