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語文《雷雨》 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精品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精品,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閱讀劇本,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把握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認識劇中人物的命運,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樣在矛盾沖突中發展、變化并得到展現的。
2.了解作者是如何以現實主義的筆觸,深人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的。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閱讀或分角色朗讀,弄清節選部分的主要劇情,把握其中的矛盾沖突,了解沖突的發展過程。
2.學習品味戲劇臺詞的豐富內涵,了解它們的言外之意,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可在課外組織學生排演戲劇。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舊倫理的窒息人性的特征以及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人倫親情。
(四)美育滲透點
1.體會劇本濃重的戲劇氛圍及富有詩意的語言。
2.陶冶學生性情,培養學生欣賞戲劇文學的興趣。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弄清作品的時代背景。這對較好地理解內容、準確地把握人物性格等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為背景,那時的中國正處于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期。周樸園就是當時由封建地主轉化為資本家的典型代表。他既有封建地主的專橫、殘忍的一面,又有新興資本家的自私、貪婪和虛偽的一面。
2.理清人物關系。《雷雨》的人物關系復雜,弄不清關系就無從了解劇本。
3.熟悉情節,理清層次,從總體上把握人物。
4.分析典型細節(語言、表情、動作等),深入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如當侍萍敘述30年前梅姑娘抱著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跳水自殺時,周樸園是(苦痛)“哦!”和(汗涔涔地)“哦”。從他的表情和神態中,可以看出,周樸園拋棄侍萍并非毫無內心痛苦,對自己的拋棄行為,他是有“不忍”和自責的。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作者寫《雷雨》是為了反封建,“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但是他強調,不能用要求劇本對某一重大社會問題做出明確的回答或價值判斷的“社會問題劇”的主題模式,“削足適履”地去硬套他的劇作。周樸園對侍萍的感情態度。過去人們認為周樸園對侍萍是始亂終棄,而周樸園對侍萍的'懺悔和懷念也被認為是虛偽、假善。現在人們基本上認為,根據周樸園和侍萍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表現,周樸園與魯侍萍30年前應該有過真摯的愛情,30年后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還是有誠摯成分的。其理由,一是30年后,侍萍見到周樸園時的情緒表現,相認之前,侍萍對周樸園是試探(對自己的感情)多于怨恨;相認后,對30年前的舊恩怨,也沒有把責任全部推給周樸園,而是說“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我被你們家趕出來”“我親生的兩個孩子你們家里逼著我留在你們家里”。這里用的不是“你”而是“你們”,顯然表現她也覺得自己被趕出來主要責任在“你們老太太”而不在周樸園。二是從周樸園30年后與侍萍重逢時的情形來看,30年來,周樸園一直保留關窗習慣,留著侍萍喜歡的家具,記著侍萍的生日等。就時間上來說,虛偽30年太難以理解。就情理上說,周樸園沒有必要虛偽。那么,如何解釋周樸園知曉侍萍沒死且就在眼前時他又變得冷酷呢?曹禺先生是這樣解釋的:“他(周樸園)經過幾十年的變化,心狠起來了。他跟警察局長、英國買辦來往,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工人,甚至不惜用工人的性命來填滿自己的腰包。侍萍的出現,使他一下子從對過去的懷念回到現實的利害關系中來了。‘你來干什么?’‘誰指使你來的?’這是他30年來在爾虞我詐的爭奪中積累起來的社會經驗:我這么有錢,別人怎么突然找到我的頭上來?他把別人也當成和他一樣變壞了,立刻審時度勢來對付。這就露出了他的資本家的面目。”因此,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就不能簡單地用階級矛盾來概括。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對魯侍萍有感情?他在認出魯侍萍前后語言的變化說明了什么?階級的對立和情感的矛盾沖突是鑒賞這部分戲劇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解決辦法
1.適當介紹作者寫作《雷雨》時的思想基礎。當時作者雖還不能從理論上清楚認識他
的人物的階級屬性和特性,但具體描寫上,已經接觸到了現實階級關系的某些本質方面。
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分明帶有階級對立的性質。
2.適當介紹后人對此段內容的各種不同的分析評價。如初戀難忘說、年輕貌美說、老年懺悔說、內心空虛說、婚姻失敗說、良心發現說、內心平衡說等等。引導學生作分析比較,客觀全面地去認識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感情糾葛。
