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在學習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知識儲備】
1.字詞積累
枝柯:樹枝。
妖艷:艷麗而不莊重。
酣h n然:酣暢的樣子。
湛zh n藍: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沁q 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鮮空氣或喝了清涼飲料后感到的舒適。多用來形容美好的詩文、樂曲等給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覺。
韶sh o華:比喻美好的青年時代。
稟賦:先天具有的體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質。
荒誕d n:極不真實、極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陰過得很快。
璀cu 璨c n:形容珠寶玉石等光彩奪目。
2.作家作品
關于作者
伊瓦什凱維奇(1894~1980),波蘭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出身于烏克蘭農村一個愛國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輔一所大學學習法律和音樂。1919年發表第一部詩集,同時在華沙和杜維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組織“斯卡曼德爾”詩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門工作,曾游歷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這期間發表的詩集《白天的書和黑夜的書》(1929)、《回到歐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記述了詩人游歷國外的各種感受,同時表達了作者的藝術觀。長篇歷史小說《紅色的盾牌》(1934)以波蘭11世紀社會為背景。劇本《諾漢特之夏》(1936)、《假面舞會》(1939)分別寫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戰前的作品常表現出孤獨感,以普通人的遭遇來反映時代的面貌,有時流露出悲觀主義情調。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曾任波蘭議會議員、保衛和平者委員會主席和作協主席。他的詩集《另外的生活》(1938)、《奧林匹克頌》(1948)揭露德國法西斯屠殺各國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辮子及其他詩歌》(1954)、《陰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節》(1963)、《一整年》(1967)等,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生活、大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熱愛之情。中短篇小說集以《新的愛情及其他短篇小說》(1946)、《老磚瓦廠》(1946)、《意大利短篇小說》(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說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說》(1960)、《關于狗、貓和魔鬼》(1968)等寫得較為成功。中篇小說《圣女約安娜》(1943)描寫17世紀波蘭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編成電影。長篇小說《榮譽和贊揚》(1956~1962)描寫波蘭貴族地主和其他階層人物的命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波蘭的生活。此外還著有關于肖邦和巴赫的評傳等。他的作品語言樸質、流暢,情節引人入勝,心理描寫細致入微。他曾三次獲得波蘭國家文學獎一等獎,1969年獲得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授予的約里奧·居里金質獎章,1970年獲列寧獎金。
3.背景鏈接
這篇散文選自《世界散文隨筆精品文庫》,這是作者于九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顆晚熟的草莓發出對季節更替、生命演變的聯想,從而抒發了自己的感情。
【文本解讀】
一、謀篇立意
這篇散文由一顆晚熟的草莓引發對季節更替、生命演變的聯想,表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寫了對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懷。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尋味。
二、文章脈絡
線索:文章以草莓為線索關聯全文。
全文共6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3),寫作者因季節更替而觸發情思。
第1段:描寫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氣、樹木、天空、農村等景色,與下文第3段的描寫形成對比。
第2段:一顆晚熟草莓的發現把作者的思緒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這一段是作者感情發生變化的關鍵,同時也引出了下文,起過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覺幾個月前的景色與現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變中找到了變化。
第二部分(4-6),寫作者對生命演變的聯想和感悟。
第4段:與第1段相對應。
第5段:與上文第3段相對應,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表現了作者珍惜年華、積極進取的精神。
第6段:結束全文,充滿理趣,引導我們去回味,去聯想,去思索,去感悟。
三、寫作方法
1、觸景生情,運用聯想,抒發情感。
作者由一顆晚熟的草莓引發了對季節更替、生命演變的聯想,從而抒發了作者的情感。沒有聯想就沒有世界。聯想是由此想及彼。進行聯想時要抓住二者之間的相似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由一顆草莓,引起回憶,突然感到季節在表面似乎不變的情況下,在悄悄變化著,由此聯想到歲月也是如此,從而抒發情感,表達情意。
2、前后對應,條理清晰。
課文第4、5段分別與上文1、3段相對應。第1段,面對九月的景物,以為“一切基本都沒有變”,聯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為自己還是妙齡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沒有發生任何的突變”。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幾個月前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聯想到青春的空氣,“與今天我們呼吸的已大不一般”。這樣前后照應,條理更清晰。
3、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聯想。
作者通過草莓進行聯想,感嘆青春韶華易逝。
四、問題探究
句段理解:
“每日朝霞變幻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心性和容顏,似水流年,徹底再造了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這句話如何理解?
