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下冊語文《故都的秋》課文及賞析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于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下冊語文《故都的秋》課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原文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贊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并于秋的歌頌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俯》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課文鑒賞:
主題
“愛國”——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將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這情是故鄉情、愛國情;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嘆。
手法
1、摹繪寫情
《故都的秋》,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其主體部分是摹繪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橫式結構”,從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蟬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個方面,緊扣“故都”和“秋”兩個詞語,表現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摹繪”,作為一種修辭手法, 是指“采用語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聲音、色彩、氣味等)生動形象地形容出來的一種修辭方式”。
首先來看“故都”一詞。在文中,郁達夫是以較為委婉的方式來表現“故都”的。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會有“破屋”“破壁腰”,這分明暗示了歷史的變遷,正是這一“破”字給作者郁達夫帶來了“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這些還算較為顯豁的,更為隱蔽的還表現在作者的“逸筆”之中。“說到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佳。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而作者在這“破壁腰”看到的就是這“藍色”的牽牛花,這是當年“皇城”的遺落,即使做了“故都”,依然不改“皇城”的氣派。再看“秋”。“早晨起來”,“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是“清”;“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靜”,“以聲寫靜”;“故都”的人“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靜”,沒有了過去的忙碌,一到秋天,只好這樣“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郁達夫的情感就是在這些看似“毫無深意”“瑣言碎語”中體現了出來。
2、對比托情
在《故都的秋》中,郁達夫起句即以“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調,接著以江南的秋作比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風而少雨”,“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只有北方才“看得飽,嘗得透,賞玩得十足”。這就是對比。“對比”,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是指“兩種事物之間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之間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文章就是通過這種對比,把作者對“秋的認識”“秋的情感”烘托得“飽”“透”“十足”,所以,這種對比烘托就成為了作者表達更深情感的一種手段。更為注意的是, 作者為了把這種情感烘托、鋪墊得更為深沉,郁達夫在首尾兩處進行照應,這一反復,情感表達就更為濃烈。尤其是南國的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真是相去甚遠,這種北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更為顯著。通過這一對比, 全文的情感就顯得“更上一層樓”。
3、旁逸襯情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繪寫情,用對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蘊藏在胸中的情感墊高表現出來以外, 還運用了旁逸襯情的手法。“旁逸”,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是指“說話或寫文章時,有意離開主題而加以風趣幽默的插說、注釋或補充,這些插說或注釋看似畫蛇添足、無關痛癢,但卻能增強語言的情趣的一種修辭方式”。在本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來寫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厚愛,認為秋在這些人的詩文中“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采用旁逸襯情的方法,不僅為作品情感的抒發墊上了一層臺階,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為讀者增加了了解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了解,“增加了語言的情趣”。
4、設誓顯情
所謂“設誓”,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是指提出無法實現的條件來表達堅定的信念和決心的一種修辭方式。郁達夫為了表達這種對“故都的秋”喜愛的強烈情感,在結尾處就采用了這一方法。“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這一設誓,采用假言推理作為邏輯背景,以這種不可能的方式偏離現實,表達了作者喜愛“故都之秋”的濃烈情感。這一結尾,也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是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味”作了注腳。這是作者表達情感的第三臺階。文章正是在這三層臺階的鋪墊下,情感才由晦轉明,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強烈。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曾化名趙廉,浙江富陽人。
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學,次年7月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部。郁達夫后來棄醫從文。1921年6月,成為創造社發起人之一,郁達夫擔任《創造》季刊創刊號的主編。