3.強化朗讀,注意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去品味鑒賞。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在介紹完作者及劇本的寫作和特點后,重點指導學生閱讀、分析、朗讀和討論。大致遵循閱讀一朗讀一分析一討論一歸納的順序進行。注意引導學生理解人物語言所表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微妙變化。對有爭議的問題可以展開討論,要言之成理。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學生看話劇演出、電影或錄像資料,指導學生排練成戲,在全班演出。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找出主要的矛盾沖突,分析矛盾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2.通過分角色朗讀把握戲劇沖突,了解沖突的發展過程。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中國現當代劇作家。出生于天津一個官僚家庭。1922年人南開中學,加入“南開新劇團”,1928年入南開大學,1930年轉入清華大學。期間,廣泛涉獵歐美文學作品,特別喜歡古希臘悲劇和莎土比亞、易卜生等人的戲劇作品,為其以后的戲劇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大學畢業前,寫出震驚世界文壇的處女作《雷雨》,后陸續創作了《日出》、《原野》等。擅長以現實主義的筆觸,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戲劇氛圍濃重,語言富有詩意。
2.《雷雨》四幕悲劇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是曹禺的成名作、代表作,是我國話劇藝術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
3.故事梗概:參看課本118頁注釋①。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新課
(其一)
同學們一定知道現代文學史上才華出眾的現實主義劇作家曹禺(板書),曹禺,1910年生于天津,原籍湖北潛江,原名萬家寶,中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語言大師;也一定有很多同學看過根據曹禺的劇本演出的話劇《雷雨》、《日出》、《北京人》,或拍成的電影《原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曹禺的著名劇作《雷雨》(板書)。
《雷雨》是曹禺1933年在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前夕,創作完成的處女作,次年在《文學季刊》上發表,它的發表和上演,把中國話劇創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它是“五四”以來的優秀劇目之一,并享有國際聲譽。作者自己說:“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困陷于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曹禺選集·后記》)
(其二)
《雷雨》是一部動人心魄的悲劇。劇本以20世紀20年代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為背景,通過一個有濃厚封建色彩的反動資本家周樸園家庭內部的種種糾葛,和周、魯兩家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藝術地反映了反動資產階級的腐朽、糜爛生活,揭露資產階級自私、殘忍的反動本性,猛烈抨擊了舊中國黑暗腐朽的社會制度,展示出舊制度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
《雷雨》以集中的場景(周公館客廳)和集中的時間(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現了周魯兩家以愛情的、血緣的、階級的復雜關系為內容的尖銳的戲劇沖突。《雷雨》是四幕話劇。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一篇課文是第二幕的一部分。
(其三)
本課是戲劇欣賞單元的第一篇,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簡要介紹單元知識中有關戲劇欣賞的一些內容,讓學生對戲劇知識有個基本了解。
2.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
3.介紹《雷雨》的故事梗概。
4.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場,找出其中的矛盾沖突,思考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5.學生可就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的實質展開討論,要言之有據。
6.歸納討論要點。
(四)擴展
適當介紹后人對此段內容的各種不同的分析評論。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四,把討論意見寫成文字稿。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找出次要的矛盾沖突,分析矛盾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2.學習品味戲劇臺詞豐富的內涵,體會人物思想的微妙變化。
3.欣賞戲劇人物形象,歸納戲劇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整體感知
1.周樸園與魯大海的沖突,父子相見,卻成仇人。周樸園鎮壓、分化罷工,魯大海控訴周樸園罪惡的發家史,沖突緊張激烈,你憤我怒,互不相讓。其沖突實質是資本家與廣大工人的矛盾,反映了尖銳的階級斗爭。
2.劇作主題:“從性愛血緣關系角度寫了一出悲劇,客觀上反映出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某些側面,充滿不義和邪惡的舊家庭正是整個舊社會舊制度的縮影。”(《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
