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一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2017年高一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1.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暮藹沉沉 夙興夜寐 乍暖還寒 禍起簫墻
B.信誓旦旦 尤抱琵琶 良辰好景 遺笑大方
C.完璧歸趙 大放厥詞 垂拱而治 美人遲暮
D.憂愁暗恨 分崩離析 鞠躬盡悴 秋毫無犯
【答案】C
【考點定位】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答題技巧:基本方法為以“義”定“形”。(1)從形旁入手。如“弩”和“駑”,“肓”與“盲”。(2)從詞義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從詞語的結構入手。如“文過飾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詞語,“文”和“飾”,“幽”與”暗”互訓。再如:窮形盡相、和顏悅色等。(4)從成語的出處入手。如:察言觀色、墨守成規等。錯因所在:(1)因形近而錯。如將“病入膏肓”寫成“病入膏盲”,將“膾炙人口”寫成“膾灸人口”,“不脛而走”寫成“不徑而走”等。(2)因音同或音近而錯。如“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個字或下一個字的影響而錯。如將“安排”寫成“按排”,“燈泡”寫成“燈炮”,“清晰”寫成“清淅”。(4)因音近義通而錯。如“弱不禁風”寫成“弱不經風”,“墨守成規”寫成“墨守陳規”。(5)因音同音近而錯。如“籍貫”寫成“藉貫”,“銷贓”寫成“消贓”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并不意味著學習的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每個人必須不斷學習。
(2)商業銀行應遵循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則,規范地 經過獨立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與永恒的時間和空間相比,人不過是 ,我只是中國這個大家庭里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但我愿做有價值的那一個。
A.終止 透露 九牛一毛B.中止 披露 九牛一毛
C.中止 透露 滄海一粟D.終止 披露 滄海一粟
【答案】D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答題技巧:(1)語素分析:“留同析異”,分析出不同的語素進行組詞再作區別。比如“學歷”與“學力”,都是偏正結構的詞,其中“學”是意義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應對“歷”和“力”進行比較。“歷”是指經歷,即在哪些等級學校學過,畢業還是肄業;“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語境分析: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3)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比如“終止”和“中止”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結束,后者是中途停止。“滄海一粟”只強調渺小;“九牛一毛”是說相比的結果。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宋時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由于劉裕比較注意發展生產、減輕農民負擔,使宋初30多年里,南方出現了東晉以來少有的安定局面
B.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并承擔訴訟費三千多元。
C.郭沫若的《女神》的出現,像一陣狂飆卷起了一代新的詩風,開拓了新詩的領域,為新詩運動奠定了顯著的實績。
D.他們那一套完全是形式主義,表面上搞得如火如荼,熱鬧萬分,實際上起了多少作業,收到多少效果,真是微乎其微。
【答案】B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病。先抓典型的語病標志,比如兩面詞、判斷詞、并列動詞;然后壓縮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A項,缺少主語,去掉“由于”或者“使”。C項,“為新詩運動奠定了顯著的實績”動賓搭配不當,改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D項,“實際上起了多少作業,收到多少效果,真是微乎其微”句式雜糅,改為“起到的作用,收到的效果,真是微乎其微”。
【考點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語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結構性語病和語義性語病。對于結構性病句,考生應多從語法角度分析,先壓縮,再看搭配。比如A項,因濫用介詞讓句子缺少主語。C項,“奠定”和“實績”不搭配。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人生苦短,我們不能任由煩惱淹沒快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心明凈了,就會快樂起來。
①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學會操縱自己的內心
②心是煩惱的根源
③讓它向著有陽光、有燈光的一面
④亦是快樂的根源
⑤不能一生都活在與煩惱的牽纏中
⑥我們無法像佛一樣除盡煩惱,了脫生死,達到涅槃
A.③①⑥⑤②④B.⑤②①③④⑥ C.③①④②⑥⑤D.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D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對于考查語句連貫性的題目,考生要統攬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質和作用(如總領句、總結句、過渡句、解說句、觀點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圍繞中心句來組織的。對于本題,要先把握這段文字的中心,這段話是圍繞“煩惱”與“快樂”展開,考生可以抓如下詞語,“是……亦是……”“但是”,同時也可以抓句式,也可以抓標點符號。
5.下列各組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三歲為婦,靡室老矣 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B.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路曼曼其修遠兮
C.棄甲曳兵而走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D.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
