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語文《李清照詞兩首》相關資料
【高二下語文《李清照詞兩首》相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的詞在蘇軾、柳永、周邦彥之外別樹一幟,婉約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新自然,流轉如珠,音調優美,故名噪一時,號為“易安體”。
李清照自幼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其父親李格非是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很早就受人注意。史書記載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李清照十八歲嫁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愛好金石之學,也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婚后,他們過著美滿和諧的生活,夫婦在一起常常詩詞唱和,欣賞金石拓片。趙明誠很晚才出仕,到過萊州、淄州等地任職,李清照便常常以詩詞排遣寂寞,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趙明誠南下奔母喪。恰在這時,戰亂爆發,金人攻破洛陽,徽、欽二宗被擄,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難,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趙明誠在江寧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載書十五車過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們藏于家鄉十余間屋中的書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毀。
兩年后,李清照46歲時,趙明誠竟不幸病死。從此她開始了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隨流亡朝廷到過溫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難,最后又寓居于杭州。這期間,她隨身攜帶的她所珍愛的古銅器、書籍等也相繼遺失或被盜。她孤苦伶仃地度過了悲慘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臨安去世。
二、李清照的詞作風格: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期,南渡前:內容:閨情(離愁) 詞風:清麗明快。
南渡后:內容:懷舊、悼亡 詞風:凄涼、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
如 夢 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如 夢 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 剪 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頭,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后期代表作:《聲聲慢》、《永遇樂》、《武陵春》
武 陵 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三、《醉花陰》寫作背景
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游宦在外;李清照獨居青州,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四、紀念遠逝的曼妙紅顏與李清照有關的高考作文
一、李清照,心里的美神
每一小我私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里的美神,就是你-- 李清照
從沒人見過你的照片,阿誰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里,你卻美于沉魚落雁的西子與昭君,美于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并世無雙,無人替換!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恒的尋求!
伴著晨光,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噴鼻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比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涼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才當曹斗、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在阿誰年代,你沒有疑問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凜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心落在地上,傲然強硬地矗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獨有的清噴鼻,不曾經委靡凋落你的才氣、強硬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著濃濃的愁緒,郁悶的眼神兒,莫道不用魂,人比黃花瘦,向咱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富貴,沉淀了,你的淚光荏弱中帶著憂傷家,已經不克不及回;心,已經無處歸;夜太特別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要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養,直到"尋尋覓覓,冷冷僻清,凄慘痛慘戚戚"你的平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抄,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噴鼻殘酒,面對著植物肥料紅瘦,沒有同志,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螞蚱舟也無能為力既是載不動,那就和著孤獨化作咸咸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路里