3.個性化的語言:不同的人物語言各有不同,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和各自感情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如周樸園簡短的語句、盛氣凌人的語言,魯侍萍和緩的語氣、時而沖動的語調,魯大海直截了當的語言,等等,都與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歸納、概括出第一場的矛盾沖突實質是階級對立。
2.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場,找出其中的矛盾沖突,思考: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3.總結出這兩場矛盾沖突的社會意義,歸納主題。
4.根據人物語言和戲劇化的動作,概括人物性格特點。
(四)擴展
組織學生觀看話劇演出、電影或錄像資料。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了解舞臺說明在劇本中所起的作用。
2.通過表演朗讀來品味戲劇語言的豐富內涵。
(二)整體感知
1.必要的舞臺說明:(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和人物活動的環境,烘托出人物的煩躁、郁悶、不安的情緒,為矛盾的展開作好鋪墊。(2)暗示人物的身份,透露人物的心理,推動情節的發展。(3)交代人物的出場。
2.在表演過程中要注意揣摩極富動作性的語言。周樸園的幾次問話,從“你一—你貴姓?”和“你姓什么?”到“你是誰?”和“哦,你,你,你是——”,以及他那每一次的不同的聲音、姿態和表情,鮮明地顯示了他的漸趨緊張的內心活動。人物的思想感情層次分明,回環起伏,由隱微至顯露,終而達到波濤洶涌的高潮。
(三)教學過程
1.找出劇本中的舞臺說明,并進行分類,分析其在劇本中的作用。
2.進行表演指導。
3.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及時加以評述、指導。
(四)擴展
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排演劇本,在校內演出。
(五)布置作業
1.學生就劇本中的一兩個細節談談細節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2.課外閱讀全本《雷雨》。
3.預習《茶館》。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2
【教學目的】
1、簡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理解舞臺說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節選)的戲劇沖突,結構布局特點。
4、體會戲劇中個性化的語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戲劇中揭示的思想主題。
【教學難點】
個性化的語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賞析法和練習思考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原籍為湖北潛江,現代著名劇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廣泛閱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喜愛唐傳奇、元代戲曲和明清小說,并有機會接觸與欣賞中國民族傳統戲曲,如京劇、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開中學讀書時,閱讀了大量“五四”以來國內的優秀作品和外國文學、戲劇作品,并參加了北方最早的業余戲劇團體之一的“南開新劇團”,演出過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開大學,二年級時又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這期間認真研讀了希臘悲劇家莎士比亞、契訶夫、易卜生等人的劇作,1933年在清華大學讀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
二、復習戲劇常識
1、戲劇的概念: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她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2、戲劇的種類:從表現形式看,戲劇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啞劇等;從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從時代來看,可以分為歷史劇和現代劇;從情節主題來看,戲劇又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從演出場合看,又分為舞臺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3、戲劇的幾大要素:包括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臺詞等。(戲劇文學的特色有三:一是適合舞臺表演、二是要有戲劇沖突;三是要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對話。)
4、戲劇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戲劇語言有五個特色:一是動作性;二是個性表現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潛臺詞;五是動聽上口,淺顯易懂。
三、賞析第一場第一層
1、分角色演讀劇本:兩個角色,一個扮演魯侍萍,一個扮演周樸園。
2、第一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明確:
2個層次。第一層從開頭到“半晌”,寫魯侍萍和周樸園追憶往事。第二層寫魯侍萍和周樸園現在的矛盾沖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詞能不能換掉或刪除?為什么?
明確:不能。這個詞表示揣測語氣,說明魯侍萍并不知道,因為她不是周樸園的下人。
4、周樸園為什么要舊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確:出于處境艱難,反映了當時民族資本面臨很大困難的時代背景。
5、周樸園為什么覺得魯侍萍奇怪?