【答案】C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各組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這是考查文言實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C項兩個“兵”都解釋為“兵器”。A項,第一個“靡”,副詞,不;第二個“靡”動詞,倒下,后退。B項,第一個“修”,整治,完善;第二個“修”,長,遠。D項,第一個“過”,責備;第二個“過”,拜訪,拜謁。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詞理解題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6.在下面橫線處分別填寫與對聯相對應的中國古代詩人詞人的名字。(4分)
(1)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2)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3)楓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
(4)銅板鐵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答案】(1)屈原 (2)杜甫 (3)白居易 (4)辛棄疾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對于本題,考生應到對聯中找到與人物相關的內容。“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璧,湘流應識九歌心”,屈原寫《招魂》,懷念楚懷王;屈原詩中常以“香草”“美人”比喻美好事物;屈原被放逐,曾“呵壁問天”,抒發憤懣;屈原寫有《九歌》,自沉汨羅江。“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上句評人,下句論詩。上句“瘡痍”既是是指杜甫歷盡世事滄桑,一生不得志,最終貧病而死的人生經歷,又是指杜甫經歷的戰爭--安史之亂。“詩中圣哲”則化用人們普遍認同的“詩圣”稱號。下句“民間疾苦”是說杜甫的詩內容廣泛涉及并反映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不但是說杜甫筆底波瀾壯闊,詩歌藝術價值極高;還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傾向,即關注民生,與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瀾。“楓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主要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有關。“銅板鐵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銅板鐵琶,形容音調鏗鏘,蘇、辛豪放詞,有別於婉約派,故名。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是說蘇軾唱大江東去之後,只有辛棄疾繼承了他的豪邁音調。美芹,辛棄疾的號,他著有《美芹十論》。
7.閱讀下面的文字,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作者對李白、杜甫詩歌的評價。(4分)
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選自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答案】(4分)(1)李、杜二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有千秋,不分優劣;(2)李杜二人,是古代詩歌創作的最高典范、準則。(論詩以李杜為準,便是把握住了古代詩歌的關鍵)(每點2分)
【考點定位】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解答此類題目,應先認真審題,從題干中審出答題的方向和提示;比如本題,“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作者對李白、杜甫詩歌的評價”,這就相當于先理解這段文字,然后進行概括;“4分”提示考生最少應寫出兩點,這就要試著把文字分成兩個部分,這段文字共七句話,前六句為一個整體,最后一句又是一個意思。分析完再進行概括就沒有問題了。
二、文言文閱讀(2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8。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
【注】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遣直,號浮丘,明安徽桐城人。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任左僉都御使,與左副都御使楊漣奏劾宦官魏忠賢,為魏忠賢所痛恨。魏削除二人仕籍。天啟五年六月,楊、左被誣陷入獄,備受酷刑,同死獄中。明思宗追謚光斗為“忠毅”。
8.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數騎出 從:使跟隨
B.叩之寺僧 叩:敲打
C.微指左公處 微:暗中
D.史噤不敢發聲 噤:閉口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1)為除不潔者 (2)吾屬今為之虜矣
B.(1)則席地倚墻而坐 (2)因人之力而敝之
C.(1)或勸以少休 (2)申之以孝悌之義
D.(1)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 (2)今君乃亡趙走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逸事”,指散失了的事跡。本文主要記敘了左公的兩件逸事:一是視學京畿時,對史可法賞識、關愛,并寄予厚望;二是被誣陷下廠獄時,自身遭受酷刑卻怒責冒險探視的史可法。
B.本文第二段描述了左公怒責冒險探獄的史可法的情形,主要通過對左公的語言、動作描寫以及史可法說的話,表現了左公的鐵石心腸、不近人情。
C.本文第三度敘述史可法奉檄守御期間,讓將士輪換休息而自己卻忠于職守數月不休,這是他繼承左公志事的例證,從中可見恩師左公對他的影響。
D.本文開頭點出“逸事”來源,“先君子嘗言”統領全文;末段與篇首相呼應,又是對篇首的補充,補敘逸事之二的來源,以說明它的真實確切。
11.本文主要表現了左公的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3分)
12.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1分)
(1)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4分)
(2)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4分)
(3)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答案】
8.B
9.C
10.B
11.(3分)識才、愛才,堅強剛毅,忠于國事(每點1分)
12.(11分)(1)我已經完了,你又輕視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為輕)而不明白大義,天下的事誰能支撐呢?(“已”“輕身”“昧”“支拄”各1分)