李清照,我心里的美神,心里永恒的尋求你站在山頂,吮六合之勇往直前的氣勢,吸日月之英華你不會孤獨你帶著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向咱們走來我堅決相信,在新的時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質蘭心的女孩愛玲擔當了你的果斷與毅然決然,三毛擔當了你的豪放與瀟灑,張小嫻擔當了你的銳利與透辟,舒婷擔當了你的甜美而獨立的戀愛……
李清照,我心里的美神,我永恒的尋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一座興盛的時代空城
〔滿分理由〕
這是一篇立意獨到、文采飛揚的大氣之作出眾之居于于:
1. 立意獨到而高遠文章雖則沒有直接表明要尋請求幫助格上的高遠、冊本上的高遠,而是把李清照作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蘊藉地表了然自己的人的生活尋求,與眾不同,立意獨到而高遠
2. 行云水流的布局文章采用第二人稱,巧妙拉近了二者之間的間隔,便于感情傾訴先贊美了李清照在詩詞上的卓越成就,接著贊美了她的愛國情懷、對戀愛的忠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贊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響力,布局如行云水流
3. 文采斐然的語言巧妙的援用是文章語言最大的獨特之處,要是說"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實的堆集、寬闊的閱覽面,而"暗引"則巧妙地顯示了考生崇高高貴的化用語言的能力,而強調句式更是展示出語言的氣勢,援用、強調句式要得文章語言文采斐然,無意中晉升了文章的品質
二、記念遠逝的曼妙紅顏
我已經心的維度仰視李清照清麗瘦削的背影,諦聽她漸行漸遠的跫音,俯身捧起汗青長河沉淀的瑰寶,已經此記念我心里的李清照,記念那遠逝的曼妙紅顏
我追尋易安的萍蹤,追尋阿誰天真矜持的宦門奼女的影子,追尋阿誰才思國人,婉約清麗的閨閣女孩的倩影,追尋阿誰終日凝、柔腸愁結的思婦的背影,追尋阿誰顛沛流浪,晚境凄涼的落泊紅顏
我走進阿誰書噴鼻飄然洋溢的天井,探頭窺見樸重及笄年華的易安.她來了踩著小碎步,拈著噴鼻汗巾,顧盼生姿,兩眉上方間自有一種風采.她瞥見院中鵠立著一位生疏人,禁不住心慌,未語臉先紅,急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吧青色的梅子嗅''
我流連在露濃花瘦的塘邊,看盡塘中的植物肥料紅瘦,瞥見一位婉約清麗的妙齡女孩泛舟湖上,誤入藕花深處,漿聲冷冷, ''驚起一灘鷗鷺'',是易安此時的她雙頰微紅,高唱''興盡晚回舟'',雙漿輕搖,向蓮花更深處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這位沉浸不知歸路,薄汗輕衣透的女孩.我眺望,藕合人連天,江月滿星輝
我主力在煙波浩淼的江邊,望江樓上,阿誰終日凝、柔腸愁結的思婦,還是易安幾多次,她送夫千里,幾多次,欲語還休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黯然神傷,有誰會知?才下眉峰,卻上心上的相思閑愁,有誰領會?載不動的許多愁,有誰分擔?如今分擔?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語淚先流?縱有橫世才思,身為女孩,易安卻更家但愿與丈夫朝夕相對于,夫唱婦隨,無奈不比意事太多太繁,紅顏漸老的易安幾多次獨坐幽寂冷僻的院落,看盡指秋風卷簾的無情,失蹤在人比黃花瘦的傷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章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散在滿地黃花堆積的深院中,目送這位千古麗人
此時,我倘徉在蓑衣草連天的野外,看盡征鴻,怎耐梧桐更兼小雨,心里易安的形象愈加明顯風中的梧桐顫抖著深深寒意,低泣著歲月的滄桑我似乎聽到易安''尋尋覓覓,冷冷僻清,凄慘痛慘戚戚''的低吟瞥見晚來風急中,易安斟上三杯兩盞淡酒獨酌哎!我能葡枝干上的落葉,拂不去你欣中蕩的的塵埃;我能撫平黃土上溯風奔過的痕跡,撫不平人事變遷,年光光陰飛逝在你額頭眼前目今的印記啊!……
心里的易安漸行漸遠,我想留住這位宋代走來的曼妙紅顏,卻沒有辦法挽留,聊作此篇,以記念我心里的李易安,記念遠逝的詞魂
三、自是花中第一流——解讀李清照。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能夠留下完整名字來的女子,可以用屈指可數來形容,更不要說地位可與男子比肩甚至略過一籌。而歷朝歷代富有才名的女子,卻幾乎皆是出自風塵。縱然妙筆寫就怎樣的翎毛閃爍,也終究被束縛在一個卑微的角落。男權社會,只手遮天,女子們只能任人擺布,在無盡的陰霾下做著茍延殘喘。努力,掙扎,傾國傾城又怎樣?逃不過被冠以“紅顏禍水”,做了那些昏庸君王的替罪羊。而美貌,是那時女子唯一的資本。一旦年老色衰,便又是一段白樂天筆下琵琶女的悲哀曲調。但是,無論怎樣鋪天蓋地的壓迫,也終究能夠有人撥云開霧,尋一絲自己的光亮。于是,有了那些爍爍流光的名字,閃爍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歷史的紙頁上,閃爍在蘭心蕙質人兒的心里。其中最奪目的一顆,便莫過于齊魯大地上的那位奇女子——李清照。
似乎用什么樣子的詞語來做她的鋪敘和注腳都不為過,任何人都可以隨口說出幾位詞人的名字,其中便一定有位李清照。論成就,論才華,前五位也一定有這女子的名姓在,若是無,便有失公允了。畢竟連她的夫婿——著名的金石考據家趙明誠,也破天荒的做了回妻子的陪襯。說道趙明誠,常常要說句他是李清照的丈夫,人們方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些什么。有些帶有突擊性質的看完了關于李清照的資料,不禁訝然,原來也是支離破碎的。故事不是泛泛而過,便是支離破碎,甚至一家一言,連年份都連不成串兒。原來想完整的看一位詞人的一生,是那么難呢——不禁慨嘆。不過那些僅有的文字,卻足以使每個人都肅然起敬,擊掌贊嘆幾番。這女子——美!奇!絕!