明確:因為魯侍萍的一舉一動是那樣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樸園又有些熟悉。
6、周樸園說梅家小姐“很賢惠,也很規矩”,而魯侍萍說“她不是小姐,也不賢惠,并且聽說是不大規矩的”,這樣寫表達上有何效果?
明確:夸獎的話從周樸園嘴里說出,更可反襯出其內心的虛偽、靈魂的卑劣;而魯侍萍的自貶恰恰表現了三十年前發生的事對她的打擊之大,以及其內心的怨憤之重。
7、魯侍萍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當周樸園說要為之修墓時,她何以又說出來了?
明確:先前是因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來說出來是為了揭露周樸園虛偽的.本質。
四、分析第一場第二層
1、周樸園口口聲聲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現在眼前時,他又為何“忽然嚴厲”起來?
明確:因為這已不是從前那個讓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種虛偽的惺惺作態。
2、魯侍萍說“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這句話表現了她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她雖然認識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卻缺乏覺悟,所以把一切都歸結到命運上去。
3、“我沒有找你,我沒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復?為什么?
明確:不可以。反復能充分表現她的怨憤之情。
4、周樸園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為的是什么?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的一個什么論斷?
明確:為的是娶有錢的門當戶對的小姐;這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5、周樸園說他當時是“于心不忍”,真是這樣嗎?
明確:不是。這只是他為自己的丑惡靈魂所找的一個安慰的借口,只是為自己的可恥行徑做開脫。
6、魯侍萍聽周樸園的辯解之后,思想情緒有何變化?她還怨恨周樸園嗎?
明確:她善良的本性使她喪失了抗爭的斗志,內心也寬恕了周樸園的卑劣行徑。
7、周樸園說“魯貴像是個很不老實的人”,這是怎樣的心理?
明確:擔心魯貴來尋他報仇。
8、魯侍萍說魯大海跟周樸園“完完全全是兩樣的人”,那么魯大海是怎樣的人?周樸園又是怎樣的人?
明確:魯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責任心,有正義感;而周樸園是資本家,無責任心,靠欺壓工人謀利。
9、周樸園知道魯大海是他的兒子后,為什么要冷笑?
明確:周樸園以為一旦魯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親時,便會放棄與自己斗爭的激。
【教學總結】
一、課件引路,激發興趣
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性,巧妙運用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 設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達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語感,陶冶情操,自主發展。在逼真的動畫情景中,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輕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邊讀邊想,讀中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課的教學中體現了:
(1)自讀感知內容。教學中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頭腦中初步勾畫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讀深化感知。在對課文內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學生,指導他們從語氣、表情、動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3)緊扣重點,讀中感悟。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句、關鍵詞反復讀,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靜”與“動”,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麗與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的設計體現了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學習思想。在識字、寫字的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個人學習和集體學習互動,靜心讀書和活潑參與的互動中,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把教材情感變成了孩子們的愉快情感。
總之,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師生都激情滿懷,我們感到語文的精彩,生活的燦爛。
最后,謹以一學生的發言作為結語:“老師,讀了這一課,我覺得真的要下雷雨了耶!”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㈠知識和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能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㈡過程和方法目標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理解作品內涵。
學習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㈢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渴望革命風暴滌蕩一切舊勢力的火熱激情,學習其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涵,探究文中出現的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理解文章主題,準確把握事物的象征意義,調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大家看看題目“雷雨前”,想想看,它會涉及哪些內容,假如讓你來寫這樣一篇文章,你會寫些什么?
對于主題大家有了種種猜想,那么,作者究竟是怎樣寫的呢?就讓我們一同進入今天的.學習吧!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
二、作者介紹:
三、背景資料
茅盾的作品反映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艱難歷程,繪制了摸宏大的歷史畫卷《雷雨前》發表于1934年,刊登在《漫畫生活》月刊第一期茅盾先生曾說過:“《雷雨前》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寫了30年代整個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矛盾”當時中國革命已經從大革命的低潮轉入到了30年代前半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斷掀起,逐步深入作品反映了當時國民黨發動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統治,表達了革命者奮力摧毀國民黨發動派的昂揚斗志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四、跨越障礙
認讀下列字詞
帳幔()揩汗()踱步()水門汀()嘔吐()咆哮()
龜裂()模樣()齷齪()()噤聲()乘隙()剝落()
五、自主閱讀
自由閱讀課文,想一想:
1.文中哪一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主旨?
