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赤壁賦》原文翻譯和賞析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作者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軾《赤壁賦》原文翻譯和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赤壁賦》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cé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shì)。”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酌(zhuó)。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翻譯: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詩經》中《月出》這一篇章。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蕩,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蕩,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飄飄然好像脫離了人世,升入仙境。
這時候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應聲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逆著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
蘇軾的容色憂愁凄愴,(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曲調)為什么這樣(悲涼)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執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代梟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我們)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我們)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我想)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屢次得到,只得將憾恨寄托在這秋風中的簫音罷了。”
蘇軾說:“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并沒有增加或減少。如果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于是同伴高興的笑了,清洗杯盞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赤壁賦》注釋:
[1]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叢刊》本),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此之前蘇軾因烏臺詩案(元豐二年)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后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后赤壁賦》。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并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的舊址,當地人因音近亦稱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歲在壬戌。
[3]既望:既,過了;望,農歷十五日。“既望”指農歷十六日。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通“囑(zhǔ),致意,此處引申為“勸酒”的意思。
[7]少焉:一會兒。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橫江:籠罩江面。橫,橫貫。
[9]馮虛御風:(像長出羽翼一樣)駕風凌空飛行。馮:通"憑",乘。虛:太空。御:駕御(馭)。
[10]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我的心思飄得很遠很遠。渺渺,悠遠的樣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懷,心中的情思。
[11]美人:此為蘇軾借鑒的屈原的文體。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詩文多以指自己所懷念向往的人。
[12]倚歌而和(hè)之:合著節拍應和。倚:隨,循和:應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傾訴。怨:哀怨。慕:眷戀。
[14]余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15]縷:細絲。
[16]舞幽壑之潛蛟:幽壑: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使深谷的蛟龍感動得起舞。
[17]泣孤舟之嫠(lí離)婦: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嫠:孤居的婦女,在這里指寡婦。
[18]愀(qiǎo巧)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19]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危坐:端坐。
[20]何為其然也:曲調為什么會這么悲涼呢?
[21]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22]繆:通"繚"盤繞。
[23]郁乎蒼蒼:樹木茂密,一片蒼綠繁茂的樣子。郁:茂盛的樣子。
[24]舳艫(zhúlú逐盧):戰船前后相接。這里指戰船。
[25]釃(shī)酒:斟酒。
[26]橫槊(shuò):橫執長矛。
[27]侶魚蝦而友麋鹿: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友。侶:以...為伴侶,這里是名詞的意動用法。麋(mí):鹿的一種。
[28]扁(piān)舟:小舟。
[29]寄:寓托。
[30]蜉(fú)蝣:一種昆蟲,夏秋之交生于水邊,生命短暫,僅數小時。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31]渺滄海之一粟: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32]須臾(yú):一會兒,時間極短。
[33]長終:至于永遠。
[34]驟:數次。
[35]托遺響于悲風:余音,指簫聲。悲風:秋風。
[36]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37]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
[38]卒:最終。消長:增減。長:增長
[39]共食:共享。蘇軾手中《赤壁賦》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適”,義同
[40]更酌:再次飲酒。
[41]肴核既盡:葷菜和果品。既:已經。
[42]枕藉:相互枕著墊著。
[43]既白: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補充注釋
1.關于“明月之詩”“窈窕之章”
“明月之詩”“窈窕之章”指《詩經·陳風·月出》。這首詩寫一個男子在月下懷念美人,情思婉轉,節奏優美,是一首別具風格的雙聲疊韻詩。全詩及譯文如下:
月出皎①兮,月兒東升亮皎皎,
佼人僚②兮,月下美人更俊俏,
舒窈糾③兮,體態苗條姍姍來,
勞心悄④兮。惹人相思我心焦。
月出皓⑤兮,月兒出來多光耀,
佼人⑥兮,月下美人眉目嬌,
舒懮受⑦兮,婀娜多姿姍姍來,
勞心慅⑧兮。惹人相思心頭攪。
月出照⑨兮,月兒出來光普照,
佼人燎⑩兮,月下美人神采姣,
舒夭紹兮,體態輕盈姍姍來,
勞心慘兮。惹人相思心煩躁。
(譯文選自程俊英《詩經注譯》,載《十三經今注今譯》,岳麓書社1994年版)
①〔皎〕形容月光潔白明亮。
②〔佼人僚〕佼,通“姣”,美好。僚,通“嫽”,俏麗。
③〔舒窈糾〕形容女子舉止嫻雅婀娜。舒,舒緩。窈糾,通“窈窕”,形容女子體態苗條。
④〔勞心悄〕憂心深重的樣子。勞心,憂心。悄,憂愁的樣子。
⑤〔皓〕形容月光明亮。
⑥〔(liǔ)〕美好。
⑦〔懮(yǒu)受〕形容步態優美。
⑧〔慅(cǎo)〕憂慮不安的樣子。
⑨〔照〕明亮的樣子。
⑩〔燎〕光彩照人的樣子。
⑾〔夭紹〕形容女子體態輕盈。
⑿〔慘〕通“躁”,因憂愁而煩躁不安的樣子。
2.關于“御風”
《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而行,泠(líng)然善也。”列子,名御寇,鄭國人。相傳列子得風仙之道,能駕風飛行。泠然,輕妙的樣子。
3.關于“羽化”
《晉書·許邁傳》:“永和二年,(邁)移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玄自后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4.關于“客有吹洞簫者”
清代趙翼《陔余叢考》卷二十四:“東坡《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不著姓字。吳匏庵有詩云:‘西飛一鶴去何祥?有客吹簫楊世昌。當日賦成誰與注?數行石刻舊曾藏。’據此,‘客’乃指楊世昌。蘇軾《次孔毅父韻》:‘不知西州楊道士,萬里隨身只兩膝。’又云:‘楊生自言識音律,洞簫入手且清哀。’楊世昌善吹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綿竹道人,字子京。”
一詞多義
1、望:
七月既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 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狀語后置)
托遺響于悲風(給)
7、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通假字
1、舉酒屬客 (“屬”通“囑”,致意,此處引申為“勸酒”) 注:{高中課本上沒有標明“屬”通“囑”}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 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 盤繞,環繞)
4.杯盤狼籍 (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為“樽”
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古今異義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內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義:美貌的人。
2、(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越過。
今義:欺辱,欺侮。
3、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遼闊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古義: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
今義:兒子。
5、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
1.驅牛相斗比勝負的游戲。
2.相斗的牛。
3.挑逗牛與牛或牛與人相斗。
詞類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動,歌詠)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狀,像長了翅膀似的)
3、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動,唱歌)
4、空明:擊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5、舞:舞幽壑之潛蛟(使動,使……起舞)
6、泣: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使……哭泣)
7、正:正襟危坐(名作動,整理,端正)
8、南、西:烏鵲南飛……西望夏口(名作狀,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9、下:下江陵(名作動,攻下)
10、東:順流而東也 (名作動,向東進軍)
11、漁樵: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詞作動詞,打漁砍柴 ②可以認為無活用,漁、樵本身就為動詞)
12、侶、友: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13、舳艫(連接)千里:(省略謂語)
14、白:不知東方之既白(形作動,天色發白,天亮)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懷 (主謂倒裝句)
游于赤壁之下 (狀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
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 (謂語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羨乎! (賓語前置)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狀語后置(被動句)
