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初一《魯迅自傳》精品教案
【語文S版初一《魯迅自傳》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以時間順序介紹自己或他人的經歷的寫法;積累“籌辦、維新、侮蔑”等詞語,學習魯迅嚴謹的語言風格。
2、過程與方法:能恰當運用輻射閱讀資料,輔助學習,進一步了解魯迅的思想重大轉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魯迅積極正直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學習以時間順序介紹自己或他人的經歷的寫法。
2、學習魯迅積極正直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學習名人傳記的寫法,寫“凡人”小傳。
教學方法
1、重讀適講,學練結合。
2、設疑激趣,自讀求解,討論總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幅對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請同學們根據這幅對聯的內容猜一猜這說的是哪個人物?(魯迅)有誰能把魯迅的有關情況對大家作個介紹。(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你讀過他的哪些作品?通過對這些文章的學習,我們已大致了解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跡,今天我們來學習《魯迅自傳》這篇文章系統地了解這位偉人的一生。
二、熟悉課文。
1、請學生試讀課文,隨時正音并指導句中停頓。
正音:自傳(zhuàn) 乞(qǐ)食 彷徨(pánghuáng) 侮蔑(wǔmiè)
2、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順暢,注意抑揚頓挫。
三、指導自學。
1、用默讀的方式自學課文,邊讀邊概括每一段介紹的主要內容。
2、同桌合作,讀讀、議議、相互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
(1)用自己的話概括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經歷。可按時間順序制成表格。學
生相互補充,完整概述下列內容:
1881年,出生;
1893年,輟學回家,家庭變故;
1896年,父親去世;
1898年,18歲,考取南京水師學堂,后又改進礦路學堂;
1902年,畢業后東渡日本留學;
1904年,進仙臺醫學專門學校;
1906年,棄醫從文,覺得在中國醫好幾個人則無用,于是提倡文學運動了;
1909年,29歲,從日本回國,因為母親和別的人很希望能有經濟上的幫助。回國后任
浙江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員;
1910年,到紹興師范學校做教務長;
1911年,當上師范學校校長;
1912年,革命政府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當部員,兼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
范大學國文系講師;
1918年,開始發表小說;
1926年,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做廈門大學教授,同年12月,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
授;
1927年9月,出廣東,定居上海。
(2)魯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幾次重大轉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魯迅怎樣的思
想?
根據課文提供的材料,學生通過閱讀,了解魯迅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轉折:(一)
從考入南京水師學堂到“改進礦路學堂”,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二)到東京
留學決意學醫,為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走上醫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
第二個階段;(三)棄醫從文,學文學,走上文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第三個
階段。
這三次大的轉折,隱含了魯迅先生思想發展變化的軌跡,特別是第三次重大轉折,直接
表露出魯迅先生一心為了救國救民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3)魯迅先生走上文學救國的道路后,在文學創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學生快速閱讀后,明確:
兩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一本論文,一本回憶,一本散文詩,四本短評《中國
小說史略》,《唐宋傳奇集》,還有譯著。
四、課堂小結。
請學生概述本節課學習和掌握的內容,重點突出魯迅先生始終將個人所為與國家、民族的前途相統一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
五、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附文一,進一步認識魯迅。
2、查找魯迅資料,準備交流。
板書:
5、魯迅自傳
改進“礦路學堂”
決意學醫 (救國救民)
棄醫從文
第二課時
一、信息交流。
請學生交流在圖書館或網上查找的有關魯迅的資料,可涉及到魯迅所處的時代的社會背景,
魯迅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的經歷,魯迅為民族為真理而奮斗的精神,使學生對魯迅先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師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資料:
1、魯迅的家世。
參考:魯迅本姓周,名樟壽,后改為樹人;號豫山,后改為豫才。1881兩9月25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擔任內閣中書,家里有四五十畝水田,不愁生計。其父雖沒有做官,但也是讀書人,周家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
2、魯迅家遭受的一場變故。
參考:魯迅的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于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后,親戚族人也都一個個換了嘴臉。這種急劇的變化,使魯迅深刻第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生的陰暗面。從而形成了魯迅強烈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3、魯迅的母親。
魯迅的母親姓魯名瑞。她出生于咸豐年間。受封建社會影響,她沒有上過學,憑著自己的毅力,自修到能夠讀書的程度。她讀過不少書,有彈詞、演義、章回小說等。她是個很有膽識的女子,對魯迅三兄弟充滿了溫柔的母愛。她每年回娘家,總把魯迅帶去。魯迅的父親去世后,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當魯迅18歲那年決定離家到南京求學時,家里雖然十分貧困,她還是想盡辦法籌措了八塊錢給魯迅作路費。
4、魯迅選擇學醫的原因及后來棄醫從文的緣由。
參考:魯迅選擇學醫,是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后來認識到體質弱并非導致國人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因,因此想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后面貌的目的,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比較閱讀。
重點了解和掌握人物傳記的基本寫法。
1、指導學生自讀附文二《老舍自傳》。
(1)邊讀邊正音:怙hù 奠diàn 券quàn
(2)了解老舍四十歲以前的生平經歷。
2、思考討論:《老舍自傳》與《魯迅自傳》有哪些異同點。
語言方面:前文文言味較濃,后文是流暢的白話文;前文基本采用短句,且句式整飭,后文則完全是散文句式;前文語言幽默詼諧,后文語言平實莊重。
寫作方面:都采用了傳記寫法,都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并突出重點。
3、引導閱讀“單元說明”,了解什么是傳記,傳記的分類,什么是“自傳”,傳記的一般分法,怎樣閱讀人物傳記。
同桌討論后班級交流:
明確:傳記是用來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也簡稱“傳”。
傳記可分兩類:以類是自述生平的,叫“自傳“;以類是由別人撰寫的,稱”傳“或評傳。
“自傳”是敘述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先寫明自己的出生年代、籍貫、家庭情況。然后或按年代、或年齡,寫自己讀書工作的情況,一直寫到寫自傳的時候為止。可把自己的經歷分成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突出一個方面,幾個階段又有內在的聯系。傳記常用“點”“面”結合的寫法。“點”是具體敘述,選取典型事例,突出要點;“面”是概括敘述,使“點”環環相扣。表述力求言簡意賅,點到為止,不必鋪陳。
好的自傳,在陳述中包含感情。
三、布置作業。
閱讀《自題小像》,完成思考題目。
【語文S版初一《魯迅自傳》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S版初一《魯迅自傳》導學案(3課時)03-30
初一語文《魯迅自傳》教案公開課03-30
初一語文《魯迅自傳》課文原文01-25
初一下語文《魯迅自傳》同步練習及答案03-28
初一語文S版《石榴》教學反思?03-07
語文S版四下《衛星比武》教案04-28
五年級語文s版教案12-26
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