2.作者希望“沖洗出個干凈清涼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樣一個世界呢?請同學們就“干凈清涼”這個詞尋找兩個反義詞。
3.既然“雷雨前是個骯臟悶熱、齷齪窒息的罪惡世界。”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繪這一畫面的?
六、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由此可見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2.思考下列事物的象征意義
灰色的幔/蒼蠅、蚊子/蟬兒/風雷閃電/巨人/大雷雨
3.本文結尾的呼喚“讓大雷雨沖洗出個干凈清涼的世界”這句話如何理解,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七、創新實踐
觀察圖片并發揮想象,任選一幅圖片用下列句式描述該圖片內容。
我喜歡,因為它象征著。
八、課堂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些什么,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九、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2.比較閱讀茅盾的《雷雨前》和高爾基的《海燕》(重在比較象征意義的異同)。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4
一、課件引入,初步感知
1、課件展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看到和聽到了什么?
2、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雷雨的了解。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想辦法識記。
2、同桌互助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3、玩游戲“采蘑菇”,全班交流識字:你認識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引導學習獨立識記有困難的字,共同來采摘“蘑菇”。
4、讀讀、想想、畫畫。全班交流哪些自然段寫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寫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寫雷雨后的景象。
5、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讀破詞、句的現象。
三、讀課文,讀中感悟
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自讀、指名讀、仿讀、小組讀),讓學生感悟雷雨前的天氣變化:烏云很厚很低,一絲風也沒有;接著刮起大風,樹枝亂擺,蜘蛛逃走;接著又電閃雷鳴。說說雷雨前的景象。
2、再次展示課文第一幅插圖或課件,引導觀察,細讀感悟雷雨中的天氣變化:雨下起來→雨越下越大→雨漸漸變小。先按自然段讀,體會句中的意思,再連起來讀出雨中的變化。說說雷雨中的景象。
3、展示課文第二幅插圖或課件,引導想象:這時你就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有怎樣的感覺?練習讀出雷雨后清新、潔凈、充滿生機的美。說說雷雨后的景象。
四、趣味練習,引導積累運用
1、“小猴學樣”。黑沉沉綠油油紅艷艷
2、讀讀說說:
閃電越來越亮。
雷聲越來越響。
雨越下越大。
越……越……
五、課后延伸
1、“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課文為什么先寫閃電,后寫雷聲?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5
【教學設想】:
學生通過文本的理解,應該能提出一些問題,老師做好答疑工作,然后如果有條件的話,可通過表演的方式加深理解。
【教學目標】:
1、了解戲劇常識、作者概況及《雷雨》劇情。
2、通過品味豐富多彩而又富有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把握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3、更多人性層面解讀,培養人文情懷,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
【教學重點】:
1、角色的理解和情感體驗。
2、劇本語言的品味和鑒賞。
【教學難點】:
以人文意識探究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人物之間的沖突及人物性格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戲劇
(1)戲劇和戲劇文學
戲劇是一種綜合運用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的舞臺藝術。戲劇文學即文學劇本。
(2)戲劇三要素
戲劇沖突:主要表現為劇中人物的性格沖突
戲劇語言:人物語言(臺詞)、舞臺說明
戲劇人物
(3)戲劇的分類:
按表現形式分:話劇、歌劇、舞劇、戲曲等;
按結構繁簡分:獨幕劇、多幕劇;
按反映時代分:歷史劇、現代劇;
按內容性質分:悲劇、喜劇、正劇。
(4)戲劇情節和結構
戲劇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戲劇結構:幕(戲劇情節發展在時間上的一個大段落)
場(小于“幕”的一個情節單位)
2、關于作者
1933年創作了處女作四幕劇《雷雨》,代表作還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并將巴金的小說《家》改編成劇本,還譯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國文聯主席等。
3、劇情了解
概述《雷雨》劇情。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方法指導
介紹鑒賞戲劇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戲劇沖突(所謂戲劇沖突,簡言之就是矛盾沖突)中通過欣賞戲劇人物語言和行動來鑒賞人物。
(二)利用所介紹的方法分析周樸園這一形象。
1、討論分析課文情節結構及矛盾沖突
提示:本文共幾場戲?各自主要內容是什么?每場戲的矛盾沖突雙方是誰?
