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雨巷》導學案
【高一上冊《雨巷》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分析理解本詩的中心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通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能力。
學習重難點:
1. 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分析詩歌中心意象,體會詩人情感。
課前預習
一.知識鏈接:
《雨巷》最初發表在1928年《 》上,引起很大反響,葉圣陶說《雨巷》“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戴望舒也因此詩獲得“ ”的稱號。他是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
二.基礎知識
1.注音并解釋詞語
彳亍 躊躇 寂寥
2.給下面加點字的注音
惆悵 風流倜儻 稠密 絲綢 彷徨 驚惶 婉轉 惋惜 頹圮 祭祀 杞人憂天
三.詩歌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節奏和押韻上。反復朗讀全詩,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和押韻,投入自己的感情,比一比看誰把這首詩朗誦得更好。
四.閱讀課本第9頁第四題下的詩詞,并思考問題:“丁香”在這里被賦予了什么含義?
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征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總之,雖然寫法不同,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
課內探究,合作討論
1.同組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說是景物)?你能否能展開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圖景?
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
明確:一共是6個,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冷艷、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 浣溪沙》)
李商隱《代贈》詩: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許邦才《丁香花》詩:蘇小西陵踏月歸,香車白馬引郎來.。年曾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歌詞《丁香花》等,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總之,丁香姑娘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詩中另外的物象還有籬墻。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的詞。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
2.分析我與姑娘:《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參考答案:“姑娘”當然是有象征意義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嗎?“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巷子的盡頭,或許她只是從這巷子經過,誰知道呢?讀者盡可以展開想像。有時候,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參考答案:表現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說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后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3. 原因探究: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準確的傳達出了“憂傷”這種典型情緒。那為什么戴望舒這么憂傷呢?
答案:(1)失戀的痛苦: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著同學施蜇存的妹妹,后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實的黑暗:《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4.分析本詩主題:《雨巷》是詩人傷感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
詩人借“丁香一樣的姑娘”表達一種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滅后的空虛和傷感,從而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失望,也是當時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識分子共同的復雜內心世界的表露。
時間:暮春---- - --凄婉 傷感
地點:小巷---- - -- 悠長 幽深 寂靜 頹圮
情景:細雨---- - --空蒙 迷離
道具:油紙傘---- - --復古 懷舊 神秘
故事:我在雨巷想逢著一個丁香姑娘
人物:丁香姑娘---- - --美麗 憂郁 哀怨 凄婉
丁香先生(我)---- - --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我銘記你遺憾時的憂傷
5.《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復手法是怎樣運用的,這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雨巷》這首詩音調和諧,節奏舒緩。全詩七節,每節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復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兩節,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復,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課后檢測
1.對《雨巷》的賞析,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 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
C.詩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詩人把自己苦悶彷徨的心態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
2.對《雨巷》這首詩歌表現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于音樂美的追求。
B. 本詩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
C. 本詩反復出現的“丁香”意象及其蘊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鑒了古代吟詠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D.在本詩中,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女郎、獨行者等,編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畫面,具有傳統文化的氣息與古典美。
3.【高考鏈接】 對下面一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2001年全國卷)
海 臧克家
從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顏色;從一陣陣的清風,嗅到了你的氣息;摸著潮濕的衣角,觸到了你的體溫;深夜醒來,耳邊傳來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
A、詩人用平實的語言,分別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四個方面寫出了他對大海的感受。
B、由遠而近、從白天到夜晚,大海給詩人的感覺不盡相同,這些形成了全詩的發展層次。
C、詩人將自己的感覺加以升華,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們展示出大海的整體形象。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大自然壯觀的驚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家,表現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注:臧克家生于1905年10月8日,諸城呂標鄉臧家莊人。臧克家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1933年他的處女作詩集《烙印》問世。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不辭勞苦,辛勤耕耘。不但寫新詩,也寫舊體詩,還擅長散文,也嘗試著寫過小說、詩論和文藝隨筆。以我國新詩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國內外文壇負有盛名。有詩云:“狂來欲碎玻璃鏡,還我青春火樣紅。”“年景雖之暮,霞光猶燦然。”這就是他晚年來的精神矍鑠的寫照。
D.這是一首描寫大海的詩,它是詩人臧克家將自己對大海的觀察所得到的感受,和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從中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大海、對大自然壯觀景色的驚喜。但這是一首寫大自然景色的詩,絲毫沒有透露詩人的人生哲學,也沒有表現詩人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