知不可乎驟得——倒裝
固一世之雄也 “也”為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非”為標志的判斷句
(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省略句
(其聲)舞幽壑之潛蛟 省略句
《赤壁賦》賞析: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鼻磯;又因為山崖陡峭如一面墻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貶謫到黃州已經兩年了。“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新筍,總之,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這時,他曾站立在江邊赤壁之上,眺望如畫江山,唱出了“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他還在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駕舟暢游于赤壁之下的長江水面,寫下了我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千古名作《前赤壁賦》。
這篇賦以游賞山水為題材,全文共分五段。開頭一段先交代游賞方式、時間、地點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時間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關于江水、月亮的描寫、議論;地點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關于三國歷史的追敘與聯想;人物是“蘇子與客”,于是才有后文關于宇宙人生見解的雙方對話。這幾句看去像一般游記文的尋常格套,卻并非可有可無的閑筆。作了這樣的交代之后,下面接著總寫游地的優美景色與游人的歡快心情。扣著“泛舟”二字,寫水兼寫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簡短二句,描繪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凈,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內心寫照。扣著“七月既望”再寫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一邊舉起酒杯,與客共飲這秋江之酒,一邊引吭高歌,吟唱古代詠月的詩篇。“明月之詩”“窈窕之章”,指《詩經·陳風》里《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這章詩描寫詩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嬌好的容貌和幽閑的體態,引起感情上的愛慕向往和煩悶不安。吟唱這樣的詩,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這里還有以“月出皎兮”召喚月亮飛臨的用意。果然,一輪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斗牛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這里泛指夜空中少數明亮的星點。“徘徊”二字,不只寫出月亮令人不易覺察的緩慢移動,逼真傳神,而且寫出被召喚出來的月亮對于游人的依依眷戀,脈脈含情,實際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對于冰清玉潔的月亮的無限愉悅。這時,在皎潔的月光的輝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歷歷在目了。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霧氣、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經過月亮的銀輝的浸染,顯得浩瀚無邊,渾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隨之疏朗、開闊,無拘無束,因而不由得“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就是說,任憑一葉扁舟隨意漂蕩,在“水波不興”的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這里雖然回應到開頭的“泛舟”二字,但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臥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謂“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開頭一段,寫“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盡情領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風、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賞心悅目,作者也確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進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讀者又通過作者這樣精彩的描寫,有如親臨其地,與作者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時的良辰美景。通篇《前赤壁賦》真正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也主要是這開頭一段,它正面寫了一個“樂”字。
接著第2段是過渡的部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謂承上,就是繼續描寫“泛舟”時的歡快心情。“于是飲酒樂甚”一句,點出“樂”字。“樂”借“酒”來助興,“酒”又增添“樂”趣。古人往往“痛飲”伴隨以“狂歌”,作者在“飲酒樂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舉酒屬客”進了一步,是“飲酒樂甚”;比“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進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己即興所作的歌詞。這種深入一層的寫法,并非僅僅為突出“泛舟”時的歡快心情,還主要是為反迭下文感情的變化,以引出一番議論。關鍵在“扣舷而歌”的歌詞。歌詞是:“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歌詞顯然是從《月出》一詩生發而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嗎?“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兒,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嗎?“渺渺兮余懷”,表現臨風悵惘,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嗎?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現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切,而不甘沉淪。這在作者的也寫游賞赤壁的《念奴嬌》詞中,贊美年輕有為的“三國周郎”,感嘆自己“早生華發”,就表現得更為明確。不過,“擊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之感,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當中,已然包含著淡淡的哀愁了。對于蘇軾在歌詞中表現的這種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體會的。“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這位為蘇軾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吹簫的,因而那簫聲就別是一種悲涼幽怨的調子;“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一曲洞簫,凄切宛轉,竟然引得潛藏在洞壑里的蛟龍都難以寧靜而舞動起來,引得獨處孤舟的寡婦不由得感傷身世而哀哀哭泣。蘇軾借助于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凄然下淚。這簫聲,當然與“飲酒樂甚”的氣氛很不協調,而且當然要引起蘇軾的驚訝。“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蘇軾鄭重其事地向客詢問,于是由客的回答帶出這篇賦的第三段文字來,這就是啟下。承上寫“樂”,啟下寫“悲”。第3段通過“客曰”,從反面揭示一個“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見,是“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這很容易聯想到曹操的詩句,所以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而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賦詩的長江赤壁,這自然會進一步聯想到赤壁之戰,所以說“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發生在現在湖北武昌西、嘉魚東北的赤磯山,一說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總之,不在黃岡的赤壁。蘇軾不過是因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來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發感慨,并非對于歷史無知。他在《念奴嬌》詞里就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所謂“人道是”,即在表明原屬傳聞,實無依據。在這里,借著景物、地區的關合,從客的口中,用曹操這個歷史人物來感嘆現實人生。景物還是曹詩中所描繪的情狀,地區還是曹操曾經賦詩后來又被周瑜戰敗的處所,底下就有一個問題:當時不可一世的曹操現在哪兒去了呢?“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擊走劉備,攻破荊州,又率領浩浩蕩蕩的軍隊,沿江而下,戰艦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他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握長矛朗吟自己的詩篇。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那么,默默無聞的平庸之輩就更連影子都不曾晃動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說:“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客認為他和蘇軾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談不到政治上有何作為,事業上有何建樹,只不過在江岸水洲,過著漁父樵夫的生活,魚蝦是伴侶,麋鹿當友人,劃著小船,舉杯相勸,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簡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僅能活幾個小時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顆絲毫也不顯眼的米粒。這樣就連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見的長江、月亮,推廣開去,把人生與宇宙加以對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須臾”,另一方面“羨長江之無窮”,進而希望“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即與仙人相交,與月亮同在。但是,“知不可乎驟得”,那本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因而憂傷愁苦,并把這憂傷愁苦通過冷清秋風里的簫聲傳達出來,“托遺響于悲風”,點出了“悲”字。
第3段所寫客的回答,表現一種消極的社會人生觀點和虛無主義思想。把人類社會同宇宙自然對立起來,又把個體的人同社會整體加以分割,那當然看不到全部歷史舞臺上威武雄壯的戲劇的持續演出,也看不到人類雖然依賴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動性和創造力,這就是悲觀厭世或消極出世思想的認識論根源。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惘。蘇軾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實正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思想感情的一個方面。《念奴嬌》詞不也是說“人生如夢”嗎?而這樣的思想感情,作為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卻被蘇軾結合著景物地區的特征,從歷史到現實,從具體到一般,用詩一般的語言表現出來,使讀者一點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說教意味。更為重要的是蘇軾同樣結合著景物、地區的特征,同樣用詩一般的語言,批評了客的回答,表現了蘇軾當時思想感情的另一個主導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蘇子曰”開始而進入第4段。