作者沒有消極地感傷時光的流逝,雖然時光改變了我們曾經年輕的心性和容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思想成熟了,情感豐富了,生活的節奏從容不迫了。這方面失去了,其他方面我們收獲了。
【練習解答】
一、一顆晚熟的草莓,引發了作者對季節更替、生命演變的聯想,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寫了對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懷。
二、作者這樣寫的目的,一方面表現了季節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另一方面,從全文的行文思路看,也是為了引發出下文對生命演變的聯想。
三、作者面對九月的景物,以為“一切基本上都沒有變”,感到自己是成年,但“常以為自己還是妙齡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沒有發生任何的突變”,“一切都如花似錦,韶華燦爛”。由“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幾個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想到青年時代的我們,與現在的我已大不一般。
【類文品析】
金色花
偶爾看見人家陽臺上花草繽紛,煞是艷羨,激起我養花的興致。我從朋友家里陸續弄了一些花草來,海棠、月季、文竹……開始還能記著澆水、松土,但到底很難始終不渝。我這才意識到,養花并非什么閑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來了。
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龜裂,它總是綠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食著陽光和空氣。
可這并未給我帶來歡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無遺憾地想,為什么美的總是那么嬌弱,而不美的卻總是那么倔強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這樣易于生活該有多好啊。對于它的存在,我卻不再關心。
許久后的黃昏,我倚著陽臺望遠,無意瞥見了這盆仙人掌。它竟橫豎添了許多新枝,刀戟般凜凜叉開,待細看時,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不是么,且不說它的大小掌節是這樣歪歪斜斜,怪模怪樣,只看那綠色的掌面吧,竟皺皺巴巴,細紋密布,像一張老人的臉。我越看越覺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還會這樣瘋長下去。也許叫它死去比叫它活著困難一百倍,這可怕的東西!
我的養花歷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沒有養出一朵花來。誰想夏天一到,竟發生了奇跡。
久雨后的清晨,推開陽臺門,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氣撲面而來。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團很耀眼的東西。是霞光嗎?是雨水折射的太陽嗎?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異常漂亮的花。金黃色,12片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流蘇般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布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凝然靜立,卻閃爍壽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驕傲地高擎著它。仙人掌的皺紋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要開出這樣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傾注全部心血。
我面對這皺紋滿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麗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我想起去年秋天曾無所顧忌地痛笑過它的丑陋,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感到慚愧。
可以想象,這仙人掌,它曾經有過柔軟的葉,窈窕的枝。但為了抗拒沙漠的壓榨,它才變得冷峻而堅強,在沙漠吞噬掉無數嬌美的花卉之后,我們還能欣賞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僅僅使人賞心悅目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是不可摧毀的。
1.第2自然段“只有”一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為了突出什么?
2.文中第3自然段用了 、 的修辭手法,傳神地寫出了仙人掌 。
3.第4自然段中說仙人掌“并未給我帶來歡欣”,第5自然段中說“無意瞥見”并“忍不住大笑起來”,這是為什么?
4.第8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5.第10自然段中作者傳神地描述并渲染出金色花的 、 、 的特點;繼而贊美它是“最美的花”,并能“震撼人心”,這是為什么?(用文中原話回答)
(參考答案:1.起強調作用。突出了仙人掌頑強的生命力。 2、排比、擬人;在艱苦環境中仍頑強生長。 3.說明“我”對仙人掌不喜歡、不關心,越看越覺得它丑陋無比。 4.本段承前啟后,起抑揚過渡的作用。 5.美麗、輝煌、神奇;它并非一朵僅僅使人賞心悅目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1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格物致知;窮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則,而總結出理性的知識。
(2)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4)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3、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1)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
(2) 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3)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于年前經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3、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國的物理學家。
2、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書。
【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03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600字07-16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試題精選04-24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_一單元作文05-06
語文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閱讀理解03-21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和答案03-25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05-28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07-22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