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導學案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導學案】
一、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是辛棄疾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這首詞寫在當時投降派把持南宋、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對金屈辱求和的時期這首詞寫的慷慨悲壯、深沉曲折,表現了辛棄疾請纓無路、報國無門的郁悶和任時光流逝、虛度年華的悲憤深刻揭示愛國志士迫切需要收復中原、為國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和壯志難酬的內心痛苦這種悲憤的感情應該說是時代的產物,它與當時整個民族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同時,辛詞發展了蘇軾的詞風,慷慨縱橫,雄奇豪壯而又蒼涼沉郁,是蘇詞的繼大成者
【學生分析】
高二學生對詩詞鑒賞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高一時,他們接觸了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對辛棄疾的經歷和思想比較熟悉了通過回顧所學,他們更容易理解《水龍吟》所傳達出的復雜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受詩歌韻味
2、明確詞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詞人悲憤痛苦心情
3、學習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和用典的寫法
【課前準備】
回顧辛棄疾的詩詞,如《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補充同學們喜歡的《丑奴兒》查找辛棄疾的一生經歷和心路歷程
【教學思路】
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現了一個獨特的詞人形象,飽含著詞人復雜豐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達又使用了多種表現技巧來實現本課通過自讀,初步感受詞人獨特形象;通過品讀,結合時代背景及詞人經歷深入把握詞人形象,品味詞人復雜、豐富的情感;通過賞讀,欣賞佳句,感受技巧;通過比讀,感受蘇辛詞風的不同運用各種讀詩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本詞,采取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的教
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幫助學生讀出詩詞的趣味
【教學手段】
(1)朗讀教學法本詞飽含著詞人復雜豐富的情感,通過反復誦讀來體悟
(2)小組合作法課堂教學以學生探究合作為主,重點研讀辛棄疾借什么景抒什么情,通過什么方式抒情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二.教學步驟
(一)初讀把握感情基調
1、溫故知新
(1)回顧辛棄疾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詞人藝術風格以豪放 為主,與蘇軾并稱為“ 蘇辛 ”,傳世之詞有600多首,皆冠兩宋其詞多抒發 強烈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乃“人中之杰,詞中之龍”著有《稼軒長短句》.
齊背《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丑奴兒》
(2)言為心聲,詞見其人——走近辛棄疾,多媒體展示辛棄疾的一生經歷和心路歷程
(設置這樣的環節可讓學生在宏觀上更為全面地進入文本,理解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增強了語文課堂的人文氣息辛棄疾也可以成為學生筆下很好的作文素材,解決作文言之無物的問題)
2、一篇優秀的宋詞作品,永遠不厭百回讀
(1)學生自由大聲讀兩遍,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把握重音,讀出抑揚頓挫之感師范讀兩句,做指導
(2)請兩名學生誦讀本詞糾正字音:岑cén膾kuài揾wèn
(3)聽多媒體范讀,學生跟隨默讀
(4)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誦讀本詞,在誦讀中把握本詞的感情基調
3、合作討論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哪些詞直接表現了作者的感情,應該怎樣讀?
生:憂愁 悲憤(獻愁供恨 無人會,登臨意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
(二)再讀思考表情方式
師:詞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哪些?(如何來表現自己情感的)
生:直接抒情 獻愁供恨 無人會,登臨意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
生:借景抒情 江天 山景 落日 斷鴻
生:動詞的使用 看、拍、會、登
生:典故的使用 張翰許汜 劉備 桓溫
(三)評賞探究,觸摸詞人內心
★品讀上片
師:作者在賞心亭看到什么觸動自己心弦的'景物?表現了詞人怎樣的心境?
生:江天 水天相接,無邊無際,曠遠寥廓,氣勢雄渾,顯得空寂蒼涼
生: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滿懷愁恨
生:落日 比喻南宋國勢衰頹的意思,也表達了作者的愁苦悲涼心情
生:斷鴻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飄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師:作者用了哪幾個動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補充本詞的寫作背景:這首詞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江東安撫司參議官任上這時他南渡已十二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敵的機會在這種境遇下他深感受壓抑,內心充滿了憤懣不平當為了消愁解悶而登上賞心亭時,面對著大好江山,反而是無限感慨涌上心頭,遂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詞)
生:看、拍、會、登
“吳鉤”本是戰場殺敵之銳器,現在卻閑置身旁,烘托詞人空有滿腔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
“闌干拍遍”是胸中說不出的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桿來發泄,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
“無人會、登臨意”感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集團中卻無人是知己
師:描述一下詞人塑造的形象:
生:在闊大蒼茫的背景上,呈現于讀者眼簾的是一個憂憤孤寂的愛國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棄疾渡江南歸,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鄉的可是南宋統冶集團根本無意北上收失地,對于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棄疾看作自己人,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教師小結:上片從上(天空)、下(大江)、遠(青山)、近(樓頭)不同角度描繪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圖,渲染了一種凄清蕭瑟的氣氛,給人造成了一種怨憤、失落、壓抑的感覺,并且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所為展開題旨,不但交代了時間(深秋傍晚)、地點(賞心亭樓頭)、人物(江南游子)、事由(登臨憑吊),而且隱隱道出了作者的情懷,內涵極為豐富。
【高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導學案】相關文章: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賞析08-20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08-20
高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教學反思?05-19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譯文及注釋03-25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詩詞鑒賞02-01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教案設計11-25
高中語文《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ppt04-05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詩詞鑒賞2篇02-23
高中語文《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ppt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