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并板書有關內容。
2、高爾基說:“劇本要求每個劇中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自己的特征。”《雷雨》作為一部話劇,主要是從哪個角度來展示人物的特征呢?
(1)通過幾組表演并討論:
①表演()周樸園如何對待“死去的”魯侍萍?————深切懷念留戀
②表演()周樸園如何對待“已知活著的”魯侍萍?————驚恐萬分,聲色俱變
③表演()周樸園如何對待“眼前的”魯侍萍?————冷漠絕情,哄騙威脅
④在周樸園與侍萍的沖突中,通過對人物語言的分析,可知周樸園是個怎樣的人?
虛偽自私冷酷無情的偽君子
(2)欣賞視頻并討論:
①周樸園和魯大海是什么關系?
②周樸園已經知道了魯大海是他的親生兒子,那么他對魯大海是什么態度呢?從他的態度里,你能看出什么問題?
“罷工鬧得最兇的工人”————實際上是父子
周樸園面對自己的兒子,依然擺出資本家對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態度。明知故問教訓嘲笑諷刺惡狠狠宣布
由此可見,周樸園與魯大海的沖突,是兩個階級之間的斗爭,從而揭露了周樸園反動的階級本性。
③在周樸園與大海的'沖突中,通過對人物語言的分析,可知周樸園是個怎樣的人?
陰險狡詐兇殘貪婪的資本家
(3)周樸園的性格特點和形象
自私冷酷虛偽無情陰險狡詐兇殘貪婪
3、小結:第一場從愛情、生活角度揭露周樸園的丑惡靈魂,第二場從社會階級斗爭角度揭露其反動階級本性。
三、合作探究
(1)用本節課所用方法分析侍萍和大海的形象。
(2)體會戲劇人物語言豐富的動作性和潛臺詞。
(3)體會題目“雷雨”的含義。
(4)塑造周樸園作這樣一個典型形象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5)在《雷雨》序中,曹禺寫道:“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祈望著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如何理解曹禺這句話的深層內涵?
(6)繁漪是具有獨特性格魅力的婦女形象。“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沖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獸的斗。”她“尖銳”,被作者稱為“是一把犀利的刀”,具有“最雷雨的性格”(作者《雷雨》序)。你怎么看待這個人物?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學習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景象變化特征;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品質。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導語:
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雷雨神奇莫測,十分有趣。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場雷雨,好嗎?
2、欣賞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
3、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朗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變化。
二、創設情境,品詞析句,指導朗讀。
1、 再現雷雨前的情境。請學生說說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樣的?
理解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①“滿天”是什么意思?
②“壓”字說明當時的云層怎么樣?黑沉沉的烏云向你直壓過來,你感到怎樣?
③指導朗讀這一句。
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中的“垂”。(用多媒體幫助理解)
找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中的動詞。指導朗讀這一句。
句子對比: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閃電很亮,雷聲很響。
①對比。“越來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強。
②指導朗讀這一句。
③用“越……越……”說一句話。
2、 再現雷雨時的情境。請學生說說雷雨時的景象是怎么樣的?
①師根據生的回答小結: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時間不長。
②“嘩,嘩,嘩,雨下起來了。”請找出這一句的象聲詞。
指導朗讀:“嘩,嘩,嘩”的聲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停頓短一點。
③句子對比:
漸漸地,漸漸的,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A:對比。
B:指導朗讀:“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
C:用“漸漸地”說一句話。
3、 再現雷雨后的情境。
①請學生說說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樣的`?