李清照很美——人美,詞更美。據說李清照十八歲嫁給趙明誠后,直到年過而立,身姿依舊裊娜動人,氣質更是尤甚當初。李清照心態估計也是很年輕的,到了四十幾歲才在詞作中言老,比不知多少男詞人還要晚許多。大概是男人們要忙于科舉,忙于宦游,忙于家室,負擔更重幾分吧。不過李清照的無憂無慮,卻也是有情可原。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名士,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的孫女,自小寫得蠅頭小楷,撫得琴箏,畫得花鳥,十六歲因一首《如夢令》才名遠播,李格非笑的合不攏嘴,想著清照要是個男子必定蟾宮折桂,一路平步青云,一邊想著一邊變更樂得將畢生所學多交給寶貝女兒些。而且看得出,李父是很寵溺李清照的,對她的行蹤之類也不做過多苛求,想玩便玩,玩個痛快,所謂閑書之類,若想看便也視而不見。李清照據說對當時流行的各種游戲相當精通,而且看詞作的內容,閨閣閑情,游玩雜感,還有些頗帶香艷的小詞,一定也是對書籍之類涉獵甚廣的。一代才女,誕生的有來由。而且這才氣,也帶了一段愛情佳話來。關于李清照和趙明誠的結合說法不一,有的說是趙父看好李清照的家世出身且才華橫溢,便命媒人提親,也有的說是趙明誠在一次元宵燈會上與李清照相識,一見鐘情。便做了個字謎,謎底是“詞女之夫”,婉轉的央求父親答應了這門親事。看李清照婚后和趙明誠的恩愛程度,倒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不過無論怎樣,在宋理學盛行的時代,能有這樣圓滿的生活實屬不易。而且與李清照的才名有脫不盡的干系。
李清照的詞美,這更不必說。清麗,清新,溫柔,溫暖,易安以一顆敏感的女兒心打量著世界,描繪著世界。那種細膩,作閨閣詞的男詞人是學不來的。因為骨子里終究有一股子陽剛氣在。李清照少年時寫小女兒的嬌羞活潑,抑或思春傷秋;而后寫新婚燕爾,蜜月柔情;之后趙明誠出仕宦游,便寫綺怨相思。到這里為止,李清照都向我們毫不保留的展現著美的一面。美到同樣富有才名的夫婿閉門三天填詞五十首,也抵不過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甚至直到后來,趙明誠一見妻子有新作出爐便跑,因為擔心要寫和詞,再成為一個陪襯的對象。呵呵,讀到這里笑個不停,這樣的夫妻,不幸福都難呢。
只是,任何一個人的成就都是有代價的。李清照早期佳作頻出,多是因為飽受丈夫宦游獨守空閨的相思苦痛,但是這樣的仇怨,卻是有甜蜜的背景。但是,直到那一年,那一刻,石破天驚的戰亂剎那間席卷了趙宋王朝。李清照的生活開始了顛沛流離,不忍卒讀。她恨,她怨。為什么安定的生活那么短暫呢?其實不短了。青州十年,夫婦琴瑟和諧,潛心研究收集金石書畫,雖然有些清苦,但是每得一見寶物卻可以歡喜許久。這期間,李清照沒有一首作品流傳,不知道是沒有寫,還是寫得少且散失了。藝術是磨難和欲望的升華,這話沒錯,安定的生活不是歌頌太平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出不了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人。突然想到了“二晏”,不知道晏殊有沒有想過他的才名要被自己的兒子掩蓋至今,不過也沒有什么可冤屈的,小山少年時,家境已然沒落,昔日貴公子,今成斷根草,滿腔愁緒唯有付諸筆端罷了。再回到李清照這邊,那十年,夫婦二人收集了十幾間屋子的珍貴文物,還有一本初見雛形的《金石錄》。那時候我們的女詞人一定是很歡喜的,只是好景不長。朝廷風云變幻,當年因為趙父失勢而罷官,如今又被皇帝重新啟用,再度出仕。