因為客曾表示“羨長江之無窮”,又希望“抱明月而長終”,所以蘇軾還是拾取眼前景物,從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說起:“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這一句仿佛京劇行腔中的“導板”,將引出一節精彩的唱段,而那種疑問式的語調則又表明客其實不能從江水、月亮得出關于短暫與永恒這一哲學范疇的正確認識。關于江水,蘇軾認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晝夜地滔滔流去,作為某一段江水,確乎從這里消失了,而作為整個江水,則始終長流不絕,因此可以說“未嘗往也”。關于月亮,蘇軾認為“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意思是月亮有時圓滿,有時缺損,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復圓,這樣周而復始,終究無所增減,因此可以說“莫消長也”。列舉江水、月亮說明去留、增減的辯證關系,作者再歸納到一般的認識原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就是說,變與不變,無論宇宙還是人生,都是相對的。如果從變的角度來看,豈但人生百年,頃刻即逝,就是向來認定的天長地久,其實也是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態;而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則宇宙萬物固然無窮無盡,其實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因此,對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萬事萬物,“而又何羨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
蘇軾這種宇宙觀和人生觀只能說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但不能認為是科學的,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而相對主義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煞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同時,蘇軾這種宇宙觀和人生觀固然表現了他對政治迫害的蔑視,對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堅持,身處逆境依然那么豁達、開朗、樂觀、自信,但也表現了他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往往包含著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從流連光景中尋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羨乎”一句之后,掉轉筆鋒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反倒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前人說過“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恰好切合蘇軾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風”有聲,“山間之明月”有色,江山無盡,天地無私,風月長存,聲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這,又回到了“樂”字上來。
文章寫了主客對話,表達了正反兩方面的觀點,最后以第5段作結。第5段寫客被蘇軾說服了,滿面春風,換卻愁顏。“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這次更加歡快,不免開懷暢飲,直到“肴核既盡,杯盤狼藉。”客解決了思想問題,心情舒暢,無所憂慮,于是同蘇軾“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跟文章開頭的“泛舟”“月出”遙相呼應;一枕好睡醒來了,一宿晚景過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結束了,一篇《前赤壁賦》也隨之收尾了。而讀者則在經歷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聽取了一場關于宇宙人生的對話之后,卻還久久地沉浸在作者優美筆調所表現的詩一般的意境之中。
作為游記文,肯定要描寫山川風物之美,《前赤壁賦》也確乎使我們從它所刻畫的自然景色中獲得了藝術享受;但是,如果文章僅僅停留在山川風物本身,那意義與價值畢竟還是有限的,而《前赤壁賦》則正是通過赤壁之游以表達對宇宙人生的見解。作者對宇宙人生的見解,我們當然不會完全贊同,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人身自由的情況下,一點也不灰心喪氣,并且那么坦蕩、曠達,具有強烈的生活信念。同時,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表達對宇宙人生的見解并沒有脫離赤壁之游的特定環境、條件,而把理論的反復申述跟感情的起伏變化及文章的層次結構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抽象的觀點具有形象性與感染力,并把讀者帶進一種頗有幾分迷幻色彩的藝術境界。這,就是哲理與詩情的高度融合。
還應該看到,《前赤壁賦》是采用賦的體裁來寫的游記。賦在漢代主要以鋪張渲染為能事,排列許多怪異生僻的詞匯,宏篇巨制,繁縟富麗,叫做大賦。后來出現一些抒情詠物的小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了大賦的排比句法,接受了駢文的影響,講究對仗工穩、字句整飭,叫做駢賦。從唐代開始,科舉考試中寫賦,按照詩歌聲律,不但嚴格要求對偶句式,而且限制用韻,規定平仄要配合、音調要諧和,叫做律賦。宋代的散文大家歐陽修、蘇軾等人寫賦,有意打破這種聲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樣富于伸縮性,能夠自由揮寫,叫做文賦。《前赤壁賦》就是宋代文賦的一篇優秀代表作品。我們稍不注意,還以為它是普通的散文,其實它是押韻的,也有排比、對仗的句子,而主客對話的方式,又是來自漢代的大賦。不過,它沒有大賦的板重、堆砌的毛病,也沒有駢賦、律賦的形式束縛,正體現了蘇軾散文的“行云流水”的藝術風格;其中造語而多有變化,用典而不拘故實,寫景而富于想像,抒情而兼用夸飾,又可以看出蘇軾文學創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義的色調。
作品賞析:
此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吊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實是文賦中之佳作。
第一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并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三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處,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于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四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于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五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這篇賦在藝術手法上有如下特點: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作者抓住風和月展開描寫與議論。文章分三層來表現作者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首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動不居,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寫景、抒情、說理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于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后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統一。
寫作背景:
《赤壁賦》寫于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并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后經多方營救,于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蘇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游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后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后赤壁賦》。
名家點評:
宋代晁補之《續離騷序》:《赤壁》前、后賦者,蘇公之所作也。曹操氣吞宇內,樓船浮江,以謂遂無吳矣。而周瑜少年,黃蓋裨將,一炬以焚之。公謫黃岡,數游赤壁下,蓋忘意于世矣。觀江濤洶涌,慨然懷古,猶壯瑜事而賦之。
宋代俞文豹《吹劍四錄》:碑記文字鋪敘易,形容難,擾之傳神,面目易摹寫,容止氣象難描摹。……《赤壁賦》:“清風徐來,……水落石出。”此類如伸殊所謂費盡丹青,只這些兒畫不成。
宋代唐庚《唐子西文錄》:余作《南征賦》,或者稱之,然僅與曹大家輩爭衡耳。惟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宋代張表臣《珊瑚鉤詩話》:《赤壁賦》卓絕近于雄風。
宋代蘇籀《欒城遺言》:子瞻諸文皆有奇氣。至《赤壁賦》,髣髴屈原宋玉之作,漢唐諸公皆莫及也。
宋代方夔《讀赤壁賦》:萬舸浮江互蕩磨,一番蛟鱷戰盤渦。中天日月悲分影,對局英雄付逝波。形勝空傳二赤壁,文章誰肯百東坡。荊州風景今何似,秋夜時聞窈窕歌。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太史公《伯夷傳》,蘇東坡《赤壁賦》,文章絕唱也。其機軸略同《伯夷傳》,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語設問,謂夫子稱其不怨,而《采薇》之詩,猶若未免怨何也?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而遍觀古今操行不軌者多富樂。公正發憤者,毎遇禍,是以不免于怨也。雖然富貴何足求,節操為可尚,其重在此,其輕在彼,況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伯夷顏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則所得亦已多矣。又何怨之有?《赤壁賦》因客吹簫而有怨慕之聲,以此漫問,謂舉酒相屬,凌萬頃之茫,可謂至樂,而簫聲乃若哀怨何也?蓋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雄豪亦終歸于安在,況吾與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須臾,宜其托遺響而悲也。雖然自其變者而觀之,雖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必羨長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風山月用之無盡,此天下之至樂。于是洗盞更酌,而向之感慨,風休冰釋矣。東坡步驟太史公者也。
宋代謝枋得《文章規范》:此賦學《莊》、《騷》文法,無一句與《莊》、《騷》相似。非超然之才、絕倫之識不能為也。瀟灑神奇,出塵絕俗,如乘云御風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視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掛之齒牙,亦不足入其靈臺丹府也。
宋代周密《浩然齋雅談》:《赤壁賦》謂:“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此葢用《莊子》句法:“自其異者而眂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而眂之,萬物皆一也。”佛告波斯匿王言:“汝今自傷髪白面,皺其面,必定皺于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嘗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生滅,不變者元無生滅。”東坡《赤壁賦》,多用《史記》語,如杯盤狼藉,歸而謀諸婦,皆《滑稽傳》;正襟危坐,《曰者傳》;舉網得魚,《龜策傳》;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則如《神女賦》。所謂以文為戲者。
金代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或疑《前赤壁賦》所用客字。予曰:“與‘泛舟’及‘舉酒屬’之者,眾客也;其后‘吹洞簫’而酬答者,一人耳。此固易見,復何疑哉!”