②讀課文最后一部分。說說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和雷雨前有什么不同?
說說彩虹有哪幾種顏色。
③“池塘里水滿了”說明了什么?
④雨過天晴,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變得那么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在枝頭唱起歌兒……雨后的景色真美啊!難怪小青蛙也蹲在荷葉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這美麗的世界。
展開想象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快樂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后看見的美景告訴大家嗎?蜻蜓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小鳥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感受表達出來。
四、作業:
畫一幅你看到的或想象中的“雷雨前”的景象圖,并在圖下寫幾句話。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在熟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以輕巧地、有爆發力地聲音唱出夏天雷雨時的情景。
2、啟發幼兒通過樂器和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達出歌曲中雷雨時的各種聲音。
3、通過歌曲來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1、錄有閃電、雷、雨聲的音帶。
2、歌曲音帶。
3、鼓、沙球、木魚等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錄有雷、閃電、雨聲的音帶,讓幼兒說說都聽到了哪些聲音。(這些聲音在什么時候我們聽過?)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要求以輕巧地、有爆發力的聲音唱出夏天雷雨時的感覺。
二、敲擊樂器來模擬歌曲中的各種聲音
1、出示各種不同的樂器,讓個別幼兒來選擇樂器,并敲擊樂器模擬閃電聲、雷聲和雨聲。
2、讓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并分成三組,在教師的引導下合作演示夏天雷雨中的閃電、雷、雨的聲音。
3、播放音帶,讓幼兒跟著音樂敲擊樂器。
三、用其他的.方法來模擬閃電、雷、雨的聲音
1、啟發幼兒用肢體或其他的方法來發出類似閃
1、電、雷、雨的聲音。(如:用跺腳來模擬雷聲,用拍腿拍肩來模擬雨聲等)
2、播放音帶讓幼兒用肢體發聲的方法來模擬歌曲中的各種聲音。
3、幼兒邊唱邊表演,教師糾正個別重點處、
4、教師彈琴,幼兒唱歌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二課時
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課外延伸
1、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2、拓展閱讀《夏天》。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用問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夏天的氣候特征和一些避雷的方法,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雷雨、閃電的圖片、聲音。
活動過程:
一、聽——感知夏天天氣的多變,雷電交加的季節特征。
1、播放有雷、閃電、雨聲的聲音,讓幼兒說說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2、幼兒觀察圖片:夏天的`天氣經常突然變化,看怎么啦?(烏云、要下了,閃電,打雷)
3、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閃電和打雷時的情景。可豐富相關詞匯,如傾盆大。
雨、電閃雷鳴、烏云密布等。
二、唱——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嘗試對唱
1、教師用歌詞與幼兒進行問答游戲,幫助幼兒熟悉、理解歌詞:
一閃閃一閃閃,什么光發亮?
轟隆隆轟隆隆,什么聲音響?
2、幼兒欣賞歌曲
嘗試跟著音樂唱唱。
3、練習對唱,積累感受對唱的樂趣。
三、說——交流經驗,積累避雷的相關生活經驗
打雷、閃電會有危險,打雷閃電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0
教案示例
雷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學習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第一課時
(一)從生活經驗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注意過雷雨天氣嗎?雷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雷陣雨,誰能說說雷雨情景?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寫雷雨前后的景象。(板書課題)
(二)看圖,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兩幅圖,指導學生一幅一幅地觀察。這兩幅圖中都畫了哪些景物?
2.比較兩幅圖: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圖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圖中有的?