(2)史可法統率(訓練)軍隊,往來于桐城,一定親自到左公府第,問候太公、太母起居。(“治兵”“躬”“造”“候”各1分)
(3)百姓不饑不寒,這樣卻不能成就王業的情況,不曾有過。(“黎民”“王”賓語前置句式各1分)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比如本題的B項,可以回歸文本,借助前后的語境來分析其意思。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C項兩個“以”都是介詞,用、拿。這兩句都是狀語后置句。A項,第一個“為”,動詞,裝作;第二個“為”,介詞,被。B項,第一個“而”,連詞,表修飾;第二個“而”,連詞,表轉折。D項,第一個“乃”,副詞,表肯定,就是;第二個“乃”,副詞,竟然,卻。做此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證。對于材料中的虛詞,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于高考重點考的18個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視積累。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是選用法相同的一項還是選擇用法不相同的一項;然后再看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是否一樣;最后再看虛詞前后詞語的詞性是否一樣,有無固定結構等等。比如本題中的兩個“以”,“或勸以少休”“申之以孝悌之義”,這兩句有共通之處,即都是狀語后置句,“或以少休勸”“以孝悌之義申之”,故用法上也相同。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B項,“意在表現左公鐵石心腸、不近人情”不正確,應該重在表現左公愛惜人才、堅強剛毅、以國事為重。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1)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2)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3)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4)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5)憑空添加,無中生有;(6)強加因果關系。本題的B項出自第二段,選項對人物的分析有誤。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技巧點撥】解答本題,首先應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象聯想)與實寫;2.運用具體描寫手段: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然后到文中找出直接描寫左公的文字,比如左公做的事、說的話;還可以找出他人的言行,比如史可法說的話和做的事,這都是對左公的側面襯托。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已”,完;“輕身”,以自己的生命為輕;“昧”,不明白;“支拄”,支撐。第二句中,“治兵”,統率軍隊;“躬”,親自;“造”,到;“候”,問候。第三句中,“黎民”,百姓;“王”,名詞活用為動詞,成就王業,為王;“然而”,這樣卻;“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應為“未有之”。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詳解】
先君子【尊稱死去的父親】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京城管轄的地區】,一日,風雪嚴寒,從【使跟隨】數騎出,微行【尊者隱其身份易服外出】入古寺。廡下【廂房里】一生伏案臥,文方【剛剛】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關門】。叩【詢問】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吃驚的樣子】注視,呈卷,即面署【當面題寫】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平庸無能】,他日繼吾志事【志向事業】,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遭受】炮烙【泛指燒燙的酷刑】,旦夕且【將要】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向】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換】敝衣,草屨【穿草鞋】,背筐,手【執、持】長镵,為【裝作】除不潔者,引【領】入。微【暗中,秘密地】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舉起】臂以指撥眥【眼眶】,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完】矣,汝復輕身【以生命為輕/輕視生命】而昧【不明白】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支撐】者?不速去【離開】,無俟【等待】奸人構陷【編造罪名來陷害】,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閉口】不敢發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介詞,憑借……身份】鳳廬道【官職名】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更替、輪換】休,而自坐幄幕【帳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輪流代替】。每寒夜起立,振【抖動】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有的人】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統率軍隊】,往來桐城,必躬【親自】造【到】左公第,候【問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交好】,謂獄中語乃【就是】親得之于史公云【語氣助詞】。
三、古詩詞鑒賞(12分)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①
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②,我思君處君思我。
【注】①李公擇,是蘇軾的老朋友。兩人“皆以論新法貶黜遠行”,已歷數年。
②“憑仗飛魂招楚些”:語出《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本意是天帝遣巫陽招屈原離散之魂。
(1)詞的上片中哪些景物表現了暮春這一時節?(3分)
(2)簡要賞析“山青一點橫云破”一句的妙處。(3分)
(3)詞的下片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花落、柳老、櫻桃花期已過(3分,每點1分)
(2)運用夸張(比擬、化靜為動)手法,生動地描寫了山之高峻、云之輕淡(3分,每點1分)