郁達夫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抗日時期文藝界抗敵御侮斗爭中的翹楚,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民族解放殉難烈士”。 在中國民政部公布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第一批英烈名單中,郁達夫的名字在列。 郁達夫著有《達夫全集》共七卷、《日記九種》等。 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等。
創作背景
1926年6月,郁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紀末卷起的歷史風云中卻越來越顯得衰老頹敗,小家與大國,兩層感情的潮水浸過心靈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傷的印記。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創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當時,郁達夫到達北京僅僅只有四天的時間。郁達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達北平之后,對于故鄉有著深深的眷戀。在作者的心里,對于秋天悲涼的感受實質上是對人生的感受。
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了東北全境。1932年1月,日軍進攻哈爾濱特區,2月5日將哈爾濱攻占。1933年1月,日軍蓄意制造了手榴彈爆炸事件,借機攻陷了東北通往關內的咽喉要地——山海關。2月23日,日軍調集關東軍第六、第八師團等部及部分偽軍共10余萬人,兵分三路向熱河進犯,不到10天的時間就攻陷了熱河省會承德。1935年1月18日,日軍誣稱駐守熱察邊區的宋哲元部第二十九軍有礙行政,要求將察哈爾省沽源以東、長城以北地區劃歸熱河省。隨后,不斷地向第二十九軍發動進攻,相繼制造了兩次“察東事件”。中華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郁達夫雖蟄居遠離北平的杭州,一樣會感受到國事的危急。因而,當他到達北平,觸景傷情,寫了《故都的秋》,描繪的是“悲涼”景物,流露的是“悲涼”心緒,表達的是對故都的一往情深。這些,正是特定時代的社會風云在作者心靈上投下的陰影,在心里留下的隱痛。
《故都的秋》賞析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風格獨特的游記散文,字里行間透出一種少有的清新、素淡,每每讀罷,都先有一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覺生成,待細細品味,方會漸漸嘗到一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滋味。為何呢?就因為作者在這篇短短的散文利用自己的淚和血匯出的故都的秋韻。秋,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一個傷感的季節,一片落葉,一滴雨點,一株衰草,一聲蟲唱,就連天空中那一小片飄蕩著的云霧也會使得文人墨客為之概嘆不已,以致引出千愁萬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雖然以寫景為勝,然而素淡的秋色卻怎樣也遮掩不住他那顆通紅通紅的心。這種矛盾的載體便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風韻。
(一)語言美
郁達夫是位卓越的語言大師,或描述,或記敘,或狀物或憶史,都能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隨意遣,無復窒礙,《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文字功力,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他的語言的俊逸的風格。
1、音樂美。說郁達夫的散文是情文并茂是一點也但是分的,因為他的散文,個性是后期的游記散文,都是象寫詩般的斗學之作。因而,其語言風格便表現了一種音樂美。這種音樂自然不是鋼琴曲,而是笛簫重奏。“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開篇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驚,體現出了他語言的本色:清婉樸實而又一唱三嘆,既透出了笛聲的清越,又顯出了蕭聲的哀婉。前半句一反常態,大有劉禹錫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氣勢,然而后半句卻又峰回路轉,一下子進入秋的悲涼氣氛里,一揚一頓,揚,寫出作者對秋的萬般哀傷,抑,卻又勾起了人的萬般情思,仿佛《明湖居聽書》里白妞的唱書,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瀝瀝,涼的徹頭徹骨,至于篇中那寫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樂般的美妙了“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樣。”后半句以“下”這個動詞為基本點,之后用“奇”“有味”“更像樣”依次與之組合,這邊很像音樂中的漸強樂指,越唱越響亮,越唱情越濃。“可不是?一層秋雨一層涼了!”這股都特有的韻律真可謂蕩氣回腸,結尾處“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跟開頭的句式相應和,這反復詠唱的格調完完全全是是一種音樂的語言。
當然,說《故都的秋》的語言具有音樂美,并不僅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能夠說,該文的字里行間,無不透出一種音樂的節奏美,旋律美,韻味美。
2、遣詞美。《故都的秋》所以清新俊逸,語言美妙,這與作者精心選詞用語是分不開的,描繪北國的秋天時,不用多說,只“清”“靜”“悲涼”就足以淋漓盡致的寫出秋天的韻味,更何況,作者賦予了“秋”以味道。“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但是要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多么形象的修辭啊!一個“嘗”字便將作者那滿盛秋天的情懷無疑的披露出來。說在南國的秋天里,“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其中的“味”“色”“意境”“姿態”自然不必論,單單是那個“飽”字便能夠看出對南國秋天的失望,這其實還是寫作者對北國的秋天的懷念與滿足,只但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寫而已。一
個“飽”字,力透紙背,韻味全出。綜觀全篇,運用精當之詞不少,但細細品來,唯獨從“味”“嘗”“飽”中能夠看出,郁達夫在故都賞秋,不僅僅是用眼看,還用嘴嘗,用心嘗,故都的秋在郁達夫的眼里也不單單具有色彩,更為重要的還是
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韻律,這幾個詞用得真可謂是字字千斤啊。
(二)圖畫美