兩幅圖分別是什么時候的景色特點?概括地說出來。
(三)初讀課文,讀正確
1.自己出聲試讀兩遍課文。要把帶注音的生字讀準確,并多讀幾遍;再把句子讀通順。
生字中“沉”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亂”聲母是邊音“l”,不要讀成“nuàn”。要讀準前鼻音“漸”和后鼻音“網、虹”。“越”字是整體認讀音節,要指導學生讀正確。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字音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讀破詞、破句的現象。
(四)熟讀課文,讀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先自己讀兩遍,讀得準確,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不唱讀。
2.標出自然段,在小組內讀,每人讀一段,看誰該得正確,讀得流利。
3、朗讀指導
雷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朗讀指導時,將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展開豐富的想象與指導感情朗讀結合起來,把雷雨前后的景象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嘩、嘩、嘩”,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讀的語氣要重一點,停頓得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第七、八自然段講了雨過天晴的自然景色,朗讀時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使別人能聽明白每句話的意思,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幅雨過天晴的美麗圖畫。
(五)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自然段寫雨中的景象?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后的景象?哪幾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兩幅圖的.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
(第1~3自然段寫雷雨前;第4~6自然段寫雷雨中;第7-8自然段寫雷雨后。第一幅圖是雷雨中的景象,第二幅圖是雷雨過后的景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回憶:課文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象?
課文描寫了夏天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現象。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閱讀雷雨前的景象(第l-3自然段):
(1)指讀、思考:課文描寫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句,想一想哪些詞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3)交流:
①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引導:聯系你看過的雷雨前的景象,想想“黑沉沉”、“壓下來”說明了什么?(“黑沉沉”說明云層很厚,“壓下來”說明云層很低。)
感情朗讀,體會云層厚、低。
②讀一讀,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
感情朗讀,體會天氣的悶熱。
(第2句寫出了閃電、雷聲的變化,說明了電閃、雷鳴在不斷加劇。)
感情朗讀。體會電閃、雷鳴的景象。
(4)感情朗讀第l-3自然段。
(5)小結: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雪雨前的景象。
2.閱讀雷雨中的景象(第4-6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先寫下雨,接著寫雨很大,最后寫雨小了。)
(2)看第一幅圖,想象下雷雨時窗外情景。(指導接從上到下的順序看,加上:自己的想象。)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①第4自然段“嘩、嘩、嘩”你體會到什么?(雨下得大,下得急。)怎么讀呢?(指導朗讀、目由該、指讀)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踐創新
說說你觀察到的春雨、秋雨或冬雨是什么樣子的。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1
目標:
1、通過歌曲感受夏天雷雨的自然現象。
2、知道切分音,學習并掌握切分音的節奏和唱法。
3、能記憶歌詞內容,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歌曲。
準備:
1、幼兒有雷雨自然現象的相關知識。
2、歌曲ppt,閃電、打雷、雷雨的音效,歌曲內容圖譜一份,問答標志兩個。
3、歌曲節奏型一張,切分音節奏型一張。
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1、設置情境幼兒進入場地。
2、復習歌曲《大雨和小雨》。
3、播放閃電、打雷、雷雨音效,吸引注意力,提問引導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
二、欣賞,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ppt,幼兒欣賞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看看能不能從歌曲里找到答案。
2、師示范唱,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師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并提問:"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請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內容。(用一個圖譜代表一句歌詞)
(1)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歌詞圖譜,并解釋圖標代表含義。
(2)幼兒再次聽音樂,重組圖譜順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順序。
三、分析討論,學習切分音,練習歌曲節奏型。
1、出示節奏型圖譜,練習熟悉節奏型。
2、引導幼兒認識切分音,學習切分音的.節奏型。
(1)知道切分音的節奏特點,出示蘋果圖卡幫助幼兒理解并練習切分音節奏。
(2)用拍手的形式練習切分音。
(3)用歌詞內容帶入節奏練習切分音。
3、根據圖片節奏型練習歌詞。(引導幼兒發現歌曲特點:問答式,第一段提問,第二段是回答。)
四、演唱歌曲。
1、分段學唱歌曲,強調唱"一閃閃""嘩啦啦"時用響亮的跳音。唱"轟隆隆"時聲音大而有力。
2、教師彈琴帶幼兒整首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教師與幼兒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4、幼兒分組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5、嘗試自由結伴用問答形式演唱歌曲。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雷雨》 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5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30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8-07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15篇)04-30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精選15篇)04-30
高中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1-25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設計通用05-31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15篇04-30