元代方回《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前后赤壁賦,悲歌慘江風。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明代歸有光《文章指南》: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于舉業雖不甚切,觀其詞義,瀟灑夷曠,無一點風塵俗態,兩晉文章,此其杰然者。蘇子瞻《赤壁賦》之趣,脫自是篇。
明代茅坤: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
明代高濓《遵生八箋》:李太白詩“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赤壁賦》云:“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此造物之無盡藏也。”東坡之意蓋自太白詩句得來,夫風月不用錢買,而取之無禁,太白詩之所言信矣。然而能知清風明月為可樂者能有幾人,清風明月,一歲之間亦無幾日,人即能知此樂,或為俗事相奪、或為病苦所纒,欲樂之有不能者。有閑居無事,遇此清風明月不用錢買,又無人禁而不知此樂者,是自生障礙也。
明代鄭之惠《蘇長公合作》:東坡在儋耳與客論食品書,紙末云:“既飽以廬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前、后《赤壁賦》,亦足以一笑也。”觀此有所謂曹大家輩諸賦尚得爭衡,獨此二賦,一洗萬古,不能仿佛其一語,良然。騷賦祖于屈宋,窮工肆極,若長卿者,可為兼之。予云宏麗,蓋于《高唐》;《長門》凄婉,不下《九章》;又有賦事賦物,如《蕪城》。《赤壁》、《恨別》兩賦,亦皆原本屈宋,第語稍浮露;若文通高華,子瞻飄灑,各自擅場。世之耳食者,聞宋無賦,詆兩《赤壁》不值一錢,則屈三閭不應有《卜居》、《漁父》;且文何定體,即三閭又從何處得來?邵寶曰:“‘風、月’二字是一篇張本。”
明代曹安《讕言長語》:古人之文老杜、二蘇多不知道,嘆老嗟卑,如《七歌》及《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等可見。
明代楊慎《三蘇文范》:鐘惺曰:“《赤壁》二賦,皆賦之變也。此又變中之至理奇趣,故取此可以賅彼。”文征明曰:“言曹孟德氣勢皆已消滅無余,譏當時用事者。嘗見墨跡寄傅欽之者云:‘多事畏人,幸無輕出。’蓋有所諱也。”
清代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游赤壁,受用現今元邊風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領,卻因平平寫不出來,故特借洞蕭鳴咽,忽然從曹公發議,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陳其胸前一片空闊了悟,妙甚!
清代孫琮《山曉閣選宋大家蘇東坡全集》:因赤壁而思曹、周,亦是意中情景。此卻從飲酒樂甚,說到正襟危坐,則因樂而悲。及說水月共適,則客喜而笑,又因悲而喜,一悲一喜,觸緒紛來。寫景機其工練,言情極其深至。江山不朽,此文應與俱壽。才如子瞻,眉山草木為枯,赤壁聲色數倍矣。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欲寫受用現前無邊風月,卻借吹洞簫者發出一段悲感,然后痛陳其胸前一片空闊,了悟風月不死,先生不亡也。
清代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以文為賦,藏葉韻于不覺,此坡公工筆也。憑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一難一解,悠然曠然。
清代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東坡全集錄》:行歌笑傲,憤世嫉邪。《唐宋八大家類選》:出入仙佛,賦一變矣。
清代林云銘《古文析義》:二《赤壁》俱是夜游。此篇十二易韻,以江風山月作骨,前面步步點出,一泛舟間,勝游已畢,坡翁忽借對境感慨之意,現前指點,發出許多大議論。然以江山無窮,音生有盡,尚論古人遺跡,欷歔憑吊。雖文人悲秋常調,但從吹簫和歌聲中引入,則文境奇。其論曹公之詩、曹公之事,低回流連,兩疊而出,則文致奇。盛言曹公英雄,較論我生微細,蜉蝣短景,對境易哀,則文勢奇。迨至以水、月為喻,發出正論,則《南華》、《楞嚴》之妙理,可以包絡天地,伭同造化,尤非文人夢想所能到也。
清代余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編》:起首一段,就風月上寫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適之意。入后從渺渺抒懷,引出客簫,復從客簫借吊古意,發出物我皆無盡的大道理。說到這個地位,自然可以共適,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時宜都消歸烏有,哪復有人世興衰成敗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數語,回應起首,始終總是一個意思。游覽一小事耳,發出這等大道理。遂堪不朽。
清代浦起龍《古文眉詮》:二賦皆志游也。記序之體,出以韻語,故曰賦焉。其托物也不私,其感興也不脫,純乎化機。
清代愛新覺羅·弘歷《唐宋文醇》:蓋與造物者游而天機自暢,并無意于吊古,更何預今世事?嘗書寄傅欽之而曰“多難畏事,幸毋輕出”者,畏宵不之捃摭無已,又或作蟄龍故事耳,乃文征明謂以曹孟德氣勢消滅無余,譏當時用事者,轉以寄傅欽之之語為證,謂為實有所譏刺,可謂烏焉成馬矣。
清代王文濡《評校音注古文辭類纂》:方苞曰:”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色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調適而曹遂也。”吳汝綸曰:“此所謂文章天成偶然得之者。是知奇妙之作,通于造化,非人力也。”胸襟既高,識解亦文絕非常,不得如方氏之說謂所見無絕殊也。
清代李扶九原編、黃仁黼重訂《古文筆法百篇》:以文體論,似赤壁記也,然記不用韻,而賦方用韻,此蓋以記而為賦者也。故文帶敘帶賦,忽用韻,忽不用韻,古賦如《風賦》,如《色賦》,皆此類也。以文法講,純得吹簫一段生波,下乃發出如許妙理。會嘗參神學佛,故號“東坡居士”;其筆墨之飄灑,成趣之活波,又似于仙,故世號“坡仙”。此文前樂、中悲、后樂,有似王右軍《蘭亭序》;其藉客發慨,不必實有其言,亦知昌黎之《進學解》,乃巧為譬忌也。《輯注評》:“風只作線索,悲、樂作轉,抉引曹孟德為赤壁設色,服應點綴,抒軸亦工,篇中凡十二用韻。”
近代賀培新《文編》:東坡天仙化人,其于文章驅使惟心,無不如志,最為流俗所慕愛。學者紛紛摹擬,徒滋流弊,不知公文天馬行空,絕去羈絆,固無軌轍之可尋也。即如此篇,初何嘗為古今賦家體格所拘,而縱意所如,自抒懷抱,空曠高邀,夐不可攀,包復敢有學步者哉!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年—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作者生平:
早年經歷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慶歷八年(1048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的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蘇轍。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進京應試
蘇軾像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農歷虛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小試官是梅堯臣。二人正銳意,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策論獲得梅堯臣的賞識,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皆不知此句出處,便將他從第一降至第二(一說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放榜后,蘇軾謁謝,梅堯臣問蘇軾此句出處,蘇軾回答是《三國志·孔融傳》注,歐陽修等回去查,沒查到。蘇軾便說他是取孔融“想當然”之意。歐陽修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名動京師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贊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喪期滿。翌年二月,三蘇重返汴京。蘇軾授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蘇洵試秘書省校書郎。
嘉祐六年(1061年),在歐陽修的推薦下,蘇軾兄弟參加名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制科考試。九月,蘇軾的對策被評為第三等(一、二等虛設,第三等為實際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個吳育中過這種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蘇軾中第三等被稱為“百年第一”。隨后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四年后還朝,任判登聞鼓院,又通過學士院的考試,任直史館。
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蘇軾還朝。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而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于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使梁山泊泛濫,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暴漲的洪水不時泄出,城墻即將被洪水沖毀,富有的百姓爭相出城躲避洪水,蘇軾說:“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會動搖,我和誰來守城?我在這里,洪水決不能沖毀城墻。”驅使富民重新回到城里。蘇軾到武衛營,呼喊士兵長官說:“河水即將沖毀城墻,事情危急,雖然你們是禁軍,但也請你們為我盡一點力。”士兵長官說:“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輩小人,應當效命。”帶領他的士兵們拿著畚箕鐵鍬出來,修筑東南長堤,頭起戲馬臺,尾連著城墻。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墻露出水面僅僅只有三版那么高。蘇軾搭建小草屋住在城墻上,路過自己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別堵塞缺口以守護城墻,終于保全了徐州城。又請求征調明年夫役增筑徐州舊城,修建木質護岸,以防洪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烏臺詩案
蘇軾畫像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蘇軾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上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并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余,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東山再起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蘇軾于是選擇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為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二任杭州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蘇軾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饑饉瘟疫一起發生。蘇軾向朝廷請求,減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賜給剃度和尚的度牒,換成大米來救濟饑餓的百姓。
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減價出賣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湯藥,派人帶著醫生分街坊給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蘇軾說:“杭州,水陸交會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緡,蘇軾又拿出自己的黃金五十兩,辦起病坊,稍微積蓄一些錢糧收治有病的百姓。蘇軾看到茅山有一條河專門容納錢塘江潮水,鹽橋有一條河專門容納西湖水,于是疏浚這二條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閘門,控制西湖水的蓄積與排泄,錢塘江潮水不再進入杭州城內。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復了六井,再把挖出來的淤泥堆積在西湖中,南北長三十里,修筑成長堤以來往行人。吳地百姓種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蘇軾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種菱,水草不再生長。把種菱的收入備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費用,取救濟荒災剩余的一萬緡錢、萬石糧食;以及申請得到的一百張僧人度牒用來雇募民工。長堤筑成,在堤上種植芙蓉、楊柳,望去好像圖畫,杭州人把長堤命名為蘇公堤。
流落儋州
蘇東坡夜游承天寺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為政見不合,調往潁州任知州。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
紹圣元年(1094年)六月,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州)。
紹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里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里的姜唐佐就舉鄉貢。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身逝常州
宋徽宗即位后,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六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鈞臺鄉上瑞里。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贈蘇軾為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赤壁賦》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比較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