(3)藝術手法:想象(設想、虛寫,從對面落筆)朋友行舟今夜泊處情景,漁村冷落,獨對孤燈;用典故;巧用回文(2分,每點1分)思想感情:對朋友的思念牽掛;希望朝廷能夠將他們召回,再予以重用。(4分,每點2分)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此類題目的審題方法:仔細讀題,確定要分析的詩句,比如本題,問的是“詞的上片中哪些景物表現了暮春這一時節”,這就要求考生先圈出詞的上片中所寫的景物,再分析景物的特點,看哪些景物的特點與暮春相合。“花自墮”,花落是暮春特征之一;“柳老”說柳絮要落盡了,“櫻桃過”是說櫻桃的花期已過,這些都提示了暮春這一季節特征。
(2)【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簡要賞析‘山青一點橫云破’一句的妙處”,這是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落日多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兩人在“寂寞園林”之中話別,“相對無言”時,卻見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橫云之變態。此時彼此都是滿懷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這份靜默。上片主寫暮春,微露惜別之情,“照坐”之“坐”,點出話別之題旨。“點”或“破”一字,寫青山直插云霄,似乎刺破云霄,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屬于煉句。答題的角度有:修辭角度、描寫角度、用詞角度等。而描寫景物的方法: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象聯想)與實寫;⒉運用修辭手法:(比喻對比夸張比擬)(高考常考)借代雙關反問設問、反問、互文;3.運用表現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鋪陳,白描。4.從景物的動靜角度來寫:動景靜景結合,或以動寫靜,以靜寫動;(高考常考)5.從觀察的層次來寫:遠看與近觀結合,仰視平視與俯視結合;空間的上下結合,高低結合。⒍從調動感覺的角度來寫:視覺(形和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或通感。
(3)【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詞的下片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里既考查技巧,又考查情感。“路盡河回千轉舵”:“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盡”;行者在舟中卻見舵已轉。“河回”二字居中,相關前后。船一轉舵,不復望見;“路盡”岸上人亦送到河曲處為止。岸上之路至此盡頭了,是送行送到這里就算送到盡頭了。“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漁村中宵不寐,獨對孤燈,唯有暗月相伴。這兩句,便見作者對行人神馳心系之情。“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上句用《楚辭•招魂》中天帝遣巫陽招屈原離散之魂的典故,表達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東坡與公擇因反對新法離開京城出守外郡,情懷郁悶,已歷數年,每思還朝,有所作為,但局面轉變,未見朕兆,他們四方流蕩,似無了期,所以有“飛魂”之嘆。“飛魂”與“楚些”是倒裝,求其語反而意奇。“我思君處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懇切濃至的情思,也是對前面“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的深情想象的一個照應。下片寫送別,兼及對再受重用的渴望,寫二人同情相憐,友情深厚。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此類題目要注意結合詩歌具體詩句分析。作詩歌題,一是要注意結合詩歌分析,二是要明確答題思路,三是要注意詩歌注釋的提示作用。比如本題,“詞的下片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目標是下片,答題的內容既包括手法,又包括情感。答題步驟:第一步,調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容,分析情感。第二步,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寫(12分)
14.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2)此情可待成追憶, 。(李商隱《錦瑟》)
(3) ,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4)捫參歷井仰脅息, 。
(5) ,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6) ,鐵騎突出刀槍鳴。
(7)座中泣下誰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8)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9)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
(10)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1) ,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1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論語》)
【答案】(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2)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4)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5)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6)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7)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琵琶行》)
(8)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10)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1)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1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論語》)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標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五、現代文閱讀(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題。
鳥,終于飛過湖面
查一路
我看見這只大鳥時,覺得它也在看我。向我飛來。它飛著。突然掉下來,離我鼻尖那么高。瞬間,又拉起來,擦過我的頭頂,迅捷地滑過去,鳥也有親近人的想法么?我想問問鳥兒:跟我一起去看湖吧?