這一次,李清照是跟隨其后的。所以沒有了相思,卻有了寂寞。但是連這寂寞也沒能長久,金軍的鐵騎踏碎山河,一座座的.城池毀于戰火。李清照和趙明誠先是趕回了青州,望著那些視之為生命的文物發愣,想著要怎樣在戰火紛飛下保全。而后趙母去世,趙明誠遂帶了精選的十幾車文物奔赴金陵,李清照留在青州沒多久,戰火便也燒了過來,十幾間屋子化為烏有,李清照還來不及哭,便踏上了逃亡的路。其后偏安一年,稍稍的定了定神,趙明誠便再行調任,只是這一次,便再也沒有回來。還沒有到達建康見到皇帝,便患疾病去世。至此,李清照的美好生活終結了。那種失去至愛之人的苦痛,旁人是無法體會的,只知道,如今的李清照,只能時常撫摸著那些書畫,翻看著《金石錄》嗅著那墨香,回想昔日,回想舊人。詞風也變了,清麗婉約沒有了,相思寂寞沒有了,只有無盡的淚,無盡的凄楚,還有悲憤的質問。質問那偏安的小朝廷,質問那不顧子民死活的帝王,質問蒼天,質問不公的命運。
但是這質問不僅沒有得到答復,還似乎惹怒了上天。不久之后,李清照迎來了第二波命運的拷問。她,改嫁了。這點直到現在還眾說紛紜,有不相信的,不相信那么愛丈夫的李清照會不立志守節,而是改嫁;有相信的,多是明白一個孤寡女子生活得艱辛,這時一個依靠是多么重要;還有看熱鬧的,旁敲側擊的謾罵著,詬病著可憐的女詞人。只是李清照,豈是尋常的女子?她嫁給了張汝州是沒錯,但是不久之后便看清了這位昔日丈夫好友的真面目,人面獸心,他看好的不過是那些剩余的無價之寶,而不是婦人一顆孤苦無依的心。但是李清照不肯妥協,那些物件,每一件都有丈夫的氣息,有往昔的回憶,她不肯交出,遂換得了拳打腳踢。她一刻都忍不了,她追求的是自由和幸福。李清照不愧是奇女子,她做了一件那時的女子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向官府告發了丈夫科舉作弊的事情,雖取了幾日牢獄之災,不過卻成功的擺脫了那個令人唾棄的男人。李清照之奇,就奇在這份執著上面吧。當時這段妻告夫的案子鬧的滿城風雨,但是出手相助者卻也不少,也就是因此,李清照在牢獄中待了幾日便獲釋了。但是卻在心上,狠狠地劃了一刀,永遠痛著。卻還有人抓著大把大把的鹽往傷口上撒,婦人改嫁已經不能饒恕,更何況還做了回宋朝“離婚第一人”?那些老儒們的筆尖子指著,戳著李清照的脊梁骨,坊間茶余飯后也談著這女子的所作所為。李清照自少時便常常做些所謂的“出格”之事,所以受到的非議不少,可是她都一笑而過。但這次,不同了,那顆心早已傷痕累累,不堪一擊。任何事物任何人無論多么堅強終究有一個承受的極限,李清照漸漸的頂不住了,身累,隨著皇帝一路逃亡最終卻還是沒有追上,想將《金石錄》上承的愿望也終究落空;心累,幾番磨難過后,她只想休息,什么都不去做,不去想。可是有一件事,卻還是使她思索良多。一次一位朋友攜女兒拜訪李清照,那女孩甚是聰明伶俐,頗有易安幼時之風,易安遂十分喜愛,說道:我愿將畢生所學教授于你。可是那小女孩卻是一臉不屑,還童言無忌的說了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愣了。數十年,她的才華一直是她的驕傲,為她帶來了寵愛,贊嘆和愛情。可是在這一刻她才恍惚明白,也許這一切,都是才華惹的禍呢。若自己是個尋常女子,只是粗認得幾個字,便也不會有那么多愁,那么多怨了罷、自己嘔心瀝血寫下了那些詩,那些詞,有些是針砭時弊倒是沒錯,但是又有何用呢?沒有人會聽一個女子的吶喊,永遠不會有。就這樣,帶著這令人驚訝的思索,不久之后,一代佳人寂寞的死于江南地。