三、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了解蘇軾的思想,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一、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二、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及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濃郁的豪情發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講解:這是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分析了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后,得出的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結論。今天我們就來領略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絕唱的獨特魅力。
(齊讀)
二、指導誦讀
1、讀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重讀;“哀吾生之須臾,慕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韻腳字重讀;“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疑問詞重讀。
2、讀出氣勢。如“方其破荊州,下東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朔賦詩(語速舒緩)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轉緩慢低沉)”
3、讀出情感。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何其樂也;“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何悲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所共適”,何其曠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何其灑脫。指導學生體悟詞語的抑揚頓挫,文句的舒緩輕重,為背誦做好準備。
三、內容簡析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第一段,寫了什么?
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有什么變化?
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簫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為什么而悲?
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抒發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我”為什么樂觀?
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首尾的關系:
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四、讀熟
示范朗讀、齊讀全文、自由朗讀。
第二課時
一、提示,找出本篇中描寫“風月”議論“風月”的句子。(前人稱《赤壁賦》“以江山風月作骨”“風月”描寫之主景,抒情之觸媒,議論之載體。把握住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誦全賦之骨。)
明確:
描寫風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月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明月……吾與子之所共適。
月消: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議論風月:
客引曹孟德寫月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客借月議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借月展開議論: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蘇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二、客之三悲,蘇子二論及議論層次的轉換。(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兩段層次,這兩段是背誦全文的難點所在,對文意作一些簡單討論,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層次后背誦。)
客主議論實為一體,反映蘇軾思想的兩個側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感觸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脫世不得)。以上三悲都是從小我的觀點的出的。悲情層次轉換的關鍵虛詞:“況吾與子……”之況。
蘇子二論:“何羨”論(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共適”論(清風、明月吾與子共適)。議論層次轉換的關鍵虛詞:“且夫天地之間”之“且夫”。由此番議論可觀照蘇子內心世界及自我超脫情懷。
三、寫法鑒賞(結合學生作文的角度講解,提高寫作)
蘇軾的《赤壁賦》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
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2、優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潤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總之,“作者擺脫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賦的寫作方法,而把寫游記散文的方法運用到賦中來了。借用這種方法,作者把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在前賦表現尤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遺世獨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簫,轉到樂極生悲,產生對英雄業跡的感嘆和人生短暫的悲哀,又由此推宕開去,以達觀的態度自我寬慰,確具行云流水之妙。”(馬積高《賦史》)
第三課時
一、梳理讀本上的《后赤壁賦》并理清思路
二、寫作背景
學生介紹: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詩句進行誣陷),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1082年,被貶黃州已經兩年。“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江城的一切,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這年四月,他站在江邊的赤壁上,眺望如畫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唱出“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三、比較分析蘇軾黃州時期的心路歷程(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使學生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1、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我們能讀出什么?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見景生情,壯懷激烈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少年英雄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不世偉業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自嘆自怨,無奈虛度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滄海一粟,人生虛無
看蘇軾思想,積極樂觀還是消極悲觀?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三詠赤壁”的第一篇,詞中包含著蘇軾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壯闊的江山與悠遠的歷史,小我的憂患顯得多么無足輕重!
素來有“胡巢何足戀,鷹隼豈能容”那種施展抱負、展翅高飛的萬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訓早就使他確立了經時濟世、身體力行、造福民生的宏偉目標。
所以,作者在這里體現更多的是儒家的濟世情懷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悶。
2、從《前赤壁賦》中,我們可以讀出什么?
山川美景,“羽化登仙”的山水之樂;
簫聲悲戚,“客”發人生虛無之感慨,跌入現實人生的苦悶;
“蘇子”論眼前水月,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在曠達樂觀中得到解脫。
稍晚的《前赤壁賦》,從樂到悲,又以樂作結。正是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縮影。
老師解說:
在難以忍耐的苦難環境中自得其樂,于“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當中享受“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這種樂觀與灑脫,源于《莊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齊物的自然觀點。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與晝夜的變化是自然規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種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種形式,“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羨乎”。蘇軾年少讀《莊子》時,就曾說過:“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他覺得《莊子》所講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人生所遇無不可”,“我生百世常隨緣”。蘇軾常拿起從《莊子》中獲得的思想武器捍衛自己的心靈,保持樂觀的情緒,應對人生的坎坷。
《前赤壁賦》中主人對客人的勸慰正是蘇軾用老莊思想與厄運抗爭的表現。
3、從《后赤壁賦》中,我們可以讀書什么?
山間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轉為峭拔。
記敘、描寫為主,寫奇景以抒懷,更像一篇游記。
詭異的道士化鶴的故事收束全文。
這里面是什么思想?
老師引導:
如果說,《前赤壁賦》以說理為主,說理談玄,議論風生,寓悲憤于曠達;后賦則以記敘、描寫為主,寫奇景以抒懷,表現的是一種隨緣任性、清澈無渣的自然之境。詩人處處以自然本心對人處事,無有雜念二心,樂則樂,悲則悲,恐則恐,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一如江山景色,秋冬更迭,發乎自然,毫無刻意造作的人為痕跡。“劃然長嘯”的詩人與“戛然長鳴”的孤鶴一樣,都是洗滌盡了世俗機心的自然之子,雖敏感于“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這種夢幻般的飛速變化,卻沒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物我合一,無所哀,無所羨。
可以說蘇軾的豁達超脫更上一層。
4、小結深化:
除了儒、道思想,佛教的揭示人生與宇宙本質的教義,對蘇軾也有極深的影響。蘇軾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觀,獲得超越是非、榮辱、得失的人生了悟。在該期他的其它詩文中頗有體現。
可以說正是佛、道思想使蘇軾走出了人生的低潮,使他變得更豁達樂觀。可以說這是他精神解脫的主線。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礎,儒家入世進取的精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的處世原則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
四、作業:隨筆《逆境中的超脫——我看蘇軾》
教學反思
如果僅就課文而言,學習起來是比較容易的,想要全面的了解蘇軾,使同學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在厄運中的奮爭及精神的救贖可能有點困難,但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的渴求及課后的反響使我覺得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赤壁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后赤壁賦》中展示的蘇軾的精神狀態。
2、方法與技能:
深入文本、聯系實際,理解蘇軾掙扎的方法及掙扎的結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蘇軾在掙扎中走向成熟、痛苦與樂觀并存的積極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后赤壁賦》中展示的蘇軾的精神狀態。
2、難點:探討蘇軾如何掙扎及掙扎的結果。
三、教學手段
本節課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講,學生通過朗讀文本感知、深入閱讀文本、回答教師提問、討論等方法學習。
四、學情了解及前期準備
本課屬于選修本文言文,學生有一定厭惡心理,提前預習的可能性較小。針對這種情況,已提前用一節課對文言知識點進行講解及對課文內容進行疏通,本節課為本課的第二節時。
五、教學設計
(一)導入:以問題“蘇軾為何鐘情于赤壁?”導入教學。
(本部分由教師提問,學生逐層回答,旨在引導學生理解黃州、赤壁之于蘇軾的意義,及“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朗讀全文,思考問題:蘇軾真的超脫了嗎?