冬天,鳥和我一起來到湖邊。風有些硬,天空是藍的,云朵像潑灑在餐桌上的牛奶。湖,深邃,在嫩黃的陽光下,細浪溫柔,風過時,推起一層層金黃的褶皺。湖水呈現出深不見底的清澈、澄碧,一切的力量厚積在水底。雄渾,被悄然隱藏在平靜中。
岸邊樹木褪去華麗,湖的本身露出來,占領視野。湖很大,目光層層向前翻閱,一遍遍貼著巨大的平面舔過去,因貪婪而疲倦。
此刻,鳥飛起來了,先是一只,接著兩只、三四只……很快形成一個群體,排成隊列。與我相遇的那只大鳥領頭,遠看,像一只箭頭射出去。鳥兒迅疾地飛,仿佛前面有無形的高墻,或者要撕裂內心無形的網。
恰在此刻,天驟然變臉,暗了下來,風和云都起來了。我的心,似乎被一根發絲懸著一一為這群鳥。會不會落到水里?沒有樹枝棲息和任何物體落腳,它們能飛過這蕩漾著千頃波濤的湖面嗎?我雖然擔心,可又并不擔心,動物有神奇的本能,比如這群鳥。
鳥的天賦與生俱來,它自由,它驕傲,它把翅膀鋪展開來,就那么貼著水面,浮在空氣中,搖晃,前行,優雅地做著各種特技,自負與傲岸,在翅膀的舒展與收縮之間顯露出來。
干冷的風,纏繞樹枝發出聲響,浩瀚的湖面,似乎朝著一個方向傾斜。而鳥們,在搖晃中調整平衡,此刻它們的利爪抓不住任何可憑之物,唯有翅膀可以試探風向,藉此調整力度與方向。
我聽到了鳥的叫聲,為什么如此尖厲?它抓住了我的心,我的心像一只攥緊的拳頭,所有的收縮只為鳥的安危,湖面如此大,無可憑借,無法棲息,鳥能不能飛過這遼闊的無垠的波濤?
這叫聲,把我帶回童年。那時,我六歲,世界對于我,像剛剝殼的煮雞蛋一樣新鮮。那一次是跟媽媽去石門湖邊的親戚家。
湖岸邊,長著睫毛般的蘆葦。忽然。我聽見了鳥尖厲的叫聲,扒開水草,是一窩雛兒,圍繞這窩雛兒,我與母親發生了激烈的對抗。我要把它們帶回家。我大哭,以哭聲加重對抗的砝碼。母親臉上的厲色也逐漸加重。
于是,有了如下一段對話:
“雛兒是像你一樣的孩子,如果天黑了還看不到他們的媽媽,你愿意嗎?”
“不!”我搖搖頭。
“鳥媽媽是像我這樣的母親,如果天黑了還見不到自己的孩子,你愿意嗎?”
“不!”我搖搖頭。
這一細節,隱喻了今后人生中的取與舍,它必然包含內心的風暴和隱痛,但必須經歷,也必須隱忍著讓它過去。
母親是我一生恩威并重的湖泊,她的光芒,慈愛而嚴厲,將我照拂。幾十年來,我也時感弱小,卑微和一事無成,唯一欣慰的是,無論身處何境,我心懷善良和正直,有所敬畏,有所堅持,覺得自己還是個是非分明,內心亮堂的人。
童年遙遠的湖,照亮了我許多。我試探著把自己當成一只鳥兒,去想一些事情,想到我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是一種互助與融入吧,如同此刻的鳥與湖,湖的心中有鳥,鳥同時通過湖照見了自己。
冬天的湖泊,讓我震驚。風更大了,湖面上波浪像手風琴一樣拉開、舒展,風主宰著波浪,波浪主宰著湖泊,遠處的風正把波浪一層層推過來,推到岸邊,浪拍打著岸。
而我牽掛的還是那群鳥,此刻,風已經吹散了一個群體,七零八落,鳥們像被風扔出去的一群棄兒,遙遠的凝望中,已如飄零的花瓣,似乎要落到湖面。接近湖面,瞬間,又似乎得到支撐,重整隊形。它們是一群被風打散的士兵,此刻聽到了集結號,風掃過來的時候,它們整理出新的隊列和飛翔的姿勢,貼著湖面,低頭向前俯沖……
鳥在向湖告別了。
它們的翅膀優雅而年輕,此刻充滿了驕傲與力度。而湖,我想,它的心里是否眷戀地留存著鳥飛翔的身影呢?鳥的飛翔,丈量出湖的浩渺與包容:湖的博大與恩威,煉就了鳥的翅膀,讓它沖破潛能的極限和內心無形的網。對鳥來說,翻越一座山容易,飛累了,可以隨便找個樹枝歇歇。而湖,把慈愛收斂在冷峻中,不給鳥憑借枝頭的依賴,讓一切遠程的飛翔成為可能和本領。
落日,穿過云層,一點點、雄渾地降落,碩大,渾圓,深紅,……
此刻,鳥,已經越過湖面,正向落日飛去,并融進了落日,像一顆顆子彈向著靶心旅行。
(選自《散文》,有刪改)
15.綜觀全文,簡要概括鳥兒能夠飛過湖面的原因。(4分)
16.簡要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4分)
17.文中寫“我”與母親圍繞一窩鳥雛兒的一段對話,有什么作用?(6分)
18.探究本文標題中“終于”一詞豐富的情感意蘊。(6分)
【答案】
15.(4分)(1)鳥兒具有飛翔的天賦(本能);(2)鳥兒渴望沖破“前面無形的高墻”或者“內心無形的網”(渴望自由);(3)鳥兒具有不畏艱險的精神;(4)鳥兒堅持不懈地努力;(5)湖面對鳥兒的博大的包容與冷峻的磨煉。(每點1分,答出四點即可)
16.(4分)(1)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2)色彩豐富而明麗;(3)采用從上到下的順序;(4)視覺、觸覺相結合;(5)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每點1分,答出四點即可)