郁達夫博學多才,對中國的古典詩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對古詩,他更是癡情過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創作里,便自覺不自覺的借用了古典詩歌的美學觀,是自己的散文到達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如果說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畫,那么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說其大,是因為這幅水墨有必須的連續性,是由幾幅角度不同,濃淡不一的水墨圖組合而成,這仿佛是借用了電影中“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給人以動感。
1、秋園小景:在北國,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來得更清,來得更靜,來得更悲涼,那高掛的殘月,紛飛的蘆花,飄蕩的柳影,西山的蟲唱,合著潭柘寺那清越的鐘聲,更給人一種凄冷的感覺,這幅秋夜小景的色調是素淡的,組合在一齊,展現出很強的立體感。整幅畫,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尤其是那秋風里的鐘聲,隱隱約約,大有“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寫生:月落下去了,東天漏出了幾縷陽光。透過槐樹葉底灑落下稀疏斑駁的影子,照在那纏繞著破墻壁的牽牛花上。人從那破屋里走出來,踏在那滿地槐樹的落蕊上,頓時添了幾分秋意。作者從高處寫到地處,從物寫到人,從眼中景寫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畫渾然一體而又層次分明,尤其是那藍的或紫的牽牛花,更是惹人眼,看著它,在這秋意濃濃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幾分凄涼呢?在這牽牛花底下那“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的確是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襯,使得這故都的秋味更濃,也更令人傷感。心緒郁悶的人兒,在這幅秋調里,顯的是那般和諧那般勻稱,那般有味。從而也使得這幅秋晨小景添了幾分動感。觀賞著這幅畫,就仿佛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卻很濃的醇酒,喝過之后芳香猶存,讓人時不時的回味。
3、秋雨蒙蒙。太陽漸漸的高起來了,整個宇宙都亮堂起來,夜里、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漸漸遠去,這似乎能叫人暫時忘卻秋天的來臨,然而這些情感瞬間便被那衰弱的蟬聲消退了。聽著那有氣無力的叫聲,人會怎樣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嗎?更何況,隨著一陣秋風吹過,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來了”。
這淅淅瀝瀝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層秋雨一層涼”的話來,這幅圖畫是變化著的,作者的筆力側重描摹景色,讀過之后,使人仿佛看到蟬那微微顫動的薄翅,仿佛感受到了那涼絲絲的雨滴,仿佛看到了那“銜著煙管”,袖著雙手,站在橋頭樹底下的閑人,自然也仿佛聽到了他的那近于唱的對白,這幅秋雨蒙蒙圖,作者側重的不是色彩,而是聲音和感覺,這在繪畫史上倒是很獨特的,就仿佛齊白石老人那幅“蛙聲十里出山泉”的名畫,畫面上僅有幾只蝌蚪,留在人心里的卻是那悠揚不絕的蛙聲。
4、秋意棗子圖。初讀《故都的秋》時很不明白,這篇以素淡、凄冷為基調的散文為何著出這么紅艷的一筆,等細細品過之后,便從中嘗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棗子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一株的長大起來”,這其實是作者心中那股郁積了好久的力量的寫照。棗子由鮮綠到微黃,繼而便是紅艷艷,這紅色是生命的象征,當這紅艷艷的色彩涂抹在這整幅水墨畫上時,凄冷中便透出一絲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春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的詩句。正因為作者沒有被這秋天的凄涼所淹沒,所以作者筆下的秋才沒有變態,才在冷色調中透出一股欣欣向榮的力量,從而在藝術鑒賞方面,使得這“棗子紅”與前面幾幅畫的素淡在色彩上構成了鮮明的比較,也從而使得整幅水墨在變化之中顯示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意境。
(三)意境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這一標準來欣賞郁達夫的散文,不難看出,他的散文便屬于“有境界“一類,這從《故都的秋》里也可領略到。意境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篇《故都的秋》便屬“有我之境”,通篇看似寫景,但通觀全文無有一處不是“以我觀物”,諸“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者為何要頌北國的秋呢?因為當時的作者由于受到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威脅等原因,從上海移居杭州,從斗爭的前線撤退到游玩山水的隱逸閑適的生活之間,思想苦悶,其內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靜”“悲涼”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對合乎這種內心色調的北國的秋天充滿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靜”“悲涼”宣泄胸中的苦悶,并且到達了人和物的共鳴、。正因為作者是用真情來描繪物體的,因而便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那沉郁的主觀色彩,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隨情來,情隨景生,到達了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你看:“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概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是單純的寫景嗎?不,那里跳動著一顆看似平靜實際落寞惆悵的心!
文章的結尾“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是能夠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是整首樂章的最強音,是整幅畫中最精彩的一筆,言已盡而意未止,在藝術效果上到達“如撞鐘,伸縮有度”的境界,既充分展示了作者藝術上的獨具匠心,而又水到渠成不露雕琢之痕。
最后順便提一下,欣賞故都的秋不可不把南國的秋也放在欣賞之列,只有比較著欣賞才能真正體會到故都的秋味、秋情、秋韻。
【高一下冊語文《故都的秋》課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高一《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02-17
郁達夫散文《故都的秋》原文賞析05-07
高一下冊語文《故都的秋》測試題及參考答案01-17
故都的秋作文05-26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06-21
語文課文《目送》的賞析03-18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12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