(本部分由學生朗讀之后感知,文章中體現出來的感情。提問個別學生,讀后的感受,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問題。)
(三)解讀內容
1、蘇軾的思想是矛盾的
(本部分由學生列舉證據說明蘇軾是否忘記了官場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園之中;教師加以講解,列舉《東坡志林·雪堂問潘邠老》中的故事作進一步的說明)
2、《后赤壁賦》中,蘇軾如何掙扎?
(本部分由學生閱讀文本之后嘗試回答,根據學情,學生可能無法答得全面,教師要加以引導,與學生一起討論。)
3、學生分享緩解痛苦妙招
(本部分由教師提出問題:如果遇到困難,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時候,你會通過什么途徑來解決?請個別學生到黑板上寫下,并說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蘇軾擺脫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從而引出下一部分。)
4、掙扎的結果
(本部分由教師提出問題:蘇軾的方法有沒有效果?他得到解脫了嗎?然后學生根據課文任選一種方法來評價,寫下來。旨在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結論。學生評價之后,教師進一步進行講解,將本節課引向最終的結論:蘇軾的掙扎是不成功的。)
(四)對前后賦結尾的討論
(本部分由教師提出問題:大家更喜歡前后賦哪個結尾呢?旨在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與見解,教師了解學生的想法。)
(五)拓展延伸:蘇軾告訴我們:
(本部分引用《蘇東坡突圍》中的語段,旨在讓學生靜悟,感受蘇軾的精神世界。)
(六)布置作業:反復誦讀課文
(作業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完內容之后再返回課文,靜靜朗讀,得出自己的感悟。)
六、詳細教學過程
(一)、導入:請大家翻開課本,昨天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這篇文章的內容,今天我們深入地對內容作進一步的分析。蘇軾在黃州寫下了“赤壁三文”,分別是《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那么,蘇軾為何那么喜歡赤壁呢?請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關寫景的句子來。
1、先來看《念奴嬌·赤壁懷古》,哪些句子是描寫赤壁景色的?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再來看《赤壁賦》,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我們再來瀏覽一下《后赤壁賦》,你能找出哪些是寫赤壁景色的句子嗎?“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雖然蘇軾游赤壁的時間不一樣,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們覺得赤壁的景色美嗎?
赤壁的風景很優美!
2、除此之外,蘇軾來這里游玩還有什么原因?三國時候的“赤壁之戰”這里是主戰場。
其實,多數歷史學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戰的地方,他們認為,蘇軾懷古懷錯了地方。但是,我們不從歷史的角度看,而是從文學的角度看蘇軾的情懷,那么大文學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這種魅力在于,在黃州、在兩次的赤壁游覽中,在這三篇詩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在精神上經歷了一次洗禮。
(二)、朗讀全文(配樂)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蘇軾的《定風波》,他在風吹雨打中非常瀟灑地認為:“竹杖芒鞋輕勝馬”,所以我們覺得蘇軾超脫了,但是經過昨天初步的學習,你們認為,他是真的忘記了官場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嗎?蘇軾真的超脫了嗎?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朗讀一下課文。
(三)、解讀全文
(一)提問個別學生:剛才又朗讀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樣?心情受蘇軾的影響,不太快樂;剛開始很快樂,后來不快樂了。為什么?你覺得蘇軾還痛苦嗎?
這是一種感覺,但我們能不能找出一些證據來?哪些語句說明他還想著官場上的那些帶給他痛苦的事兒?《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能不能找到?“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前赤壁賦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游赤壁的時候,蘇軾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們都能成就一番功業,而自己卻處于貶謫之中,這輩子恐怕再也沒辦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落寞油然而生。這其實是一種對入世的渴望。但是我們知道,這種渴望能否得到滿足?現實是殘酷的,無法面對現實,于是蘇軾又想從莊子的思想中去尋求安慰,進行自我療傷。所以,他的思想其實是矛盾的。
關于自己的這種矛盾,蘇軾自己其實是知道的。《東坡志林》中有一個小短文:《雪堂問潘邠老》。這個雪堂,我們已經在后赤壁賦中見過了,蘇軾在山腰上得到了一個廢棄的園子,就修筑了墻圍上了它,作為房屋。因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墻上繪制了雪景,然后稱之為雪堂。這個小文章講的是,有一天蘇軾在雪堂中散步,有個客人來了,問他說:你是個閑散的人,還是個受束縛的人呢?說你是閑散的隱士你卻欲望太多,你是個想做隱士而不得的人,你現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時不時的的扭動背部和兩肋。蘇軾聽后無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掙扎,如何掙扎?正像這位客人所說的,蘇軾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時地掙扎,而我們這篇《后赤壁賦》所表達的也正是蘇軾這個掙扎的過程。蘇軾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掙扎,如何試圖擺脫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請大家閱讀課文,回答這個問題。(本部分由學生閱讀文本之后回答)
掙扎1:蘇軾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卻內心的凄苦與郁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賢妻,這就是蘇軾選擇的世俗之樂。顧而樂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興高,復游于赤壁之下。或許,這就是樂而忘憂。
掙扎2:這一次的赤壁之游,與三個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上一次有沒有登上赤壁?
沒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這一次卻登上了赤壁,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來忘卻現實中的苦悶。而文中有沒有寫到他登赤壁的過程呢?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結合課文下的注解,看看這幾句是什么意思?詩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巖石,撥開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頭上,登上形如虬龍似的古樹。攀上赤壁上鶻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觀覽呢?他是在以對自己身體的折磨來達到忘卻痛苦的目的。而且,他還做了一件我們常人在極度痛苦時也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劃然長嘯”。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飄蕩。
掙扎3:詩人行文至此,你們覺得赤壁之行結束了嗎?(提問個別學生)如果結束了的話,這第三段是不是畫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說詩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闌人靜之時,看見一孤鶴從他的船掠過,之后在夢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與道士進行了對話。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么,他夢見了什么,說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為什么要想鶴和道士呢?鶴和道士有何象征意義?
(展示鶴的圖片),從圖中看,鶴形貌出眾,高貴優雅。蘇軾在《放鶴亭記》中說:“蓋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如此說來,鶴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傳說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為鶴。
那么道士呢?我們在電視或武俠小說中看到的道士有何特征?他們整天到晚都在做一件什么事?
煉丹!煉丹實際上就是想成仙,還記得《赤壁賦》中有一句話講到想成仙的:“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確實,此時的蘇軾處境窘困,心情苦悶,在現實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夢鶴仙境”尋求解脫,希望能夠像在《赤壁賦》中提到的超脫塵世,遁入仙境。
討論:如果遇到困難,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時候,你會通過什么途徑來解決?請座位尾數是X的同學在黑板上寫上一條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討論:這些方法有效嗎?