17.(6分)(1)承接上文所寫的鳥兒尖利的叫聲而展開了這一段童年的記憶;(2)隱喻了人生的取舍之道以及人與世界的互助與融入的關系;(3)體現了母親對“我”的人生的影響;母親是“我”一生恩威并重的湖泊,她的光芒,慈愛而嚴厲,將我照拂;(4)豐厚了“鳥兒”“湖面”的內涵,豐富了文章的意蘊,也體現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18.(6分)(1)表達“我”對鳥兒能否飛過湖面的牽掛、擔心;(2)表達“我”對鳥兒最終飛過湖面的欣慰、贊嘆;(3)表達鳥兒成功飛過湖面的自豪與喜悅;(4)表達湖對鳥兒飛過湖面的欣慰;(5)表達湖對鳥兒飛過湖面的眷戀與不舍。(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對于原因題,考生應秉持著以本為本的原則,抓住題干所問的問題,到文中找到答題的區域,然后篩選與題干相關的信息,最后依據分值依次進行概括。比如本題,“綜觀全文,簡要概括鳥兒能夠飛過湖面的原因”,考生應到文中找到鳥兒努力飛過湖面的內容,然后再進行分析即可。
16.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簡要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這是考查學生鑒賞句子的能力。答題的角度有:修辭、感官、選材、遣詞造句等角度。“風有些硬,天空是藍的,云朵像潑灑在餐桌上的牛奶。湖,深邃,在嫩黃的陽光下,細浪溫柔,風過時,推起一層層金黃的褶皺。湖水呈現出深不見底的清澈、澄碧,一切的力量厚積在水底。雄渾,被悄然隱藏在平靜中”,可以先從修辭的角度進行分析,“云朵像潑灑在餐桌上的牛奶”使用比喻的修辭,“細浪溫柔”使用擬人的修辭;然后從感官的角度分析,劃線的文字中既有視覺所見,也有觸覺所感;再從描寫的角度分析,畫面有動有靜,動靜結合。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鑒賞表達特色題,須從三方面建立起模式:1.構建起關于表達特色(表達技巧、藝術表現)的知識網絡系統模式。如常見的描寫技巧、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種手法技巧的辨認及表達效果,都應在頭腦中建立并儲存起來,同時要在實際練習中不斷地加以強化,培養自己對“表達特色”敏銳的感知力。2.把握思維模式(1)從五個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辭手法(優先);②表現手法(次之);③表達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語言表達(④⑤兩個角度考查時,一般有明確的提示)。(2)思考分析時的兩個結合。?①解答任何表達特色題必須與文章的中心相結合。沒有純客觀的藝術技巧,任何藝術技巧都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②解答表達特色題應該和語言相結合。?語言是文章的載體,不論是評價文章的主旨,還是鑒賞藝術技巧,都離不開對語言的體味、把玩、涵詠。否則,一切鑒賞都是空談。3.規范答題模式明確概念+具體解釋+簡述好處。其中“明確概念”最為重要。后兩個環節應根據題干要求具體處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操作。
17.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文中寫‘我’與母親圍繞一窩鳥雛兒的一段對話,有什么作用”,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先到文中找到“我”與母親的對話,看寫了什么內容,表現了什么,再看這一內容與上下文的關系。答案應包括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語句的作用題:要回答該句子在文章結構與內容主題兩個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1)照應標題(開篇點題);(2)渲染氣氛(定下情感基調);(3)埋下伏筆。(4)設置懸念;(5)為下文(中心)作輔墊;(6)總領下文。2文中句:(1)前后照應,(2)承上啟下(過渡);(3)總結上文;開啟下文;(4)為下文作輔墊。3文末句:(1)總照應開頭或標題,結構緊密;(2)卒章顯志,揭示中心;(3)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考點定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文章標題的含意(雙重或多重):1.表面意義與真實意義;2.指代意義與比喻意義;3.一語雙關,雙層含義。標題含意答題思路指津:在理解題目本意的基礎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義或比喻象征意義;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義之外是否有語意雙關或文章主旨意義。比如本文標題中的“終于”,既有“我”的對鳥兒的情感,也有鳥兒自身的情感,同時也隱含湖對鳥兒的情感,答題的時候應逐層進行分析。