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并不圓滿的句號。這個女子,用她半生的飄零無依,換得了一本《漱玉詞》的灼灼炫目,換得了流唱不衰的贊美與歌頌。易安最崇尚的詞人是南唐后主李煜,不知道她會不會想到,千百年后自己會與后主齊名,成為平分秋色的兩座婉約詞牌的巔峰。也許是能想到的呢,從李清照的《詞論》中看得出,她自視甚高。說蘇軾不解音律,說柳永詞語塵下,她端坐著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無論是當時還是如今都極富盛名的詞人的缺點毫不留情的指出。但是在今天看來,那些言語也許有些激烈,卻都頗有道理。傳奇,絢麗,作品如此,人亦如此。
一直想給李清照一個完整的概括,用她自己的詞。思來想去還是選了這一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用太多的包裹,最簡單的李清照,就是最真實的李清照,也是最炫目的李清照。
【課本中的作文素材】
1、李陵投降匈奴,確是形勢所迫,身不由己,但夜幕落下時,他也無時無刻不在遙望關中明月,淚眼婆娑,企盼重歸故里的那一刻。
2、蘇武卻選擇了義無反顧的信念,忍受著大漠風雪,苦守著邊關冷月,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為了那柄漢節,歲歲年年,年年歲歲。 班固《蘇武傳》
3、江邊,賞心亭中,一位髯須垂胸的老者久久注視著北方,突然雙掌狠狠拍在欄桿上:“國恥家仇,何時能報!大丈夫理應馳騁沙場,以血拭劍,可如今……”他不禁長嘆一聲,兩滴清淚無聲墜落。這賞心亭分明是傷心亭啊!
這老者正是南宋抗金英雄辛棄疾…… ( “責任” 話題)
4、寬容又像一把雙刃劍。對朋友的寬容是雨天里的一把傘,對敵人的寬容是格斗場上刺向自己的一把利劍。由于六國對秦國的寬容,致使六國覆滅;由于對英國侵略者的一再寬容,致使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由于對日本侵略者的一再寬容,致使東北三省淪陷,全國遭受侵略者鐵蹄的踐踏。
5、學會選擇,選擇需要智慧。對于同一所大宅子,有人選擇一把火燒毀了事,有人選擇接收。對于宅子里的鴉片,有人選擇用它來吸食,有人選擇用它來治病。到底應該選擇什么?如何選擇?魯迅先生的答案是: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魯迅《拿來主義》
6、春花秋月已是夢中的往事,朱顏的凋落猶如昨夜的風雨,打濕了曾經的美好,夢醒時分,愁如春水。 李煜《虞美人》:
7、登科落第,對長亭晚,滿腔心緒化作千種風情,執纖纖細手,酒醒處,傷感冷落飄零。 柳永《雨霖鈴》
8、國仇家恨,婚難業孤,黃花秋月中尋尋覓覓,凄風哭雨成一座亂世中的極致美神。
李清照《一剪梅》
9、 金人的鐵蹄踏破中原,也踏痛了多少愛國志士的忠魂。曾經,橫槍槊馬,金戈錚錚,氣吞萬里;而今,斜陽草樹,雨打風流,往事不堪回首。 辛棄疾《永遇樂》
【高二下語文《李清照詞》相關資料】相關文章:
關于李清照的詞08-24
有關李清照的詞08-26
宋詞精選:李清照的詞06-07
人教版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案08-21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實錄06-19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04-04
李清照的詞有哪些?12-13
李清照的詞有哪些08-28
高中語文《李清照詞二首》ppt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