(三)掙扎的結果
蘇軾的方法有沒有效果?他得到解脫了嗎?大家根據課文任選一種方法來評價,然后把你的評價寫下來。注意要有理有據。
1、世俗之樂有沒有讓蘇軾忘卻痛苦?在赤壁上,詩人看到什么景色,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詩人看見了“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發出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的感嘆。詩人從七月到十月隔了三個月,再游赤壁,這時赤壁的景色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江山的景象也變得難以識別。作者面對這種變化,不禁感嘆,這么短的時間內,江山已經更改,那么人生短暫,年華似水,更是充滿了變數。所以,眼前的景象與美酒佳肴不但沒能讓他忘卻痛苦,反而是產生了無盡的感嘆。
2、那么,第2種掙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這一段,請一位同學來朗讀。提問:這位同學有沒有讀出作者的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怎樣的?“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為什么詩人會忽然感到“悲”和“恐”呢?我們暫且不去想這個問題。大家說蘇軾是不是一個人去游赤壁的呢?不是,有二客。他們之間關系怎樣?
從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說稱得上是知己吧。但是登上赤壁這兩個人有沒有一起?沒有。“蓋二客不能從焉”。為什么?
可能是因為攀登的過程太艱險了,他們也無法理解蘇軾的行為。而往更深處去想,在烏臺詩案的整個過程中蘇軾的那些焦灼那些艱難那些擔驚受怕郁郁不平,這些東西哪怕是至親的人都無法真正懂得,更何況只是好朋友。從這一層來講,蘇軾的“悲”傳達出來的觀點是可能就是一個永恒的哲學命題:人,注定生來孤獨。
而蘇軾的恐又是從何而來?他一門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給了他怎樣的回應呢?
“山鳴谷應、風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涼、陰森回應了蘇軾,于是他“凜乎其不可留也”。最終,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這掙扎也宣告失敗。
3、鶴化道士,他肯定是對人世間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還來問蘇軾:“赤壁之游樂乎”,這很明顯有一種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還“嗚呼噫嘻”,頗為得意高興。但是道士卻“俛而不答,顧笑”,最后竟是不見了。由此可見,這鶴這道士也知道蘇軾并沒有獲得超脫。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富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突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軾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蘇軾迷惘了。
(四)、對前后賦結尾的討論
大家還記得前赤壁賦的結尾嗎?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大家更喜歡哪個結尾呢?可以說,《后赤壁賦》的結尾并不如前赤壁賦那么美好,前赤壁賦,蘇軾暫時得到了解脫,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見,大家也是希望蘇軾能夠得到解脫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們可能沒辦法體會到他背后掙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點是,在這痛苦的掙扎中,蘇軾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蘇東坡突圍》的選段——“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蘇軾告訴我們,成熟與年齡沒有關系,但卻關乎經歷。雖然在逆境中的掙扎,并沒有使他超然物外,他的內心還是很痛苦的。在黃州四年,蘇軾盡管與佛道多有來往,但并沒有遁入空門或皈依道教,但是他最終卻是以一種現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迎接生活給他的挑戰和磨礪。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間,回到人間堅韌而樂觀的活著。所以,痛苦與積極并存,告訴我們,一切的掙扎都是值得的。
最后,還是送一首小詩給大家《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歌,感受一下蘇軾的心聲吧。
(教師與全班同學朗讀詩歌。)
(六)、布置作業:反復誦讀本文
這是一篇適合誦讀的文章,大家課后多讀,或者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樣的感悟。
《赤壁賦》教學反思
赤壁賦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個課時,“戰線”會拖這么長我也沒想到。第一節課我主要對蘇軾這個人進行的介紹,分別通過“三蘇”、“唐宋八大家”、“蘇黃”、“蘇辛”、“宋四家”等來介紹蘇軾。我將蘇軾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說給學生聽,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問我后來怎么樣。
可惜我課前查閱的資料不夠豐富,無法繼續解答學生的問題。由于是上《赤壁賦》,我又補充了他寫的一首《念奴嬌 赤壁懷古》,讓學生整理在本子上,齊讀了一遍。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讀的時候他們也能像現在這樣就好了。時間過得飛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賦》的時候,卻已經下課了。
因為文體是賦的關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誦讀和背誦,體會賦的美感,而不太過強調翻譯與字字對應。況且如此優美的賦,一經過現代文翻譯,美感就喪失了。但由于教學經驗不豐富,我以為字字落實總沒有錯,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卻造成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昏昏欲睡。
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強,所以我幾乎是上完一段給學生總結一下本段的思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記憶和理解。許多同學在剛接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讀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結果在我講完全篇之后,許多同學都說在學過的《勸學》、《師說》、《赤壁賦》中最喜歡這一篇,這倒讓我很是驚訝,讓我覺得我的付出沒有白費。
《赤壁賦》讀后感
人生路漫漫,一路上少不了暗礁險灘與大風大浪,在面對這般艱難的人生時,只要我們打開心窗,勇敢面對,擊退困難,便可走出荊棘叢生的山路,登上一覽眾山小的成功之峰。
對于蘇軾這位詩人,在我的印象中大概只有些輪廓罷了。直到遇見了你,我才改變了我的看法。
輕輕打開蘇軾所寫的《赤壁賦》,我看到了在月夜泛舟游赤壁的蘇軾。他與朋友們“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想著“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幅悠然自得的賞月圖在人們眼中看起來是非常美好的吧!但是有誰又曾想到,他仕途歷盡艱辛,屢遭迫害,現在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然生活遭到落差,心靈變得失落,但是他終不改變樂觀的天性,從容地面對生活,勇敢地奮斗下去,最終厚積薄發,在才俊輩出地宋代登峰造極,創造出大量驚世之作,成為文學史上地里程碑。
記得進入高中的時候,諸事不順,事事不如意。數學卷子發下來后,那鮮紅的分數,那滿屏的大叉,像一把把尖利的刀子,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幾次下來的考試,都使我的信心喪失殆盡,漸漸地消極起來。直到遇見了你,流放卻樂觀的你,我才一點一點改變我的觀點。你二十歲登進士科,被皇帝預設為未來的宰相,但是遭人嫉妒,被人所陷,現在只能流放到這荒蕪之地。面對這荒蕪人跡的地方,你勇敢樂觀地去面對,你對于這么艱難地處境都不言放棄,何況是我這個小小地挫折呢?于是我在心思放在數學上面: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每天睡覺前把今天所教的內容復習一遍,并且預習明天的新內容。每一次的卷子,都會第一時間思考錯的地方,找出漏洞,加以鞏固。一如既往,周而復始,慢慢地我又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每做出一道數學題都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在每一次的練習中,我一點點努力,也在一點點進步。
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雖然會內憂外患,但是無所謂,只要你在這時候打開自己的心窗,“從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以淡然樂觀的心態看待面前的困境,帶著屬于自己的勇敢和堅持,就可以突破重重難關,迎接人生的春天!