六、作文(70 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個詞——“范兒”,并派生出“中國范兒”“文藝范兒”“潮范兒”“有范兒”等一系列詞語。“范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近似于“有氣質”“有情調”“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有不同職業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
請根據上面的材料,以“范兒”為題目,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得抄襲。
【答案】
范兒
五千年的文明古國,隨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范兒:三皇五帝的傳說,體現出一切為民眾的華夏范兒;四大發明的傳世,展現中國的科技范兒;唐詩宋詞的流傳,彰顯中華文化的巔峰范兒……
范兒,貫串中華民族發展的整個過程。
那是遠古的民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簡潔的語言體現了先民的智慧和才能,體現了中華民族當年生活的范兒;那是古老的詩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優美的文字吐露了少年純潔而紛亂的心事,體現了中華民族當年情感的范兒。
玉門關外,橫吹的是牧童的短笛;吳越之間,委婉的是吳儂軟語;天涯海角,澎湃的是洶涌波濤……這些,無不彰顯著我們中國范兒。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一曲《大中國》當年唱響大江南北,從帕米爾高原到烏蘇里江,從漠河到曾母暗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上空,飛揚著大國范兒。
運河古道,一條條載滿五千年歷史畫卷的船兒,一直以來都以舒緩的姿勢,傳遞著中國淡然的范兒。
《清明上河圖》,一幅歷史的記憶,細致勾勒了汴河兩岸的風土人情,茶坊酒肆、腳店客棧、廟宇商鋪比比皆是,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到處都有,這體現了北宋繁榮的范兒。
《平沙落雁》,用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音調描繪出秋江寧靜蒼茫的美麗暮色,雁群鳴唱、江水拍岸,意境淡然而生趣:雁行和鳴、回環顧盼、空際盤旋、繞洲三匝、飛鳴宿食……曲子體現了故土暮色之中動靜自如的范兒。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十四個字,涵蓋了中國千百年的歷史:“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短短幾句話,概括了從周到三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一部《三國演義》,展現了三國紛爭,體現了中國不斷發展的范兒。
中國,體現著大國范兒,寫盡千古風流;華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范兒,展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命題作文的解題方法如下,其一,吃透內涵。從邏輯角度看,一個獨詞(實詞)往往就是一個概念。其二,推斷背面。事物常常是在對立之中才統一的。有正就有反。有新就有舊,有利就有弊,有美就有丑。獨詞型命題所反映的事物也不例外。面對這種題目,如果能把目光投向它的背面,將思維作逆向發散,從反面開掘題意,正調反唱,以反托正,所寫文章就會別樹一幟,標新領異。其三,化為形象。其四,多維判斷。人們認識任何事物,往往都要通過判斷。獨詞型命題,也需如此。前面主要在“是什么”這個角度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妨用“為什么”或“怎么樣”等設問自答的方式進行探究,推演出一個個判斷,然后從中尋找一個切入點,敲定一個主旨核心,按照一定的邏輯將它們剪裁和梳理。比如本次作文,材料的關鍵詞是“范兒”。作文時,可根據材料中對“范兒”的解讀,從民族、時代、職業、個人等角度切入,多層面展示自己對生活的觀察、思考與感悟,敘說自己心目中“范兒”的風格、氣質、情調、品位等。既可對“范兒”概論綜觀,也可對某種具體的“范兒”進行描寫議論;既可刻畫其外在形貌,也可著意于其內在精神;既可寫反映時代潮流的“范兒”,也可寫體現傳統文化的“范兒”等等
【高一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02-28
高一必修四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03-18
高一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02-26
高一語文月考試卷答案03-31
最新高一語文下冊期末試題(附答案)03-18
2017高一語文下冊期末檢測題和答案05-29
高一語文下冊期末試題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