當你在面對滔滔江水,仰頭吟誦時,“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遇見了你,一個瀟灑、樂觀、積極的你,是你讓我終于明白,縱然前方有一塊巨大的絆腳石,只要轉個彎,變個樣,絆腳石也會變成我們的墊腳石。
讓我們一起在失意時,一起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吧!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吧!讓我們樂觀面對,不畏艱險。
《赤壁賦》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賦》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上乘《蘭亭集序》后接《游褒禪山記》。這三篇雖都是古代山水游記散文,但作者卻都不僅僅停留于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傾注個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溢滿于海”。《赤壁賦》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結合的典范。蘇軾曾寫過兩篇《赤壁賦》,這篇為《前赤壁賦》,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反映了這種復雜的心情,最終表現了豁達開朗的性格。學習本文,在準確把握文言現象、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重點。因此,在《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整體把握文本內容;了解賦的相關知識寫作背景。
(2)過程與方法:反復體味文中優美的語言,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知人論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復雜感情和深刻內涵。賞析本文“景”、 “情”、 “理”結合的寫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蘇軾的思想,學習作者歷經磨難仍豁達樂觀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3、說教學重難點
(1)掌握重點詞句的意義
(2)體會景、情、理有機結合的特點
(3)品味精煉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理清本文的線索。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對象是高一的學生,前半學期必修一文言文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閱讀一定量的淺易文言文,課前可以讓學生預習一下,初讀全文,并結合注釋和課外資料來粗知大意,我們老師只需要在感性的基礎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的指導。
三、說教法學法
1、重視誦讀感悟
[說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于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要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感情和哲理,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情懷。要求學生帶著感情來讀,以朗讀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教師引導,給出話題,學生以小課題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展示;教師補充,師生共同探究,展示結果。
[說明]在新課標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真正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型,課堂結構是復合型的。除了教學步驟等顯性模式外,還應該考慮到教學進行中的各種因素的互動協同。通過課堂內的互動合作來形成一條完整的脈絡,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確保教學的深度和實效,所以我選擇師生共同研討的教學方式,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3、輔以多媒體課件,進行“三讀三求”;
4、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剛蒙蒙亮,一群帶著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異鄉人在一位氣宇不凡但又稍顯憂郁的中年男子的帶領下,悄悄走進小城黃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進了城東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這位男子便是在“烏臺詩案”中差點丟掉性命的蘇軾。經過一個多月的風餐露宿,蘇軾一行終于到達了他的貶謫地——黃州,開始了他近四年的黃州生涯。在這四年里,他創作了66首詞、200多首詩、3篇賦、170多篇散文,寫了280多封書信。豪放派的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膾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賦》都作于此時。詩人政治上的不幸,卻成了文學上的大幸。歷史,便是如此令人費解。
[說明]以蘇軾一行抵達黃州導入,引起學生興趣,簡單介紹寫作背景,引入課文
(二)點擊作者(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了解自主發言,“大話東坡”。
(教師語:“點擊過后,朦朧中可見蘇軾帶著詩人特有的灑脫,剛食了美味的東坡肉,飲了解憂的杜康酒,胡須飄擺,向我們走來。”語言盡量形象,引起學生興趣。)
教師展示課件 內容為: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1、(雖然) 才高八斗。散文:與歐陽修并稱為“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并稱為“蘇黃”, 詞:與辛棄疾并稱為“蘇辛”,書法:列“蘇黃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筑室于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后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卻仍)豁達開朗。蘇堤(工程師)、東坡肉(美食家)、荔枝(貪吃者)、竹子(心高潔) 杭州西湖有“蘇堤春曉”,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顆”,但他更關注精神的需要,曾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
以上可以佐證蘇軾的歷經磨難,達觀開朗,輔助學生理解作者性情。
(三)三讀三求(一讀求“識”、二讀求“品”、三讀求“悟”)
一讀求識(識音、識字、識文賦)
1、識音及解字
見課件(略)
2、識文賦
散文賦也叫文賦,是中唐以后出現的一種文體。 文賦兼有詩歌和散文的一些特點,不受駢賦、律賦那些框框的限制,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文體的典型之作。
二讀求品(品詞、品句、品寫法)
1 、 品 詞
探究活動:讓學生群答“哪些詞用的精妙?為什么?”
根據回答,當即總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詞,師生探究,加以分析。
(備用資料4個 )
1 .從“泛”字我們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樣子。
2 .“徘徊”一詞用的是擬人手法,不僅形象地描繪了月亮緩緩升起的動態,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詞還透露出了作者對月夜美景的眷戀之情。
3 .白茫茫的霧氣“橫”在水面上,是從近處看;月光下水光遙“接”天邊,是往遠處望。一“橫”一“接”,就像中國畫的大寫意,準確、簡潔而又傳神地描繪出一個靜謐的夜景。
4 .從“縱”字我們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經放開,毫無拘束地沖向前去;“凌”字又讓我們體會小船在波峰浪尖飛快掠過的動態,襯托了愉快的心情。
2、 品句
(注:前期預習已結合課下注釋及《詳解》,將翻譯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品句,重在品語言美、意境美以及句子與詩歌主題的關系)
探究活動:讓學生找出覺得優美的句子,并分析這些句子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以及議論的關系,各課題組找出自己的代言人,進行發言。
(備用教學資源:四組句子,老師盡力引導學生找出“美”與“蘊”兼具的句子,并最終形成一條“樂——悲——樂”的感情線索。)
3、品寫法(景、情、理的交融)
學生預習時已借助課下注釋和《詳解》,初步翻譯了文章,現在要琢磨一下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想要表達的道理。理清本文的線索。
(重點:第一、三、四段)
(以學生的活動為主)
第一段: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
探究活動
逐層設疑: 第一段作者寫的是什么內容?
是什么樣的景?
看到這樣的景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景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月出東山 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教師點撥: (略)此一樂也。
以第二段(過渡段)鋪墊。
第三段:情
1.歌聲和簫聲引發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內容是什么呢?
2.學生齊讀、體會 ·學生自己看書思考、分類 /相互借鑒、爭辯、質疑
3. 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
情(悲) 無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無常
第四段:理 (在誦讀中理解、品味語言)
1.他怎樣來排遣這種悲苦郁悶之情呢?
盈虛有數 物我無盡
清風明月 與子共適
重點: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明確:
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表達了他解決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終樂觀曠達的精神狀態。
明確: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五、課后探究(各課題組可任選一題,合作探究完成后下節課展示結果)
1、“小崔會客”
假如你是央視主持人小崔,面對風塵仆仆穿越千年時光,來到“小崔會客”現場的蘇軾,你能針對本文對蘇軾提出哪些問題?根據對本文的理解,假如你是蘇軾,你將如何作答?(課題組內確定人選,合作探究后展示成果)
2、梯級作文
對一處自然或人文景觀,寫一篇300字內游記。
可以選擇a、純粹寫景
b、寫景兼抒情
c、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
當中任意一個類型進行寫作,成文后在課題組內探討體會這三類文章之間的不同之處,然后選擇出一致評價較高的文章2—3篇,作為下次課堂素材,以備展示。
六、教后反思
《赤壁賦》為千古名文,自己在授課時不僅想讓學生體會東坡飛揚的文采,更想讓學生體會其情、其思,通過“三讀三求”的環節,一讀求“識”、二讀求“品”、三讀求“悟”,較好的得達到了這一效果。
此外,還有一點感受頗深,對于上佳的文學作品,無論是創作的過程還是閱讀的過程,都需要放飛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千載,文心恣肆,化萬物于筆墨之間。教師在講解時,如果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更好的引發學生聯想,整節課會更加有深度,也理應會有驚喜,效果也自會更佳。
【蘇軾《赤壁賦》原文翻譯和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赤壁賦》原文及翻譯03-03
蘇軾《赤壁賦》原文及其翻譯11-17
蘇軾《后赤壁賦》原文及翻譯03-18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08-20
山坡陀行_蘇軾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蘇軾《養生》原文及翻譯03-12
蘇軾《水調歌頭》原文與翻譯11-13
古文賞析-蘇軾《后赤壁賦》04-02
《赤壁賦》原文與翻譯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